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化学中的逻辑分析.doc

  • 上传人:tkhy51908
  • 文档编号:6215615
  • 上传时间:2019-04-02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化学中的逻辑分析.doc
    资源描述:

    1、 化学中的逻辑分析与综合化学研究中的逻辑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把复杂的物质及化学反应过程分解为简单要素和过程分别加以研究,从而可以揭示物质与化学运动的本质和规律。运用分析方法对化学对象的整体与部分的研究,可以有几个方面:第一,从空间角度上研究组成物质的各个部分。如研究某种化合物,需要从分析组成它的各种元素入手,研究各种元素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等。第二,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还需要分析其反应的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反应的外部条件如温度、压力以及催化剂的作用等。第三,认识物质不仅要了解其静态性质,还要了解其动态性质。化学中的分析方法

    2、,有通过实验手段的物质分析和借助于思维过程进行的理论分析两类,两种手段相辅相成。用实验手段可以把复杂的物质分离开来,从而了解其组成,结构等;可以把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分解为许多部基元反应来研究,了解其反应历程,从而深入认识反应本质和规律;也可以从反应的复杂联系中抽取出某一因素进行单独考察,如具体考察温度或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分析方法在思维方式上的特点,在于它能够从事物的整体深入到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来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种探索物质组成向基层还原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把整体“解刨” ,即把它的各个部分从整体中分割出来;二,深入分析各个部分的特

    3、殊本质;三,进一步分析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情况,阐述它们在整体中各占何种地位,各起何种作用,各部分间以何种方式与其他部分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分析方法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它割裂事物的整体联系,着眼于局限的研究,容易使人的思维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养成一种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习惯;另外,运用分析方法研究事物,一般只能获得对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因素的局部了解,不易认识事物的整体化学研究中的综合方法综合方法是在对事物进行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在思维中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

    4、维方法。化学综合方法在全面认识事物各部分、各方面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整合,复现事物的整体。化学研究的综合方法,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和理论思维协同运作来实现。例如原子论的提出,是道尔顿对自己十多年 进行气体实验所得大量分析材料的一次综述;门捷列夫周期律,也是对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量等分析结果的系统综述。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恩格斯曾指出;“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人们对化学现象及其过程的认识,首先必须逐个具体的从每个部分、每个方向、每个层次上依次进行。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认识,只有

    5、通过分析方法才能达到。然而,这种方法只能给人一些孤立的、零散的知识,易造成人们片面、孤立看问题的习惯。综合方法的特点,恰好能够客服分析方法的这种局限。因此,分析方法必须与综合方法互为补充,结合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在化学发展史上,不同的阶段分析和综合的地位有所不同。在古代实用化学阶段,由于客观条件和人们的认识能力所限,对事物及其化学运动总是从整体上进行一种笼统的、客观的认识,这时是以初步模糊的综合方法为主的。到近代化学时期,分析方法日趋重要。在医药化学阶段,瑞士医生化学家巴拉塞尔士就主张化学研究主要应通过分析方法,研究各种矿物的组成,从中找出

    6、治疗疾病的药物。他曾把化学称之为“分合学” 。17 世纪,波义耳也主张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其分解后的产物,他强调分析。19 世纪,出现了道尔顿、门捷列夫等人对综合方法的强调和应用。在化学史上,分析综合此消彼长,此强彼弱,但两者始终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化学解题有与化学学科知识相联系的解题策略,也有与非学科知识相联系的解题策略,这种解题策略,更重视智力的因素。当然知识是基础,思维能力是关键,没有知识,思维能力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应该认识到在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思维能力对解决实际问题显得更为重要。事实表明,讲究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形势下,在考虑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应该具有全面的观

    7、点,就是既有利知识的迁移,也有利于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这样,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化学习题时,可以起到省时、高效、准确的作用,下面阐述在化学习题解题时运用“逻辑辨析”法这种特殊思维方式解题的实例。 混合物除杂根本原则是除杂过程中,反应转化越彻底越好,越便于分离越好,分离或提纯结束后,要求被提纯的物质复原或保留成原来所需之物质。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 KBr 和 Ca(H2PO4)2,除去杂质可用的试剂和操作有:加入稍过量的 AgNO3 溶液;加入稍过量的 KCl 溶液;加入稍过量的 KOH 溶液;过滤;加入稀 HNO3 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加入稍过量的 K2CO3 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

    8、、D、。这是一类难度较大的除杂选择题,但在题目中将其可能的操作步骤列出供选择、编排,由此确定最佳的操作顺序,当然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其中不泛常规的方法,但也有一种特殊应对策略:通过读题发现在所提供中除外唯有中没有提到“稍过量”问题,而且中明确限制 HNO3 用量的条件,由此可以确定选项应是操作顺序中最后一项,这样就将备选 ABCD 四个选项中的 A 选项排除掉,再看 BCD 三个选项,其中倒数第二个操作皆为,说明“过滤”是必选内容。结合第项内容:加入稀 HNO3 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说明在上一步“稍过量”物质中要有能与 HNO3 作用产生气体且盐必为 KNO3 的条件,这是除杂题自

    9、身原则规范下的合理结论,由此可以推定操作顺序中为唯一可能,至此,所选选项已经明朗,即为“B”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化学选择题的应对策略,除有直接法、排选法、验证法、筛选法、计算法、条件转变法、平均值法、守恒法、推理法等以外,对这类选择题采取逻辑分析法,十分有效。 当然这种方法在解决非选择题也有借鉴意义。例:请从氨水、氯化铵、碳酸钾、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钙五种物质中,选择若干种同时具有氮、磷、钾肥效的复合肥料,写出所选物质的名称,并用离子方程式表明不能选用其它物质的理由。对于此题,运用“逻辑辨析”的方法我们只要稍加思考便可得出结论:因为所需复合肥料中含磷肥,这样提供的五种物质之中磷酸二氢钙为必

    10、选物质。而由 Ca(H2PO4)2 的酸性,限制氨水与之混合,否则 Ca(H2PO4)2 将转化为Ca3(PO4)2 或 CaHPO4 沉淀,而失去或降低肥效,则 NH4Cl 成为必选第二个物质,只能由 NH4Cl 提供氮肥,K2CO3 也显碱性,故也不能选择,则钾肥只能由 K2SO4提供,故此题只能选用 NH4Cl、K2SO4、Ca(H2PO4)2 三种物质组成复合肥料。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所谓“逻辑分析”法就是根据题干已知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辨析,并由此得出合理结论的过程。笔者认为这种“逻辑辨析”法,在推理互动以及严密思维中都具有普遍意义,对学生思维技巧培养至关重要,在解决这类习题时引导学生要有高度的警觉性,强烈的排干扰性,敏锐的洞察性,合理的思辨性,细心体会思维的兼容性、宽泛性,以此达到优良的思维品质、合理推断能力的逐步形成,这是学习过程中解决普遍问题的重要策略和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化学中的逻辑分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21561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