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础会计讲稿.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6205462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172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基础会计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基础会计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基础会计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基础会计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山东理工大学教案2007 - 2008 学年 第 1 学期基础会计06 经济 1-3白福萍管理学院 会计系基础会计48 学时 3 学分课 程 名 称授 课 对 象主 讲 教 师教师所在院、系选 用 教 材 学 时 / 学 分2山 东 理 工 大 学教案编写说明教案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本门课程每次课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2、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

2、按章、节或主题,有序的进行设计编排,并标以“*”和“#”符号以表示重点和难点。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5、参考资料: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6、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7、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8、所有开课课程必须按此标准编写教案。3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第 1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主要教

3、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二、会计的发展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一、两种观点*二、会计的定义 *三、会计的特点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二)会计的其他职能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中的会计的涵义、本质、会计的职能。概括地了解会计是什么,能干什么。要求着重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讨论、思考题、作业:1. 怎样理解会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 如何理解管理活动论观点对会计的定义?3. 什么叫会计的职能?怎样

4、理解会计的职能?参考资料:本教案参考资料:1、 基础会计,陈国辉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 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陈国辉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初级会计学,朱小平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教师讲稿附后4第一章 总 论目的:本章围绕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会计的方法则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印象,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要求:1、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重点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特征、职能;3、了解会计的目标4、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5、了解会计学及其体系的构成。学时:4 学时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在原始

5、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落首领的头脑记忆即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 “结绳记事” 、“刻竹作书” 等记录和计算方法。这是会计的萌芽。所以,会计是为了适应生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1、会计的产生是基于人类生产活动和对生产活动进行记录的需要。据考古资料,会计(记录)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致四五千年以前。2、最初,会计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日益提高,会计才从生产职能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由专人从事的独立职能。二、会计的发展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周礼

6、,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和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 我国唐代出现 “账簿” 一词,到宋朝会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 “四柱清册” 。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并归纳出了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明清两代以货币为会计记录的统一量度,并设计了 “龙门账” 核算方法,它把全部经济业务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 “进” 指收入, “ 缴” 指支出, “存”指资产, “该” 指负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缴=存该。在国外,会计的萌芽产生的也很早。如古埃及法老设有专职 “录事” ,管理宫廷的税赋收入和官吏俸禄

7、、军饷等各项支出。古巴比伦在瓦片上作商业交易的记录。但作为记账方法,在十三世纪以后才出现。在欧洲,十三世纪初期,地中海沿岸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意大利 的佛罗伦萨出现高利贷者。他们从官吏、富5商手中将闲散钱财聚集起来,放给手工业者。用 “借” 和 “贷” 分别反映其业务。这是借贷记账法的萌芽。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在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中的“簿记论”一章中,系统地介绍了借贷记账法,并给予理论的阐述。这本书的问世,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股份制的出现,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传统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标志着现代

8、会计的开端。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综上所述,会计产生和发展可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代会计阶段。会计的特点:计量单位尚未完全固定为货币;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以官厅会计为主;会计方法主要是单式记账法。第二阶段近代会计阶段。会计的特点:货币成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成为独立的管理职能;转变为以企业会计为主;会计方法主要是复式记账法。第三阶段现代会计阶段。会计的特点: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会计成为了一门应用科学;会计标准、规范逐步完善并向国际化发展;注册会计师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一、两种观点会计的含义即

9、对会计的定义。在本节中主要介绍了我国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方法“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二)管理活动论会计工作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对管理活动论观点的理解管理目的: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形式:主要进行价值形式管理。管理方法:具有专门程序与方法。管理内容:资金运动。管理职能:反映与监督。二、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10、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从会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61、会计首先是一种经济计算。它要对经济过程利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计算。经济计算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经济关系(等价交换、所有权、分配、信贷、结算等)和经济过程(投入、产出、收入、成本、效率等)所进行的数量计算的总称。经济计算既包括对经济现象静态状况的存量计算,也包括对期动态状况的流量计算,既包括事前的计划计算,也包括事后的实际计算。会计是一种典型的

11、经济计算,经济计算除包括会计计算外,还包括统计计算和业务计算等。2、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非商品的经济条件下,会计是直接对财产物资进行管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经济活动中的财产物资都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会计是利用价值形式对财产物资进行管理的。如果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有关信息使用者而言的,那么说会计是一个经济管理活动,则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来说的。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状况来看,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生产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产生的,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出现要求通过管理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同时,会计的内容和形式也

12、在不断地完善和变化,由单纯的记账、算账,主要办理账务业务,对外报送会计报表,发展为参与事前经营预测、决策,对经济活动进行事中控制、监督,开展事后分析、检查。可见,会计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它都是人们对经济进行管理的活动。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将一个公司分散的经营活动转化成一组客观的数据,提供有关公司的业绩、问题、以及企业资金、劳动、所有权、收入、成本、利润、债权、债务等信息。向有关方面提供有关信息咨询服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会计提供的信息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并作为其决策的依据。可见,会计是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企业经营的计分牌,因而会计又被人称为“企业语言” 。三、会计的特

13、点主要是会计核算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1、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尽管有时会计也要运用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辅助量度,但是货币量度始终是会计最基本的、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尺度。货币量度:会计主要采用,其他管理部门参考使用;实物量度:销售、采购、生产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劳动量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2、以凭证为依据 会计的任何记录和计量都必须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这就使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可验证性。 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凭据)才能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进行加工处理。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经济管理活动所不具备的。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在利

14、用货币量度计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时,以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为顺序7连续地不间断地进行登记,对每一次经济业务都无一遗漏地进行登记,不能任意取舍,做到全面完整。现时,登记时,要进行分类整理,使之系统化,而不能杂乱无章,并通过价值量进行综合、汇总,以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完整性: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计量、记录、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连续性:对会计对象的计量、记录、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有任何中断;系统性:保证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能够成为一个系统的、有序的整体。这也是会计与其他管理活动,如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职能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

15、能。 (见现代汉语词典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一)会计的基本职能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纳为两种:反映职能与监督职能(或核算职能与控制职能等) ,构成了现代会计的两大工作系统。1、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不同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具有如下特点:(1)主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状况及其结果。(2)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3)

16、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2、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是指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资料,对经济业务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使之符合国家的财经法纪和制度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其特点如下:(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物监督。以价值指标为核心才能发挥货币反映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因此,会计监督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监督,可以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2)会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事后监督: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及相应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分析;事中监督:依据经济活动发生时的资料来纠正偏差及失误,发挥对经济活动的控制作用;事前监督

17、:审查未来经济活动是否合乎规定和要求,是否切实可行。3. 核算与监督的关系:相互依存,密切结合。在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监督,在监督的指导下进行核算。只有正确的核算,监督才有可靠的数据资料;没有严格的监督,难以保证会计核算的真8实、准确。(二)会计的其他职能除以上职能外,会计还具有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 预测职能:是指运用专门的计算方法,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料,找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并以此为依据,对经济活动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状况进行估计或测算。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数据资料。 决策职能:是指在预测的基础上,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料,对未来经济活动可能

18、采取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定量分析,权衡利弊得失,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控制职能:是指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通过组织、指挥、协调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使之按照预定的轨道有序地进行。如事先编制计划,确定企业财务目标;事中组织计划的执行,并随时利用会计信息同财务目标相比较,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调整脱离计划的偏差,以实现预定的财务目标。 分析职能:是指以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资料为依据,结合计划、统计等其他资料,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结果、财务状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挖掘潜力,改进工作。9山 东 理 工 大

19、学 教 案第 2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二、会计的目标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一、概述*二、会计核算方法第六节 会计学及其体系一、会计学二、会计学体系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关系。了解会计学极其学科体系的构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讨论、思考题、作业:1. 会计目标的含义是什么?怎样理解会计的目标2. 什么叫会计的方法?具体由哪些方法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 会计核算方

20、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10参考资料:1、基础会计,陈国辉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陈国辉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初级会计学,朱小平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教师讲稿附后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二、会计的目标(一)什么是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人员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结果。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已经投入及消耗的价值量与收回的价值量之比。具体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会计目标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

21、信息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会计如何来提供会计信息?(二)会计目标需求者1企业管理者:2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3政府各职能部门4债权人5企业职工(三)会计目标的内容总的来说是提供能够帮助用户在经济抉择中作出有利选择的财务信息,即决策有用信息。包括:1、 企业的经济资财(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资产及其组成的信息2 、对经济资财的要求权(多少归债权人,多少归业主)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组成的信息3 、 经济资财和对经济资财要求权的变动情况(生产经营活动及业绩)收益(净收益,即利润)方面的信息。经济效益,就是已经投入及消耗的价值量与收回的价值量之比。(三)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1、决策有用观。为会计信息

22、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2、受托责任观。如实的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及其结果。在国外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一般被定位于“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被一般解释为: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11经济管理的要求; 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会计的方法是用来核算、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的方法具体可包括核算、分析、监督、预测等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在此主要介绍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1、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

23、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

24、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4、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

25、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12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7、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中的记录为依据,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

26、及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 以上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虽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中,应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一般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按规定的手续填制和审核凭证,并应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账簿中进行登记;一定期末还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在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二)会计核算方法应用程序1、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部门首先要获取原始凭证,经审核后按照设置的会计账户(科目) ,运用复式记账方法编制记账凭证。2、依据会计凭证,按

27、照复式记账规则登记账簿(账户) 。3、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对经营过程中的有关业务进行成本计算。4、为保证账实相符,应运用财产清查方法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5、在保证账实相符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二、会计的其他方法1、会计分析的方法依照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方法。是会计监督和会计预测的前奏。2、会计监督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与原定目标之比较考核会计主体的经营业13绩、监督其经济运行的全过程。3、会计预测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所提供的资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会指标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测算、预计和估计,为决策

28、提供可选方案。会计预测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节 会计学及其体系一、会计学会计学是以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充分运用数学和管理科学技术,研究如何建立和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映、监督和控制的一门科学。二、会计学体系骨干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1按会计管理工作环节划分,它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个部分。2按会计研究内容划分,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 、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等分支学科。3按其应用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经济性质划分,可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学、

29、旅游服务企业会计学、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学、预算会计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学、股份制企业会计学等。4按研究的领域并结合研究的方法划分,可分为会计制度设计、外国会计、比较会计、会计理论和会计发展史等分支学科。14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第 3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 会计对象*#一、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二、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及会计要素具体内容二、行政与事业单位资金运动及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第二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概念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 *#(二)负债*#(三)所有

30、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教学目的要求:一、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业、制造业经营活动的简单循环与周转,理解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了解会计要素的涵义,掌握资产、负债要素的定义和特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15讨论、思考题、作业:1什么叫会计对象?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2制造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情况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3会计要素的含义是什么?4资产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基本内容?5负债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参考资料:1、基础会计,陈国辉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

31、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陈国辉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初级会计学,朱小平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教师讲稿附后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目的:本章阐述会计对象、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会计等式及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会计研究、会计工作的内容;在了解会计要素定义的基础上,熟悉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以及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在了解会计等式基本概念和会计等式种类的基础上,掌握静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和综合会计等式的基本含义,及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同时要加深理解会计等式与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1、掌握会计对象的含义、内容;1、理

32、解会计要素的含义、内容及其特点;2、掌握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3、掌握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转化形式;4、掌握各种经济业务事项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学时:4第一节 会计对象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物资,这些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就称之为经营资金,简称资金。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的资金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资金的取得与形成,资金的耗费与收回,资金的分配和积累等,这就是资金的运动。在不同的企业或单位,资金运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各有不同。一、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161、资金投入企业。2、供应过程是企业的产前准备,它主要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购买原材

33、料,形成储备资金,作为生产储备。3、生产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如机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成品的过程。4、销售过程是企业销售产成品,获得销售收入的过程。5、企业的分配过程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企业权力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利润分配,主要是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后以应付股利或利润形式向所有者进行分配。另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会发生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如申请新的银行贷款,偿还到期贷款,扩股增资、减资等也是制造企业会计的对象。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随着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的反复进行,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形态、生产形态、成品形态,最后又回复到货币形态,

34、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叫资金循环,反复的资金循环叫资金周转。二、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1、资金投入企业。2、 商品购进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商品的采购业务,将货币转化为商品,购成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资金。3、商品的销售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将商品销售出去,使商品资金再转化为货币资金。另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会发生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如支付职工资和营业费用、上交税金、利润分配及申请新的银行贷款,偿还到期贷款,扩股增资、减资等也是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三、行政与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所需资金,或者全部由财政预算拨款(全额拨款) ,或者部分由财政预算拨款,部分由其他方面的收入解决(差额拨款) ,还有

35、的自收自支。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是支出的来源;资金支出后,运动就结束,不会产生回流。这种直线运动,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特点。四、会计的一般对象综上所述。会计正是利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企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为对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因此,企业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再17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具体包括资金的取得与退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耗费与收回等方面。第二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依据,也是构成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表现和反

36、映为一定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具有显著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由资金的筹措投入、资金的循环周转、资金的分配退出三部分构成。 在我国,企业会计要素分划为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两大类。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对资产概念的理解(1)资产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而不是由未来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源。例如沙、水等自然资源,没有通过实际交易或有关事项认定,不能用货币计量,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37、经营性租入的机器或厂房,虽有交易,但仅付给出租方使用费,而非全部价值,企业没有所有权,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企业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即使尚未结算,当期应计部分应作为资产,但未来的利息收入不能预计为当期资产。(2)作为资产必须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某项财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该项财产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比如企业的待处理财产损失,18预期是不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也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2资产的基本特征(1)本质是一种经济资源; (2)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3)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4)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3资产的内容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

38、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的股权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权投资等。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2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

39、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其他资产其他资产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1)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例如企业预计在明年购买一台价值 20 万元的汽车,由于只是一个意向或计划,没有实质性的业务发生,哪怕签订了购车合同,也不能算19作企业今年的负债。(2)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的债务要在以后用资产或劳务来偿还,即现行的负债代表着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2负债的

40、基本特征(1)是会计主体的经济责任,需要偿还;(2)清偿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一种后果。3负债的内容企业的负债按其偿还期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长期负债(偿还期超过一年)两种 。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包括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预收账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长期负债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

41、额。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投资者有权分享企业利润(承担经营风险) ;投资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或委托他人管

42、理企业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关系: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一部分属于投资者(所有者) ,一部分属于债权人,前者为所有者权益,后者为企业的负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20(1)两者性质不同。负债是债权人对所提供的资产的要求权;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净资产即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2)偿还规定不同。负债一般有规定的偿还期,企业必须在规定的偿还期限内予以偿还;所有者权益没有规定偿还期限,只有在企业解散清算时,如有剩余财产,才可能还给投资者。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投资者一般不能从受资企业收回投资。(3)两者享有的权利不同。债权人只享

43、有收回债权本息的权利,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可以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4)两者风险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不论企业是否盈利,债权人都能按规定条件收取本金和利息,其风险较小;所有者权益只有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才能从企业利润分配中获取股利,获取股利的多少,取决于企业盈利的多少和企业的分配政策,其风险较大。但债权人获取的收益是固定的,而投资者则有可能获取丰厚的回报。 (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 收入的特征: 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

44、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如出售固定资产。 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2. 收入按经济业务的不同分类: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如安装费收入、广告费收入、订制软件收入等)及让渡资产使用权(如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各种耗

45、费。包括成本和费用两个方面。2费用的特征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如对外捐赠支出就不是费用。21 费用是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如派发现金股利也是费用。3费用的内容广义的费用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投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和期间费用,即营业费用。费用按其归属不同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

46、各项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这些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等。这些费用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不计入生产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营业费用。(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它是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2利润的特征3利润的内容企业的利润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

47、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业务经营中取得的利润,它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利润 = 主营业务利润 + 其他业务利润 期间费用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净利润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22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是实现会计反映职能,分类、系统的反映会计对象的需要。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3、会计要素是构成会

48、计报表的基本框架。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第 4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第三节 会计等式一、会计基本等式二、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三、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恒等式的涵义,掌握会计等式的恒等性;掌握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为后面学习复式记账法奠定基础。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示教。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讨论、思考题、作业:1什么叫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包括哪些种?2综合会计等式是怎样组成的?如何理解综合会计等式3什么叫经

49、济业务?从对会计等式影响的角度可以将经济业务分为哪些种? 4 建立会计等式的意义是什么?23参考资料:1、基础会计,陈国辉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陈国辉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初级会计学,朱小平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教师讲稿附后第三节 会计等式一、会计基本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企业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资产。这些资产都有一定的资金来源,都是投资人或债权人提供的,所以投资人和债权人对企业资产都有要求权。这种要求权称为权益。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经济资源)的两个侧面,有一定量的资产,就必定有其相应的资金来源;反之,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也必然表现为等量的资产。也就是说,资产和权益相互依存,金额相等。这种客观存在的、必然相等的关系,称为会计等式。用公式表示为:资产 = 权益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上式具体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以上会计等式是静态等式,它反映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