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背诵精要.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229786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背诵精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背诵精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背诵精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背诵精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背诵精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背诵精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

2、物史观)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

3、史观唯心;)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

4、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一)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一)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5,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

5、动(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界限-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使事物呈现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物运动尺度。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形式:生产、处理

6、和变革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目的、手段、结果的反馈调节。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客体化。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二)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的总和;(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个人的存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7、。(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被动者)自在世界(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7,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二)(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不能说意识创造物质,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调控。(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

8、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5)意识发挥的条件: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反对一元论反对二元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三)(1)联系

9、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是客观的普遍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最主要特征:整体性。(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5)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三)(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

10、的一切变化和过程。(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的本质:新生旧灭):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1,市场机制(二)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核心是价格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12,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二)自发调节资源配置;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引

11、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13,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二)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多现象的本质。列宁继承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结合新情况运用劳动价值论,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14,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二)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过程中,价值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总体工人”包括直接生产工人,科技劳动者,和管理劳动者。创造精神财富,特别是科技财富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15,劳

12、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三)(1)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人身自由一无所有(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5)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7)劳动力的使用

13、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三)(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17,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三)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价值,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分配等理论奠定了基础。18,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土地、设备

14、、原材料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的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本身不创造价值,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19,剩余价值率(三)m=m/v剥削程度还可以=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可变资本总量。2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三)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劳动力价值为 v;而劳动创造 v+m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劳动力和劳动不能混为一谈。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支付的是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掩盖了剥削。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