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运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近几年,本院临床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采用美国 BD 公司生产的 Vialon 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观察患者 1050 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 1029 例,成功率为 98%.留置
2、时间(5+2)d,留置时间最长可达 11d.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 6 例,占失败原因的 28.5%.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 9 例,占失败原因的42.8%,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 6 例,占失败原因的 28.5%.留置成功的,因导管堵塞拔针 41 例,占 4%.因液体外渗拔针 8 例,占 0.8%.因静脉炎拔针 4 例,占 0.4%.根据观察,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阐述如下。1 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1.1 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
3、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1.2 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1.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1.3 做好物品的准备本院采用美国 BD 公司生产的 Vialon 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
4、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1.4 正确的穿刺方法双手操作送管法:在穿刺上方 10cm 处扎止血带,2% 碘伏消毒 2 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 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 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右手固定针翼,左手持针座送软管,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单手送管法: 静脉输液是治疗儿科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儿科静脉穿刺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传统的金属头皮针,不能有效地保证补液用药的需要,直接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
5、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既造成患儿的痛苦,又易使浅表静脉受到破坏,使以后的静脉穿刺更加困难,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的普及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临床中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需双手操作送软管,这种方法适用于配合操作的患儿。但当护士单独值班时,若患儿哭闹,不配合,双手操作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常会因无法固定穿刺部位,导致穿刺失败,降低穿刺成功率。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与工作效率,临床中,我们采用单手送管法,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具体方法:取出留置针,连接输液器头皮针,排净空气;转动针芯,松动外套管,松动时避免上下拉动,以免损伤导管,使套管在上,针翼在下,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固定穿刺部位,
6、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捏住导管座和针翼部分,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 1/2 或 2/3 处以 1530角进针直刺静脉。穿刺角度较头皮钢针稍高,避免角度过低损伤导管及静脉外膜;进针速度宜慢,以免刺破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cm-0.5cm,左手不动,右手拇指指腹顶住外套管针座,食指协助,向血管内送软管(如果遇见穿刺难度大的患儿,见回血后,无法确定确切位置时,操作方法又有所不同,可将右手中指指腹顶住针心的针翼,但不向后用力,而是右手拇指拇指指腹顶住外套管针座,食指协助。向血管内送软管,这时软管将沿着进入血管那少许针心的方向进入血管内,软管进入血管后中指才用力退出针心,这
7、样更多时候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将软管全部送入后,中指指腹顶住针心的针翼向后用力,最后拔出针心,松止血带,打开调速器;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取出松解压脉带。1.5 妥善固定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2.正确的封管2.1 封管液的种类即 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 250ml 加肝素钠 1.25104U.2.2 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 510ml 停止输液后每隔 68h 冲管 1 次2. 肝素钠溶液 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
8、可持续12h 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2.3 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 0.5ml 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3,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
9、液 23ml 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3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3.1 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留置套管针时,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 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者如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3.2 留置套管针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
10、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3.3 套管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5+2)d 为宜,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3.4 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3.5 套管针封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3.6 保护好留置针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
11、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4.1 首先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4.2 做好健康宣教置管前护士应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知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4.3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以无菌敷贴覆盖,牢固固定套管针,输液管长短适宜。正确封管。4.4 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1)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
12、静脉硬化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早期 048h 采取50%硫酸镁湿敷。48h 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炎症反应。(2)观察输液是否顺畅。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导致输液不畅。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观察及护理。导管堵塞也可导致输液不畅,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
13、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4.5 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全面护理。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1 次/2h,20min/次。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 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 1 次。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
14、液体滴空。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可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5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5.1 穿刺部位感染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5.2 皮下血肿 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
15、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5.3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
16、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5.4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5.5 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
17、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 5.6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 3 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