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 组 名 称:小 组 类 型:创新型 成果发布人 : 日 期 :2015年11月1日,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一、课题介绍,目录,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二、QC小组概况,三、课题选择,四、目标设定及可行性分析,五、提出方案及确定最佳方案,六、制定对策,七、对策实施,八、效果检查,九、标准化,十、总结及今后打算,现行的施工规范标准里都强调后浇带处的模板需单独设置且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养护结束之前均不得松动或拆除。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位置的模板不易独立设置或者很难保证后期不松动或者二次支撑。传统的模板施工工艺则是采用钢管脚手架作支撑,模板体系保留,往往因为工期或
2、者管理不善,都会对后浇带造成一定损伤,本文则阐述了一种新的后浇带支撑方法,即采用PVC套管混凝土柱对后浇带位置进行支撑,不仅解决了传统施工过程中的支撑容易松动或者二次支撑等问题,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浇带支撑和维护的成本。,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一、课题介绍,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二、QC小组概况,表2-1QC小组简介表,(一)、问题提出 1.钢管扣件周转率低,增加成本。由于本项目地处斜坡地段,地势变化较大,且周围均为高边坡,所以施工过程中周边无能满足材料运输要求的通道,只能在施工区域中间留设施工便道,同时还增加了后浇带的数量。如果采用传统的钢管脚手架和模板进行支撑,由于后浇带迟迟不能
3、封闭所带来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的租金成本将影响到项目的成本管控。,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三、课题选择,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2.新的建筑形式下,施工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提高 。本工程要求争创省优 工程,争创国家“AAA”级文明示范工地;采用传统的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撑对后浇带支撑很容易松动或者二次支撑,一方面严重损害到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工人的操作水平影响,后浇带模板拆除后支撑体系不规范、感官差;而且因为钢管数量多导致后浇带处垃圾清理不便。,(二) .课题选定提出课题随着国家住建部“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后浇带支撑方法的应用成本增加与使用中带来的
4、支撑体系松动或二次换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式下的要求,为此我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选题理由,集中全体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了课题,并对课题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价:,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表3-1课题调查分析评价内容,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制表人:唐坤 日期:2015年8月15日,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经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确定活动目标为:“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为本次活动目标,即以PVC管模混凝土小立柱代替钢管扣件支撑使用到工程中,主要以“外表面为PVC管模里面浇筑混凝土”的方式。管模为PVC管施工过程搬运方便、制作简单、安装快捷,既加快了施工速度又减少
5、了人工费用;同时楼层板面施工完成后浇带模板拆除时小立柱不会被松动,保证了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又避免了后浇带出现换撑或二次支撑的情况,最终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减少“通病”的发生。,四、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一).设定目标,(二).可行性分析,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根据对比分析结论,采用PDCA循环措施,将“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作为本次QC活动目标,进行技术攻关,利用相关的成熟技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我QC小组有信心实现目标:,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日期:2015年8月16日,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表5-1钢木混合型背楞的研制方案分析评价表:,制表日期:2015年8月15日,
6、五.提出方案及确定最佳方案,方案A 钢管柱支撑,方案B 木模混凝土 小立柱,方案C PVC管模混凝土 小立柱,通过对以上三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方案三在材料可选择性、技术可行性、安装难易程度、经济合理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对此我们把方案三: PVC管模混凝土小立柱作为可行方案。,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力学性能检测,PVC管模制作,技术指导,编方案、计算力学性能,实施C型钢夹木的研制与应用工作,经过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实施中最先要研究解决以下问题,并绘制了最佳方案的系统图:,制图日期:2015年8月20日,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六、制定对策,方案提出后,小组成
7、员经过讨论制定了以下对策:,对策表6-1,续表6-1:,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制表时间:2015年8月13日,1.由李金全、丁恒、黄世龙负责制定培训计划,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契机,定期对质量员、施工员、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培训课程:参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技术手册等,并结合一些实际施工经验进行,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对管理人员进行强化,提高管理素质及业务能力。,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七、对策实施,对策实施一:强化对施工班组的培训、交底及考核,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制图时间:2015年9月2日,培训计划表,2、将质量技术交底情况纳入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内容,每隔两周的星期日晚上组织操作人员技能
8、大赛,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操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业务轮训,让操作工人熟练掌握独立混凝土小立柱施工的主要施工要求及操作步骤、要点。实施效果检查: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交底,操作工人的业务水平急剧上升,覆盖率达100%。结论:达到对策目标,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制图时间:2015年8月25日,现场质量技术交底,现场质量培训,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制图人:唐坤 制图时间:2015年月30日,PVC管安装,梁底开洞,对策实施二:梁底开洞通过计算本工程所用PVC管直径为200mm和160mm,梁底模板遇支撑柱处需做成圆形洞口,供混凝土浇筑使用。,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
9、研制,对策实施三:PVC管模固定 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现场进行PVC管模定位安装;,柱脚用4根钢筋定位,柱身用钢管加固,制图人: 日期:2015年9月3日,结论:达到目标,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通过一系列的定位及加固措施,保证小立柱的垂直度及稳定性,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等情况。,八、效果检查,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1、目标效果,通过本次QC课题研究,克服了PVC管小立柱后浇带支撑方法的难题,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保证了后浇带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2015年10月25日,QC小组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同对施工完成的1栋、2栋地下室后浇带支撑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新型后浇带支
10、撑方法的研制,1栋、2栋后浇带小立柱检查,制表人: 日期:2015年10月20日,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现场对1栋、2栋小立柱的检查验收全部合格,做到后浇带支撑的规范化施工并且观感效果很好。,九、巩固措施,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开展 QC 小组活动, 把 PDCA 循环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 并形成制度,继续加强创优意识,努力改进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技术质量水平。,我QC小组树立了长效意识和创精品意识,将活动后的后浇带支撑方法进行了总结,形成技术总结一篇,用于指导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技术培训及交底,定期开展培训及交底,将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PPT的形式展开总结。加强过程管理,认真落
11、实“三检”制度,将影响后浇带支撑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本QC小组活动结束后,我们并未结束巩固,活动后,我QC小组进行多次复查,发现其它层小立柱成型的合格率维持在98%以上,证明了开展本次QC小组活动的效果是稳定的。,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1、总结,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十、总结及今后打算,通过本次 QC 小组的活动,小组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解决实际问题技巧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为以后后浇带支撑的施工积累了有益经验。,2015 年10月28日召开了小组会议,对活动前后的个人能力、团队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如下):,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表10-1小组自我评价表,备注:满分为10分,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表10-2小组自我评价雷达图,制图人: 日期:2015年11月3日,2、今后的打算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健全制度、提高质量、创造效益为的核心开展 QC 活动,并将本次 QC 小组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良好思路、做法推广应用到其他工程施工中去,为用户建设更多更好的优质工程。,新型后浇带支撑方法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