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物联网免费资源】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230378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5.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免费资源】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物联网免费资源】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物联网免费资源】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物联网免费资源】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物联网免费资源】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 01月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议题国外物联网产业和运营商及服务商策略我国物联网产业环境国内运营商策略 物联网策略建议议题国外产业环境和面临的挑战运营商和服务商发展模式和策略相关概念澄清M2M传感网 物联网 泛在网络智慧地球 应用层通信对象网络层传感器 +近距离无线通信(低速、低功耗)传感器网 +近距离无线通信RFID、二维码近距离中高速通信内置移动通信模块各种终端传感器网 +近距离无线通信RFID、二维码近距离中高速通信内置移动通信模块各种终端通信终端:手机、上网卡等物 -物 物 -物人 -物物 -物人 -物人 -人不包括一个或几个网络初期:传输后期:融合,

2、协同多网络、多技术异构协同智能:跨技术、跨网络、跨行业、跨应用末端网 /终端基础网络全球物联网发展主要的驱动因素和挑战驱动 挑战政府产业链技术 各国都把物联网提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并纷纷提出了计划,制定目标和行动 终端:射频识别技术( 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逐步成熟 网络: 3G、 4G技术的发展会促进通信成本的下降 终端:技术有待提升促进成本持续下降 网络: IPv6在适用阶段, IPv4资源存在局限;多种无线传感技术与通信网络的融合尚未解决 应用:海量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产业链初步形成,各环节分工较为清晰 产业链各环节中以全球领先的跨国企业为核心,带动着产

3、业链能力的总体提升 通信终端及通信模块环节:非常重视 M2M的研发和投入,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驱动 全球运营商随着个人用户普及率的增长,需要寻求新的增长驱动 各产业环节初步形成了产业的相关能力 新兴的服务商看好产业机会,也在积极参与和推动 尚没有具体的扶持和立法政策出台 产业链各环节尚未形成共赢商业模式,且协同较差 产业链环节较长,复杂度高,导致整体成本很难降低 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对分散,规模小,尤其是服务环节。各环节总体属于投入阶段,很难实现收支平衡,规模小客户 客户存在潜在需求 对物联网的认知度较低欧美产业生态环境相对成熟,主要以政府推动为核心,产业链的主要推动者欧美和日韩有差异传感器提供商通

4、信模块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中间件及应用开发商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用户行业监管者管理咨询服务商测试认证商服务二次销售商政府和行业监管成为主导因素欧美:美国的“智慧地球”、电子商务等;欧盟的“ e-Call、“物联网行动计划”日韩:日本的“ E-Japan、“ I-Japan;韩国的“ U-korea产业环境欧美:研发能力:产业内聚集全球 100强企业, 技术标准相对完善 ,生产制造领先市场认知:客户认知度和接受度高, 工业应用相对领先 ,网络高带宽低资费产业链发展:产业链已经形成,并 通过内部并购合作整合能力推进发展日韩:研发能力: 日韩研发能力很强 ,紧跟欧美推行自主研发标准体系市场认知:客户认知

5、较高,尤其是 个人用户 ,带宽基础好,高带宽低资费产业链发展:产业链各环节清晰,但 尚未看到产业链内整合厂商和运营商共同推进产业发展欧美:各环节 传统厂商以及运营商共同推进 ,新兴专注于 M2M厂商积极参与日韩: 运营商成为产业链的主要推动力日韩由运营商担当服务商全球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参与者产业定位和规模大于 10亿美元 5亿到 10亿美元 1亿到 5亿美元 5千万到 1亿美元 低于 5千万美元CiscoIBMGEEDS AT Hoovers; Multex Investor; Pictet; CSMG Analysis说明 运营商主要集中在服务层面,且规模较大 系统集成厂商规模也比较大 国际领

6、先的软件及平台厂商重点关注全球市场 国内的软硬件及产品厂商规模和区域范围较小且欧美市场上,产业链各环节中全球大鳄们都在进行横纵向整合,抓住新一轮机遇传感器提供商通信模块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中间件及应用开发商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用户服务二次销售商以提升市场占有,提高技术解决方案能力及服务能力而展开横纵向并购及合作M2M部门nPhaseRed Bend目前全球 M2M应用主要集中于三大行业和三大领域公共事业 /服务交通运输个人用户批发零售工业 /制造业商业 /服务业农业开采 /建筑金融定位 /跟踪 /导航 安全 /监控移动支付及管理自动化和远程管理计量 /检测 远程医疗重点应用日韩一直以推动个人业务为

7、核心,公共事业刚刚起步以支撑 U-Japan和 U-Korea计划从技术层面看,各环节发展现状及主要难点各不相同1. 现状:能满足部分应用 短距离为主,嵌入式基本实现,功耗有待改进,目前能满足部分应用2. 难点:技术标准及成本成为障碍 技术协议和标准存在多种,且各有优劣,目前处于混战 由于技术的发展不足以支撑终端成本的下降,成本成为重要障碍因素3. 热点:业内关注 ZigBee和 RFID ZigBee功耗低,成本低 50美分,组网方便,但缺乏安全规范及完善的标准 RFID成本高,无源单向,未来重点研究超高频和有源 RFID,推向民用应用域网络域终端域1. 基础网络层面:能够支撑 从带宽、网络

8、结构方面,基本能够支撑。未来对于流量的增加应如何合理利用带宽和网络资源成为业内关注热点2. 业务网络层面: 支撑层从垂直向水平融合存在不足,需要搭建水平分层业务网络体系 目前 IP资源的紧缺1. 借助云计算等新的运算处理系统来处理信息和辅助决策2. 复杂的应用层语言环境、内容管理等要求1. 传感网和通信网的无缝连接2. 统一的协议栈1. 上下文感知技术2. 信息和数据集成处理技术终端及网络的融合 网络与应用的融合物联网技术标准:相关技术标准组织和切入点网关应用业务平台 传感器网IP网络 远距离传输网ITU-TNGNCENSmart MeteringISO/IEC JTC1UWSNCENELEC

9、Smart meteringOASISW3CIPSOIPV6 hareware and protocol;sZCLZigBee AllianceZB Applicattion ProfilesIETF 6LowPANPhy-Mac Over IPV6IETF ROLLRouting over Low PowerLossy NetworksOMA GSMASCAG, ETSIM2M TC3GPPSA1,SA3, , ESMIGMeteringEPCGLobalGS1HGIHome GatewayInitiativeUtilitiesMeteringWOSAKNXW-MbusIEEE802.15.

10、4信息来源: ETSI M2M TC整体框架ITU-T SG13USN网络的需求和架构设计ETSI M2M TCM2M需求和功能架构ISO/IEC JTC1 SC6 SGSNSN研究报告WSN/RFIDIEEE802.15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IETF 6LoWPAN ROLL基于 IEEE802.15.4的 IPv6,低功耗有损网络路由EPCGlobal GS1RFID标识和解析EPC Global召开了有关ONS(Object Name Service) 的路由和命名问题的讨论智能电网 /计量 电信网FCC:美国智能电网标准IEEE: P2030:智能电网 Guide802.15.4g

11、:智能电网近距离无线标准CEN/CENELEC/ETSI欧洲智能计量标准3GPP SA1/SA2/RAN2M2M优化需求网络和无线接入的 M2M优化技术GSMA SCAG:智能 SIM卡OMA DMRFID由于成本和功耗方面的优势,且与目前物联网需求发展阶段吻合度高,成为主流趋势,而成本是无线通信技术的规模应用主要障碍30-100美元(模块)成本相对较高覆盖广、质量好大范围语音和数据传输应用无线通信约 20美元高功耗、协议开销 大、需要接入点使用现有网络、高速率、组网灵活(前向、后向兼容)Web/Email/Video等相关应用WiFi( 802.11b)50美分左右缺少安全性规范和 完善的标

12、准可靠、电源和成本优势、 组网方便家庭、楼宇自动化以及监控类 应用ZigBee5-50美分无处理能力,单向成本低、无功耗物流、军事、防伪等多种行业无源 RFID低于 5美元以移动电话为中心, 每网最多 8个节点应用较多、成本较低且 方便使用替代有线: 遥感勘测、移动电子商务、数字电子设备、工业控制、智能化建筑、家庭和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无线公文包、军事蓝牙节点成本缺点优点主要应用主要技术三大 RFID标准对比EPC(EPC C1G2被接受为 ISO18000-6C)ISO( ISO18000-6B) UID读写速度信息位数应用领域频段技术差异采用的组织和企业研发机构标准化组织组织结构地区 美

13、国 欧洲 欧洲为主 日本EPC Global ISO Ubiquitous ID Center芯片:美国国防部,德州仪器, Intel;识别器:Symbol;软件: IBM,微软。目前欧洲也开始参与研发。芯片: STMicroelectronics, Philips;识别器: Nokia, Checkpoint;软件: SAP日立 ULSI牵头, NEC、东芝 、富士通等国内企业。 也有少数外国厂商,如微软,三星等参与 。美国军方, FDA和 SSA等政府机构,沃尔玛,保洁,吉列,强生, 100多家欧美流通企业均为 EPC成员。大型零售商,如德国 METRO,英国 Tesco。NEC(RFID

14、手机 ), Sankei,Shogakukan(产品 跟踪 )。 T-Engine Forum的 475家企业将会采用 (大部分为日本企业 )902MHz-928MHz (UHF频段 )13.56MHz (智能卡 ) 860MHz-950MHz2.45GHz (ISO标准 )13.56MHz (智能卡 )40kbps 640kbps最多同时读写 1000个标签40kbps同时读写数十个标签 250kbpsEPC C1G1: 64 96位EPC C1G2: 96 256位 64位 128位,可扩展至 512位车辆管理、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物资跟踪、出入境人员管理 。关卡、码头作业和 RFID标签数

15、量不大的区域。电子支付、物流、服装、 印刷等,在物流等非制造领域使用较为广泛。议题国外产业环境和面临的挑战运营商和服务商发展模式和策略国外运营商策略分析总体策略产品和技术市场和应用重点行业 /客户和应用客户发展现状产品和服务策略技术及研发策略收入模式产业链定位合作联盟策略产业链主要合作伙伴战略定位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和原则资源整合收入来源资费标准运 营 商 服 务 商Telenor分析 结论1. 各运营商均将 M2M提高到战略高度2. 认为是未来业务发展的动力之一3. 目标都是打造端到端的服务能力4. 目前均处于探索期,并不关注收入5. 未来衡量目标总收入、收入增长、盈利,而不是ARPU、用户数、

16、离网率战略定位及目标Orange Telenor Verizon1、战略高度2、目标 欧洲 最顶尖的 M2M供应商,尤其是在 B2B领域 Telenor三大战略举措之一: 聚焦在 M2M通信 关注潜在数据业务 物与物的连接将成运营商发展核心动力 关注企业客户市场 ,为企业提供集成式的端到端的企业 IT应用 提供从咨询,开发,集成,实施的 完整解决方案 成为 全球性的 M2M服务和支撑大型组织 成为 垂直行业应用专家 ,从产品开发、应用到运营 M2M客户数从百万级增加到 千万级 区域从以挪威、瑞典为主的北欧地区 向全球扩散 目前 700万 的终端收入占服务收入的 20%,未来希望 提高到 50%

17、业务和市场推广策略业务范围及推广策略公共事业 /服务交通运输个人用户批发零售工业 /制造业定位 /跟踪 /导航 安全 /监控移动支付及管理自动化和远程管理计量 /检测 远程医疗重点应用重点行业 市场策略: 目前大多数运营商主要以 SIM发卡量衡量,大多处于百万级 欧洲运营关注全球客户的规模化推广,关注全球平台的搭建 美国没有特别强调全球客户,但跟服务商的合作使其具备了全球服务能力 市场推广: 自主推广为主 利用杠杆充分分享终端厂商、集成商和服务商的客户资源 运营商正在向最终用户渗透 欧洲运营商推广能力和对客户的把握更强结论Orange Verizon Telenor NTT运营商终端、集成、服

18、务商最终用户11运营商终端、集成、服务商最终用户22 运营商由不直接面对客户向直接面对客户转型 长期看两种模式共存M2M 平台技术和平台策略平台功能 主要关注全球性平台的打造 力求搭建跨全行业水平一体化通用平台 非常关注接口协议标准 目前大多能实现对终端侧的管理及配置,对应用侧的计划管理等,未来希望更多更开放的平台功能 目前关注如何调整带宽资源使资费下降,研究地址和号码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储备 关注行业解决方案相关研发 Orange:主要自主研发为主 Telenor:主要合作为主 Verizon:自主研发为主(ODI针对终端基本实现 )结论终端配置状态监控行业解决方案数据库终端管理功能开放的 AP

19、I接口系统管理开源管理控制中心(通过控制中心实现管理员和用户的界面功能配置 )接口协议标准终端激活及关闭定位跟踪终端认证鉴权账户管理 信息记录 报告生成自动报警 问题诊断 可视化监控管理计费管理 安全保障 客户服务网关分析 结论1.都非常关注网络、系统应用集成及服务推广等环节2.技术能力打造方面各有差异: 合作整合: Telenor:合作整合为主, SIM卡自主研发 并购: Verizon:通过并购获得能力 自主研发: Orange:核心能力自主研发3.三家运营商都关注 SIM和终端的推广和应用 (RFID和 SIM)4.都已经进入某些领域开发应用解决方案端到端解能力打造策略终端模块芯片终端集

20、成网络应用及集成客户推广及服务Orange 技术:自主研发和提供市场:自主推广及服务合作提供Verizon 合作提供 技术:并购整合市场:自主推广和服务Telenor 技术:合作为主市场:自主推广及服务合作提供以我为主合作研发NTT 技术:自主研发和提供市场:自主推广和服务合作提供市场能力 Mobistar、 OEM合作研发能力 合作定制 SIM卡 关注 RFID标准 IMC中心、 Orang Lab、研发中心市场能力 Telenor Connexion 、 OEM合作研发能力 自主研发 SIM为主 关注 RFID应用 Telenor object及 M2M test lab市场能力 n-ph

21、ase(合资 ) , VzB、 Vzw、 VzT合理分工、 OEM合作研发能力 ODI终端认证 n-phase市场能力 自主推广研发能力 定制终端 NTT研发人员占 5%市场能力 总包能力 推广能力技术能力 平台 SIM卡 短距离 网络运营商均将 M2M提高到战略高度,极力打造端到端的服务能力Orang全球顶尖; Telenor聚焦 M2M通信; VerizonM2M未来核心动力战略价值衡量收入增长的驱动因素,目前关注能力建设,开始跑马圈地总包能力: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向终端厂商伸出橄榄枝,提供统一认证,简化成本,缩短产品推出周期 与应用集成商合作 :通过合作或者并购模式推广能力: 调整

22、部门结构或成立子公司或并购合作支撑市场推广 与终端厂商合作共享客户资源,了解客户平台 通过成立子公司或并购模式获得平台研发及建设能力SIM卡: 定制 SIM卡,以 SIM为切入点 研发工业级 SIM, Telenor非常关注短距离: 多非常关注 RFID, Orange主要向标准进攻, Telenor主要向应用进攻网络: 积极建设 3G和 4G网络初期以 option衡量为主,未来衡量收入、利润及增长率,而非 MOU、 ARPU及离网率提至企业战略高度,打造端到端服务能力价值衡量市场能力建设 技术能力建设分析 结论1. 目前运营商主要通过通道收入获得收益2. 运营商正在通过合作及研发等多种形式

23、向其他收入模式转化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SIM卡及终端定制平台服务收入流量收入解决方案收入收入可能的组成目前主要收入来源次要收入来源潜在收入来源潜在收入来源名称 费用项Wyless SIM卡(包含 1MB的使用量 )安装费、月使用费额外数据量月使用费Wyless服务平台安装费PPTP VPN 安装费、月使用费IPSEC VPN安装费、月使用费CSD 月使用费网内 SMS 月使用费网外 SMS 月使用费目前主要收费项收入来源结果服务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和功能普通客户客户平台需要跟Wyless平台衔接安全性要求高的基于 Saas的终端管理平台中间件平台终端连接无线网络接入平台其他网络FixedIPVPN

24、( 基 于 硬件和基 于软件SMS紧急语音服务商存在的原因平台功能1. 市场上存在客观需求: 一次性认证需求:减少产品成本,缩短产品推出周期 精细化资费需求:由于业务不同,流量不同,占用资源不同,客户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差异化资费套餐 全球化运作需求:面对移动性强的跨国公司需要全球化网络及平台2. 运营商目前能力不足以支撑: 目前运营商平台尚无全球化 财务测算基础无法定制个性化资费套餐 美国终端认证复杂且费用高,运营商仅能认证自身网络产品1. 共性: 功能与运营商雷同:具有认证、鉴权、配置、计费、诊断、报告及控制中心等功能 都非常关注 SIM卡的掌控:都推出自己的 SIM卡 都非常关注全球化服务能

25、力2. 差异: 技术解决方案不同: Wyless是 HAAS+SAAS; Jasper是SAAS SIM卡技术解决方案不同: Wyless关注安全性,推出具有自主产权的固定 IP的 SIM卡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能力不同: Wyless具有自主组网、设计及提供专业解决方案能力服务商的运作模式推广核心:为运营商及客户带来利益运营商:带来大企业流量客户 (包括终端厂商 /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 ASP及最终客户 ): 方便简捷地获得全球化服务客户承担: SIM卡一次费用 流量费用 (差价 ) 平台账户使用费用(一次性或一次性 +按月) 售后服务费用运营商承担: 平台费用 佣金及提成 由于专业服务

26、商自身能力及产业链发展现状,向下游收费模式收益不大 以 Jasper为首的主要服务商开始转向上游运营商提供服务,成为运营商的平台供应商运营商 JasperWyless终端厂商 /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 ASP超大客户最终用户通道 流量、客户 平台解决方案平台及服务SIM卡客户及流量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服务推广模式 服务商收入 判断从收入上看,服务商收入能力较弱,生存空间较小分析 结论1. 年收入 7000万左右、毛利率: 35-50%2. 总体处于亏损状态, 08年度,两家公司均为亏损状态3. 主要由于研发、市场、管理等费用和利息费用较高4. 总体来看,专业的服务业务处于市场

27、孵化和投入期,服务商存在的空间较小5. 未来有被取代的可能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Telit 收入 (百万欧元 ) 10.7 18.3 30.1 52.2 59.1Numerex 收入 (百万欧元 ) 23.0 30.0 52.8 68.0 72.3 Telit 收入增长率 71.0% 64.5% 73.4% 13.2%Numerex 收入增长率 30.3% 76.3% 28.8% 6.4%Telit 毛利 3 6.3 11.7 22 29.1Numerex 毛利 10.04 12.72 18.92 23.41 25.42Telit 毛利率 28.0% 34.

28、4% 38.9% 42.1% 49.2%Numerex 毛利率 43.7% 42.5% 35.8% 34.4% 35.1%Telit 净利 8.4 -1.31 -3.64 -5.18 -1.88Numerex 净利 -9.04 1.98 7.77 0.65 -15.18盈利情况议题国外物联网产业和运营商及服务商策略我国物联网产业环境国内运营商策略 物联网策略建议我国物联网政策环境良好,产业环境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初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正在着手制定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和法规以确保物联网发展体制的有效性国家今年在通信信息领域改革力度大,步伐较快,对通信市场可能造成一

29、定冲击,过渡分散运营商精力产业和行业标准正在建立,是机遇也是挑战近期全球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经济发展,会影响企业对信息化需求和相关资源的配备行业内产、学、研机构推动力加大全国知名研究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分散,规模小技术能力薄弱对信息化的认知较低支付意愿和能力有限环境保护压力节能减排要求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有利 不利或挑战 有利 不利有利 不利有利 不利中国企业正在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持续提升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对物联网的需求逐步呈现企业对信息化方面的认知提高,经济支付能力也将增强经济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宏观环境根据国际重点行业经验及国家重点推进行业确定重

30、点关注领域重点行业 结论重点关注领域排序 (按规模和应用情况 )目前国内与国外相比,国内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速度相比国外要快一些 欧美国家重视,市场发展依赖企业推动,国家不参与推动,但企业更关注短期利益 国内国家统一调控,统筹力度大,推进要比国外政府推进得快定位 /跟踪 /导航 安全 /监控移动支付及管理自动化和远程管理计量 /检测 远程医疗重点应用公共事业 /服务交通运输个人用户批发零售工业 /制造业商业 /服务业农业开采 /建筑金融重点行业 行业 应用1公共设施 (电力、公交、环境 )定位、监控、计量、管理、医疗2 物流仓储 定位、监控、管理3 个人支付及智能家居 定位、监控、医疗、支付4

31、医疗卫生及社保体系 监控、管理5 农林牧渔 监控、管理6 工业制造业 监控、管理欧美日韩中国图例产业技术不成熟,国家倡导自主创新将加大产业链发展周期技术薄弱: 导致成本很难下降,成为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很难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目前近距离技术如 RFID等已经成功应用,且价格较低,有推广基础结论终端侧及应用侧技术环节薄弱技术标准紧跟国际步伐并有一定的影响力传感器和芯片 信息网络和传输 海量信息处理 智能感知与处理制造、集成、预处理技术非常薄弱 基础好 但与国际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带宽管理体系薄弱软件薄弱 软件、业务模式和流程需要创新部分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已经在市场上规模化应用比如

32、RFID低频和高频技术及导航技术相对成熟1999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2009年 9月 2009年 10月开始传感网相关研究启动传感网标准化研究参与国际传感器网络研究组的建立成立传感网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为 ISO国际传感网器网络标准组主要成员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成立传感网项目组标准: 中国在建立自主标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有成为主导标准的机会 国内产业各环节的企业未来的主导能力决定于在标准制定中扮演角色 技术行业标准未形成,且制定需要一个较长周期,因此行业规模化推广可能会受标准的制约同时,产业链商业模式尚不成熟,运营商需斟酌定位 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共赢商业模

33、式需要各环节有效协同,运营商需要明确自身在整个商业模式中的定位和作用 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畅,相互制约 产品接口不统一,很难规模化 产业链资金承担量不同,集成环节压力大 目前运营商在产业链上可能的着力点 终端:接口协议统一 网络:宽带建设和平台搭建 应用:协议标准统一标准化 集成:培养,合作及资金支撑结论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一定问题终端 网络 应用开发 系统集成 客户现有难点整个产业链主导推动力:政府及产业联盟推动方向 终端通用性差,成本高 应用缺乏统一性 供应商少 宽带资源不足 窄带成本高 缺乏物联网业务运营支撑平台 终端标准不统一,导致开发成本高 很难多样化需求 受上游供应商限制,项目时间长

34、垫付资金,资金压力大 初期投资大 可选供应商少 统一终端接口协议 推出普适性高的终端 培育自主研发生产企业 推动宽带的发展 降低资费 建立业务运营支撑平台 统一产业相关技术标准 培育国内应用软件开发企业 改变垫付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提高上游供应商能力 丰富供应商 降低投资成本国内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起步阶段,定位比较专,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技术水平低,多为代工传感器 /芯片厂商通信模块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中间件及应用开发商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联发科展讯上海贝岭士兰微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华天科技复旦微电子深圳先施华东科技歌尔声学大立科技航天机电大华股份通信芯片芯片封装传感器国内 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

35、规模相对较小,针对于 M2M领域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更多是在专注领域稳定发展,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激励出部分企业投身于跨领域拓展型发展2384123511891012933743638 6325212159937 45136136916 37 7 39956318491359 35330225729921776- 2 332 13 21 16 21- 3 532- 4 6124 . 1 4 %2 . 9 8 %3 . 7 4 %1 3 . 4 0 %1 . 3 5 %9 . 2 9 %2 . 5 5 %5 . 8 1 %1 . 2 5 %1 8 . 2 0 %- 2 . 3 6 %1 0 . 0 8 %2 . 7 4 %5 . 8 1 %4 . 5 5 %6 . 8 6 %- 1 3 . 6 1 %1 0 . 7 4 %- 2 1 . 3 6 %1 6 . 2 3 %- 5 0 050015002500长电科技 航天机电 通富微电 歌尔声学 士兰微 华天科技 华东科技 大华股份 上海贝岭 大立科技- 3 0 %- 2 0 %- 1 0 %0%10%20%30%08 年营业收入 08 年净利 09 年上半年09 年上半年净利 08 年净利润 09 年上半年净利润单位:百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