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都县第六小学“和美” 文化理念的设计思路宁都县第六小学核心价值的设计,关键立足点归纳为两个结合:一是宁都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与学校实际的结合;二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教育先进价值观的结合。宁都县第六小学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由传播语、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组成。一、传播语:和相应,美相随“和相应,美相随” ,学校以“和美”作为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形象。“和”: 广 韵 : “顺 也 , 谐 也 , 不 坚 不 柔 也 。 ” 书 尧 典 : “协 和 万 邦 。 ”孟 子 : “天 时 不 如 地 利 , 地 利 不 如 人 和 。 ”儒 家讲 究 “人 和 ”(
2、 社 会 之 和 ) , 而 道 家 则 重 视 “天 人 之 和 ”。 老 子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以 为 和 。 ” 周 易 乾 卦 : “保 合 太 和 , 乃 利 贞 ; 首 出 庶 物 , 万国 咸 宁 。 ”“太 和 ”就 是 宇 宙 间 天 地 四 时 之 气 的 协 调 。 司 马 光 :“正 直 中 和 之 谓 德 , 深 远 高 大 之 谓 道 。 ”儒 家 把 “中 和 ”当 作 圣人 的 最 高 道 德 境 界 。“和 ”是 东 方 传 统 文 化 尤 其 是 中 国 文 化 的
3、基 本 理 念 , 它 包 括两 层 意 思 : 一 是 指 事 物 存 在 和 发 展 的 理 想 状 态 ; 二 是 指 事 物 内 部的 矛 盾 由 对 立 、 冲 突 、 斗 争 等 各 种 动 力 逐 渐 趋 于 融 合 并 不 断 完 善自 身 的 动 态 平 衡 过 程 。 和 谐 文 化 孕 育 了 和 谐 教 育 。 早 在 我 国 西 周时 代 , 就 已 形 成 了 包 括 “礼 、 乐 、 射 、 御 、 书 、 数 ”在 内 的 “六艺 教 育 ”, 可 见 当 时 的 教 育 强 调 受 教 育 者 的 全 面 修 身 , 既 重 视 思 想道 德 , 也 重 视
4、文 化 知 识 ; 既 注 意 文 化 传 统 , 又 注 意 实 用 技 巧 ; 既重 视 文 事 , 也 重 视 武 备 ; 既 强 调 外 部 的 礼 仪 规 范 , 也 要 求 内 心 的情 感 修 养 , 综 合 了 多 方 面 的 教 育 因 素 。宁 都 自 古 以 安 宁 闻 名 , 虽 偏 居 一 隅 , 却 山 青 水 秀 , 四 野 静 美 。这 里 是 客 家 人 的 聚 居 地 , 民 风 本 真 , 崇 尚 和 睦 , 耕 读 传 家 。 当 前 ,县 委 、 政 府 又 提 出 了 开 创 “宁 静 致 远 、 都 和 民 安 ”新 局 面 , 建 设人 文 、
5、开 放 、 创 业 、 平 安 、 幸 福 新 宁 都 的 奋 斗 目 标 , 正 契 合 了“和 ”的 文 化 理 念 。宁 都 第 六 小 学 校 名 中 的 “六 ”, 在 客 家 民 俗 中 是 一 个 吉 祥 数 字 ,有 “顺 ”、 “畅 达 ”、 “平 安 ”、 “和 谐 ”之 意 。“美 ”, 指 教 育 的 品 质 。 管子 五 行 : “人 与 天 调 , 然 后 天地 之 美 生 。 ”“芳 草 鲜 美 。 ”晋 陶 渊 明 桃 花 源 记 。 美 是 “好 ”与 “善 ”的 总 括 , 如 美 观 、 美 德 、 美 谈 、 审 美 。“和 ”与 “美 ”相 连 构 成
6、 联 合 词 为 “和 美 ”。 左 传 :“小 者 不 窕 , 大 者 不 槬 , 则 和 与 物 , 物 和 则 嘉 成 ; 故 和 声 入 于 耳而 藏 于 心 , 心 亿 则 乐 。 ”其 意 为 : 物 以 和 为 美 , 声 以 和 为 美 。 毕达 哥 拉 斯 学 派 的 两 句 哲 学 名 言 : 什 么 是 最 智 慧 的 数 ; 什 么 是最 美 的 和 谐 。 在 这 里 “和 ”与 “美 ”达 成 了 统 一 。 “中 正 和美 ”是 艺 术 的 至 高 境 界 。二 、 办 学 理 念 : 和 美 育 人 , 为 师 生 幸 福 发 展 奠 基和 谐 是 历 代 教
7、育 的 追 求 所 在 , 同 时 也 指 向 永 恒 的 未 来 。 和 谐教 育 的 本 质 是 美 的 教 育 , 最 终 目 标 是 为 了 教 育 者 和 受 教 育 者 的 幸福 发 展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环 境 人 口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教 育 委 员 会 关 于 教育 目 的 的 阐 述 : 一 切 教 育 活 动 都 是 为 了 学 生 的 成 长 与 发 展 , 为 了孩 子 一 生 的 幸 福 。卡 尔 威 特 说 : 要 做 幸 福 快 乐 的 人 , 首 先 必 须 懂 得 追 求 幸 福和 快 乐 。 也 许 我 们 不 能 保 证 孩 子 一
8、 生 都 幸 福 , 但 至 少 可 以 帮 助 孩子 认 识 真 正 的 幸 福 , 并 使 他 们 获 得 追 求 幸 福 的 信 心 和 能 力 。当 代 教 育 理 论 家 刘 铁 芳 写 道 : 教 育 的 幸 福 感 , 就 是 让 孩 子 真实 地 感 受 到 真 善 美 , 感 受 到 思 想 的 明 晰 、 自 由 、 博 大 、 高 远 、 辽阔 , 感 受 到 爱 与 恨 , 感 受 到 活 泼 、 轻 松 、 幽 默 、 诙 谐 , 感 受 到 平等 、 秩 序 、 尊 重 、 被 认 知 感 受 到 个 体 内 在 的 充 盈 与 完 美 , 从而 使 其 心 旷 神
9、 怡 、 心 悦 神 愉 地 把 自 我 交 付 于 教 育 之 境 , 流 连 其 中而 不 知 往 返 , 所 谓 其 乐 亦 融 融 。三 、 办 学 目 标 : 共 创 和 谐 校 园 , 开 启 美 丽 人 生二 级 目 标 : 以 “和 ”为 核 心 的 三 大 教 育 , 即 : 礼 仪 教 育 , 感恩 教 育 , 生 态 教 育 ; 以 “美 ”为 核 心 的 “四 美 ”教 育 , 即 : 美 言 、美 行 、 美 德 、 美 境三 级 目 标 : 1、 礼 仪 教 育 。 孔 子 说 : “礼 之 用 , 和 为 贵 。 ”意思 是 以 礼 为 用 , 以 和 为 体 ,
10、 礼 的 终 极 目 标 是 实 现 社 会 在 等 差 条 件下 的 和 谐 、 和 融 、 融 合 、 综 合 。 礼 仪 教 育 必 须 从 入 校 第 一 天 抓 起 ,从 每 一 个 环 节 , 每 一 个 细 节 抓 起 。 主 要 内 容 : 学 校 礼 仪 、 社 交 礼仪 和 家 庭 礼 仪 。 宣 传 口 号 : 有 礼 行 天 下 , 立 志 在 今 朝 。2、 以 语 言 美 为 主 线 的 语 言 文 字 教 育 。 语 文 教 育 因 为 工 具 性与 人 文 性 的 平 衡 问 题 饱 受 争 议 , 更 因 为 应 试 教 育 使 语 文 教 育 的 人文 光
11、彩 尽 失 , 艺 术 趣 味 弱 化 , 学 生 因 此 体 会 不 到 中 华 语 言 文 字 的醇 美 本 色 , 学 习 兴 趣 缺 乏 , 语 文 能 力 低 下 。 为 了 唤 起 学 生 对 中 华语 言 文 字 的 热 爱 , 切 实 提 高 学 生 的 语 文 水 平 , 语 文 教 育 有 必 要 进行 改 革 。 借 鉴 当 前 新 教 育 改 革 实 验 的 一 些 成 功 经 验 , 我 校 将 从 说普 通 话 , 写 规 范 字 着 手 , 着 力 推 动 儿 童 课 程 实 验 , 结 合 书 法 教 育 、绘 本 强 化 教 育 , 遵 循 “晨 诵 午 读
12、暮 省 ”的 实 验 过 程 , 营造 师 生 共 读 、 亲 子 共 读 的 良 好 语 文 氛 围 , 力 争 语 文 教 育 在 我 校 重新 焕 发 生 机 , 让 语 文 教 育 回 归 自 觉 与 审 美 本 质 。四 、 管 理 理 念 : 以 人 为 本 , 润 物 无 声五 、 校 训 : 和 悦 天 天 , 美 泽 人 人六 、 校 风 : 明 礼 、 友 爱 、 至 善七 、 教 风 : 团 结 、 奋 进 、 卓 越八 、 学 风 : 勤 奋 、 快 乐 、 博 雅九、校徽的设计:六彩风车,风车叶片为“6”字形状,是六小的象征,风车寓意多彩、和谐、幸福的童年。十、学校主体色:取自六彩风车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