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Chapter9合并财务报表(下).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6197501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5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ter9合并财务报表(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Chapter9合并财务报表(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Chapter9合并财务报表(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Chapter9合并财务报表(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Chapter9合并财务报表(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合并财务报表(下),2,第一节 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一、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的抵消处理 (一)购买企业内部购进的商品当期全部实现销售时的抵消处理 销售企业实现了销售收入,并结转了销售成本。购买企业也实现了销售收入,并结转了销售成本。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3,例1:甲公司拥有A公司70%的股权,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个别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3000万元,系向A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成本为2100万元。A公司在本期将该产品全部售出,其销售收入为375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0万元,并分别在其个别利润表中列示。,4,借:营业收入 3000万贷:营业成本 30

2、00万,5,(二)购买企业内部购进的商品未实现对外销售时的抵销处理 销售企业实现了销售收入,并结转了销售成本。购买企业未实现销售,但存货价值中包含了未实现内部销售毛利。 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存货,6,例2:甲公司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个别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2000万元,系向A公司销售商品实现的收入,其商品成本为14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30%。A公司本期从甲公司购入的商品在本期均未实现销售,期末存货中包含有2000万元从甲公司购进的商品,该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为600万元。,7,借:营业收入 2000贷:营业成本 1400存货 600 也可将抵销分录编为: 借:营业收入

3、2000贷:营业成本 2000 借:营业成本 600贷:存货 600,8,(三)内部购进的商品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形成期末存货 将前两种情况的抵销处理进行合并即可。 即实现对外销售的部分: 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 未对外销售的部分形成存货: 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存货,9,例3:甲公司本期个别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5000万元,系向A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成本为3500万元。A公司在本期将该批内部购进商品的60%实现销售,其销售收入为375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并列示于其个别利润表中;该批商品的另外40%则形成A公司期末存货,即期末存货为200

4、0万元,列示于A公司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10,借:营业收入 5000(3000+2000)贷:营业成本 4400(3000+1400)存货 600,11,(四)购买企业内部购进的商品作为固定资产使用时的抵销处理 销售企业确认了销售收入,并结转了销售成本。购买企业将购买价格作为固定资产原价入账,则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了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予以抵销。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固定资产,12,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销售商品的合并处理 1、首先将上期抵消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消,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按照上期内部购进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销

5、售损益的数额进行抵消。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贷:营业成本,13,2、本期发生的内部购销活动,将内部销售收入、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按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入的数额予以抵销。 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14,3、将期末内部购进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对于期末内部购买形成的存货(包括上期结转形成的本期存货),应按照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入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数额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贷:存货,15,例4:上期甲公司与A公司内部购销资料、内部销售的抵销处理见例3。本期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向A公司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6000万元,销售成本为4200万元,甲公司本期销售毛利率与

6、上期相同,为30%。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从甲公司购进商品本期实现对外销售收入为5625万元,销售成本为45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期末内部购进形成的存货为2500万元(期初存货1000万元+本期购进存货6000万元-本期销售成本4500万元),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为750万元。,16,内部存货交易,(1)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600贷:营业成本 600 (2)抵销本期内部销售收入 借:营业收入 6000贷:营业成本 6000,17,(3)抵销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营业成本 750贷:存货 750,18,三、存货跌价准备的合并处理 (

7、一)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存货跌价准备的合并处理 对企业集团内某一成员企业计提跌价准备,对于企业集团来说也同样必须计提跌价准备。 *从单一企业来说,对商品计提跌价准备,为该商品可变现净值低于取得成本的差额; 而从企业集团来说,对该商品计提跌价准备,为该商品可变现净值与企业集团范围内取得该商品成本的差额。,19,*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当是将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与从企业集团的取得成本进行比较确定的计提金额。,20,对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合并处理,从购买企业来看有两种情况: 1、销售企业的购进成本购买企业本期期末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购买企业的取得成本 购买企业计提了跌价

8、准备,但企业集团不需计提跌价准备,应予以抵销。 应按照购买企业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借:存货贷:资产减值损失,21,例5:甲公司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向A公司销售2000万元,其销售成本为1400万元;A公司购进的该商品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A公司期末对存货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品已经部分陈旧,其可变现净值已降至1840万元。为此,A公司期末对该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并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列示。,22,(1)将内部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抵销 借:营业收入 2000贷:营业成本 2000 (2)将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抵销 借:营业成本 600

9、贷:存货 600 (3)将A公司本期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抵销 借:存货 160贷:资产减值损失 160,23,2、购买企业本期期末购进存货的可变现价值购买企业的取得成本,同时也销售企业的该存货的取得成本 应当按照购买企业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中内部购进商品取得成本高于销售企业取得成本的数额, 借:存货 贷:资产减值损失,24,例6:甲公司为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向A公司销售商品2000万元,其销售成本为1400万元,并以此在其个别利润表中列示。A公司购进的该商品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期末对存货进行检查时,发行该存货已经部分陈旧,其可变现净值降至1320万元。为此,A公司期末对

10、该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80万元。,25,(1)将内部销售收入与成本抵销 借:营业收入 2000贷:营业成本 2000 (2)将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 借:营业成本 600贷:存货 600,26,(3)将A公司本期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中相对于未实现销售利润的部分抵销: 借:存货 600贷:资产减值损失 600,27,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存货跌价准备的合并处理 1、将上期资产减值损失中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即按上期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中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数额: 借:存货贷:期初未分配利润,28,2、对于本期对内部购进存货在个别财务

11、报表中补提或冲销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数额也应予以抵销。 借:存货贷:资产减值损失,29,例7:承例5,A公司与甲公司之间本期未发生内部销售。本例期末存货系上期内部销售结存的存货。A公司本期期末对存货清查时,该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200万元,A公司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800万元。,30,解:期末存货 期初存货以提160万元 800万元 本期640万元 1400-1320剩余440万元,31,(1)借:存货 16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160 (2)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600贷:存货 600 (3)借:存货 440贷:资产减值损失 440,32,例8:承例5,甲公司上期向A公司销售商品2000

12、万元,其销售成本为1400万元;A公司购进的该商品当期未实现对外销售全部形成期末存货。A公司期末对存货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存货已经部分陈旧,其可变现净值降至1840万元,A公司期末对该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在编制上期合并财务报表时,已将该存货跌价准备予以抵销。甲公司本期向A公司销售商品3000万元,甲公司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成本为2100万元。,33,A公司本期对外销售内部购进商品实现的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销售成本为3200万元,其中上期从甲公司购进商品本期全部售出,销售收入为2500万元,销售成本为2000万元;本期从甲公司购进商品销售40%,销售收入为1500万元,销售成本为120

13、0万元。另60%形成期末存货,其取得成本为1800万元,期末其可变现净值为1620万元,A公司本期期末对该内部购进形成的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0万元。,34,解(1)借:营业成本 16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160 (2)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600贷:营业成本 600 (3)借:营业收入 3000贷:营业成本 3000 (4)借:营业成本 540贷:存货 540 (5)借:存货 180贷:资产减值损失 180,35,第二节 内部债权债务的合并处理,一、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以下内部债权、债务需要进行合并处理(本期) (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和债务进行抵销 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

14、款 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 3、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4、长期债券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 5、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 6、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36,抵销时,如: 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 借:应付债券贷:持有至到期投资,37,(二)在对内部应收款项进行抵销的同时,也应将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 对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抵销时,按各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相应坏账准备期末余额进行抵销。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贷:资产减值损失,38,例1:甲公司为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中有580万元为应收A公司账款,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600万元,甲公司当年计提坏账准备20

15、万元;应收票据中有390万元为应收A公司票据,该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为400万元,甲公司当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A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中列示有应付甲公司账款600万元和价公司票据400万元。,39,解: (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抵销: 借:应付账款 600贷:应收账款 600 (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抵销: 借:应付票据 400贷:应收票据 400,40,(3)坏账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抵销: 借:应收账款 20应收票据 10贷:资产减值损失 30,41,二、连续编制时,内部债权与债务及其坏账准备的合并处理 1、将内部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予以抵销,按内部应付款项的数额, 借:应付

16、账款等贷:应收账款等,42,2、将上期资产减值损失中抵销的各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相应坏账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即按上期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中抵销的各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相应坏账准备的数额, 借:应收账款等贷:期初未分配利润,43,3、对本期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予以抵销,即按本期期末内部应收款项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补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借:应收账款等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本期坏账准备为冲销时,则抵销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应收账款等,44,(一)内部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本期余额与上期余额相等时的合并处理 例2:承例1,甲公司和A公司上期内部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情况及其抵销情况如上例

17、1。甲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中应收A公司账款580万元,账面余额为600万元,甲公司上期对其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该坏账准备结转到本期;应收A公司票据390万元,该应收票据系上期发生的,账面余额为400万元,甲公司上期对其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该坏账准备结转到本期。本期对上述内部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未计提坏账准备。,(一)内部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本期余额与上期余额相等时的合并处理 例2:承例1,甲公司和A公司上期内部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情况及其抵销情况如上例1。甲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中应收A公司账款580万元,账面余额为600万元,甲公司上期对其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该坏账准备结转到

18、本期;应收A公司票据390万元,该应收票据系上期发生的,账面余额为400万元,甲公司上期对其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该坏账准备结转到本期。本期对上述内部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未计提坏账准备。,45,解:(1)将上期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 借:应收账款 20应收票据 1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0 (2)内部应收与应付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600 借:应付票据 400贷:应收账款 600 贷:应收票据 400,46,(二)内部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本期余额大于上期余额时的合并处理 例3:承例1,甲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中有应收A公司账款735万元,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800万元,甲公司对该

19、应收账款累计计提坏账准备65万元,其中20万元系上期结转至本期的,本期对其补提坏账准备45万元。应收A公司票据875万元,该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为900万元,甲公司对该应收票据累计计提坏账准备25万元,其中10万元系上期结转至本期的,本期对其补提坏账准备15万元。,47,解:(1)抵销上期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 20应收票据 1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0 (2)内部应收与应付抵销: 借:应付账款 800 借:应付票据 900贷:应收账款 800 贷:应收票据900,48,(3)抵销本期内部应收款项增加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 45应收票据 15贷:资产减值损失 60,49

20、,(三)内部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本期余额小于上期余额时的合并处理 例4:承例1,甲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中应收A公司账款538万元,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50万元,甲公司对该应收账款累计计提坏账准备12万元,其中上期结转至本期的坏账准备为20万元,本期冲减坏账准备8万元;应收A公司票据374万元,该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为380万元,甲公司对其累计计提坏账准备6万元,其中上期结转至本期的坏账准备10万元,本期冲减坏账准备4万元。,50,解:(1)抵销上期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 20应收票据 1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0 (2)内部应收与应付抵销: 借:应付账款 550 借:应

21、付票据 380贷:应收账款 550 贷:应收票据 380,51,(3)抵销本期内部应收款项冲销的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贷:应收账款 8应收票据 4,52,第三节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合并处理,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类型 1、固定资产 销售 固定资产2、存货 销售 固定资产为便于理解,本节将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项目,细化为“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累计折旧”项目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等三个项目来介绍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相关的合并处理。,53,二、当期的处理 (一)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抵销处理 1、固定资产 销售 固定资产 编抵销分录时,应当按照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转让价格与其原账面价值之

22、间的差额进行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贷:固定资产原价,54,例1:A公司和B公司为甲公司控制下的两个子公司。A公司将其净值为1280万元的某厂房,以1500万元的价格变卖给B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使用。A公司因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实现收益220万元,并列示于其个别利润表中。B公司以1500万元的金额将该厂房作为固定资产的原价入账,并列示于其资产负债表中。,55,借:营业外收入 220贷:固定资产原价 220,56,2、存货 销售 固定资产 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价,57,(二)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当期且计提折旧的合并处理 1、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相关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其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

23、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2、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因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而多计提的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借:累计折旧贷:管理费用,58,例1:A公司和B公司为甲公司控制下的两个子公司。A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给B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使用,A公司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680万元,销售成本为1200万元。B公司以1680万元的价格作为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入账。B公司购买的该固定资产用于公司的行政管理,该固定资产属于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当月投入使用,其折旧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为简化合并处理,假定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在交易当年按12个月计提折旧。,59,解: (1)借:营业

24、收入 1680贷:营业成本 1200固定资产原价 480 (2)抵销多计提的累计折旧: 借:累计折旧 120贷:管理费用 120,60,三、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取得后至处置前期间的合并处理 1、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予以抵销;同时,销售企业所确认的内部销售利润,也应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贷:固定资产原价,61,2、抵销以前会计期间因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而累计多计提的折旧额,同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借:累计折旧贷:期初未分配利润,62,3、将当期由于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因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而多计提的折旧额予以抵销。 借:累计折旧贷:管理费

25、用,63,例2:承例1,B公司2010年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为1680万元,累计折旧为840万元。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2010年计提折旧为420万元。,64,解: (1)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80贷:固定资产原价 480 (2)借:累计折旧 12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120 (3)借:累计折旧 120贷:管理费用 120,65,例3:承例1、例2,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为1680万元,累计折旧为1260万元,该固定资产净值为420万元。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2011年计提折旧为420万元。,66,解: (1)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80贷:固定资产原价 4

26、80 (2)借:累计折旧 24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40 (3)借:累计折旧 120贷:管理费用 120,67,四、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期间的合并处理 (一)使用期届满进行清理期间的处理 1、首先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2、在未进行清理前,仍应计提折旧,仍需进行抵销。,68,例4:承例3,2012年12月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使用期满,B公司于2012年12月对其进行清理,B公司对该固定资产清理时实现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14万元,在2012年度个别利润表中以营业外收入列示。随着对该固定资产的清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和累计折旧转销,在2012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中已无该固定资产的列示。,6

27、9,(1)按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80贷:营业外收入 480 (2)按以前多计提的累计折旧数额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营业外收入 36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60,70,(3)将本期因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多计的折旧额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120贷:管理费用 120将以上三笔抵销分录合并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20贷:管理费用 120,71,(二)内部交易固定资产超期使用进行清理期间的合并处理 例5:承例3,2012年12月31日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使用期满,但该固定资产仍处于使用之中,B公司未对其进

28、行清理报废。B公司2012年度个别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仍列示该固定资产的原价1680万元,累计折旧1680万元;在其个别利润表列示该固定资产当年计提的折旧420万元。,72,(1)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猴子那个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80贷:固定资产原价 480 (2)将因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多计提的累计折旧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累计折旧 36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60,73,(3)将本期因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多计提的折旧额抵销。 借:累计折旧 120贷:管理费用 120,74,例6:承例5,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2

29、013年仍处于使用之中。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为1680万元,累计折旧为1680万元;由于固定资产超期使用不计提折旧,B公司个别利润表中无该内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75,解: (1)将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80贷:固定资产原价 480 (2)将累计折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进行抵销。 借:累计折旧 48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480,76,(三)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未满提前进行清理期间的合并处理 例7:承前例,B公司于2011年12月对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处置,在对其清理过程中取得清理净收入25万元,在其个别利润表

30、作为营业外收入列示。,77,解: (1)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80贷:营业外收入 480 (2)借:营业外收入 24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40 (3)借:营业外收入 120贷:管理费用 120,78,第四节 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合并处理,一、当期的处理 1、将内部交易时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中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数额进行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79,2、将本期多计提的累计摊销进行抵销 借:累计摊销贷:管理费用,80,例1、甲公司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2001年1月8日向A公司转让无形资产一项,转让价格为820万元,该无形资产的账面成本为700万元。A公司购入该无形资产后即投入

31、使用,确定使用年限为5年。A公司200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的金额为656万元,利润表管理费用中有当年摊销的该无形资产价值164万元。,81,解: (1)将无形资产中所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进行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120贷:无形资产 120 (2)将本期多摊销的累计摊销进行抵销。 借:累计摊销 24贷:管理费用 24,82,二、持有期间的处理 1、将上期内部交易无形资产中所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进行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无形资产 2、将上期多摊销的累计摊销进行抵销。 借:累计摊销贷:期初未分配利润,83,3、将本期多摊销的累计摊销进行抵销。 借:累计摊销贷:管理费用

32、,84,例2:承例1,2002年12月31日A公司隔壁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的金额为492万元,利润表中管理费用中记有当年摊销的该无形资产价值164万元。,85,解: (1)将上期A公司无形资产中所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20贷:无形资产 120 (2)将上期多摊销的累计摊销进行抵销。 借:累计摊销 24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4,86,(3)将本期多摊销的累计摊销进行抵销。 借:累计摊销 24贷:管理费用 24,87,三、内部无形资产交易摊销完毕的期间的合并处理 例3:承例1、2,2005年12月,A公司该内部家哟无形资产使用期满,在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已无该无形资产摊余价

33、值,在其个别利润表管理费用中仍包含该无形资产使用本期摊销额164万元。,88,解: (1)将无形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抵销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20贷:无形资产 120 (2)将以前期间多摊销的累计摊销进行抵销 借:累计摊销 96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96,89,(3)将本期多摊销的累计摊销进行抵销。 借:累计摊销 24贷:管理费用 24,90,第五节 所得税会计相关合并处理,一、内部应收款项相关所得税的合并处理 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导致应收款项的账目价值低于原发生时确认的入账金额,导致与其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并产生暂时差异。要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91,例1:甲公

34、司为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中有1700万元为应收A公司账款,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800万元,甲公司当年对其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A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有应付账款1800万元。甲、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92,解: (1)将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进行抵销。 借:应付账款 1800贷:应收账款 1800 (1)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抵销 借:应收账款 1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93,(3)将甲公司对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导致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抵销。 计提坏账准备后,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700万元,而该应收账款的计税

35、基础仍为1800万元,形成100万元的当年暂时性差异。 确认时: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贷:所得税费用 25,94,抵销时: 借:所得税费用 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95,二、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的抵销处理。 购买企业存货的取得成本,在不考虑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其取得成本即为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其计税基础。 由于所得税是以独立的法人实体为对象计征的,该计税基础也为合并财务报表中该存货的计税基础。对于购买企业来说,存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也不涉及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问题。,96,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随着未实行销售损益的抵销,导致合并资产

36、负债表中存货的价值与存货的计税基础不一致,从而产生暂时性差异,并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97,例2:甲公司持有A公司80%的股权,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2001年利润表列示的营业收入中有5000万元,系向A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成本为3500万元。A公司在2001年将该内部购进商品的60%实现对外销售,其销售收入为3750万元,销售成本为3000万元,并列示于其利润表中;该批商品的另外40%则形成期末存货,即期末存货2000万元,列示于A公司2001年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得税税率均为25%。,98,解: (1)将存货内部交易抵销。 借:营业收入 5000贷:营业

37、成本 5000 (2)将存货内部交易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 借:营业成本 600贷:存货 600,99,(3)将存货内部交易进行合并时导致存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进行调整。 原个别报表中,A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一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合并财务报表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价值为1400万元,其计税基础仍为2000万元,产生了600万元暂时性差异。要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贷:所得税费用 150,101,三、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等相关所得税的合并处理 对购买企业来说,在不考虑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其

38、取得成本就是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即其计税基础,两者是一致的,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等。,102,在合并报表后,固定资产中所包含的未实行销售损益进行了抵销,导致固定资产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存在暂时性差异,要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等。,103,例3:A公司和B公司均为甲公司控制下的子公司。A公司于2001年1月1日,将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给B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使用,A公司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680万元,该销售成本为1200万元,A公司在2001年度利润表中列示有该销售收入1680万元,该销售成本1200万元。B公司以1680万元的价格作为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入账。B公司购买的该

39、固定资产用于销售业务,该固定资产属于不需要按照的固定资产,当月投入使用,其折旧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104,B公司对该固定资产确定的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税法规定一致。为简化合并处理,假定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在交易当年按12个月计提折旧。B公司在200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有该固定资产,其原价为1680万元,累计折旧为42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1260万元。所得税税率均为25%。,105,解: (1)将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 借:营业收入 1680贷:营业成本 1200固定资产原价 480 (2)将当年多计提的累计折旧抵销。 借:累计折旧 120贷:销售费用 120,106,(

40、3)确认合并报表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B公司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680-420(当年计提的折旧)=1260万元 B公司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680-420(当年计提的折旧)=1260万元 从个别公司角度看(B公司),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一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等。,107,合并后: 合并财务报表中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200-300(按取得成本计算确定的折旧额)=900万元 合并报表中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B公司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260万元 合并报表中该固定资产的暂时性差异=900(账面价值)-1260(计税基础)=-360万元,108,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90(360*25%)贷:所得税费用 90,109,110,111,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