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丝路 新思路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摘要:从汉朝张骞、班超开拓并经营的丝绸之路,到 2013 年习近平演讲时倡议建设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思路的开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关心,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维护周边环境,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
2、的机遇之窗。同时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一带一路”的建设,也是中国面对“中国威胁论”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关键词:新丝路;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发展 引言文章关于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做出了研究。通过对该战略的背景、过程、发展、内涵、意义的研究,探究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的展望。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对了解我国发展趋势和对国家经济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正文1 “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
3、使西域,它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历史性的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路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促进了当时中国商品的输出和各国的文化、宗教交流。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一带一路”既是一个区域战略又是一个对外开放战略,同时也是两个战略的结合。要把国内的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沿着古丝绸之路实现对外开放。说“一带一路”是对外开放战略、国际战略,因为丝绸之路既是一个连接欧亚的纽带,又是两大洲的纽带。我国的东部沿海连接着太平洋,向西越过中亚到欧洲,连接的大西洋,是两大洋的纽带。而海上丝绸之路从东亚到南
4、亚连接的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说“一带一路”是区域战略,则是因为国内有些地区可以向西开放到达中亚和欧洲,有些地区可以向南开放到达东亚和南亚,也可从印度洋到达欧洲,这对拓展西部大开发空间,实现国内宏观格局意义重大。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经济安全、国家安全都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国通过主动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中,为贸易发展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外部条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从被动接受一些规则或经济格局局面的局势转变为主动利用外部环境加强区域合作,为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对于国内形势来讲,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在拉大,一系列国家安全、地区稳定问题开始显现。通过新丝绸之路不仅与国外
5、交流同时也带动了西部的发展,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和谐。在古代的中国,张骞开启的丝绸之路从古都长安经过亚洲腹地一直延伸到欧洲、非洲,见证了古代中国的富足和开放,也成为当时世界各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如今中国与中亚各国、俄罗斯等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国家都面临着加强合作。 、发展经济的重任。所以发展一条适合当前世界经济趋势和我国经济形势的新丝绸之路显得尤为重要。2.“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 年 9 月 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6、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重要演讲是如是说。习近平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将其作为一向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 年 9 月 13 日,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比什凯克第十三次会议上, “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上合组织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成为本次会议领导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 年 10 月 3 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建设“一带一路”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7、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2013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4 年 5 月 21 日,习近平子啊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提出“希望双方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机遇新
8、起点,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2014 年6 月 5 日,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别会议表示3 “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全国两会期间, “一带一路”成为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在上半年有望出台的关于“一带一路”的全局性规划里强调:“一带一路”不会搞新机制,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同时, “一带一路”不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西部九省区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
9、等东部五省将参与其中。对这些省市的文化、旅游、贸易、金融、交通、基建等有着较大的发展。2013 年 11 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地区国家和区域基础建设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4 年 3 月中旬,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实施路径有了较为具体的阐述: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空间。4 “一带一路”战
10、略的内涵4.1 经济内涵从资源富集情况看, “一带一路”覆盖区域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区域内资源互补性强;从比较优势来看。 “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多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禀赋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农业、纺织、化工、能源、通信、交通、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空间广阔。从我国对外开放的角度看, “一带一路”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以及更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有利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4.2 国家安全内涵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角度看。 “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我国资源、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同时也为保障海上资源能源运输线的安
11、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粮食安全角度看,粮食全部自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一带一路”为亚洲周边地区优质农产品进入我国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食品需求;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 “一带一路”建设对三股势力的预防、打击标本兼治,为维护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看,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注重平等协作、合作发展,这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壮大的担忧和疑虑,为我国的和平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5 “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30 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开放
12、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慢格局。 “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 。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有利于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同时, “一带一路”还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推动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形成互补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最后,建设“一带一路”将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13、进一步提高,促进沿线国家各界交流沟通,增进理解互信,为各国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国家和平发展、区域和谐稳定6 结论“一带一路”战略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优秀思想,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利用当前国内国外有利的条件环境发展出了新的形势,为我国自主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和实施无疑是国家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并且充满中国传统智慧色彩的关键点。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实现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宗教上的往来促进了商品、文化的传播,现代的中国将会通过新的丝绸之路与沿线各国进行21 世纪经济、文化上的往来,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各国的友好往来,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也同样会得到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