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本核算要求二、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三、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五、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六、新旧准则衔接张维宾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本核算要求(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确认时点一般在资产负债表日 ;特殊交易或事项 确认资产、负债时。(二)基本核算程序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2、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3、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4、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一)资产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
2、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 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 计税基础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一)资产计税基础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 1500 万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该项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 1500万元 。如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
3、动不计入应纳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仍维持 1000万元保持不变。则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1500万元与计税基础 1000 万元之间的差额 500 万元,为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一)资产计税基础1、资产折旧、摊销及减值账面价值 :实际成本累计折旧或摊销减值准备计税基础 :实际成本税前列支的累计折旧或摊销【例 1】 某项环保设备,原价为 1000万元,使用年限为 10年,会计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 0。计提 2年折旧后的会计期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 80万元的减值准备。账面价值 1000 100
4、 100 80 720(万元)计税基础 1000 200 160 640(万元)暂时性差异 720 640 80(万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一)资产计税基础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实际成本减值准备计税基础 :实际成本税前列支的摊销【例 2】 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 16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 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 1年后:账面价值 160万元计税基础 160 16 144(万元)暂时性差异 160 144 16(万元)2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一)资产计税基础3、内部研发形成
5、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的支出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税法:盈利企业的研发支出可加计在税前扣除。【例 3】 企业当期发生研发支出 1000万元,其中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的为 600万元。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 : 600万元无形资产 计税基础 : 0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 1000万元均已在发生当期税前列支,该项支出未来可在税前列支的金额为零。暂时性差异: 600 0 600(万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可能存在差异的情况:固定资产(折旧、减值等)无形资产(自行研发、摊销、减值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值等)投资性房地产(折
6、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减值等)其他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二)负债计税基础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 ,即:负债的 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比较: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在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未来不可税前列支的金额1、一般情况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特殊情况差异主要来自费用中提取形成的负债。(二)负债计税基础2、特殊情况【例 4】 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满足确认条件时,按照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确认预计负债,假定企业因产品售后服务确认了 10
7、0 万元预计负债, 同时增加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按照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视相关交易事项具体情况,一般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预计负债 账面价值 100万元预计负债 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 100万元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100万元 0暂时性差异: 100 0 100(万元)从费用中提取形成的负债 A、在提取当期已在税前列支,未来不能再予抵扣该项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无暂时性差异 。 B、在提取当期不能在税前列支,在以后期间也不能在税前列支该项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无暂时性差异 。 C、在提取当期不能在税前列支,在以后期间
8、可以在税前列支该项负债计税基础0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三、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假定所得税率 33)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0万元计税基础为 15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未来应税所得增加5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未来纳税义务增加 递延所得税负债16.5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50万
9、元计税基础为 20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未来应税所得可抵5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纳税义务减少 递延所得税资产16.5万元三、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增加较大较小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减少较小较大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减少较大较小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增加较小较大资产递延所得税性质暂时性差异类别对未来纳税影响计税基础账面价值项目三、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注意问题原则: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估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
10、应税所得时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未来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所得;二是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当期所得税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减少)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分别确认,不能相互抵销。 所得税费用一般在最后倒挤出来。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例 5】 假定 A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当年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00万元。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的所得税率为 33。
11、假定当期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为 600 万元。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该企业计算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如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 33 16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33 33(万元) 所得税费用 600 165 33 732(万元)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借:所得税费用 732递延所得税资产 33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004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例 6】 甲公司 2007年 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资料如下:(单位:万元)该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30
12、8050在建工程发生减值5060合计6010016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20预计产品保修费用可抵扣应纳税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7年度 发生交易或事项【例 6】 所得税的费用确认与计量甲公司 2007年 利润总额 101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期初余额,预计以后年度有足够的纳税所得可供抵扣。借:所得税费用 333.3递延所得税资产 16.5 50 33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 60 33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30应交所得税 =( 1010 30 20 60) 33 1000 33 330(万元)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例 6】 甲公司 2
13、008年 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资料如下:(单位:万元)暂时性差异3011080在建工程发生减值40100合计10010020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10预计产品保修费用可抵扣应纳税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8年度 发生交易或事项【例6】 甲公司 2008年 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 单位:万元1.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00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10033%) 33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 13.2(贷)2.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0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4033%) 13.2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16.5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3.3(贷)【例6】 甲公司 2008年 所得税会计
14、处理假定 2008年 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 900万元,无其他差异。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 (单位: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313.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7递延所得税负债 13.2递延所得税资产 3.3应交所得税 900 33 297 (万元)五、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一)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列一般情况下 利润表企业合并 调整商誉确认时记入权益的交易 记入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5【例 7】 确认时直接记入权益的交易(1)207年12月支付价款20000元购入某股票,并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00 贷:银
15、行存款 20000(2)207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上升1000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00贷:资本公积 1000(3)上述事项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所得税率33。借:资本公积 33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30【例 7】 确认时直接记入权益的交易(4)208年1月出售该股票收到价款23000元。借:银行存款 23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1000投资收益 2000借:资本公积 670递延所得税负债 330贷:投资收益 1000借:所得税费用 990贷:应交税费 990五、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二)可抵扣亏损按税法规定允许抵减以后年度利润的 可抵扣亏损 ,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但确认可抵
16、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需提供相关证据 。【例 8】 假定甲公司 2007年开业当年经税务机关认定亏损 100万元,因为其生产线还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根据产能分析及市场调研数据,表明以后年度有足够的纳税所得可供抵扣,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税率 33。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贷:所得税费用 33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六、新旧准则衔接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首次执行日 ,应首先调整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然后计算确定计税基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同时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六、新旧准则衔接【例 9】 某企业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 (
17、单位:万元)300500合计1000100预计负债100600500无形资产50040004500固定资产100220120交易性金融资产可抵扣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税基础账面价值项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六、新旧准则衔接【例 9】 假定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 33,按 10提取盈余公积,则: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99 300 33盈余公积 6.6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59.4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 500 336企业会计准则 所得税五、新旧准则衔接冲销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借:递延所得税贷项 264000贷: 盈余公积 26400未分配利润 237600按照新准则规定的方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26000盈余公积 191400未分配利润 17226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6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