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从首例“恋爱禁止令”分析中国刑法的人性化趋势 摘 要 2011 年 2 月 25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9 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 ) 。本文以实现刑罚轻缓、推动人权保障为视角,并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院的首例“禁止令”判决
2、深入分析新修正案。通过分析可得出新修正案的努力方向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死刑改革、完善未成年人、老年人从宽处理规定、完善非监禁刑。此次刑法修正是我国立法机关自 1997 年刑法颁行以来第一次减少法定刑带有死刑的犯罪,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虽然新修正案在轻刑、从宽量刑情节中的有关规定还存在着种种不足;诸如对未成年人、老年人人权保障的种种规定也未尽完善等等,但作为人权事业进展的一项硕果, 刑法修正案(八) 在彰显人权价值方面的意义重大,因此成为迄今最好也最有影响的刑法修正案。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八) ;禁止令;死刑配置制度;特殊群体犯罪制度 The analysis of the tren
3、d of human nature for the Chinas criminal law from the first “Love injunctive” Abstract:February 25, 2011, the 19th meeting of the 11th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dopted the “Amendment to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8)“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4、 “Criminal Law Amendment (8)“). Penalty Reprieve,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perspective and reference Jincha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eoples Court in the first case the injunction decision-depth analysis of the new amendment. The analysis can be drawn from the direction of
5、the new amendment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death penalty reform, improve the minors, the elderly leniency provisions to improve the non-custodial sentence. 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 is our legislature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Criminal Law enacted in 1997 to reduce the punishment to
6、crime with the death penalty, the true sense of the humane trends. New amendment in the light punishmen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leniency in the punishment fits the crime, there are various deficiencies; such as minors, all the provis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for the elderly also i
7、nadequate and so on, but as one of the cause of human rights progress fruit, “Criminal Law Amendment (8)“ highlight the values of human rights, the meaning of material, thus become by far the b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criminal law amendment.Keywords: Criminal Law Amendment (8); prohibition order; de
8、ath penalty the configure system; special groups criminal system目 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文献综述 .31.3 研究框架 .41.4 术语说明 .42 刑法修正案(八) 中禁止令的增设 .62.1 禁止令增设的背景 .62.2 禁止令的解读与分析 .72.2.1 禁止令的内容 .72.2.2 禁止令的性质分析 .72.2.3 禁止令的特征分析 .82.3 禁止令在刑法人性化趋势中存在的意义 .92.4 禁止令制度的完善 .102.4.1 立法层面:应当进一步细化、补充禁止令制度的相关内容 .102.4.2
9、实务层面:应当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完善异地管理制度 .123刑法修正案(八) 中对死刑的调整 .133.1 死刑配置的削减 .133.2 死刑缓刑执行制度的完善 .173.2.1 死刑缓刑执行的调整及原因分析 .173.2.2 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83.3 我国刑法人性化发展中,死刑限制的必要趋势 .194刑法修正案(八) 中对特殊群体的刑法保护 .214.1 老年人犯罪的刑罚改革 .214.1.1 老年人犯罪刑罚改革的背景 .214.1.2 老年人犯罪从宽制度的具体问题研究 .224.1.3 老年人犯罪刑罚改革的意义 .244.2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改革 .254.2.1 增
10、设未成年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 .254.2.2 未成年人缓刑制度的完善 .264.2.3 未成年人累犯制度的修改 .274.2.4 未成年犯罪刑罚改革的意义 .28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从首例“恋爱禁止令”分析中国刑法的人性化趋势 11 绪论1.1 研究背景据报道,2011 年 11 月期间,苏州市一所大学里,一对三年级校园情侣,因恋爱纠纷引发血案。案发时未满十九周岁的丁敏远拿起拍碎的镜子玻璃划向女友刘慧慧的面颊,导致其面部容貌毁损。2012 年 8 月 2 日,江苏市检察机关指控称,因感情纠纷,被告人丁敏远持碎玻璃片在被害人刘慧慧住处将其脸部划伤,致被害人刘慧慧左面部疤痕长
11、5.3cm,左眼外至左上唇疤痕长 7.5cm,右颊部疤痕长 4.3cm。经司法鉴定,以上疤痕已致面部容貌毁损,构成人体重伤。2012 年 9 月 17 日,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开庭受理此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同时对其发出该院首个“恋爱禁止令” ,在缓刑期间,禁止他主动与被害人接触,一旦违反禁止令的规定,将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1看到法庭所作出的判决,尤其是标题醒目的“恋爱禁止令”的标题,笔者忍不住想要继续了解一下整个案情的来龙去脉,研究过后才发现,恋爱禁止令并不是第一眼看到的那种禁止被告人恋爱自由的意思,而是禁止被告人接触被害人的一种强制行为。一旦被告
12、人违反了禁止令的要求,即刻将收监执行原判决。笔者深入一层的分析,过往几十年的案例里并未出现这样的一种强制行为,即使缓刑期间也从未明确规定过被告人与被害人禁止有何种接触或禁止某些明确规定性行为。而在英美法系,甚至在香港的法律体系里,禁止令是一种普遍的判决方式:它是在对争议事项审理之前,作出要求侵权当事人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的一种命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从首例“恋爱禁止令”分析中国刑法的人性化趋势 2实质争议解决前侵权行为的重复和预期发生。 2011 年 5 月 1 日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 里,禁止令首次纳入法律条文的行列。修正案(八)的第十一条第四款中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
13、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由此可见,本案的判决正是对修正案的适用。法院作出恋爱禁令,从被害人角度看,给予被害人心灵慰藉,让其安心生活,不必担心被告人的继续纠缠。从被告人角度看,这限制了被告人的一些行为,若被告违反禁令,将面临收监执行的约束。从本案延伸开探讨, “恋爱禁止令”凸显了司法监管举措精细化和法制发展纵深化,它在惩罚犯罪分子和不法行为的同时,从人性化角度指引被告人做人的方向,给予被害人心理和精神安慰。美国的著名学者罗斯科庞德曾说过:“法律必须稳定,但又不能静止不变。 ”“人们必须根据法律应予调整实际生活的各种变化,不断地对法律进行检查和
14、修正。 ” 2所以,社会的发展;法制观念的变化;制度的变化等都会引起刑法规范的改变。从“刑法”的角度,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法律以人为本的最初目的,我国从 1997 年刑法修改后一直到 2011 年,仅刑法修正案就通过八部。这足以看出它的修改于修正是一个与社会不断磨合、顺应、容纳的长期过程。从而本文从此意出发,特针对最新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 ,深入的分析刑法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性化趋势,以及趋势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首例“恋爱禁止令”分析中国刑法的人性化趋势 31.2 文献综述由于 2011 年刑法修正案(八) 颁布实施至今时间尚短,学术界对修正案(八)的分析与解读的资料有限。其中现有的
15、解析中分析的较全面的系列丛书有:王志祥、戴景月、吕山著刑法修正案(八) 解读与评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高铭喧、陈璐著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与思考等等。以上两本丛书入选书目的内容全面覆盖我国现行法中各项重要制度和刑法学中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对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热点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上述书中的出发点均是在现行刑法典的基础上,深入的研究刑法学的基本原理,刑法的基本制度和刑法司法解释方法。尤其在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与评析中,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长期刑事业务指导工作专家担任主编,分析内容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同样在刑法学研究中处于领军地位,成绩斐然的赵秉志学者,该
16、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国刑法改革,中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以及国际犯罪和国际刑法问题的研究。其中死刑改革探索 ,法律出版社,2006. 本书精选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发表的 28 篇有关死刑及其改革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论文,大体由“死刑限制与废止的宏观问题” “死刑限制与废止的具体问题” “死刑的正当程序”和“死刑的比较与借鉴”四个部分编辑而成。本书不仅将涉及死刑问题的研究推向纵深,而且能够使该问题得到社会进一步的关注与重视,从而达到预期为国家逐步限制与废止死刑之改革历程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在死刑适用的法律研究上,蔡金芳著刑事司法及死刑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实例剖析 ,法律出版社,2009.从首例“恋爱禁止令”
17、分析中国刑法的人性化趋势 4该著作通过大量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总结死刑案件过程中的瑕疵以及刑事裁判考虑社情民意问题一度引起的社会争论问题。该著作语言朴实,实例典型,在对本文有关刑法人性化趋势中,死刑应否废除上有极大的帮助。1.3 研究框架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首例“恋爱禁止令”的描述,引出刑法修正案(八) 的深入思考。结合现有实例分析此修正案的人性化趋势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创新有两点:1、通过最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八) ,结合现有实际案例一一提出自己观点和思考 2、多角度的分析该修正案中人性化的一面,以及模糊地带的处理空缺。1.4 术语说明禁止令:从广义上讲,禁止令可以理解为对被判处非监禁刑的
18、犯罪分子施加的一系列禁止义务。结合刑法修正案(八) 规定,具体而言,禁止令,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的具体犯罪情况,在判决中作出的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或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或解除特定人的监管措施。保安处分:是指刑法规定的,在行为人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并且仍有将来再犯的可能性时,针对其危险性所采取的特别预防措施。合理配置死刑的价值衡量原则:即以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和社会保护机能相平衡为基点,对特定犯罪人的人格进行法律评价,充分考虑犯罪人的价从首例“恋爱禁止令”分析中国刑法的人性化趋势 5值;对于虽然造成严重的客观危害,但对社会或被害人仅造成单纯的物质损害,且不触犯社会基本政治秩序和重大利益的犯罪,鉴于犯罪人人身危险性较轻,具有可改造性,应当废止其死刑的规定。前科消灭制度:是指有前科的人在具备法定条件时,通过法定程序,清除其犯罪记录,恢复其正常法律地位的一种刑事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