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讲 城市与城市规划一、 对城市的基本认识1.城市的含义城市(城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不同国家、不同学科对城市定义很难有统一的看法,中外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下过许许多多的定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从单一的居民点(无论工业还是农业居民点)到城市是一个连续的集合体(空间上) ;由乡村发展为城市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时间上) ;因此,城乡之间的划分必然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城市的概念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概念也不尽相同。劳动分工与城市的形成“城”与“市”总体上看,城市必须具备以下 3 个条件:密集性,即拥有一定数量
2、的居民,相对集中的居住形态,达到一定的人口密度;经济性,经济以非农业为主,土地主要是经营非农业的行业所占用;社会性,聚集的人口不是由血统的或宗族的关系所组成,而是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对城市可有如下的认识: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有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地域范围的中心职能;要求相对聚集,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挥城市特有的功能;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2.城镇设置的标准世界各国的城市设置标准存在着很大差距,大体可分为几种
3、类型:以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2以居民点的人口数量来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规定,由官方的公布来明确;其他类型,如人口数量和密度指标相结合;以城镇特征为标准等。我国城镇设置标准:(1) 设市标准(1993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标准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 25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人口(万人) 20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30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 8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5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35%以上并大于第一产业产值地方本级预算财政收入(亿元) 2设立县级市标准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400 100-400 3000 150 8000 70 较为完善
4、 有2 万人以上的乡 5000 200 10000 70超过本省区平均水平 较为完善 有二、城市的发展状况与地位1.城市的数量与变化情况2000 年,我国设立城市 668 个,其中直辖市 4 个,副省级市 15 个,地级市212 个,县级市 437 个,设建制镇 19184 个。2000 年,山东省设立城市 48 个,其中副省级市 2 个,地级市 15 个,县级市 31 个,设建制镇 1317 个。我国不同规模设市城市数量变化情况占设市城市数量的比例(%)占设市城市人口的比例(%)城市类型1981年(个)1999年(个)城市数量增长倍数 1981 年 1999 年 1981 年 1999 年特
5、大城市 18 37 1.06 7.8 5.6 41.4 36.1大城市 28 49 0.75 12.0 7.3 21.7 15.0中等城市 70 205 1.93 30.0 30.7 23.1 28.6设市城市 小城市 117 377 2.22 50.2 56.4 13.8 20.3设市城市合计 233 668 1.87 100.0 100.0 100.0 100.0近 20 年,山东省各类城市数量发展较快。1981 年至 1999 年,特大城市由0 个增加到 3 个(济南、青岛、淄博) ,大城市由 3 个增加到 5 个(烟台、潍坊、4枣庄、泰安、临沂) 。山东省不同规模设市城市数量变化情况占
6、设市城市数量的比例(%)占设市城市人口的比例(%)城市类型1981年(个)1999年(个)城市数量增长倍数 1981 年 1999 年 1981 年 1999 年特大城市 0 3 - 0.0 6.3 0.0 29.0大城市 3 5 0.7 33.0 10.4 72.0 19.4中等城市 2 19 8.5 22.0 39.6 13.0 34.7设市城市 小城市 4 21 4.3 45.0 43.7 15.0 16.8设市城市合计 9 48 4.3 100.0 100.0 100.0 100.02.城市的地位城市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载体。物质文明的三大支柱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交换主要在城市中
7、完成,国家的行政机构、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也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中。 (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1999 年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比全国设市城市 山东设市城市项目 指 标 数量 占全国(% ) 数量占全省(% )设市城市(个) 668 - 48 -市区非农业人口(亿) 1.6 12.7 0.156 17.5城市基本情况 建成区面积(万平方公里) 2.2 0.2 0.15 1.1创造 GDP(亿元) 62682 60.04 5644 58.29财政收入(亿元)(地及地级以上城市) 2887 25 194.37 48.1经济指标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381.3 71.
8、56 20.86 845三、城市的作用1.集约作用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劳动和文明的综合结晶,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历史不断进步的产物,是人类建设和管理经验积累的最精华部分。因此,城市才能集约政治、集约经济、集约人口、集约人类的聪明才智,成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一切社会活动的当然中心。80 年代中期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效益比较项目 全国 324 个城市平均 200 万人以上的城市100-200万人的城市50-100 万人的城市20-50 万人的城市小于 20万人的城市人均工业产值 1 1.29 1.08 0.94 0.96 0.71地均工业产值 1 15.41 9.06 1.97 1.2
9、0 0.17人均利税 1 1.45 1.13 0.97 0.74 0.61地均利税 1 17.34 9.64 2.06 0.94 0.15人均投资 1 1.09 0.94 1.00 0.90 1.07上表清楚的反映出高聚集与高效益的联系。交通便捷通畅,信息灵通准确,服务方便周到,就能节约时间和金钱。缩短出行时间,增大容量,扩大服务半径,使商场、体育中心、娱乐设施可达性好,吸引范围大,经营效果好。山东省 1999 年不同规模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情况: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县城 建制镇非农业人口人均建设用地 97 107 122 175 182是小城市倍数 0.80 0.88 1.00 1.43
10、1.49山东省 1999 年不同规模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对比: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非农产值/建成区面积 3.6 2.4 2.3 2.1是小城市倍数 1.71 1.14 1.10 1.00大城市的集约效益尤为突出:全国 37 个特大城市人口仅占全国的 6.4%,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社会商品零售额和货物运输量均占全国 1/4,并集中了全国 1/5 的固定资产。1999 年山东 8 个特大城市、大城市发展情况:6项目 建成区面积 市区非农 业人口 国内生产 总值 地方财政 收入 固定资产 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 712 平方公里 821 万 2402 亿元 157
11、亿元 648 亿元 810 亿元 11 亿美元占全省比例% 0.45 9.2 31.0 39.0 29.0 35.0 44.02.辐射作用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可分为 3 个层次:行政辖区,经济区,影响区。3.示范作用 在规划建设上,城市的示范作用十分突出。四、山东省城市发展的趋势1.发展趋势(1)大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中心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立足全球经济竞争的桥头堡,对增加竞争优势具有决定作用。(2)城市化加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0 年山东城市化水平为 38%,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必将逐步改变传统的消费需求,促使住房、家用汽车、旅游、教育等现代消费需求的
12、增加,从而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的集聚和规模扩大、扩散效应增强,又会推动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拉动经济的增加。(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档次和配套能力进一步提高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开始瞄准亚洲甚至世界一流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只注重量上的增长,更注重质上的提高。城市信息、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生态环境等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4)区域分工协作加强各区域按比较优势建立优势产业,发展优势产品,形成不同的专业化区域7和产业。能源、信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的形成,共同市场的确立,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化协
13、调发展。(5)小城镇将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一些经济强村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兼并其他村庄,人口迅速聚集;一批中心镇迅速崛起壮大,构成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2.战略目标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完善特大城市(5个) 、大城市(8 个) 、中等城市(33 个) 、小城市(63 个)和小城镇五个等级的城镇体系;转移农村劳动力 2000 万,2010 年城市化水平达到 50%;在环渤海地区中与京津唐、辽中南城市群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争取跨入东北亚经济圈发达地区的行列。总体框架:三大经济区;三条产业带和两大开发工程。三大经济区:以青岛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复合型经济区、以济宁为中心的资源开发性经济区。三条产业带:胶济聊沿线产业带、日菏沿线产业带、京九沿线产业带。两大开发工程:黄河三角洲开发、 “海上山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