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模拟考试一.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248676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模拟考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模拟考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模拟考试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模拟考试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模拟考试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模拟考试一第卷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礼记檀弓 “子卯不乐” ;左传肴之战:“夏四月辛已,败秦军于肴。 ”从以上记载来看先秦时期我国已经采有 ( )A干支纪年法 B干支纪年法纪月法C干支纪日法 D干支纪年法纪日法25 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 ( )A小贩挑着烧饼担子沿街叫卖 B市民聚集听戏C主要交通工具是马与马车 D字画铺当街而设26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

2、听言动,便是天 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材料中,朱熹所主张的是( )A心即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C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D理是万物本原27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政府最早事实上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是在 ( )A 南宋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28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 ”下列有关该资料的说明正确的是 ( )A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冲决封建网罗

3、成为追求理想世界的根本目标C毛泽东深受维新派的思想熏陶D中国共产党人的救国之路已日渐清晰29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 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30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

4、,委婉面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是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 )A普法战争 B五四运动 C解放战争 D “文化大革命”31据史料记载:17 世纪上半叶,茶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18 世纪时已有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到了 19 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各阶层的娱乐活动也由赌博等陋习转向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些现象反映了 ( )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区经济联系加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科学意识和健康意识逐渐渗

5、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和完善A B C D321895 年,恩格斯在18481850 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一文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 ”这段话反映了恩格斯 ( )A坚定不移的品格 B与时俱进的精神C革命理想的动摇 D谦逊和蔼的品格331932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与两个佐治亚的农民亲切交谈,你认为他们就农业问题交谈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降低农产品价格 B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C限制农业产量,销毁部分农产品 D降低农产品价格,增加粮食出口量34近

6、年来,国际上悄然吹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 “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取代。这种变化 (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C反映有些国家因利益和力量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调整D体现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利益趋于一致35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 “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外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 。托克维尔的这一看法( )A不符合史

7、实,观点错误 B符合史实,观点正确C缺乏证据,故作惊人 D观点虽对,不合逻辑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两部分,第 3640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1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 (37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下是对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评论: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 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在促成我们现代生活方式的许多因素之中, 国富论这本书所发

8、生的影响,可媲美任何一本现代的典籍。马克斯 勒纳斯密在书中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国富论译序欧洲 200 年前理财政策多与中国相似,自此 书出,英国首先采用,遂立今日富 强之基。1900 年 12 月 27 日中国新闻报材料二 当凯恩斯于 1946 年去世时,英国泰晤士报为他所撰写的讣闻中说:“他是一位天才,而作为一位政治经济 学者,他 对专业人士和一般群众的思想都有着世界范 围的影响要想找出一位能与之相比拟的经济学家,我 们必 须上溯到

9、亚当斯密。 ”一位西方学者说:“凯恩斯是一个相信在必要时刻政府可以进行干预而不相信完全放任主义的人,他坚信要使经济周期上升,政府必须插足进来用减少失 业的方法来维持购买力。这意味着”赤字开支“ ,但它会恢复经济的平衡。事 实上, 这是” 新政“已经在做的事,而 凯思斯用高度的技巧和理论的根据在他的名著就业,利息和 货币 通论一书里加以阐释。 ”材料三 金融危机是当下政府扩张的直接原因。政府投入亿百万巨资救助银行,避免出现经济萧条。政府权力增加,无论理由好坏,其不断膨胀的趋势必须扭转。英国经济学人2010 年 1 月 23 日文章大政府,止步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各评论者对国富论的主要认识。

10、 (9 分)(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观点有何不同,并简要分析不同的根源。 (10 分)(3)凯恩斯主义是万能的吗?结合材料三及 20 世纪 70 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你的观点。 (10 分)(4)经济思想与经济体制有紧密联系,综合以上材料及相关知识,你是怎样认识经济体制调整的?(8 分)43 (15 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冬十月丁末,诏曰:“朕承乾在位,十有五年。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蓄既积,黎元永安。今富强者并兼山泽, 贫弱者望绝一,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 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

11、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魏书 高祖纪上材料二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 焊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格隋唐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3 分)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2 分)作用如何?(3 分)(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4 分)(3)依据材料三,分 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3 分)44 (15 分)历史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以下有关柏林墙大事记的材料:1948 年 6 月 24 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

12、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1961 年 8 月 13 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 165 公里,通称“柏林墙”。1961 年 8 月 24 日:发生第一次枪击逃亡者事件,截至 1989 年,共有 61 人被边防哨兵枪杀。1961 年 10 月 27 日:美苏两方十几万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 100 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 发。1989 年 9 月 11 日:成千上万的东德人借道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再次向西德逃亡,史称“公民大逃亡” 。1989 年 11 月 9 日下午 6 时 57 分:民主德车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

13、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请回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角度简要分析柏林墙建立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 (10 分)(2)简述“柏林墙倒塌”的历史意义。 (5 分)参考答案2125 DBACC2630 CBAAC 3135 BBCCB40 (1)思想系统,内容丰富,观点深刻,社会影响深远;确立自由放任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是英国富强之源。 (9 分)(2)不同点:古典自由主义主张利用市场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政府开支,刺激消费。 (8 分)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2

14、分)(3)不是。 (2 分)二战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全面干预经济,但 20世纪 70 年代仍发生严重的危机,且经济长期得不到复苏;相反,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采用里根主义,减少干预,减少财政开支,减少税收,使经济复苏。 (8 分)(4)结合国情,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综合运用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6 分)发展创新,保持活力。 (2 分)43 (1)社会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 (3 分)改革措施:推行均田制。 (2 分)作用: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 分)(2)历史信息:少数民族服饰汉化;汉人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的影响。 (4 分)(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3 分)44 (1)原因: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美苏实力强大,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严重,形成冷战的局面;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6 分)影响 :加剧冷战对峙,使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 (4 分)(2)加速了德国统一,有利于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冷战结束的标志之一,有利于缓和欧洲和世界的紧张局面,推动了国际和平及民主力量的展。 (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