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 80 例 DPN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在基础降糖的前提下,试验组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弥可保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3 个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2.5%,对照组为 75.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改善(P0.01) ,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弥可保可显著改善和修复 DPN。
2、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弥可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图分类号:R587.1R25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1214770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且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残原因。发病率极高,病程超过 10 年患者中发病率超过 50%。该病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病程漫长,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未阐明,近年研究表明,DPN 可能与神经组织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及神经系统调节微血管功能降低有关,以肢体感觉丧失、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因此改善 DPN 神经组织代谢及微循环,纠正神经缺血、缺氧,修复神经损伤,增加神经传导功能,是治疗 DPN 的
3、主要措施。我院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DPN 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 年 7 月2011 年 5 月在我院住院、门诊患者中选择 2 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80 例,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利用 PASS 所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试验组男 21 例,女 19 例;年龄 38 岁79 岁(62.3 岁3.3 岁) ;糖尿病病程为 8 年20 年,DPN 病程为 1.5 年10 年(5.3 年0.6 年) 。对照组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40 岁79 岁(65.2 岁5.0 岁) ;糖尿病病
4、程为 10 年17年,DPN 病程为 2 年11 年(6.1 年1.7 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无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1.2DPN 诊断标准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和体征与 DPN 的表现相符;以下 5 项检查中有 2 项或 2 项以上异常,温度觉异常;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有 2 项或 2 项以上减慢。排除其他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 、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
5、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1。1.3 排除标准年龄在 30 岁以下或 80 岁以上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试验药物过敏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心脑血管疾病者;患有其他神经病、肌病以及足够引起间歇性跛行、缺血性溃疡或局部缺血的周围血管病;在过去的 1 个月使用了类似性质的药物;不合作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者,或因患有精神病未能合作者。1.4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在降糖、饮食、运动等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控制空腹血糖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合并高血压者,血压
6、控制在140/80mmHg(1mmHg=0.133kPa)以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30812)0.5mg,3 次/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Z20027144)4 粒,3 次/日,疗程为 3 个月。1.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及膝腱、跟腱神经反射情况;应用肌电图仪测定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1.6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深浅感觉明显改善或基本正常,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正中神经、腓
7、总神经、胫神经 MNCV、SNCV 较前增加 5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好转,深浅感觉有所改善,腱反射好转,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 MNCV、SNCV 增加较前5m/s;无效:症状无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改善,MNCV、SNCV 较前无变化。3 讨论糖尿病患者诊断 10 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 DPN 发生,其患病率与病程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 60%9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 DPN,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多为长期高血糖导致代谢紊乱、多元醇通路代谢增强,使山梨醇和果糖在神经细胞内积聚,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聚集和脂代谢异常等,进而导
8、致血液黏滞性增高,血液流变学改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肿胀,致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速度下降及微血管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导致神经纤维低灌注和缺氧、缺血,进而引起神经传导功能下降及形态结构异常24。DNP 治疗的基本原则为积极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促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再生修复5。弥可保(甲钴胺片)是治疗 DNP 的常用药物,为一种内源性的辅酶 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品易于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参与脑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且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同时能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对药物
9、引起的神经退变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卵磷脂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能使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恢复正常,通过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恢复终板电位诱导。因此具有神经细胞再生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6,7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由银杏叶、丹参、三七、灯盏细辛、冰片、山楂、大蒜、绞股蓝等八味药物组成。诸药合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现代药理表明标明银杏叶、丹参、三七等药物可扩张血管,解除痉挛,营养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血流速度,进而改善微循环,从而增加周围神经周围血管的血流量,最终改善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绞股蓝、三七等药物可降血脂、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诸药合用,通过改善微循环而
10、改善神经功能,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8。试验结果表明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弥可保可显著改善 DNP 患者的症状、体征,且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在微循环障碍及神经功能改善方面联合用药,且协同作用疗效更加显著。参考文献:1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 17(18):638640.2QnattriviC,TavakociM,JeziorskaM ,etal.SurrogatemarkersofsmallFiberdamageivHumardiabeticPeriphralNeuropohhyJ.Diabetes,2007,5
11、6(8):2148.3Casellinicm,BarlowPM,RiceAL ,etal.A6month,randomized,doublenmsked,placebocontroledstudyevaluatingtheeffectoftheproteinkinaseebetainhibitorruboxistaurinonskinmicovascularbloodflowandothermeasuresof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J.Diabetescure,2008,30:896.4赵琳,张霞,王颖.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J.中国组织
12、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7297732.5ZieglerD,AmetovA,BarinovA,etal.Oraltreatmentwithalphalipeicacidimprovessymptomaticdiabeticpolyneumpathy:TheSYDNEY2trialJ.DiabetesCare,2006,29(11):23652370.6郭英,郑世良,惠宗光,等.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J.山东医药,2007,47(27):145147.7徐静,孙艳波.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56 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1031.8王丽华,张俊青,夏文,等.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21(6):10601061.作者简介:蒋新建(1954) ,男,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邮编:610017) ;李建蓉,工作于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