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项开发规划―――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6203460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开发规划―――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项开发规划―――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项开发规划―――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项开发规划―――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项开发规划―――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三讲 专项开发规划风景名胜区开发规划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现状;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掌握风景区规划的要点。教学重点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内容教学难点 风景名胜区规划要点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比分析一、风景名胜区概述1、 界定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1。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内涵 是以富有美感的自然风景作基础的地域 是自然景观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域 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地域 是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域 是一种特殊用地 是

2、具有多种功能的地域3、风景名胜区的独特功能马永立,谈俊忠风景名胜区管理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物的保护基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自然、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和宝贵财富。建设、保护与管理好风景名胜区,对优化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事业、建设现代化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从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宗旨出发,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是:1)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显示其保育功能。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征服自然,改造环境,开发资源,给大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环境恶化,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难得保存下来的优美的原生

3、自然风景孤岛,就成了人们回归自然和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理想地域。自然风景区良好的植被是保持良好气候,涵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江河免受自然灾害的重要条件。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的主要未源,其迅速的丧失必然引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危机。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约占世界总数的 10。但我国物种受威胁的情况也是惊人的,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风景名胜区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本底,也可一称之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自然地域单元,其中的自然风景区是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境域,可提供用于生产或科研领域的多种遗传基因的种质资源。因此,保护

4、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是其多种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2)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显示其游憩与岂智功能.风景名胜区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首选对象。现代人更是崇尚山水、游览山河、访胜猎奇,乐此不彼!风景名胜区的壮丽山河、灿烂文化、历史文物、民俗风情,足以让我们骄傲和自豪。3)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显示其教育与科研功能 风景名胜区是地球演变过程和人类发展进程的结晶,蕴涵众多地质、地理、动植物、水文、气候等自然科学现象;又能反映出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名人的成就等都能让我们了解我国悠久复杂的历史过程。因此,是研究地球演进、生物演替等自然科学的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是开展科普教

5、育的生动课堂。4)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实其生产与民政功能.风景名胜区富有多种资源,有直接的经济效益。通过风景名胜区的“搭台”和合理开发,产生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文化知识的传播,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国风景名胜区简介:4、风景名胜区的等级按其资源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指标,划分为三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市、县级风景名胜区。5、风景名胜区的类别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20km 2 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0km 2大型风景区-101-500km 2特大型风景区-500km 2 以上按景观类型可分为

6、山岳型风景名胜区:黄山、泰山、华山洞穴型风景名胜区:织金洞水域型风景名胜区:西湖、黄果树瀑布、青岛海滨山水型风景名胜区:桂林漓江古迹型风景名胜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休养型风景名胜区:北戴河纪念型风景名胜区:韶山工程型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江堰保护型风景名胜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6、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 我国风景名胜区可以简称为“风景区”,主要由建设部管辖。对外也称做国家公园。颁布了多项法令来管理: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建城1993848 号 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 建城1992812 号 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 建设部令第 39 号 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标准 建

7、城1995159 号关于立即制止在风景名胜区开山采石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的通知 建城2002213号自从 1982 年中国产生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后,至今,全国风景名胜区已达到187 处。其中,浙江省有 17 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莫干山风景名胜区、雪窦山风景名胜区、双龙风景名胜区、仙都风景名胜区、江郎山风景名胜区、仙居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方岩风景名胜区、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方山长屿硐天风景名胜区。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建设部颁布主

8、要内容共有五章: 第 1 章 总则第 2 章 术语第 3 章 一般规定第 4 章 专项规划第 5 章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第 1 章 总则制定本规划的目的、适用范围、风景区规划的原则。第 1.0.1 条 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特制定本规范。第 1.0.5 条 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

9、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第 2 章 术语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资源、景物、景区、第 3 章一般规定3.1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结论:风景区发展的优势与动

10、力、矛盾与制约因素、规划对策与规划重点3.2 风景资源评价内容: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结论: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3.3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范围:确定规划范围及外围保护地带性质:特征、功能、级别目标:景区的自我健全和社会作用3.4 分区、结构与布局功能区、景区、保护区依据规划目标和规划对象的性能、作用及其构成规律来组织整体规划结构。根据规划对象的地域分布、空间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综合部署,形成合理完善又有自身特征的整体布局。 3.5 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从游憩用地生态容量、游人容量及其计算方法等方面来规范。总人口量、人口规模预测、分布等方面来规范。总体

11、的生态原则,生态分区及其利用保护措施,环境质量标准等来规范第 4 章专项规划4.1 保护培育规划进行风景保护的分类和分级分类: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发展控制区等,制定相应的划分标准和保护规定。分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制定相应的划分标准和保护措施。4.2 风景游赏规划景观特征的分析、游赏项目组织、风景单元组织、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游人容量调控,风景游赏系统结构分析等。4.3 典型景观规划典型景观特征与作用分析,与整体风景区的关系规划的原则、目标,内容、项目、设施、组织强调保护景观本体及其环境。4.4 游览设施规划游人与游览设施现状分析客源分析预测

12、与游人发展规模游览设施配备与直接服务人口估算旅游基地组织与相关基础工程游览设施系统及其环境分析4.5 基础工程规划包括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水排水,供电能源等,甚至防洪、防火、抗灾等。4.6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居民点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人口发展规模与分布;居民点性质、职能、动因特征和分布;用地方向与规划布局等内容。4.7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提出适合风景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及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步骤和措施。 4.8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4.9 分期发展规划第一期或近期规划:5 年以内第二期或远期规划:5-20 年第三期或远景规划:大于 2

13、0 年三、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42030) 第一条 为了全面发挥天台山风景区的功能与作用,实行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与科学地经营管理,促进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文本。规划年限近期:2004 年2010 年中期:2011 年2020 年远期:2021 年2030 年 1、简介性质:天台山风景区是以“山水神秀,佛道宗源”为景观特色,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朝觐和科学文化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风景区面积为 131.75 km2,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特、一、二级保护区)面积为 56.02 km2。外围保护带面积为 154.47 km2。 景点:一

14、级景点 19 个,二级景点 83 个,三级景点 96 个,四级景点 34 个。 三绝-石梁瀑、国清寺、赤城山四宝-恐龙(遗迹) 、隋梅、桐柏宫、云锦杜鹃林特色:凝聚成“山水神秀,佛道宗源”的景观特色。接待量:风景区的日游人容量为 2.2 万人次,年游人容量为 660 万人次。 (300 天 / 年)功能分区2、保护培育规划特级保护区不得修建任何建筑设施、在保育期内禁止游人进入、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一级保护区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 ,控制游人进入,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水源保护区不得安排任何对水源保护不利的项目与设施。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并

15、逐步退耕还林。二级保护区 少量住宿餐饮设施,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可安排适宜的游览欣赏项目 三级保护区 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限制无关建设,可安排适宜的游览欣赏项目。 3、外围保护带重视植被保护和景观培育,不得规划建设有污染或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和设施 典型景观规划 4、将“三绝”、 “四宝”列为典型景观。作 用-三绝是主体特征景观,是精华和等级质量 的代表 ;“ 四宝”是珍宝性资源、潜能、活力与前景所在。 规划目标-石梁瀑、国清寺有可能发展成为特级景点,而其他景点的等级和知名度也会不断提高。5、保护与利用:问题与完善办法、与其他景观的关系6、风景游赏规划景点规划-有一、二级景点共 110 个。景区规划:六大景区 游览交通方式为车游输送和步游赏景相结合的方式 7、游线组织及游程安排 观光一、二、三日游 全程观光游线 宗教专项游线 山水风光游线 导游设施配套 作业:请大家仔细阅读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