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梁测量放样1桩基测量放样1)首先要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曲线要素进行中线桩的复测,然后根据墩台里程桩号及相关尺寸进行桩基中心坐标计算,坐标计算成果要由两人以上核对无误后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审批合格后,坐标成果方可用于施工测量。2)桩基中心坐标测量时,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a)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中心放样可采用天宝 GPS-RTK,利用至少 3 个以上平面控制点进行点校正,点校正后应查看点校正残差,单位校正残差应小于 1cm,GPS-RTK 使用要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2009)中关于 GPS-RTK 测量的相关规定。在施工放样前,仪器安置好后 GPS-
2、RTK 应到放样桩基附近的已知控制点进行测量复核,RTK 手持杆水泡居中要使用竹竿支撑,复核精度要小于 1cm。才能开始桩基的测量放样。b)桩基放样前,准备好木桩和小钉子,当桩位中心坐标施测出来后,要打上木桩,直到木桩稳固为止,并再木桩顶面精确放出桩位中心坐标后,钉上小钉子。RTK 手持杆水泡居中要使用用竹竿支撑,放样误差要小于 1cm,桩位中心坐标放样完毕后应实际丈量桩中心的间距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每根桩位中心都要做两个以上的保护桩,以便随时校核桩位正确性。c)桩基护筒埋设完成后再用 GPS-RTK 对桩基中心位置进行复测,使用竹竿支撑使 RTK 手持杆水泡居中,平面测量误差控制在 1cm
3、以内,并对护筒标高进行测量,测量合格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方能进行桩基的开钻施工。2.承台测量放样1)承台基坑开挖前要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基坑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位后,使用水准仪测出桩基顶面高程,以便破除钻孔灌注桩桩头。2)破除桩头后,要对每根成桩的中心位置再进行一次测量,检查成桩中心位置与设计的中心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小于 5cm 限差,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3)使用天宝 GPS-RTK 或全站仪(徕卡 1201+)极坐标法测量承台底 4 个角点或测量承台底十字中心线控制点。使用竹竿支撑 RTK 手持杆使水泡严格居中,平面严格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4)测量
4、完毕后用钢尺丈量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以书面技术交底给予现场技术员,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承台模板立模后,及时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采用棱镜支架杆,平面误差控在 3mm 以内,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并要测出承台顶面高程,并要在模板上标出承台混凝土顶高程。高程误差控制在 3mm 以内,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6)承台放样示意图3.墩柱测量放样1)使用全站仪(徕卡 1210)极坐标法在承台顶面测出墩柱底部角点或十字中心线控制点
5、,模板固定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模板顶口平面位置,采用棱镜支架杆,平面测量误差要小于3mm。使用水准仪测量墩柱顶面的高程,高程测量误差要小于 3mm。当水准仪施测无法满足要求时,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测量墩柱顶面高程,要采用全站仪正倒镜法取中值,测量方法及精度要符合三角高程测量规范要求。2)全站仪对墩柱平面位置放样,每次都必须复核后视角度和距离;水准仪进行墩柱高程放样时每次测量必须依据两个控制点。3)测量时要由两个以上测量人员分别放样相互检校,以确保测量质量。4)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给予现场技术员。4 支座垫石测量放样1) 在支座施工前,必须进行平面控制点,高程点的
6、复测及墩顶高程复测,并要与相邻标段联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2) 在墩顶测设出支座垫石的角点位置,支座垫石的顶面高程可通过各墩顶水准标志高程测设。3) 采用全站仪(徕卡 1201+)极坐标法测量放出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采用棱镜支架杆,平面测量误差要小于 3mm。并使用全站仪或钢尺复核相邻支座垫石的间距;支座垫石顶部高程使用精密水准测量法控制,将平整度相对误差控制在 2mm 以内。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5.梁安装测量定位1)梁架前要垫石顶面高程进行复测和支座中心进行测量。高程测量采用 DSZ2 水准测量,当水准测量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利用全站仪(徕卡 120
7、1+)正倒镜测法在墩顶测出一个高程控制点,然后以高程控制点为基准用水准仪测量支座顶面高程。2)箱梁安装控制测量:先利用墩帽顶部的加密控制点架设全站仪与水准仪来控制箱梁的轴线与梁顶高程,箱梁安装后,可以在箱梁顶布设加密控制点用来架设仪器控制箱梁安装的轴线与顶部高程。6.现浇箱梁测量放样1)现浇箱梁模板拼装完成后要用全站仪(徕卡 1201+)进行测量放样,采用棱镜支架杆,测定出现浇箱梁的轴线位置和平面控制位置及翼缘板位置,再测设现浇箱模板的顶面高程。两者相互交替,直到平面位置和高程误差都要小于 3mm。确认准确无误后,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2)根据设计要求做好现浇箱梁施工过程的预拱度控制,通过箱梁浇筑施工前后的沉降观测,得出浇筑施工前后的变形量,以便后期现浇箱梁预拱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