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职业教育发展分析报告一、云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把该项工作作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重要民生工作来抓,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推动职业院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成效显著,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力度,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愿意选择职业院校的考生
2、在递增,中高职办学规模都在不断扩大,特别是高职教育发展,既满足了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心愿,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截止到 2015 年底,云南省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 41 所,高职高专在校学生 19.60 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 31.89%,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达到 6228 人。41 所院校中,公办 30 所、占 73.17%,民办 11所、占 26.83%;昆明市辖区内 24 所、占 58.54%,其他州市 17 所、占41.46%;理工类院校 12 所、占 29.27%,医药类院校 8 所、占 19.51%,综合类院校 6 所、占 14.63%,财经旅游外
3、事类院校 5 所、占 12.20%,农林类院校 4 所、占 9.76%,艺术体育类院校 3 所、占 7.32%,师范类院校 2 所、占 4.88%,政法类院校 1 所、占 2.44%。全省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性质结构、类型结构较为合理。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政府加大对高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逐步增强。近 3 年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额保持在 1.5 万元左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速达 10.97%;全省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 1.04 万元;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达到 34.59 平方米;全省高职院校
4、已基本实现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持续加大。通过持续开展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教育部网络培训、省级教师培训等,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截止 2015 年底,全省高职院校生师比为 17.65:1;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 39%。专业设置与布点适应社会需求。全省独立设置的 41 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截止 2015 年底有专科毕业生的院校共 35 所,开设 326 个专业涉及 18 个专业大类,所开设的 326 个专业在 35 所高职院校中的布点总数为 871 个,平均每所院校布点专业 22 个左右
5、。专业布点达 10 所以上院校的有工程造价等 16 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 1500 人以上的专业有护理等 20 个专业。数据表明,专业设置与布点同产业发展匹配度较高,较好适应和支撑了“十二五”期间支柱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较好对接了“十三五”期间支柱和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课程设置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35 所高职院校中,每个专业平均开设 38门左右的课程、课程总学时 2100 学时左右,A 类(理论课)课程课时平均占29.29%、B 类(理论+实践课)课程课时平均占 38.48%、C 类(实践课)课程课时平均占 32.24%;生均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时为 39.73 学时;企业订单学生数占在
6、校生总数的比例为 4.37%;年平均每所高职院校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77.47 万元;平均每所高职院校年均获得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分别为 170.54 万元。课程类型和课时结构较好的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较好地支撑了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健全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制度与机制。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能力增强。全省高职教育统招招生和自主招生计划完成质量较高,计划招生数、实际招生数、完成计划招生、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自主招生报名数、自主招生计划完成率等方面均呈现出良好、快速的增长势头。2013 至 2015 年,毕业生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基本稳定在 6
7、0%以上;毕业生直接就业率保持并稳定在 92.7%以上,呈现出处在高位的较平稳状态;直接就业是主流,体现了“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直接升学作为一种毕业生的发展选择其权重正在逐渐加重;自主创业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毕业生当地就业、中小微企业及基层就业成为主流,体现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基层一线的宗旨。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年增长率保持在 3%左右;技术服务到款额呈现出总体增长趋势。二、云南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云南高职教育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但整个高
8、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结构、特色、成效在适应云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享受良好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偏见。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较深,虽然社会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仍普遍存在,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所以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升。二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全国仍存在较大差距。云南地处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云南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新老院校、公办民办院校和不同地区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办学基础能力与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9、。行业企业举办高职院校的各方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三是校企深度融合不够。职业院校虽然积极探索各种办学形式,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产学合作、产教融合仍然处于自发阶段,但纵向科研、横向技术服务、技术交易等服务均有待进一步做好建机制、固根本、强服务的工作。缺少宏观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支持。三、云南高职教育发展对策高职院校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抢抓机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针对高职教育 3 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对策是:一是要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逐步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认识。二是进一步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落实好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政策,实现生均 1.2 万元的拨款经费投入。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