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设计人: 许艳会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课题 与朱元思书课型 讲授 课时 2 授课日期 总第( )课时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识记重点文词汇2、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会翻译本文的基本内容。3、学生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景特点。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与三峡对比说出两篇文章的异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感受江山的奇美,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 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教学手段学生出席板
2、书板画设计与朱元思书吴均写法:以动衬静,形声兼备;寓情于景 教学反思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修改完善一、 背诵导入指名背诵 与朱元思书 二、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课文对照,感受作品的意境美。1、选两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美景,其余同学点评。2、提问: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三、悉心体味,感受作品的志趣美四、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1、请学生小组交流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五、通读全文,体会本文意境及写作特点。1、在景物描写中哪些句子融入了作者的感情?
3、讨论小结:(1)鸢飞戾天者 (2)负势争高,息心忘反(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先总写:分写:六、拓展迁移:要求学生集体背诵三峡 ,熟悉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七、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水皆缥碧( ) 急湍甚箭( ) 泠泠作响( )千转不穷( ) 鸢飞戾天( ) 经纶世务( ) 互相轩邈( ) 嘤嘤成韵( )横柯上蔽( ) 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从流飘荡( )2猛浪若奔( )3互相轩邈( )4经纶世务者( )5皆生寒树 _ 6、蝉则千转不穷 7、窥谷忘反 三、按要求写出句子。 1、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2、
4、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3、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4、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5、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6、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_。 四、填空 1本文描写的是_景,作者是_朝的文学家_(人名)五、简答题 1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其下文即将描述的内容?答:_;_。 2、第二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 3第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绪?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修改完善附参考答案: 一、pio tun lng lng zhun yun l ln xun yng k。二、1、顺、随。2、好像。3、高,远。4、筹划,治理。5、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的树。6、转通“啭”鸟叫声。7、通“返” ,返回。三、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从流漂荡,任意东西。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急湍甚箭,猛浪苦奔。6、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五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之景。南朝 , 吴均。六、1总起 奇山异水。2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流湍急的特点。3淡泊名利、避世归隐 八、作业:做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