1、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1 引 言 随着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高,旅游饭店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自身按不同客源类型和消费层次所作市场定位和分工也益趋细化。为促进旅游饭店业的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使之既符合本国实际又与国际发展趋势保持一致,本标准尚需不时进行修订。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2 第 1 章 酒店发展概述 009 1.1 西方酒店的发展 010 1.1.1 客栈时期 010 1.1.2 大饭店时期 011 1.1.3 商务酒店时期 013 1.1.
2、4 现代酒店时期 014 1.2 中国酒店的发展 015 1.2.1 中国古代旅馆 015 1.2.2 近代大饭店的诞生 016 1.2.3 现代酒店的形成 017 1.2.4 现代酒店的发展 017 1.2.5 酒店的设计现状 018 第 2 章 酒店的分类、等级与规模 023 2.1 酒店的分类 024 2.1.1 按建造地点条件分类 025 2.1.2 按使用目的分类 026 2.1.3 按经营形式分类 026 2.1.4 按建筑类型分类 027 2.1.5 按旅馆的性质分类 027 2.2 旅馆的等级和划分标准 035 2.2.1 划分等级的内容 035 2.2.2 等级划分的具体标志
3、 037 2.2.3 旅馆的规模定位 037 2.2.4 酒店的星级评定 039 2.2.5 中国酒店星级评定 045 2.2.5.1 一星级酒店评定标准 045 2.2.5.2 二星级酒店评定标准 046 2.2.5.3 三星级酒店评定标准 049 2.2.5.4 四星级酒店评定标准 053 2.2.5.5 五星级酒店评定标准 061 第 3 章 旅馆的功能、流线与面积组成 071 3.1 旅馆的功能与流线 072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3 3.1.1 酒店的功能 072 3.1.2 酒店的流线 072 3.2 酒店的面积组成 076 第 4 章
4、 酒店客房层和客房单元设计 077 4.1 客房层规模 078 4.1.1 客房部分平面设计观点 078 4.1.2 客房规模的确定 079 4.1.3 客房层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080 4.2 客房功能分析与设计要求 083 4.2.1 客房工构成 084 4.2.2 客房空间尺度 086 4.3 客房类型 087 4.3.1 客房类型配置 087 4.3.2 客房类型 088 4.4 客房设计原则 091 4.4.1 客服设计的流程顺序原则 093 4.4.2 客房设计的其他原则 092 4.4.3 经济性与灵活性 093 4.4.4 健康 094 4.4.5 环境气氛 095 4.4.6
5、设备条件 095 4.5 酒店客房设计要点 096 4.5.1 城市商务酒店 096 4.5.2 城市经济型酒店 096 4.5.3 度假酒店 097 4.5.4 酒店客房细节功能设计 98 4.6 客房卫生间设计 99 4.6.1 卫生间功能 99 4.6.2 卫生间面积指标与类型 99 4.6.3 卫生间物品与洁具 100 4.6.4 卫生间设计要求与舒适感 100 4.7 客房设计的人性化 102 第 5 章 酒店公共部分设计 105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4 5.1 内容、指标与标准 106 5.1.1 公共部分内容 106 5.1.2 面
6、积指标 106 5.1.3 设计标准 107 5.2 入口大厅与门厅 108 5.2.1 入口大门 108 5.2.1.1 功能与类型 108 5.2.1.2 形式特点 111 5.2.2 门厅 111 5.2.2.1 功能分析与平面指示 111 5.2.2.2 平面布局 112 5.2.2.3 设计要求 112 5.3 酒店中庭新型多功能空间 114 5.3.1 酒店中庭的发 114 5.3.2 酒店中庭的特点 115 5.3.2.1 综合酒店公共活动功能 115 5.3.3 酒店中庭设计 118 5.3.4 酒店大堂设计 118 5.3.4.1 大唐的基本功能 119 5.4 总服务台与前
7、台管理 127 5.4.1 面积指标与功能 127 5.4.2服务柜台 127 5.4.3 公共卫生间 128 5.5 商店与其它服务设施 128 5.6 娱乐设施 129 5.7 健身设施 130 5.8 酒店零点中餐厅与贵宾包间的设计 132 5.8.1 准确定位 132 5.8.2 营造文化氛围 134 5.8.3 设计细节 134 第 6 章 酒店餐饮空间设计 137 6.1 餐饮部分组成、规模与布局 138 6.1.1 餐饮部分组成 138 6.1.2 餐饮空间的规模 139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5 6.1.3 餐饮空间的布局 141
8、6.2 餐厅部分 142 6.2.1 餐厅分类 142 6.2.2 餐厅规模、数量与面积指数 143 6.2.2.1 餐厅规模、数量 143 6.2.2.2 餐厅面积指标 143 6.2.2.3 餐桌形势与尺寸 145 6.2.2.4 餐厅布局 146 6.2.2.5 旋转餐厅 146 6.2.2.6 餐厅设计要点 147 6.3 饮料部分 148 6.3.1 饮料部分的组成与面积指标 148 6.3.2 咖啡厅 148 6.3.3 酒吧 148 6.4 宴会厅与多功能厅 150 6.4.1 宴会厅的使用 150 6.4.2 多功能厅 152 6.5 厨房部分 152 6.5.1 厨房的分类
9、153 6.5.2 厨房的工艺流程与组成 153 6.5.3 厨房面积 154 第 7 章 连锁快捷酒店设计 156 7.1 连锁快捷酒店概述 157 7.1.1 连锁快捷酒店的产生和发展 157 7.1.1.2 国外连锁快捷酒店的产生和发展 157 7.1.1.3 国内连锁快捷酒店的产生和发展 159 7.1.2连锁快捷酒店的定义 161 7.1.3连锁快捷酒店与其它酒店的区别 163 7.1.3.1 星级酒店 163 7.1.3.2 主题酒店 165 7.1.3.3 社会旅馆 167 7.1.3.4 青年旅舍 168 7.1.4 连锁快捷酒店的特征 170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
10、anning and design 6 7.2 典型连锁快捷酒店分析 172 7.2.1 国内五家知名连锁快捷酒店概述 172 7.2.1.1 锦江之星旅馆 172 7.2.1.2 如家快捷酒店 172 7.2.1.3 驿居酒店 173 7.2.1.4 莫泰酒店 174 7.2.1.5 七天连锁酒店 175 7.2.2特征分析 175 7.2.2.1 规模定位 175 7.2.2.2 功能配置 176 7.2.2.3 平面组织方式 176 7.2.2.3.1大堂 177 7.2.2.3.2客房层 178 7.2.2.3.3卫生间 181 7.2.2.4 形体造型和室内设计 183 7.2.2.
11、4.1大堂 185 7.2.2.4.2客房 188 7.3 连锁快捷酒店地域文化特色的表述 196 7.3.1地域文化的形成 198 7.3.1.1 文明起源的不同,造成了文化背景的差异 198 7.3.1.2 地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差异 199 7.3.1.3 民俗的不同,固定了文化的差异 200 7.3.2 地域性、文化性概念 200 7.3.2.1 地域性 200 7.3.2.2 文化性 208 7.3.2.3 如何对待历史文脉,寻求切入点 210 7.3.3 如何在连锁快捷酒店中体现地域性、文化性 212 7.3.3.1 外观设计 212 7.3.3.2 陈设设计 214 7.3
12、.3.3 色彩的设计 215 7.3.3.4 墙体设计 222 第 8 章 绿色设计” 233 8.1 酒店规划中的节能降耗设计 234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7 8.2 酒店智能化系统设计 236 8.3 酒店的绿色设计 238 8.4 酒店自控设计 240 8.5 酒店消防设计及验收标准 247 第 9 章 酒店照明设计 255 9.1 旅馆照明设计的概念 256 9.2 酒店照明设计 258 9.2.1 照明设计的基本概念 258 9.2.2 酒店照明设计主要部位范围 259 9.2.3 酒店装饰照明设计的色彩与装饰环境协调 260 9.2.
13、4 酒店装饰照明设计中的专业性 260 9.3 Nico 的酒店调光与客房控制 261 9.3.1 酒店调光控制 261 9.3.2 Nico 的酒店调光系统的特点 262 9.4 酒店照明设计细节 264 9.4.1 酒店照明的重点问题 264 9.4.2 分组功能区域的照明变量设计 270 第 10 章 酒店规划立项与建筑设计 273 10.1 酒店的经营与规划 274 10.1.1酒店项目设计 274 10.1.2酒店经营设计 277 10.2 酒店项目策划书 280 10.2.1项目策划书重要内容 280 10.2.2大酒店项目策划书 280 10.3 五星酒店 VI 项目策划书 28
14、9 10.4 酒店的建筑设计 296 10.5 地域性与文化性设计 299 10.5.1 地域性 300 10.5.2 文化性的介入 303 第 11 章 旅馆纺织品配套设计 309 11.1 旅馆用纺织品的组合设计特点 310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8 11.2 旅馆用纺织品设计的流行趋势 314 附录 1 全球最新酒店排名 319 附录 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319 附录 3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 335 旅游酒店星级划分与评定 337 特此声明 :仅供专业和学术交流,禁止用于商业 用途 !文件 分享人: CEO智库中国最专业的网上管理与资
15、本知识宝库,由顶级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家为成长企业高管、 CEO、金融界人士精选非时效性质的高端财经、资本市场、投行、管理、战略等知识性文档和书籍供下载和阅读。该智库由协纵国际企业港有限公司管理, 如对管理和资本知识文档感兴趣,可以登录 您会发现一高端的知识海洋在等待您 。 。 提供成长企业展示 商业模式 、 产品和服务的平台和渠道 CEO智库下辖 CEO商业联盟俱乐部用创新通讯方式链接万名企业高管 , 互通信息和共享商机 。 社区和论坛提供客户与资本与管理专家对接 , 是帮助客户获得决策辅助建议的平台 组群和论坛具备 CRM、 IR、 知识管理 、 MIS管理功能 , 是客户强有力的成长助手
16、协 纵国际企业港是中国首家 柔性办公和企业 成长连锁基地 。 母公司盛富资本为亚洲投行 , 提供跨境商业地产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 下辖私募股权投资 、 房地产基金 、 资本筹集 、 购并和香港上市保荐业务, 近年从英美引入最新柔性办公基地 ( Flexible Managed Office)模式 , 提供灵活柔性办公场所 , 配合协助企业成长的增值服务 。租期:短可一月 长可七年面积:小至一席 大至一层成本:节约投资 避免浪费地点:入驻一点 多点通行服务:知识智库 资本投资柔性办公空间解决方案30-1800平米办公面积可灵活划分即租即用,低成本获规模形象含装修到家具,可选个性化二装和 布置宽敞
17、前台、洽谈室、等候室、休息室、中央主机房配有行政秘书及咖啡茶水服务配有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系统的会议室和培训室24小时空调,全电脑门禁安防监控系统大幅降低成本的虚拟办公和办公位方案办公位方案入住一点获辐射全国的地址代客来电接听,中英文应答一卡在手畅通全国的会议和办公服务临时接待客户服务初创业者获大企业办公环境成长解决方案财务、法律、税务支持与外包人力资源、 E营销、企业战略诊断免费专业智库支持,沙龙、论坛和商业互惠联盟,提供商业人脉拓展机会商业模式和商业计划书辅导,引入 PE投资和安排私募配售管理、战略咨询、私募配售和高管培训母公司拥有上市保荐人资格和旗下 PE基金,可帮助解决管理和资本困惑协纵
18、深圳柔性办公基地 华侨城智慧广场基地 :南山区华侨城侨香路与深云路交汇处智慧广场 B座 11层 车公庙财富广场基地 :福田区车公庙深南大道与农园路交汇处财富广场 A座 24层 联合广场基地 :福田区滨河路 5022号联合广场 B栋 7层 蛇口明华国际会议基地 :南山区蛇口龟山路八号明华国际会议中心二号楼 12层 佳和华强大厦基地 :福田区深南中路佳和华强大厦 B座 10层 (华强北) 闽泰大厦基地 :南山区滨海大道与文心五路交汇处闽泰大厦 14层 南方国际广场基地 :福田区益田路 3013号南方国际广场 B栋 18层协纵北京柔性办公基地 京信大厦基地 :朝阳区东三环北路甲二号京信大厦 13层
19、朝外 MEN大厦基地 :朝阳区朝外大街 26号 MEN大厦 12、 29层 中汇广场基地: 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 11号中汇广场 C座 10、 11层协纵上海柔性办公基地 招商局大厦基地 :陆家嘴东路 161号招商局大厦 12层协纵佛山柔性办公基地 卓远国际商务大厦基地 :禅城区季华五路 2号 1座 卓远国际商务大厦 6、 7、 11、 13层柔性办公基地遍布全国免费热线 /Toll-free Hotline:传真 /Fax: 电邮 /Email:网站 /Website: 智库 /CEO Knowledge: 微博 /Micro Blog:400-654-065486-755-8289 http
20、:/ KNOWLEDGE协纵国际企业港有限公司CAPITAL EXECUTIVE OFFICE LIMITED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9 第 1 章 酒店发展概述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10 第1章 酒店发展概述 Hotel development outline 酒店建筑设施的历史是人类文明与流动的历史,其发展过程漫长而复杂,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之 间都存在着差异,这主要表现在:酒店建筑随社会生产力、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并受当时、当地的文化、艺术、建筑思潮的深刻影响。许多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发明也往往
21、先用于酒店,从某种程度上说酒店是时代的橱窗。对酒店或饭店一词的解释可追溯到千年以前,早在 1800 年国际词典一书中写到: “饭店是为大众准备住宿、饮食与服务的一种建筑或场所。 ”一般地说来就是给宾客提供住宿和饮食的场所。具体的说饭店是以它的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售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 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组织。“饭店” :国际上对较大的接待住宿设施称之为“Hotel” 。 1.1 西方酒店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hotel 西方酒店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客栈时期(Days of inns)、 大饭店时期 (Days of grand
22、hotel) 、商务酒店时期(Days of Commercial hotel)、现代酒店时期(Days of new hotel) 。各个阶段的发展互有交错与渗透,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 1.1.1 客栈时期 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商业、手工业繁荣的城市,庙宇已是城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11 市活动的中心。当时宗教活动盛行,圣地庙宇举行庆节时,吸引各地人们汇集于此,在宏伟的庙宇群周围有巨大的竞技场、祭品堂,还有供人们宿食的客栈以及供国外使节住宿的迎宾馆,这是西方酒店历史的史前期。公元 1400 年左右,英国出现了
23、房租低廉的公共住宿设施,这种设施被称为客栈(inns) 。它提供住宿、简单的食品以及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1.1.2 大饭店时期 十八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手工业获得广泛发展、大资本阶级迅速掌握政权,城市逐渐成为工商业中心。至十九世纪,欧美各国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城市和交通事业发展,各种酒店应运而生。 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热衷于追求中世纪上流社会奢侈的生活方式,他们热衷于专为王室或贵族享用的丰盛菜肴,追求酒店建筑外观与装修的富丽堂皇以及家具的豪华精致。路易 14 时期建造的法国凡尔赛宫,作为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对大饭店的建筑形式与服务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55 年,在巴
24、黎建成宫殿式的卢浮大饭店,拥有华丽的阅览厅、弹子房和咖啡厅。从 18301930 年,美国发展起规模宏大的铁路、轮船体系,逐渐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交通运输业。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大饭店的规模超过了欧洲。建于 1875 年的旧金山“喜来登饭店” (Sheraton Palace)就拥有 586 套客房。大饭店高贵的厅堂吸引着人们,使之成为美国优雅的上层交际场所。 大饭店所接待的阶层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富有的资产阶级,经营中很重要的条是满足来客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至今仍在世界上许多高级酒店中流行的大饭 店的经营格言是;“顾客总是对的”(Custmus are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
25、nning and design always right)。其不惜重金装修奢华的公共活动场所、舒适的客房以及周到的服务等使大饭店成了它的所有者取得重要名望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并且也使光临的客人的身份倍显高贵,所以,资本与经营虽然分离,但投资的收益却是不重要的。 大饭店的建筑形式通常采用对称形式,酒店里的功 能有简单分区,首层、二层往往是公共活动用房,客房布置在上部或两翼,建筑的形制与立面则采用宫殿、府邸的形式,室内空间高大,装饰图案纤巧华丽,家具陈设名贵高雅。虽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现在经过改建后,多数仍是世界各地区著名的高级酒店。 The Westin Peachtree Plaza 12
26、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13 1.1.3 商务酒店时期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交通发展城市快速膨胀,资本主义经济向全球扩展,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形成旅游业,美国的酒店建设逐渐领先并出现了高层酒店建筑,早期高层酒店的建设耗资巨大,表现了投资者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它从豪华 “大饭店”的建筑形式脱胎而出,但其内部各厅室装饰一样富丽堂皇,客房舒适而讲究,是“大饭店风格”的延续。 1931 年,著名的纽约“华尔道夫阿斯托利亚酒店” (New Waldorf-Astoria)开张,它是豪华的高层酒店的代表。它拥有 1900 间客房,
27、高 47 层。是新型的商务酒店。单独经营的酒店已发展成酒店业,并出现了酒店连锁集团,服务已从“大饭店”式的“奢华”转变成方便舒适、清洁、价格合理。 其管理运用科学的规范化、统一化,设备与家具采用模式化、标准化,自此,西方酒店进入了商务酒店时期。 此时的酒店建筑设计讲求功能分区,突破对称布局,客房实用而面积紧凑并降低了层高,厚重的体型被简洁的板式楼房和低层的裙房所代替,形成了商务酒店的性格特点。 喜达屋酒店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14 随着商务酒店的日趋普及,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康拉德N 希尔顿(Conra d N Hilton)、喜来登饭店的欧内斯特
28、亨德森进一步发展了酒店的现代化管理,以斯泰特勒、希尔顿、喜来登为代表的城市酒店经历了国内竞争,又扩大到世界各地,酒店业成为了国际性行业。其中希尔顿采取吸取第三者投资的方法,推广连锁经营法 (Chain Operation) ,管理严格、服务周全、预订系统完备,适应各国业务旅行者的要求。而喜来登(Sheraton)酒店联号至 1984 年底已有 473 家,总客房数达 129000间,分布在世界 53 个国家和地区。在 1920 年出现了汽车旅馆(Motel) , 1953 年假日酒店(Ho1iday Inn) 也正式接待客人。 1.1.4 现代酒店时期 五十年代后期,建筑业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
29、的经济支柱之一,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酒店的建筑空间、环境塑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现代酒店设计从满足物质功能走向创造精神功能的新阶段。这个时期建造了大量旅游酒店和会议酒店。新型的现代酒店继承了大饭店的气派、周到殷勤的服务、商务酒店的经济、高效。为了满足旅客的精神需要,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环境,不但建筑设计力求新颖独特,而且内部设施也随客人需要、技术发展和同行竞争而不断完善。酒店已不仅为旅客服务,还为本地区、本市市民服务,甚至成为该市的一个景点。 现代酒店的特点具有大中型城市酒店的多功能综合性、城中之城的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娱乐保健中心。造型有独特个性,如 1988 年迈克尔格雷
30、夫斯(Michael Graves)设计的美国迪斯尼乐园中的“海豚与天鹅会议酒 店” (Dolphin and Swan Convention Hotels)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高达 5 层的硕大的一对海豚和天鹅立于两个酒店的屋顶,共有 2300 间客房的两个酒店跨河而立。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15 现代酒店不仅是商业性居住建筑,还反映时代、文化意识、习俗与情趣,室内设计愈显重要。 1968 年在美国阿特兰大市建成的“海特摄政酒店”(Hyatt Regency Hotel)首次推出旋转餐厅、中庭、观光电梯三大“法宝”,因创造出新奇的空间感受,室内
31、设计从满足使用功能发展到着重创造感人的气氛,有的表现乡土文化、怀旧情调;有的富于人情味;有的向往自然、庭园化。 1.2 中国酒店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otel 1.2.1 中国古代酒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酒店的国家之一, 4000 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已出现了接待过客的旅馆。据论语记载:“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 ” “逆旅”即旅馆。周王朝为便于各诸侯朝贡,在官道边每 30 里设“路室”供住宿,每 50 里设“侯馆”建于市集,其规模等级高于“路室”。春秋战国时,商品交换渐盛,水陆交通与贸易发展,酒店也渐兴旺。名称有:客馆、逆旅、传舍、客舍、驿站等,
32、并已有官、私营之分。当时诸侯国君招贤纳士之风盛行,孟尝君门客三千,分三等住在标准不同的传舍、幸舍、代舍,总称传舍,由传舍长负责。在各诸侯国联络道路边则出现了备车马、供宿食的“驿站”。北魏孝文帝迁修建了四夷馆:吴人投国者处“金陵馆”、北夷来附者处“燕然馆”、东夷来附者( 指日本) 处“扶桑馆”,西夷来附者( 指中亚、西亚等国来使)处“崦嵫 (yan zi) 馆” 。隋、唐、宋时接待外宾的酒店改称为“四方馆”,接待平民百姓的酒店则谓“客店” 。为更好地接待各国使者,北宋还设过“都亭驿”、“礼宾院”、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16 “同文馆”等。至元、明、
33、清代,这类酒店又称“会同馆”。 宋代之后,酒店名称渐多,规模、等级、大小的差异逐渐悬殊。如专门接待贵族、外国使臣的酒店称“馆、邸”,接待一般商旅的则称“客舍、客坊、客店、客栈、客铺、寓”等。宋代客店曾遍布汴梁,除了官办“馆”、民办“店”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以接待商业行会和地区为主的“会馆”,亦带客房以接待远道而来的香客、居士、云游和尚等,有的称“上客堂”。我国古代酒店的规模较小,其建筑特点以低层木构为主、因地制宜、吸取当地居民形式与特点。 依势借景、结合庭园绿化,布局活泼、使咫尺天地再现自然风光,可供客人欣赏。由于封建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长期停滞,一直停留在低层、院落式组合的格局中。 1
34、.2.2 近代大饭店的诞生 1840 年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解体、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内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殖民特色。为外国人和高等华人服务的大饭店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多数由外国建筑师设计。平面功能分层分区,备有供热、电梯、卫生间等当时国际上尚属先进的设备。如 1900 年建的北京饭店,1926 年建于上海外滩的汇中饭店( 现名上海和平饭店南楼) , 1928 年落成的上海和平饭店( 原名沙逊大厦) 。和平饭店在朝向黄浦江(外滩)、景观最好的一面,布置了九套豪华套间,每套由卧室、会客、餐室、衣帽间、箱子间及两套卫生间组成。室内设计分别表现中、英、美、法、德、印度等九种不同国家的风格
35、,既迎合客人猎奇的心理,又显示饭店高贵的身份,如今,它们仍是和平饭店的经营特色之一。1934年建成的上海国际饭店,地面 22 层、地下 2 层,总高82.51m,建成后保持中国最高建筑的记录达 34 年之久,大饭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酒店从小规模、低层庭院式 酒店规划与设计 Hotel planning and design 17 发展到在城市中心较大规模的多层、高层客房楼,已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但此时,为普通百姓和一般公务服务的酒店还停留在低层、小规模客舍的水平,设备简陋,一般客房均无上、下水和供冷热条件。 1.2.3 现代酒店的形成 为满足与友好国家的国际交往,以及国内干部公务出差、群众探亲等需要,我国各地兴建了一批供外事活动用的宾馆、供群众用的低标准招待所和社会酒店。五十年代北京友谊饭店、北京饭店、国际饭店等接待外宾的酒店,多表现中国建筑文化特色,庄重雄伟,采用传统宫殿屋形式。五十年代中,在建筑领域批判复古主义、形式主义。此时的酒店多采用平屋顶,立面细部运用传统形式,入口设计成柱廊,女儿墙为石栏杆形式、檐口则采用挂落板,还力求以简化的略放大尺寸的传统图案“表现中国形式的味道”。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杨廷宝的北京和平宾馆。 六十至七十年代,我国的外贸、旅游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