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萱草的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作者:罗金凤指导老师:张宗勤属 中 文 名 : 萱 草 属 属 拼 音 名 : xuancaoshu 属 拉 丁 名 : Hemerocallis 中 国 植 物 志 : 14:52 分 类 : 被 子 植 物 门 单 子 叶 植 物 纲 百 合 目 百 合 科 描 述 : Hemerocallis L. 萱 草 属 , 百 合 科 , 约 20 种 , 分 布 于 中 欧 至 东 亚 , 我 国 约 有 8种 , 各 地 均 产 之 , 花 黄 色 或 橙 红 色 , 美 丽 , 供 观 赏 用 , 其 中 萱 草 H. fulva L. 的 花 晒 干 后供 食 用
2、 , 名 金 针 菜 。 多 年 生 草 本 ; 根 常 肉 质 ; 叶 基 生 , 狭 长 ; 花 葶 高 于 叶 , 上 部 分 枝 , 因 此花 序 有 时 呈 圆 锥 花 序 式 ; 花 被 漏 斗 状 或 钟 状 , 裂 片 6, 外 弯 ; 雄 蕊 6, 花 药 背 着 ; 子 房 3 室 ;蒴 果 室 裂 , 革 质 ; 种 子 成 熟 时 黑 色 , 光 亮 。 所 有 物 种 : 矮 萱 草 北 黄 花 菜 北 萱 草 长 管 萱 草 大 苞 萱 草 多 花 萱 草 黄 花 菜 黄 花 萱 草 西 南 萱 草 小 黄 花 菜 小 萱 草 萱 草 萱 草 (原 变 种 ) 折
3、叶 萱 草 褶 叶 萱 草 重 瓣 萱 草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系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萱草( H emer ocallis f ulva ) 是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 , 原产中国, 被称为中国的母亲花 0 1 。20 世纪前期, 美国一些植物园、园艺爱好者收集中、日等国所产萱草属植物, 进行杂交育种 , 现已培育出万种以上品种 2 , 成为重要的观赏及切花花卉, 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种最多的一类。由于萱草品种繁多, 花色鲜艳, 且生长强健, 适应性强
4、, 喜湿润也耐旱, 喜阳光又耐半荫, 被广泛应用于园林中的花丛、花境、地被、花坛等配植, 尤其适宜水旁和草地丛植。目前, 我国萱草的生产面积逐年增大 ,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萱草种苗用于园林绿化 , 生产技术的提高非常重要。因此针对我国萱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根据栽培经验,从种苗繁殖、生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萱草的合理化生产模式, 并简要介绍萱草的园林应用, 对于提高萱草的产量和质量及其合理园林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大花萱草的繁殖有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芽法、组培法, 还有利用无性系植株分割成有生长点的根系和薄片进行离体培养促进生根, 然后进行栽植等方法。但从对大花萱草繁殖方法
5、研究的情况来看, 分株繁殖与播种繁殖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但由于大花萱草自然结实率低, 大部分品种还不结实, 而且播种繁殖, 需要的时间长, 植株长势不一致,植株不易存活; 而分株繁殖, 如果在春季进行分株移栽, 当年即可抽薹开花, 操作简单, 植株长势一致, 且容易存活。所以, 通常采用分株繁殖,本试验的目的, 是采用什么样的基质对分株繁殖好, 从而使大花萱草在当地园林绿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 种苗繁殖技术1.1分株繁殖1. 1 最佳繁殖时间 萱草分株一般在3 月中旬和10 月中下旬进行, 从实践栽培中发现, 分株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萱草露出土面部分明显可见时, 此时分株的好处是叶子较短
6、, 分株后的植株不需要过多水, 易存活; 另一点好处是由于叶短和无花茎, 更便于操作。此外, 通常春季的土壤比较潮湿, 这对植物生长有利。所以春季繁殖的植株生长迅速, 如果分株不太小, 通常第1 年就可开花。1. 2 具体操作 首先挖出株丛, 再用刀将株丛分切成1 2个芽的小株, 每个分株后的植株需带芽和足够的根系。如果希望分株后的植株第1 年就能开花良好, 分株时需每丛保留3 4 个芽。春天分株, 夏季即可开花, 只是花期略有推迟。一般情况下2 3 年分株1 次, 以保证有旺盛的生长势。分株繁殖萱草通常在春季植株萌芽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黄后进行分株。根据不同品种孽芽增生的速度不同, 用于分株繁
7、殖的母株通常是生长 2 3 a 以上, 生长健壮、品种纯正、芽子饱满的植株。分株时将植株根系挖起, 清除枯叶, 抖净泥土, 露出主侧芽, 按照芽丛着生的位置和数量, 按每株 1 3 个芽用刀将根状茎横向切断分株。栽植前, 需将种苗投入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溶液中浸 10 min, 或 0. 1% 高锰酸钾浸泡数秒, 晾至表面不显湿状。栽前 2 3 d 苗床整平浇透水, 栽植时按 20 cm 20 cm 的株行距开穴, 每穴 1 株。栽时将根摆顺,覆土厚 3 5 cm。也可栽植后浇水。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虫害。若春季分株, 则夏季就可开花
8、。栽植萱草一般选择平坦无低洼、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平地或缓坡地, 最好是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pH 6. 0 6. 5 的土壤。由于萱草为肉质根, 不耐积水。其根系发达, 分蘖较快, 移栽前要深翻 30 cm 左右, 结合翻地施60 000 75 000 kg # hm22 , 钙镁磷肥 900 1 125 kg#hm22 , 钾肥 225 375 kg# hm22 。翻耕以后耙耱土壤, 整细耙平, 做到上虚下实, 整平后做畦, 畦宽 1 m, 长约 8 10 m。栽培管理1.3分根繁殖植株具有较强的萌蘖能力,生长几年后便形成较大的株丛。从分割的时间来看,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从分根成活效
9、果来看,春季和秋季分根成活率好于夏季,原因是春、秋两季植物体生理活动及代谢较小,对外界物质需求量不大,所以早春和晚秋分根则效果更好;而夏季是植株生长的旺盛季节,植株对外界物质的需求量加大,分根会对根系或多或少地造成损伤,影响根系对水和养分的吸收,从而导致植株缓苗时间过长或部分出现死亡。因此提倡早春和晚秋进行分根繁殖。分根应注意挖取和分割时尽可能地保持根系完整,分割器具应锋利,每个分割块要保持10 个以上的芽(植株)。栽植时坑穴要宽大一些,坑的深度应超过原植株根系的深度。适当追加底肥,保证成活后植株生长得更好。几年后还可以再进行分栽1. 4 组培繁殖通常情况下使用萱草的花茎带腋芽茎段或分枝处的茎
10、段作为外植体。先用 70%酒精灭菌 1015 s,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4 5 次, 再倒入 0. 1% 升汞中 , 依材料幼嫩程度消毒 3 8 min, 无菌水冲洗 4 6 次进行外植体的灭菌处理。并在培养室温度( 25 ? 2) e , 光照强度 40 60 Lmol#m22#s21 , 光周期 16 h/ 8 h 条件下进行培养。大量温室培养试验表明, 可以将温室培养分 3 个步骤进行。启动培养: 将花茎带腋芽茎段和接种至启动培养基(MS+ 62BA 1. 0 mg、 L21 + NAA0. 1 mg、L21 + 蔗糖 30 g 、 L21 + 琼脂 6 g、L21 , pH5. 8 6.
11、 0) 培养。将幼嫩花茎分枝处茎段接种至 MS+ 62BA 1. 0 mg、L21+ NAA 0. 01 mg、L21 + 蔗糖 30 gL21+ 琼脂 6 gL21 ( pH 5. 8 6. 0) 进行培养。增殖培养基: 将启动培养基上分化形成的芽接种至增殖培养基( MS+ 62BA1. 0 mg# L21 + NAA0. 1 0. 2 mg# L21+ 蔗糖 30 g# L21+ 琼脂 6 g# L21 ,pH 5. 8 6. 0) 进行增殖, 对增殖出的丛生芽多次反复切割进行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 将继代培养高度 2 3 cm 芽接种到培养基1/ 2 MS 或添加 NAA0. 1 mg
12、# L21 + 蔗糖 30 g# L21 + 琼脂 6 g# L21 , pH5. 8 6. 0。2.种苗的质量要求种苗为组培苗或分株苗, 组培苗为出瓶移栽后在温室中越冬过的幼苗。分株苗可以用直接分株的芽子或分芽后经过1 a 培育的种苗。要求品种纯正, 大小一致, 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2. 1炼苗及移栽春季选择生根种苗培养2 周, 平均苗高46 cm, 根数3 5 条, 平均根长1 2 cm, 4 片叶子时的生根苗进行移栽。移栽前将生根苗移至温室中, 锻炼3 d, 之后揭开封口膜, 在瓶中加入20 mL自来水, 3 d 后取出移栽。取出生根苗在温水中浸泡, 洗掉黏附的培养基, 移栽到草炭B沙
13、子体积比1B1 的基质中。移栽后浇1 次透水, 保持温度23 25 e 、空气相对湿度80%。移栽2 周后, 进行正常管理。萱草的栽植株行距根据品种不同,植株蘖芽增生的速度不同, 株行距通常为30 cm30 cm 或40 cm 40 cm。上、根向下放置, 使根系舒展, 先放表土, 分层踏实, 使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 栽植深度以覆土高于原覆土2 cm为宜。栽培完后进行灌水, 保持土壤湿润。2.3 病虫害防治萱草的主要病害为叶枯病和锈病, 这 2 种病害均以预防为主。叶枯病对萱草的茎、叶均有危害, 发生严重时可使全株叶片枯死, 花蕾干枯凋落 , 影响观赏。用 50% 代森锰锌 500 800 倍
14、液可有效防治发病初期的叶枯病。萱草锈病是由柄锈菌属的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的, 多在病残组织中越冬。每年 6 7 月份发生严重。种植过密、湿度过高、土壤粘滞贫瘠、氮肥使用过多等, 都易诱发锈病。除了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保持适当株行距 , 以利通风透光, 避免栽植在低洼潮湿的地段,并注意少施氮肥外, 还要及时清除病残植物体并集中烧掉 , 并通过药剂进行防治, 如锈病发病初期用 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 000 1 200 倍液每隔 10 15 d 喷洒 1 次。红蜘蛛和蚜虫是萱草的主要虫害, 通常将三氯杀螨醇稀释 1 000 倍液喷洒。当蚜虫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时 , 可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5、2 5003 000 倍液或 25% 氯氰菊酯乳油 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每隔 5 7 d 喷 1 次, 喷药液 1 125 kg #hm22 , 连喷 2 3 次。2.4病种病原与症状防治方法2.41萱草锈病真菌性病害, 病原为萱草柄锈菌。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茎。开始在叶片背面及花茎上产生疱状斑点状夏孢子堆; 破裂后, 散出黄褐色粉状物的夏孢子; 夏孢子堆的周围往往失绿而呈淡黄色, 严重时叶片布满夏孢子堆,使整叶变黄。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长椭圆形成条状的冬孢子堆, 埋生于表皮下。锈病严重危害时, 全株叶片枯死, 花梗变红褐色, 花蕾枯萎或凋谢脱落。园艺防治: 合理密植, 及时剪除和销毁病茎和
16、病叶及干枯花茎。 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药物防治: 发病期喷施80% 代森锌600 倍液, 或20%粉锈宁4000 倍液每隔10 15 天喷施1 次也可用97%敌锈钠250 300 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 10 天喷施一次2.42萱草叶枯病病原为真菌大茎点菌和炭疽菌。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黄初色斑。以后扩展成大病斑, 并有各市地多小黑色粒点。病斑与健叶组织交界处为深褐色。轻者叶片发黄, 重者全叶枯死。花茎多在近地面处发病, 严重时 全株枯死。园艺防治: 合理施肥, 及时清除植株病残体。提高种植地排水、通风与透光性能药物防治: 发病期喷施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代
17、森锌可湿粉剂600 倍或1%波尔多液。喷洒8 10 天喷施一次。2.43萱草炭疽病病原为真菌丛刺孢属菌。该病主要危害叶片。盛病的叶片初期在叶尖或叶缘处产生水渍褐色的圆形斑点,逐渐扩展成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淡褐色, 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形成一深褐色晕圈。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刺状小点, 潮湿时出现粉红色胶状物, 系炭疽病的特有症状。发病严重时, 病斑可互相连接成大病斑。组织坏死, 导致全叶枯死。园艺防治: 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 注意通风透光; 严重发病的地域,避免连作药物防治: 发病前, 喷施1: 1: 100 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发病期, 喷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
18、00 8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隔10 15 天喷1次。药剂交替使用, 效果更好2. 5 种苗出圃及注意事项萱草出圃时间通常在早春萌发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黄后。出圃销售通常结合分株, 以分株的芽为单位或株丛为单位。分芽出圃的适用于 3 a 或 3 a 以上的苗子; 1 2 a 的种苗以株丛为单位出圃销售, 均为裸根苗。起苗时间为阴天或 10B00 之前 , 16B00 之后。萱草种苗的短距离运输可将裸根苗直接包装于纸箱中, 正确标识后, 用普通运输车即可。长距离运输可以将裸根苗混以湿润的锯末或草炭后,先用塑料袋包装, 然后将
19、塑料袋放于纸箱中 , 正确标识后采用冷链运输, 防止运输过程中苗芽风干或高温高湿及闷热5. 绿化一次种植多年受益3月下旬至4 月上旬为返青期。5 月上旬进入初花期,花期集中,群体花期27 天左右。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为果熟期,种子的成熟度和饱满度均较高。 10 月中上旬为枯萎期(花葶早于叶片枯萎),年生长200 天左右。由于其根系较为发达,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表现出较强的耐旱和耐寒能力。返青早、花期早、花色鲜艳;既可单独种植也可成片种植,也可与其它不同花期的花卉进行搭配种植,也可以种植在乔木或灌木空间地。5.1 萱草的园林应用萱草是我国传统的庭院花卉, 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有 3 000 多
20、年 3 。其花色艳丽、栽培简单、春季萌发早、花期长、且耐半荫, 绿叶成丛极为美观 , 是优秀的园林绿地花卉, 多用于布置花坛、花境或隔离带等, 尤其适宜做为疏林地被植物栽植。其中, 大花萱草对碱性土具有特别的耐性, 是油田及滩涂地带不可多得的绿化材料。这主要是由于大花萱草覆盖地面,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从而抑制土壤返盐; 同时, 大花萱草的根茎肥大粗壮,其分布庞大的根系有利于促进降水与灌溉水的下渗, 加速土壤脱盐过程。从而既可用来布置各式花坛、马路隔离带、疏林草坡等, 亦可利用其矮生特性作地被植物。园林绿化中, 使用宿根花卉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通过密云地区的运用结果表明。宿根花卉栽培技术简单,
21、根据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认真进行宿根花卉间的品种组合和花色花期的组合,在于乔灌木的组合上,注意种植层次。根据宿根花卉对光照的需要。合理配置,构成城市绿化美化的群体,宏观效果是好的。宿根花卉又称多年生草本,其 地下组织能宿存越冬,次年能萌蘖开花并延续多年,是目前花境中的主角,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植物材料。在花境设计中,因其丰富的花色及叶色,成为设计师进行色彩设计的优秀素材,以创造出不同类型的花境,或冷或暖,或单色或缤纷。色彩对视觉在空间属性的大小、轻重和远近的作用,在花境设计和应用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给人带来不同的温度感,并通过视觉改善人们的心理感受。
22、本文以上房园艺宿根植物材料为基础,根据花色和叶色进行分类,以给设计师提供设计素材。红、橙、黄被称为暖色系,常具有温暖和令人兴奋的感觉,是喜庆热烈的颜色;紫、蓝、绿为冷色系,给人以清凉和宁静的感觉,是舒缓放松的颜色。(二)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一)一年种植多年受益. 在园林绿化中,宿根花卉是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它管理较粗放,在种植后一般不需特别管理,即能连年开花.即:每年春季解冻后于3月旬浇返青水,冬季要浇足冻水,发现病虫后及时防治,根据花卉的习性适时修剪,可以使植株健壮,增加花量,还可使某些品种延长花期,提高观赏效果.月季在盛花期内每.天剪一次残花,剪口留在饱满芽处;金鸡菊、金光菊、黑
23、心菊每一次花期过后,对植株进行修剪,一般植株留茬高度在25公分_30公分,修剪后20天_25天又出现第二次花期,开花时间可持续到十月中旬.(二)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效益. 宿根花卉一般在各种土壤里都能正常生长,几乎不用打药防治病虫,适应性强.有的土壤贫瘠,种不了冷季型草,可选择耐瘠薄的宿根花卉大量种植,用来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如土壤瘠薄处,可选择石竹、金光菊、金鸡菊、多倍体萱草等.(三)了解自然,增长科学知识.宿根花卉不仅有美化作用,而且富有教育意义.人们在欣赏之余,更有助于对自然的了解,增长科学知识. 我们在城市绿化中,选择的花卉品种尽可能多一些,以适应密云地区的花卉为主,达到普及自然科学
24、知识的目的.(一)宿根花卉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道路绿化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单调的柏油马路上跳跃的音符,是道路降噪,降尘的天然屏障。在绿化设计中遵循适地适花#运用多种植物造景方法,展示植物景观配置的层次性,色彩搭配的艺术性,四季变化的多样性,展示植物景观,城市景观。道路绿化中选用的花卉主要以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强的一年生花卉为主,每一条道路应用的宿根花卉品种不宜过多,一般道路长的可选择5种-6种,道路短的2种-3种为佳,体现道路绿化的整齐性、特色性.使用宿根花卉在品种选择上要求三季有花,每一种都需要有相当的数量种植一定大的面积(一般长50米,宽1米-1.5米)发挥宿根花卉的群体效果。(二)宿根
25、花卉在公园绿化中的应用。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场所。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对公园的人文景观,植物配置,花卉应时欣赏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在花卉栽植中,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花卉品种尽可能多,提高绿化,美化档次。2.1公园的入口,主要地段选用花#叶、株、姿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品种。 如春季开花,可选用芍药、鸢尾、石竹,等。 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性极耐寒,园林中用于花境花坛及自然式栽植,或与山石相配,更具特色;鸢尾可在公园的水肥充足地点栽植。 夏季开花,可选择多倍体萱草、月季、黑心菊、金鸡菊、玉簪、宿根福禄考等。秋季可选择荷
26、兰菊#九月菊等。2.2 空旷区,视野开阔,可选用一些管理粗放的品种。如金鸡菊、金光菊、黑心菊等,它们花期长6月-10月,适应性及耐寒性均强,不择土壤,极易栽培,自播能力强,常成片逸生为地被。2.3 树荫下和建筑背阴处,可选用玉簪等耐荫的品种,既丰富了园林景观,也增加了植物配置的成景层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6 .利用6.1 药用萱草根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膀胱实热、心肾虚火旺盛引起的小便赤热及手心潮热等症。挖取鲜根,洗净泥土,煎煮后即可服用,或与其它同效药同用以加强疗效。药谚语:“花中自有健身药,种花长福,赏花长寿,爱花养性,常在花
27、间走,活到九十九” 和看花解闷有胜于服者。6.2食用黄花萱草的花可与猪肉,鸡肉等同烩,也可与木耳,鸡蛋,海米烧汤色黄味美,清香可口,熘炒黄花猪腰,金针全鸭,黄花炒肉丝,黄花炒鸡蛋,黄花菜鸡蛋汤。参考文献: 1 燕安. 中国的母亲花) ) ) 萱草 J. 百科知识, 2005( 10) : 48. 2 金立敏. 优良的庭院花草) ) ) 大花萱草 J . 中国花卉盆景,2008( 1) : 425.3 邓永强, 汪开毓, 黄小丽. 鱼类小瓜虫病的研究进展 J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5, 20(2): 1 49- 153. 4 武帆, 李淑敏, 孟令波. 菌根真菌、根瘤菌对大豆/ 玉米氮素
28、吸收作用的研究 J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6) : 6210. 5 白朴, 马建静. 植物泡囊丛枝菌根及其应用展望 J . 生态农业研究, 2000, 8( 3) : 232 25.6 杨 秋生 李振宇 主译。英克里斯托.弗.布里克尔 主编7 冰瀑 我国的植物资源 2005-5-10 8 季静,王罡 花卉事典 北京科学出版社 P5355 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五册P422. 科学出版 10 任步钧1 北方畉林观赏植物图谱M 1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 社, 19721 11 魏昌贵, 陈章发, 刘雪源, 等 1 防治斜纹液蛾的药剂筛选研究J1 湖南农业科学, 2003, ( 6) :32- 33, 341 12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社, 2003.13 严泽湘:瓜果花卉果食疗点菜点与验方。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