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会计监督的若干思考企业会计监督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和落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的一种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制定的一系列会计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还包括影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实施效果的控制环境。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监督形成来看,企业会计监督都与企业的财务工作紧密相联,监督的雏形都是通过会计财务工作来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会计监督工作仍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的会计法指出,企业会计的
2、监督管理工作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保证实现企业会计财务工作高效管理的目标,其中包括保护资产安全、编制可信度高的会计财务信息而制定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控制程序。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来看,未来的会计监督工作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和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企业高效的管理制度。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处理也日趋复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单位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监督“
3、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显得日益的必要和可行。本文在明确了会计监督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从针对当前会计监督弱化的现状,深入剖析了会计监督弱化的根源问题,最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办法。1.1 会计监督相关内容概述1.1.1 会计监督的涵义关于会计监督的确切含义,会计界对会计监督内涵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会计监督是以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为监督主体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就是利用会计监督经济。由于会计行为属单位内部管理和服务活动,因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的会计监督是一种内部约束机制;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并利用
4、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这种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经济关系的复杂化而形成的。它包括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过程的监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工作的监督,还包括单位外部对本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监督。任何由外界力量对特定主体的活动施加影响,并使其活动按规定的轨道来运行的行为都属于监督的范畴,会计监督也不例外。上述第二种观点明确了会计监督的职责分工,丰富了会计监督的内涵,使之更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为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监督新体系提供了依据。因此,本文的落脚点是广义的会计监
5、督。1.1.2 会计监督的构成要准确把握会计监督的真正内涵,必须明确会计监督的主体、客体、目标、依据四个基本构成要素。1)会计监督的主体。会计监督主体是指会计监督行为的具体实施者,任何有权对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的机构和人员都属于会计监督主体的范畴。因而会计监督的实施主体应包括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任何单位和个人,社会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等政府有关部门。2)会计监督的客体。会计监督的客体就是会计监督的对象,即对谁实施监督。所有有义务接受监督的会计系统,以及有机会对会计系统的运行直接施加影响进而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机构和人员都属会计监督客体的范围。在实践中,可
6、将会计监督客体分为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和会计行为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包括需要进行核算的所有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包括直接从事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和其他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有直接影响的人员;会计行为包括会计核算行为和其它影响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行为。3)会计监督的目标。会计监督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会计监督的目标实际上从高到低依次包含了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而且较低层次的目标总是为较高层次的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从逻辑上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最终目标是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符合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一目标需要对所有监督客体进行
7、监督才能实现;中间目标首先是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生成符合会计核算规范要求,其次要保证会计处理方式的选择及会计职业判断符合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利益,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会计人员实施监督;具体目标则是与特定监督客体相联系的目标。监督客体不同,相关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结合会计监督客体来进行细致分析。4)会计监督的依据。由于会计监督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会计监督的依据主要是各类会计规范,作为约束、评价和指导会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会计规范包括有:成熟的会计理论,又称为会计概念结构,是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法规,包括与会计有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依靠国家权威
8、性来保证执行;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是指具体指导和约束会计工作的标准;会计政策,指单位在具体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单位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惯例,是指在会计实务中逐渐形成的被会计人员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遵守,但并未列入成文的会计规范之中的习惯做法和先例;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人员应该遵守的具有会计职业特点的会计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由于会计监督是一项集政策性、原则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经济监督工作,所以它的客观依据还包括理论依据以及事实依据。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理论依据主要涉及到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内部人控制理论;事实依
9、据是会计监督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会计监督要尊重事实,决不能主观猜测。1.2 目前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经济形式和利益主体的格局,这一方面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管理矛盾,表现在会计工作中就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违规违法、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地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并殃及业界及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朱熔基曾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作假账
10、”的重要指示。由此可见,加强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会计监督就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达到既定的目标和要求。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监督流动资金的使用,保证流动资金的完整和合理;监督成本和经营费用,促使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监督收益和利润,促使企业完成和超额完成拟定的利润计划指标;监督企业资金收入和支出,检查企业完成国家预算情况;监督企业遵守财政政策和财经纪律情况,提高企
11、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会计监督根据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来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可以说,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督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但还存在着不足。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
12、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会计监督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是会计监督不力,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不清,如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同,以致于淡化了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只是决策凭“长官意志”,事后“审计算账”,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因此,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是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当务之急。1.3 研究意义1.3.1 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息息相关的企业所有者、债权人、
13、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依靠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会计监督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1.3.2 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设置会计监督。由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没有
14、有效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只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及时、连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预期效果。1.3.3 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前提是政府的双重职能分离,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则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行使所有者的
15、终极所有权权力。企业则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认真组织经营,正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达到对所有者的资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1.3.4 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的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动和运用各项资金,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帮助企业经营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因此,会计监督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而且其本身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4 研究
16、内容及方法1.4.1 研究内容本文在明确了会计监督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对会计监督进行理论评述,并针对当前会计监督弱化的现状,深入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全文共分 3 部分。第 1 部分:绪论。引言中介绍了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来看,未来的会计监督工作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然后对会计监督的含义与会计监督的构成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重点论述了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虽然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已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17、而发展,还存在着不足。第 2 部分:从会计监督体系的三个方面说明会计监督弱化的表现,进而评价了会计监督的存在问题,深入剖析了会计监督弱化的客观和主观原因,为加强会计监督找出根本依据。第 3 部分:提出了现代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两大创新途径:首先优化监督体系的内外环境,包括法制环境的优化、企业制度环境的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的优化和会计技术环境的优化;其次,建立协调有序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社会舆论监督以及激励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从而保障现代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1.4.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利用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会计监督基本概
18、念等进行了阐述,为论文随后的分析奠定了概念与理论基础;采用归纳、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和综合分析进行归纳,力求从他人的研究中得到启发,使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2 现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在会计工作中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信息失真履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共的利益,阻碍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2.1 单位内部监督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1 会计原始凭证失真,基础数字不实原始凭证混乱是当前企业存在的极其严重的问题,使会计信息真假难辨而难于监督。这种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1)为了掩盖不合法的经济内容编造原始凭证,从而形成表面上完全合法的经济内容
19、;2)虚构经济内容,随意填报发票内容,凭发票报销。例如银广厦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 7.45 亿元。因此,会计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无能为力。2.1.2 领导带头违法,使会计无法监督事实表明,企业大量会计方面的违法行为是企业领导、企业法人为谋取自身利益,不顾国家财经法纪,弄虚作假,并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和权利唆使、强令会计人员进行违章操作。因为领导的权力高于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必须听命领导的安排;另一方面,会计人员隶属于本企业,其人事、经济利益等各方面直接受企业领导人来支配,会计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往往顾
20、虑重重,无法充分实施监督“无法”可依。而最终导致会计工作的依附性,使会计监督丧失效力。2.1.3 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松弛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企业片面理解搞活开放的政策,放松甚至放弃了管理工作,导致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致使会计监督无从入手。有的企业没有严格的内部监督制度,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有的企业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虽建有规章制度,却落实困难又不加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大大削弱了会计监督职能。2.2 社会监督乏力从社会审计监督看,执业质量较差,社会公信力下滑。主要表现在:2.2.1 会计师行业监督质量低下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晚,基础差,发展快,加之长期
21、以来多家主办,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监管不利,相关政策不配套,因而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职注册会计师不多,执业水平不高,业务能力偏低等。2.2.2 无序竞争导致低收费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审计事业发展迅速,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出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无序竞争,各会计师事务所往往通过降低审计收费标准来招揽业务。有的企业在委托事务所审计时,只要一份能帮他过关的审计报告,不注重审计质量,谁开价便宜就给谁做。有的事务所将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不顾审计质量、审计风险,随意降低收费标准,致使行业内收费混乱。3.注册会计师法规不健全。对
22、注册会计师及会计事务所来说,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缺乏有效性,同时企业审计实际委托人为企业的管理当局,即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使审计机构难以保持其独立性,如委托人可能因此而隐瞒事实、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委托人、投资人、债务人甚至政府部门的少数人有时会要求或胁迫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实、不当的审计报告;违反独立、客观、公平原则,迁就企业利益,串通舞弊,瞒报重大问题等等。法规制度滞后,多头重复监督使政府监督大打折扣。2.3 政府监督功能重叠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还不十分完善,会计法规在制定上没有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粗,致使执行起来依据不足,缺乏可操作性。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大多是对事不对
23、人,财政预算、审计工作、税务等部门都没有对被查单位的人事任免权,进而也就没有行政处分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部门会计监督的权威性。我国的法制环境中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在立法上只注重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相应的民事制裁却十分薄弱,从现行法律体系中根本找不到具有操作性的条款,会计监督功能相对弱化。会计法中规定了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责,却没有对各部门之间监督会计工作的分工做出具体规定,职责不清的状况削弱了政府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对企业而言,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存在各自为政、重复监督、尺度不一的问题,致使对企业的会计监督不
24、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3 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3.1 加强内部监督3.1.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其范围遍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其核心系统就是会计控制系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内容上,应当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环节,即从会计环节入手,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逐步形成内部控制网络。为了加强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内容应有以下规定:货币资金控制,强调了货币资金的授权批准程序、不相容岗位的内部牵制;财务风险控制,要求控制财务风险,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采购与付款业务控制,强调合理规划采购与付款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物资产控制,要求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
25、制,加强入库、领用、保管等环节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销售与收款控制,强化对商品发出以及账款回收的管理系统;工程项目控制,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加强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对外投资决策控制,要求加强决策责任制,严格控制投资风险;担保业务控制,要求严格控制担保业务,建立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以上规定中尤其是加强资金与存货的内部管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经营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少数管理人员不可能完成有效的控制,只能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来明确、规范各个控制点的责任、权利,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纠正偏离会计目标的行为。3.1.2 合理设置与科学定位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
26、的内部审计队伍以加强内部审计控制,首先要解决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定位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有些企业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大部分只设立审计部。如果只设审计部并将其置于总经理的领导下,董事会对总经理的制衡就缺乏监控措施,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将更为加剧。因此,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企业在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及对其定位上,应坚持两条原则:其一,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其二,权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体
27、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1.3 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就是要培养会计职业界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精神境界。对于会计工作中来自各方面的不正当干涉,会计人员要有勇气抵制,始终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以法律为行动准则,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笔者认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方面:1)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基础规范中有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规定,按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实现会计人员遵纪守法,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飞跃,逐步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和荣誉感。2)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会计秩序。完善会计人
28、员从业资格制度,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严厉打击职务违规行为;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水平;明确规定各岗位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各自的职责和要求。3)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会计监督实施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会计工作的目的本身,陷含着一种极为重要的道德可能性价值,所以应将会计工作的目的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底线,将社会性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道德观,尤其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进而通过其职能作用达到监督约束目的。3.1.4
29、 优化会计技术环境会计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内在规律。会计本身也是一种技术手段,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报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和结果,为了能够约束和规范会计行为,形成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应配备一个科学的会计技术环境,具备合理的监督程序和先进的监督手段,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正确评价经营成果和合理分配经济利益,保证会计监督体系的良好运作。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电脑、数据库、网络、远程通讯、多媒体、信息链接等高科技技术,提高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会计监督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及会计监督机制来实施并完成其保护各委托人利益的职能。现代
30、企业会计监督实际上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监督与激励的博弈过程。多次重复博弈的均衡结果,导致会计监督体系的逐步完善,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加强和提升,以实现最大限度地缩小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分歧,从而保证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协调运行。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形式,是由企业制度决定的,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决定着不同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进而又决定着会计人员提供不同质量的会计信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重新组合了产权组织和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目标及会计信息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体系的作用。企业制度环境优化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1、的核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证。具体来讲,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要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会负责,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监事会对企业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所有者因为其拥有财产的终极所有权,而拥有会计监督的最终权利,也因此而具有行使会计监督的动机。经营者履行受所有者之托,享用经营权,同时要承担一种受托责任。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效率,协调运行、相互制衡。在这种制度结构下,会计通过预测、计划审核、核算、检查、分析、执行等手段,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方面
32、的责权利进行反映与监督。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效合理的会计监督体系运作必不可少的条件。3.2 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一个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应是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模式结构和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建立协调有序的会计监督体系运行机制(包括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会计监督体系的健全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均做到真正的独立、公正,才能真正超然于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之外,才能不偏不倚地做出判断,提出意见,对受托于已的客户和社会公众负责。3.2.1 增强独立性,提高可信度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与生命,我国国内民间审计行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33、必须增强独立性,提高可信度,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机制,建立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委员会负责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完善职业道德规范,确保注册会计师在形式上保持独立;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完善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注册会计师实施条例,完善独立审计准则;加强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力度,尽快制定监管工作规则以及有关奖惩办法,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重新审视会计市场的准入制度并进行相应调整,推进审计市场化进程,杜绝会计师事务所竞相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3.2.2
34、 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管,保证公平竞争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部门挂靠、部门垄断、地方分割等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充分说明政府和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还没有真正理顺。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是一个带有“准政府”特点的行业管理机构,它与政府其它职能部门(如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起,负责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工作。这种行业监管制度已经影响了这册会计师行业的公平竞争,应根据加入 WTO 后的实际,明确政府和协会的职能分工,对行业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政府应改变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政府要为注册会计师制定执业基本要求和标准,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要加强检查监督,但不干预;要采取正确的舆论引
35、导,要在财政、税务政策上支持行业发展;用事实来引导企业对会计公司的选择,从而让市场发挥其优胜劣汰的作用;实行价格市场化,保证注册会计师的合理合法收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3.3.3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要逐步解决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监督。社会公众的检举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曝光是一种人民群众参与的舆论监督。会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经济管理工作,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仅仅依靠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揭露违法会计行为,这应是法律赋予各单位、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监督会计工作的依法
36、进行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任何单位和个人来揭露违法者,为查处违法者提供更多的情况、线索、证据,使违法者难逃法律惩治,既维护法律的尊严,也起到了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3.3.4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会计监督问题之所以越来越突出、重要,关键是会计是经理人员的化身,也是多重委托关系的集中体现,会计监督的好坏,影响的将是许多人的利益,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国家、职工、经理人员及自身的利益,仅仅研究经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成本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委托目标,需要降低代理成本,而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克服代理人可能会做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委托人必须设置恰当的激励
37、机制以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关系,并通过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来减轻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但不能削弱会计监督,而且要加强包括单位内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会计监督。3.3 协调政府监督机制政府监督中财政、审计等部门的重复、交叉监督方面的问题。需要建立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所谓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是指要有一个社会民主评议机制和政府监管人员对其监管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的制度安排。建立这一机制是杜绝官僚主义,防
38、止监管人员公权私用,实现政府监管科学化。政府各监督部门在监督过程中要依法监督、相互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协同开展会计监督,避免重复检查,突出监督重点,转变监督职能,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专业监督的作用。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审计过失的惩罚力度,加强各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信息交流。审计、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加强财会法规的宣传、教育,采取联合出击,改变一年一查,实行年必查、季一查或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防止走过场,纸上谈兵。今后对企业财经检查不合格的,决不手软,姑息迁就,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对屡查屡犯的企业,要把处罚重点放在责任人个人
39、身上,不能放在企业,对查出的违纪罚款,不要由单位支付,应由责任人承担,对那些蓄意违反会计纪律的财会人员进行必要的撤换,取消会计专业技术职称。对违纪严重的交司法机关处理,不能隐瞒事实真相。当然对财务工作好的企业,要及时表扬,可以出台奖励政策,奖励金额由企业自身承担,以调动鼓励企业领导做好财务工作。同时,为了加强各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信息交流,应下大力气投入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和手段,以保证部门之间的关联信息共享,使企图“八面玲珑”的企业无漏洞可寻,为会计监督体系的严密、有效奠定坚实基础。结语现代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
40、那么如何使会计监督体系的逐步完善,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加强和提升,以实现最大限度地缩小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分歧,从而保证委托代理关系的协调运行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虽然随着会计法的修订和实施,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监督体系,但监督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现有的监督体系中各方关系人角色混乱,职责不清,缺乏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会计监督体系的创新问题被再次提上议程。本文结合会计监督与会计监督体系的相关内容阐述,深入分析中会计监督体系的现实状况并进行原因剖析。采取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广泛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成果,结合企业的实际,探索其会计监督体系创新的途径,并从监督体系的各个监督层面提出对策措施,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