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针刺技术在CC复合材料中应用.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6192225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技术在CC复合材料中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针刺技术在CC复合材料中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针刺技术在CC复合材料中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针刺技术在CC复合材料中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针刺技术在CC复合材料中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针刺技术在 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中的应用http:/ 2006-11-0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四十三所 西北工业大学 收藏该文章 针刺技术在 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中的应用刘建军 1,李铁虎 2,郝志彪 1,李飞 1,嵇阿琳 1(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四十三所, 西安 710025)2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72)摘要: 本文在介绍刺针功能的基础上,对针刺技术用于 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成型的原材料特点、工艺与应用等进行了论述,对针刺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关键词:针刺;纤维;增强织物 1 前言针刺技术是利用纺织工业的非织造布技术,用截面为三角或其它形状的棱

2、边上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维布、网胎或复合叠层材料进行接力针刺,从而制备炭/炭(C/C)复合材料准三维织物预制体的方法。由于针刺 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孔隙分布均匀、易致密成型、较高的面内和层间强度等特点,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 C/C复合材料预制体,并可用做其它复合材料增强预制体 1-4。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生产炭纤维的原丝作为针刺的材料开始,因低制作成本、易于制作复杂型面制品的强技术适应能力,原材料和针刺工艺不断得到改进,目前已发展到利用炭纤维作为针刺的材料。由于针刺增强织物中材料构成成分、刺针和工艺的多样性,使得针刺增强织物具有相当的可设计性,是一种多用途的织物成型技

3、术,可成型平板、锥体、圆筒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飞机刹车盘、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扩散段以及其它高温领域用 C/C复合材料增强预制体。2刺针的结构与作用2.1刺针的结构常见刺针的结构如图 1所示。针尖的主要作用是协助工作段更容易刺入制品中。针叶是刺针的主要工作部位,针叶直1径(截面高度)、针叶长度,针叶截面形状是针叶的重要参数。针叶的直径决定了刺针的强度并影响针体弹性。针叶的长度取决于钩刺间距和钩刺数目,同时对针体的弹性产生影响。针叶的截面形状一般为等边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的改进形、圆形等,它对刺针是否能够均匀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扰曲力,在针刺过程中提供最佳工作条件非常重要。渐缩锥的主要作用是增加

4、针体弹性。渐缩锥个数越多、长度越长,针体弹性越好。常见刺针有单渐缩锥针和双渐缩锥针两种。从断针率方面来看,由于针刺过程中刺针所承受的来自各方向应力不平衡,使用弹性较好的针体可以降低断针率。图 1 刺针的结构钩刺是刺针携带纤维的部位,是刺针最重要的部位。依据钩刺间距大小,刺针可分为R、M、C、F、S 型,间距大小决定了纤维相互缠结程度和阻力大小。钩刺形状主要采用三维成形的 HL和 RF形,在加工时修圆边缘,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延长刺针寿命。钩槽深度、钩槽长度、齿突高度和下切角度是钩刺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钩刺每次针刺所能握持的纤维数量,进而决定了针刺时引入纤维束中纤维的数量,它对于预制体的力学性能

5、起决定作用,同时也影响预制体的平整度。图 2 钩刺结构因此,刺针的选用应确保针体具有足够的刚性,同时应兼具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合理的棱边齿数、齿距以及合理的钩刺几何形状及参数。2.2 刺针的作用刺针经过反复穿刺,把部分水平纤维通过钩刺的“携带”作用引入到垂直方向上,这些纤维与水平方向上的纤维相互缠结、相互约束,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和独特结构的预制体。钩刺穿刺网胎时首先接触的是网胎表面层纤维,此时钩刺的抓取、容纳能力最强,随着针刺深度的增加,钩槽逐步为网胎表面层纤维所充满,继续下刺,钩刺的握持能力便明显下降。对于针叶上各钩刺,由于位置关系,进入网胎的次序有先有后,所面对的网胎结构也因前面钩刺对网胎的

6、作用而不同,接触各层次纤维的机率不同,在一定针刺深度下,先进入纤网的钩刺到达的位置较深,所携带的纤维转移程度也较大 5-6。刺针钩刺在对网胎中纤维抓取、携带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对纤维的损伤。钩刺将直接切断、划伤与之接触的平面内纤维。对于所引入的纤维,随针刺深度的增加,钩刺所握持的纤维受到的牵拉力、挤压力不断增大,钩刺的棱角、毛刺对纤维也出现较大的损伤。纤维过多的损伤甚至断裂,直接影响预制体的结构和性能,在提高纤维转移数量的同时应尽量避免纤维损伤。一般来讲,针叶粗、钩刺大的刺针对纤维损伤较大;制品密度大,刺针穿刺时阻力大,纤维损伤也会增加;针刺深度过大,被握持纤维的断裂会增多;针刺频率过大,纤维受

7、到的冲击力大而易被损伤。3 纤维的特性、针刺工艺与应用纤维本身性能决定了其针刺工艺性能,纤维本身强度越高、断裂伸长率越大、纤维表面越光滑、截面形状越规则,纤维承损能力就相对越高。针对纤维原材料的特性,应合理选用刺针及工艺,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以生产炭纤维的原丝,即有机类化纤如粘胶丝、聚丙烯睛等作为针刺 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的原材料,因较高的强度、断裂伸长、抗摩擦等而在针刺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抗损伤容限能力,针刺工艺性较好,但由于在后续的炭化过程中织物的收缩形变较大,织物性能的可控性较差,目前主要在保温炭毡材料中应用之外,很少作为针刺 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的原材料。聚丙烯睛预氧化纤维具有适中的强

8、度、断裂伸长和抗针刺损伤能力,因而作为针刺技术的原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技术相对成熟,预氧化纤维物理机械性能如表 1所示。聚丙烯睛预氧化纤维应用主要包括短切纤维和预氧化纤维布的应用。纤维短切的工艺包括纤维短切、梳理成网以及叠层(铺层、缠绕)接力针刺,必要时在纤维制备时可对纤维进行卷曲处理以提高针刺的工艺性能。叠层的方式可以是网胎叠层、也可以是网胎和炭布的复合叠层,主要取决于制品的功能应用。炭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用,如 3K、6K,平纹、斜纹、无纬布等。聚丙烯睛预氧化纤维整体毡性能见表 2。表 1 聚丙烯睛预氧化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技术参数 单位 指标单纤维线密度 dtex 1.00-1.25单

9、纤维直径 m 9.5-11.5断裂强度 cN/ dtex 2.00断裂强度 Cv值 % 15断裂伸长 % 13.0断裂伸长 Cv值 % 20.0碳化指数 % 43-47表 2 聚丙烯睛预氧化纤维整体毡性能技术参数 方向 单位 指标体积密度 / g/cm3 0.20X-Y向 N 250拉伸断裂强力Z向 N 13预氧化纤维布以法国 NOVELTEX针刺技术为代表,为法国 SEP公司专利,发展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主要是为了解决 2D SEPCARB产品的各向异性、低层间剪切强度、厚壁制品的分层和裂纹缺陷等问题 7-8。其预制体成型方法是采用 PAN预氧化纤维缎纹布,利用倒钩针将层面纤维挂入垂直方向

10、,而在退针时纤维停留在原位。NOVOLTEX 针刺技术突出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制造低成本的 C/C复合材料;易于工业化;适用于生产厚度方向变化大、复杂形状和需要敏感机加的部件;使 C/C复合材料各个方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包括螺纹连结需要的高剪切强度。基于上述优点和预制体的成型工艺,Noveltex 的这种织物也被称作超细 3D非编织炭织物,在平板和锥形预制体上大量应用。由于预氧化纤维本质上仍属于有机纤维系列,因此使用预氧化纤维制作的预制体需进行炭化处理,在炭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可能导致严重形变,特别是对内型面复杂,不易加工的制品,型面要依靠碳化芯模或机加保证,技术上难度较大;由于纤维

11、炭化是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最终形成的炭纤维强度较低;受炭化产率的影响,最终制品的纤维体积含量较低,一般为 8-15%,因此,寻求使用炭纤维直接针刺成型是针刺技术新的进展 9。炭纤维的应用也包括短切纤维和纤维布的应用,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与预氧化纤维相同。炭纤维针刺增强织物具有纤维强度高、可省去高温炭化工艺、高温处理后收缩变形小、制品纤维体积含量高等优点,但由于断裂伸长较低使得网胎梳理和针刺的工艺性较差,表现在纤维抗针刺损伤能力较低、纤维导入的长度较短。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在针刺前对纤维进行增韧处理,提高梳理和针刺性能。无论选用任何一种原材料,为提高增强性能,针刺工艺如刺针、针刺密度、针刺深度、铺层

12、设计等因素的选择均需要通过具体的工艺试验来确立,合理的工艺参数是提高增强织物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关键。4结束语 针刺技术在 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中已成为重要的成型技术,并已显示其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各类针刺 C/C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材料技术,已在固体火箭发动机C/C喉衬、C/C 扩张段、飞机 C/C刹车盘上等广泛应用,并占有主导的产业地位。此外,针刺 C/C复合材料技术可用以成型 C/C复合材料发热体、隔热屏、异性支架及其它结构和功能件,但在针刺及后续复合工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特别是炭纤维作为原材料的针刺上存在需突破的关键点。参考文献:1 曹云海.飞机炭刹车盘用针刺毡的研究.航空

13、精密制造技术,1995,31(2):32-342 陈腾飞等.航空刹车用 C/C复合材料坯体结构的研究.矿冶工程,2002,22(1):69-713 D.Boury,Munoz,A.Albert.Ariane5 SRM nozzle evolution. AIAA2002-41934 苏君明,崔红,李瑞珍等.新型针刺炭布 C/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新型炭材料,2000,15(2):11-155 王幼农.刺针的选择与使用.产业用纺织品,1999(1):33-366 张瑜.针刺机理研究.纺织学报,1996,17(5):49-537 M.Montaudon,F.Fenoy,F.christin an

14、d J.J.choury.Novoltex textures for thermostructural materials. AIAA91-18488 D.Boury,L.Filipuzzi.SepcarbTM materials for solid rocket booster nozzle components.AIAA01-34389 王忠.针刺碳纤维毡生产工艺初探.新型炭材料,1996,11(4):35-36APPLICATION OF NEEDLING TECHNOLOGY ON REINFORCED FABRICS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 MATERI

15、ALSLIU Jian-jun1 , LI Tie-hu2,HAO Zhi-biao 1 , LI Fei1,JI A-lin1(1. The 43rd institute of the fourth academy of CASC,xian ,710025 China)2.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PU,xian,710072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needle function is introduced; raw material property,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of needled C/C composite fabrics are discussed, the developing trend is also analysized.KEY WORDS: needling; fiber; reinforced fabr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