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一语文周练(六)一、基础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逡巡(qn) 中人(zhng) 须臾(y) 金石可镂(lu)B、中绳( zhng) 知明(zh) 藩篱(pn) 一夫作难(nn)C、劲弩( n) 行伍(xng) 氓隶(m ng) 万乘之势(chng)D、膏腴(y) 墨翟(zhi) 舟楫(j) 养生丧死(sng)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放诞 刺造 两靥 支悟B、驯熟 折罪 偏僻 总角C、俨然 谬种 六吆 搏学D、黔首 棘矜 隼头 吞噬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2、、才能不及中人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因:于是。B、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絜:衡量。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赢粮而景从。C、君子生非异也。 D、追亡逐北,伏尸百万。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一样的是( )例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A、外连衡而斗诸侯 B、天下云集响应C、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D、假舟楫也,非能水也7、下列文言句式属
3、于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为天下笑者,何也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余威震于殊俗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依赖的。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畜养 浮躁
4、 斑白 吓马威 死心塌地 低碳经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倪 坐镇 骐骥 万户侯 名门旺族 集腋成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饿殍 醒悟 句读 亲和力 惩前避后 以德报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颤栗 端详 肄业 及时雨 毋庸置疑 疾风劲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到开国君主,小到帮会头目,一般来说都有些赌徒气质,而饱读诗书的士人,大多不敢出头造反,他们最好的选择是因人成事,傍一个有政治前途的主公,主公成功了他则可宣麻拜相。B假曰里,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C有人常在各种媒体上说自己被他人的善举感动,但
5、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对公益之事报以冷漠的态度,这样的口惠而实不至真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病。D她想得天花乱坠,仿佛已经征服了砖塔胡同的西四牌楼一带。 11下列各项中,关于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于事。B、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曰常事务的是王熙凤。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可谓名副其实的“凤辣子”。C、薛宝钗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她一有机会就要劝贾宝玉学些
6、应酬世务,讲些仕途经济,使宝玉越发反感,由于她在贾母、王夫人等身上下功夫,最后达到了和宝玉结婚的目的,但她却没有得到爱情的幸福,做了封建主义的牺牲品。D、红楼梦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政,探春的父亲是贾赦,惜春的父亲是贾敬。E、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二)狄人伐邢。管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通:“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2从简书。 ”齐人救邢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请复季友也。 齐侯许之,使
7、召诸陈,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来归”,嘉之也。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 ,亦嘉之也。仲孙归曰:“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公曰:“若之何而去之 ?对曰:“ 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公曰:“鲁可取乎?” 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 鹤有乘轩者。将 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 鹤实有禄位,余焉能 战!” 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 ”与夫人绣衣,曰: “听于二子。 ”
8、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 ”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 ”夜与国人出。狄人入卫,遂从之,又败诸 河。 (选自左传鲁闵公元年二年有删改)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满足B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怀恋,贪恋C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 帮助,辅助D公次于郎以待之 差一等的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B A鶴 实 有 禄 位 , 余 焉 能 战焉 用 亡 郑 以 陪 邻 A管 仲 言 于 齐
9、 侯 曰于 其 身 也 , 则 耻 师 焉C DAA择 利 而 为 之有 如 此 之 势 , 而 为 秦 人 积 威 之 所 劫 A又 败 诸 河投 诸 渤 海14下列对本段文字的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中的齐侯即齐桓公,他在管仲的劝谏下出兵救邢。管仲的语言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B文中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现在也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常用来形容祸根不除,灾难祸患就不会停止。C仲孙认为, “礼”是国家的根本,鲁国之所以能顽强生存,是因为它的根本没有动摇。所以他劝齐桓公宁可看着鲁国遭受祸难,等待时机消灭它。D卫国灭亡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君骄奢淫逸,耽于享乐,不体恤百姓,得不到国人
10、的支持, 国家是不会长久的。15将文言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诸夏亲暱,不可弃也。(3 分)(2)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4 分) (3)若之何而去之?(3 分)16、课内迁移小试身手(10 分):孟子和荀子都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请你用比喻手法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 ,不少于 50 字。三默写填空(10 分)(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 (2)谨庠序之教,_,_。(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善假于物也。 (4)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_。 (5)_,无以致千里。3(6)其声呜呜然, _,_,余音袅袅,不绝于缕。(7)_, 无复鸡人报晓筹。(8)吞二周而
11、亡诸侯,_,_,威振四海。(9)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10)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高一语文周练(6)答题卡班级_姓名_学号_一、基础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15(10 分)(1)(3 分) (2)(4 分) (3)(3 分) 16、 (10 分):三默写填空(10 分)(1)_ (2)_ _(3)_ _ (4)_(5)_(6) _ _ (7)_(8)_,_(9)_(10)_高一语文周练(6)答题卡班级_姓名_学号_一、基础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2、1 12 13 14答案15(10 分)(1)(3 分) (2)(4 分) (3)(3 分) 16、 (10 分):三默写填空(10 分)(1)_ (2)_ _(3)_ _ 4(4)_(5)_(6) _ _ (7)_(8)_,_(9)_(10)_高一语文周练(6)答案1、A(B、知 zh 藩 fn C、行 hng 乘 shng D、翟 d 丧sng)2、B( A 刺敕 悟吾 C 吆幺 搏博 D 隼榫)3、D4、A(因:趁着)5、D(A 颁斑 B 景影 C 生性)6、B( A 动词的使动;B 名作状;C 形容词的使动; D 名作动)7、C( A 固定句式;B 被动句; C 定语后置;D 状语后置
13、)8、A(B 误用了被动句,是产品倍受依赖,而不能说是顾客倍受依赖; C 是两面对一面错误;D 扩大提供教科书搭配不当)9、D10、A(B、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C、 “口惠而实不至”是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别人却得不到。 D、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11、B、D(B、“凤辣子”是贾母给王熙凤起的诨号,是喜爱之情的表现。D、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12D(次:驻扎,住)13C(A 焉:怎么,怎能;B 于:对;C 而:表承接表转折;D 诸:相当于“之于”)14C(“他劝齐桓公宁可看着鲁国遭受祸难,等待时机消灭它”不对,仲孙劝齐桓公
14、从事于安定鲁国的祸难并且亲近它。对“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理解不正确)15(1)中原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相互抛弃的。(3 分, “诸夏” “亲暱”译错各扣 1 分) (2)下臣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就像大树,躯干必然先倒,然后枝叶随着落下。(4 分, “本” “颠”译错各扣 1 分)(3)如何才能除掉他?(3 分)16、参考答案:(一)知识是天梯,我们凭借它可以开阔视野,傲视苍穹;知识是巨轮,我们凭借他可以横渡沧海,游贯东西;知识是甘露,我们吸吮它可以强身健体,耳聪目明。(二)知识犹如登山人的手杖,帮助我们登上人生的高峰。知识犹如音乐家的音符,帮助我们奏出人生的乐章。知识犹如航海家的指南针,帮助我
15、们识别人生的方向。知识犹如旅行家的地图,帮助我们指明人生的目标。 文言参考译文:狄人进攻邢国。管仲对齐桓公说:“戎狄好像豺狼,是不能满足的。中原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抛弃的。安逸等于毒药,是不能怀恋的。(诗说:难道不想回去,怕的是这个竹简上的军令文字。竹简上的军令文字,就是同仇敌忾而忧患与共的意思,因此请求您听从书简而救邢国。 ”于是齐国人出兵救援邢国。这年秋天八月,闵公和齐桓公在落姑结盟,请求齐桓公帮助季友回国。齐桓公同意,派遣人从陈国召回季友,闵公住在郎地等候他。 春秋记载说“季子来归” ,这是赞美他。冬天,齐国的仲孙湫前来对祸难表示慰问, 春秋称之为“仲孙” ,也是赞美他。仲孙回国说:“不
16、除掉庆父,鲁国的祸难就没完。 ”齐桓公说:“如何才能除掉他?”仲孙回答说:“祸难不完将会自取灭亡,您就等着吧!”齐桓公说:“鲁国可以取得吗?”仲孙说:“不行。他们还遵行周礼。周礼,是立国的根本。下臣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就像大树,躯干必然先行仆倒,然后枝叶随着落下。鲁国不抛弃周礼,是不能动它的。您应该解除鲁国的祸难并且亲近它。亲近有礼仪的国家,依靠稳定强大的国家,离间内部涣散的国家,灭亡昏暗动乱的国家。这是称王称霸的方法。 ”(闵公二年)冬天的十二月,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喜欢鹤,他养的鹤有坐大夫5车子的。卫军要跟狄人作战了,拿武器的人都说:“派鹤去!鹤实际上享有俸禄官位,我们没有禄位哪里能作战?
17、”卫懿公把玉佩交给石祁子,把箭交给宁庄子,派他们防守,说:“用这种东西帮助国家,选择有利的去做。 ”懿公又把绣衣交给夫人,说:“听从石祁子和宁庄子他们两人的。 ”渠孔为卫懿公驾着战车,子伯做车右,黄夷做前驱,孔婴做殿军。和狄人在荧泽交战,卫军被打败。狄人便灭掉了卫国。在作战中,卫懿公不肯丢掉自己的旗帜,狄人便以他为攻击目标,所以惨败。狄人囚禁了史官华龙滑和礼孔,带领他们去追击卫军。这两个人说:“我们是卫国的太史之官,掌管祭祀。不让我们先回去你们就得不到卫国的国都。 ”于是让他们两人先回去了。他们到了国都,告诉守城的人说:“不能再抵御了。 ”他们在夜里跟国都城内的人都出城逃走。狄人攻进卫国国都,
18、紧跟着追击卫军。又在黄河边上打败了卫军高一语文周练(6)答案1、A(B、知 zh 藩 fn C、行 hng 乘 shng D、翟 d 丧sng)2、B( A 刺敕 悟吾 C 吆幺 搏博 D 隼榫)3、D4、A(因:趁着)5、D(A 颁斑 B 景影 C 生性)6、B( A 动词的使动;B 名作状;C 形容词的使动; D 名作动)7、C( A 固定句式;B 被动句; C 定语后置;D 状语后置)8、A(B 误用了被动句,是产品倍受依赖,而不能说是顾客倍受依赖; C 是两面对一面错误;D 扩大提供教科书搭配不当)9、D10、A(B、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C、 “口惠而实不至”是只在
19、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别人却得不到。 D、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11、B、D(B、“凤辣子”是贾母给王熙凤起的诨号,是喜爱之情的表现。D、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12D(次:驻扎,住)13C(A 焉:怎么,怎能;B 于:对;C 而:表承接表转折;D 诸:相当于“之于”)14C(“他劝齐桓公宁可看着鲁国遭受祸难,等待时机消灭它”不对,仲孙劝齐桓公从事于安定鲁国的祸难并且亲近它。对“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理解不正确)15(1)中原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相互抛弃的。(3 分, “诸夏” “亲暱”译错各扣 1 分) (2)下臣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就像大树,躯干
20、必然先倒,然后枝叶随着落下。(4 分, “本” “颠”译错各扣 1 分)(3)如何才能除掉他?(3 分)16、参考答案:(一)知识是天梯,我们凭借它可以开阔视野,傲视苍穹;知识是巨轮,我们凭借他可以横渡沧海,游贯东西;知识是甘露,我们吸吮它可以强身健体,耳聪目明。(二)知识犹如登山人的手杖,帮助我们登上人生的高峰。知识犹如音乐家的音符,帮助我们奏出人生的乐章。知识犹如航海家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识别人生的方向。知识犹如旅行家的地图,帮助我们指明人生的目标。 文言参考译文:狄人进攻邢国。管仲对齐桓公说:“戎狄好像豺狼,是不能满足的。中原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抛弃的。安逸等于毒药,是不能怀恋的。(诗说:
21、难道不想回去,怕的是这个竹简上的军令文字。竹简上的军令文字,就是同仇敌忾而忧患与共的意思,因此请求您听从书简而救邢国。 ”于是齐国人出兵救援邢国。这年秋天八月,闵公和齐桓公在落姑结盟,请求齐桓公帮助季友回国。齐桓公同意,派遣人从陈国召回季友,闵公住在郎地等候他。 春秋记载说“季子来归” ,这是赞美他。冬天,齐国的仲孙湫前来对祸难表示慰问, 春秋称之为“仲孙” ,也是赞美他。仲孙回国说:“不除掉庆父,鲁国的祸难就没完。 ”齐桓公说:“如何才能除掉他?”仲孙回答说:“祸难不完将会自取灭亡,您就等着吧!”齐桓公说:“鲁国可以取得吗?”仲孙说:“不行。他们还遵行周礼。周礼,是立国的根本。下臣听说,国家
22、将要灭亡,就像大树,躯干必然先行仆倒,然后枝叶随着落下。鲁国不抛弃周6礼,是不能动它的。您应该解除鲁国的祸难并且亲近它。亲近有礼仪的国家,依靠稳定强大的国家,离间内部涣散的国家,灭亡昏暗动乱的国家。这是称王称霸的方法。 ”(闵公二年)冬天的十二月,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喜欢鹤,他养的鹤有坐大夫车子的。卫军要跟狄人作战了,拿武器的人都说:“派鹤去!鹤实际上享有俸禄官位,我们没有禄位哪里能作战?”卫懿公把玉佩交给石祁子,把箭交给宁庄子,派他们防守,说:“用这种东西帮助国家,选择有利的去做。 ”懿公又把绣衣交给夫人,说:“听从石祁子和宁庄子他们两人的。 ”渠孔为卫懿公驾着战车,子伯做车右,黄夷做前驱,孔婴做殿军。和狄人在荧泽交战,卫军被打败。狄人便灭掉了卫国。在作战中,卫懿公不肯丢掉自己的旗帜,狄人便以他为攻击目标,所以惨败。狄人囚禁了史官华龙滑和礼孔,带领他们去追击卫军。这两个人说:“我们是卫国的太史之官,掌管祭祀。不让我们先回去你们就得不到卫国的国都。 ”于是让他们两人先回去了。他们到了国都,告诉守城的人说:“不能再抵御了。 ”他们在夜里跟国都城内的人都出城逃走。狄人攻进卫国国都,紧跟着追击卫军。又在黄河边上打败了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