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花开四季,只存春夏。从教多年,回首我和学生走过的日日夜夜,有感动、欣慰和幸福,有无奈、忧郁和烦恼。有快乐的日子,也有平淡的故事,有分享学生金榜提名的喜悦,也有陪着学生默默流泪的心痛,教学的日子是忙碌的、疲惫的,更是充实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班主任,进而将各种要求落到实处。记得我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刚进入下学期便有一些学生接二连三的迟到,屡禁不止。面对这种情况我很苦恼。苦思冥想中我颁布了一条“班令”:每天我和学生一起 7 点之前到校,迟到
2、者包括老师在内“罚款”五元上缴充作班费,在学期末由班级全体成员决定这笔“经费”的使用。此招一出果有奇效,班级的迟到现象有了明显的减少。事有凑巧。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发高烧,我和丈夫跑医院、做陪护,直到很晚才睡下。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差十五分钟七点!我一惊,来不及了,慌忙中碰到了台灯,惊醒了孩子和丈夫孩子哭闹着 不让我走 .丈夫说:“今天别去那么早了。”望着孩子扑向我的小手和丈夫恳求的眼神,我心里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如果我提出的要求连我自己都做不到,我还怎么要求学生呢?于是我洗把脸便匆匆往学校赶。一路小跑,在快到学校楼下的时候,听楼上的学生喊:“快跑啊,老师迟到罚款一百!”然后就是一群学生的哄堂大笑声
3、。当时我觉得很委屈,我感觉自己象个小丑,喉咙有些哽咽,但我还是坚持跑到了班级。到了班级,教室出奇的静,只能听到我呼呼的喘气声和响起的早自习铃声。事后迟到的现象几乎没有了。当时我认为是班令发挥了作用, 很快班级的班风有了改观,学风也渐渐浓了起来。那年的高考我们班进线率在全学年最高,我始终认为这一成绩得力于当时的那条“班令”。直到从一个升入师范的学生的来信中,才了解到当时班风好转的真实原因,他在信中是这样写道:“老师,您还记得那次您跑着来上班吗?当时别的班的学生那样的起哄,您还是坚持着跑到了班级,您注意了吗?当时我就在你的前面。之所以我现在选择了师范,完全是你的行为对我的影响。也是您的行为使班风有了那么大的转变。当时我暗暗下决心,我要努力考入师范,四年后我一定会成为您一样优秀的教师。”回忆往事,感慨良多。我想,对班级管理工作而言,通过努力避免以粗暴专制的方式管理班级,使管理具人性化、更富温情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然而一个老师能通过自己的正直引导和躬身示范影响一个孩子的人生道路,这令人深思,也让所有教师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