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弓形体和猪瘟的临床诊断.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270143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弓形体和猪瘟的临床诊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弓形体和猪瘟的临床诊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弓形体和猪瘟在临床上的鉴别弓形体病临床表现,有些与猪瘟颇为相似,从而常导致误诊。其实,弓形体病与猪瘟在临床的表现虽然相似,但却不尽相同,只要仔细观察,是不难分辩的。南阳昶旭技术部根据临床所遇见的情况总结如下:1 弓形体病常呈暴发流行和急性经过由于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兽医知识的不断普及以及兽医科技进步,几乎所有养猪业主和管理人员,对猪瘟疫病都已有所认识,从而已将猪瘟的防制纳入猪场疫病控制的工作日程上来,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和做好诸多方面的防控措施,因此在猪场暴发猪瘟疫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由于免疫疏漏造成猪瘟疫病的发生,也多呈散发或亚临床经过。在现实中,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实在难以看到

2、;而弓形体病则不同,本病尚不为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年青兽医技术人员)所了解,对本病的防控,在一般中小猪场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不以为然,没有采取任何防控措施,而一般猪场都有本病原存在,发生机率较高,一旦发生,又因为对本病认识不足,作出误诊误治的现象相当普遍,不少猪场的兽医人员往往将这种“无名高热”当作细菌性引起的“ 败血症 ”来治疗,大量使用抗生素或当作猪瘟处理,结果是药不对症,无的放矢。这实际上人为地造成了本病在猪场中的流行。所以本病一旦在猪场发生,往往传播迅猛,病情急剧。2 体表出血(瘀血)斑点不同本病与猪瘟都有体表皮肤广泛性出血(瘀血)症状,但两者都有截然不同之处。出现的时间不同:本病患猪发

3、高烧后 12 天(或同时)就会在体表相应部位皮肤上出现出血点或瘀血斑;而猪瘟体表出血一般很少在早期发生,至少也在发病后期或慢性过程才会出现。出血部位不同:猪瘟体表皮肤出血,仅发生于耳尖、四肢内侧、腹下等皮薄处;而本病出血点或瘀血斑块,则到处可见,特别是在胸背部、荐臀部等皮肤厚实的部位出现,这是猪瘟患猪所少见的。出血程度不同:猪瘟出血是局限性、散在性出血点(如火鸡蛋或麻雀蛋样) ,即使融合也不会形成大斑块,程度较轻微;而本病患猪的出血则呈广泛性、弥漫性的瘀血斑块,甚至有的瘀血斑块互相融合布及全身。笔者曾遇到过多例本病患猪于发病后 23 天内全身呈紫红一片的(整头猪从头至尾周身紫红) 。出血斑点颜

4、色不同:猪瘟体表出血斑点呈紫黑色或蓝黑色,颜色较深;本病患猪体表瘀血斑块多呈紫红色,颜色相对较浅。3 排泄物不同猪瘟便秘阶段排出的粒状干硬粪团呈灰黑或灰褐色,后期拉稀呈黄褐色水样腹泻,尿液浅黄色;而本病患猪排的粒状干硬粪团呈暗红色,后期拉稀呈酱油(煤焦油)样半流体黏稠粪便。尿液呈鲜橘黄色。4 神态不同猪瘟虽有精神委顿,但起卧不定,常起身走动(即使极度衰竭时仍起身蹒跚行走) ,并常于饮水器旁或排粪尿处拱饮脏水,喂料时敲打饲槽或呼唤,常反应敏感,很快起身,跑到饲槽边呈饥饿状拱料觅食,但又很快离开回到睡卧处躺下;而本病患猪则呈昏迷状态,沉睡不起,不听叫唤不觅食。不饮脏水。5 体温不同猪瘟虽体温升高,

5、但高热稽留时间相对较短,常于高热后不久就下降到 40.5,而持续低烧不退;本病患猪高热稽留时间较长,41.5以上高热稽留 710 天或更长时间。6 发病季节不同两者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猪瘟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深秋、冬季和初春) ;弓形体病病原体(卵囊)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发育成熟而具感染力,所以多在高温高湿月份(410 月份)出现。7 病理变化不同典型临床症状的猪瘟虽已不多见,但解剖病变仍具有特征性,即以全身性出血为主,如皮下组织和实质器官表面的针头状散在性出血以及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红白相间(大理石样)等;而弓形体病内脏器官则以出现大量坏死病灶为特点。虽全身淋巴结肿大,但却没有周边出血和切面红(黑)白相间的病理变化。8 药物治疗诊断猪瘟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平常做好疫苗的预防即可防治本病的发生的;本病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特别是南阳昶旭的黄天罢肌注+磺胺间氧嘧啶钠拌料,对于该病的早期治疗常有较好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