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腹泻诊疗常规【临床表现】1、 主要症状:排便次数增多,每日排便大于 3 次以上,每天粪便总量大于 200g,粪便含水量大于 80%,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及未消化的食物。2、 伴随症状1)伴腹痛:见于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宫外孕等急腹症。2)伴发热: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肠道恶性淋巴瘤、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等;3)伴里急后重:见于结肠直肠病变为主者,如急性痢疾、直肠炎症或肿瘤等;4)伴明显消瘦者:见于小肠病变为主者,如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及吸收不良综合征、AIDS;5)伴皮疹或皮下出血:见于败血症、伤寒、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
2、、糙皮症等;6)伴腹部包块:见于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Crohn 病及血吸虫性肉芽肿;7)伴重度失水者:见于分泌性腹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或尿毒症等;8)伴关节痛或肿胀者:见于 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结核等;9)便血:见于痔、肛裂、直肠肿瘤;10)黑便:见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分型】1、根据起病急缓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2、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3、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泻、肠道运动失调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性腹泻。【病因】1、急性腹泻:1)细菌及肠毒素:沙门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嗜盐杆菌、金黄色
3、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或粪链球菌的过度生长;2)少见的杆菌:霍乱弧菌和副霍乱弧菌、类志贺需氧杆菌、空场弯曲菌;3)非细菌感染因子: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鞭毛虫、血吸虫;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4)毒物:重金属中毒、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农药中毒;5)药物:泻剂、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抗代谢药、利尿酸,6)其他: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小肠 Crohn 病、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尿毒症、甲亢。2、慢性腹泻:发病原因要比急性腹泻复杂而多样,可分类如下:1)肠道感染性疾病: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肠道真菌病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病;2)肿瘤:大肠癌、结肠腺瘤病、小
4、肠淋巴瘤等3)小肠吸收不良:分为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 如:成人乳糜泻;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又分为:消化不良: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瘘等;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等;胆汁排出受阻和结合胆盐不足:如胆道梗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小肠吸收面积减少:小肠切除过多、小肠-结肠瘘等;小肠侵润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4)非感染性炎症: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尿毒症性肠炎;5)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断后、不完全性肠梗阻、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6)药源性腹泻:泻药,抗生素如林可霉素,降压药如利血平等,肝性脑病用药
5、如乳果糖等。【问诊要点】1、起病急缓,病程长短;2、诱因:不洁饮食史、旅行、聚餐、大量脂肪餐史、紧张、焦虑;3、大便性状及臭味:配合便常规、悬滴、O2 培养可区分感染与非感染;奇臭多有消化吸收障碍、无臭多为分泌性水泻;4、伴随症状: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皮疹、腹部包块、重度失水、关节肿痛、血便、黑便;5、腹泻的加重或缓解因素:油腻、生冷饮食,抗生素使用情况;6、诊疗经过:是否行肝门检查、直肠检查、结肠镜检查;7、同食者群集发病史、流行病学史;8、病后一般情况变化:功能性腹泻、下段结肠病变对病人一般情况影响较小;而器质性疾病(如炎症、肿瘤、肝胆胰疾患) 、小肠病变等影响较大。 、9、有无消化系统
6、病史,有无过敏史;10、有无疫区、疫水接触史;11、月经婚育史;12、家族史。【查体要点】1、 一般状况: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尿量) 、营养、神志;2、 浅表淋巴结;3、 腹部查体:压痛、肌紧张、包块等。【实验室及器械检查】1、一般检查粪便检查:外观、量,镜检细胞、原虫、虫卵、潜血、涂片,细菌真菌培养,O2 培养,均可初步确定是否炎症性或感染性腹泻血液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胰腺功能、肝肾功能、血糖等。2、备选检查小肠吸收功能测定:可做粪图片脂肪定性检查,粪脂定量测定;维生素 B12 吸收实验、胰功能试验、乳糖耐量试验等均对小肠疾病、细菌过度生长或胰腺疾病等引起的吸收不良诊断有帮助;腹部
7、超声检查、内镜检查、X 线检查、腹部 CT 及 MRI、小肠粘膜活检。【诊断】首先根据病史资料基本可分辨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然后结合实验室检查从病理生理方面分清是哪一类腹泻,一般不难诊断。1、急性腹泻首先考虑急性肠道疾病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性腹泻、急性感染性腹泻,急性中毒性腹泻如植物中毒、化学品中毒等,以及全身性急症如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肠病;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的重点是及时发现传染性肠道疾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传染病等。以上均为国家法定传染病,一旦发现,及时上报,必要时采取留观、隔离治疗。 霍乱:甲类传染病,一旦发现 2 小时内必须上报。是由霍
8、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无里急后重、多数无腹痛性腹泻;大便性质为“米泔水”样便,伴出血者可排出洗肉水样便,无粪臭。 细菌性痢疾:乙类传染病,24 小时内上报。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粘液脓血便,伴发热、畏寒,里急后重明显。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丙类传染病,24 小时内上报。是指由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各种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肠道传染病。也是最常见的腹泻原因。表现轻重不一,胃肠道症状为主,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可伴里急后重、畏寒、发热、乏力、头晕等表现。2、慢性腹泻首先考虑的有慢性肠道感染性炎症(如慢
9、性菌痢) 、肠道恶性肿瘤、消化吸收障碍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肠道功能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肠道功能型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正高,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的慢性腹泻为肠易激综合征所致。【治疗】1、休息、清淡流食(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奶制品等)2、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病因治疗: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3、对症治疗1)止泻药:常用的有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氢氧化铝凝胶等) ;2)调节肠道菌群:常用的微生物制剂如(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等)3)解痉止痛剂:可选用阿托品、山莨菪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普鲁卡因等药;3)镇静药: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等药物。【留观指征】1、 年老体弱、基础疾病较多者2、 腹泻次数频繁,生命体征不稳定者3、 悬滴、制动试验阳性者【住院指征】1、 生命体征不稳定,经门诊治疗,症状无改善者2、 长期慢性腹泻原因不明者3、 高龄、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者4、 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伴休克者【出院指征】1、 生命体征平稳2、 腹泻原因明确,症状明显好转3、 腹泻原因允许门诊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