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然后知不足.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235444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然后知不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然后知不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然后知不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学然后知不足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是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读书学习亦然,越读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越学越感到本领的缺少。 要真正做到知不足然后自省,首先自我要具备谦逊的态度,要敢于承认自己知识不足、学养欠缺,无论何时何地,不管面对何人何事。真正能够自省的人,必是态度谦卑者,必是那些有自知之明而见贤思齐者。夏衍生前在审查一个出国的京剧时,大概讲了句外行话,当时大家没有反应。散场时,马彦祥就跟他说:“你老兄,对京剧完全是外行,不要乱讲好不好?”又说:“你乱讲一气,下面不好办。 ”从此以后,夏衍奋发图

2、强,到旧书店把能买得到的关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的书都弄来,拼命地看。作为时任文化部长的夏衍,其对待别人的批评,态度是诚恳的,其“拼命地看”的行为,既说明他看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养的差距,也同时印证了他自省的决心。 其实,谁也不是全才,谁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什么都懂都会,但对待知识对待学习的态度,确乎很重要。读书学习,除了要树立谦虚的态度,还要倡导踏实的作风。我国现代训诂学泰斗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见过先生以后,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就将书扔到了书堆上。又

3、一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点点头,说:“再去买一本。”3 个月后,陆宗达又将一本看得很破的 说文解字拿来,说:“老师,是不是还要再点一本,我已经准备好了。”黄侃说:“已经点了 3 次,说文解字你已经烂熟在心,这文字之学你已得了大半,不用再点了。以后你做学问也用不着翻这书了。”说完,黄侃又将那书扔上书堆,这才给陆宗达讲起了做学问的事。黄侃可谓用心良苦,其让陆宗达三点说文解字,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帮助他打牢学问功底。陆宗达后来常说,因为翻烂了 3 本说文解字,从此做起学问来,轻松得如庖丁解牛。 欲知不足,弄斧到班门,也不失为一条捷径。武侠小说中有所谓“找高手过招”,“

4、过招”就是为了找出差距,究其实就是学习,就是请教,就是为了提升自我。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弄斧到班门,对不是这一行的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于己于人都无好处。只有找上班门弄斧(献技),如果鲁班能够指指点点,那么我们进步能够快些。如果鲁班点头称许,那对我们攀登高峰,亦可增强信心。”华罗庚的话自是为学心得,不无启迪。 或许有人会说,读那么多书,学那么多知识又有何用?况且知识也会被人遗忘。是的,对于读书的人们,灌输有些知识今生今世不一定用得上,但什么知识可以用得上什么知识用不上,谁又能预测呢?只有多读书、多积累知识,才能以变应变。高士其说过:“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

5、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获得知识,读书学习是第一要务。热爱读书吧,读书是读书人的手段,也是读书人的目的.学然后知不足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俗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

6、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 江郎才尽” 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 尽操舟之术 ”,不愿继续学习, ,就辞退了师傅。 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 “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2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

7、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 ”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列宁说:“ 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 ”巴甫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

8、我没有知识。 ”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2薛 谭 学 讴 原 文 ( 1) 于 ( 2) 秦 青 , 未 穷 ( 3) 青 之 技 , 自 谓 尽 之 , 遂 辞 归 ( 4) 。 秦 青 弗 止 ( 5) ,饯 行 于 郊 衢 ( 6) , 抚 节 ( 7) 悲 歌 , 声 振 林 木 , 响 遏 ( 8) 行 云 。 薛 谭 乃 谢 ( 9) 求 反 ( 1

9、0) , 终身 不 敢 言 归 。 译 文 : 薛 谭 向 秦 青 学 习 唱 歌 , 还 没 有 学 完 秦 青 的 技 艺 , 就 以 为 学 尽 了 , 于 是 就 告 辞 回 家 。 秦青 没 有 劝 阻 他 , 在 城 外 大 道 旁 给 他 饯 行 , 秦 青 打 着 拍 节 , 高 唱 悲 歌 。 歌 声 振 动 了 林 木 , 那 音 响 止住 了 行 云 。 薛 谭 于 是 向 秦 青 道 歉 , 要 求 回 来 继 续 学 习 。 从 此 以 后 , 他 一 辈 子 也 不 敢 再 说 要 回 家 。 ( 1) 讴 : 唱 歌 ; ( 2) 于 : 向 ; ( 3) 穷 :

10、 尽 , 完 ; ( 4) 遂 辞 归 : 于 是 就 告 辞 回 家 ; ( 5) 弗止 : 没 有 劝 阻 ; ( 6) 饯 行 于 郊 衢 : 在 城 外 大 道 旁 给 他 饯 行 ; ( 7) 抚 节 : 打 着 拍 节 : ( 8) 遏 : 阻止 ; ( 9) 谢 : 道 歉 ; ( 10) 反 : 通 假 字 , 通 “返 ”, 返 回 。 【 中 心 】 这 个 故 事 说 明 了 学 习 必 须 虚 心 、 持 之 以 恒 、 不 能 骄 傲 自 满 、 半 途 而 废 。 这 里 也 给 我 们 以 启 示 : 一方 面 可 以 说 恰 当 的 正 面 教 育 可 收 到

11、很 好 的 效 果 。 道 理 是 从 实 际 生 活 中 抽 象 出 来 的 , 当 反 过 来 用 它来 指 导 学 生 实 际 时 , 就 应 具 体 化 、 形 象 化 , 教 师 的 引 导 也 要 晓 之 以 理 , 动 之 以 情 , 针 对 往 往 容 易产 生 自 满 的 同 学 , 这 样 的 导 向 往 往 能 使 其 看 到 别 人 身 上 的 闪 光 点 , 使 其 客 观 地 评 价 自 己 和 他 人 ,让 其 真 正 懂 得 如 何 做 到 全 面 发 展 , 以 及 如 何 才 能 真 正 成 为 “四 有 人 才 ”, 进 而 激 励 他 们 锐 意 进 取

12、的 可 贵 精 神 。 今 天 , 我 看 了 一 本 书 名 叫 寓 言 故 事 三 百 篇 的 书 , 里 面 有 一 篇 “万 字 难 写 ”的 故 事 。 讲 的是 一 个 老 财 主 请 了 个 教 书 先 生 教 自 己 儿 子 学 写 字 , 先 生 说 : 写 一 是 一 画 , 写 二 是 二 画 , 写 三 是 三画 几 天 后 , 财 主 的 儿 子 对 财 主 说 : “我 会 写 了 , 快 让 先 生 走 吧 ! ”于 是 老 财 主 就 把 教 书 先 生辞 退 了 。 过 了 不 久 , 财 主 要 宴 请 一 个 姓 万 的 朋 友 , 便 让 儿 子 写 请

13、 帖 , 可 是 过 了 好 久 也 没 见 写 好 ,财 主 便 去 催 促 儿 子 快 写 , 儿 子 气 恼 地 说 : 天 下 那 么 多 姓 , 为 什 么 偏 姓 万 呢 ? 我 从 早 晨 写 到 现 在 ,才 写 了 五 百 多 画 , 还 差 得 远 呢 ! ” 这 则 寓 言 故 事 告 诉 我 们 : 自 满 是 学 习 的 大 敌 , 要 真 正 学 会 一 点 东 西 , 必 须 从 不 自 满 开 始 。 某 徒 弟 学 艺 多 年 , 出 山 心 切 , 就 去 向 师 父 辞 行 : “师 父 , 我 已 经 学 够 了 , 可 以 独 闯 天 下 了 。 ”

14、“什 么 叫 够 了 ?”师 父 问 。 就 是 满 了 , 装 不 下 了 。 ”徒 弟 答 。 那 么 你 装 一 大 碗 石 子 来 。 徒 弟 照 办 。 “满 了 吗 ?”师 父 问 。 满 了 。 徒 弟 十 分 自 信 。 师 父 抓 起 一 把 沙 子 , 撒 入 碗 中 。 沙 子 一 点 也 没 有 溢 出 来 。 “满 了 吗 ?”师 父 又 问 。 “ 这 回 满 了 。 徒 弟 面 有 愧 色 。 师 父 又 抓 起 一 把 石 灰 , 轻 轻 撒 下 。 石 灰 还 是 没 有 溢 出 。 “满 了 吗 ?”师 父 再 问 。 满 了 。 徒 弟 似 有 所 悟 。 师 父 又 倒 了 一 盅 (杯 子 )水 下 去 , 一 滴 水 也 没 有 溢 出 。 “满 了 吗 ?”师 父 笑 着 问 。 徒 弟 无 言 以 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