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TCL集团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DOC10).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6184845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L集团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DOC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TCL集团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DOC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TCL集团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DOC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TCL集团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DOC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TCL集团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DOC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CL集团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2004 年 1 月 30 日,TCL 集团完成对 TCL 通讯的吸收合并,实现整体上市。TCL 集团对本次合并的会计处理采用了联营法。合并前,TCL 集团已持有 TCL 通讯全部非流通股(占 TCL 通讯总股本的 56.7%),要完成合并,TCL 集团只需取得 TCL 通讯的流通股(0.814528 亿股,占 43.3%)。TCL 集团在向社会公开发行(IPO) 的同时向 TCL 通讯流通股股东换股发行。因此,TCL 集团发行的股份包括两部分:一是以 4.26元的价格向社会公开发行 5.9 亿股;二是向 TCL 通讯流通股股东换股发行。由于 TCL 通讯流

2、通股的换股价格为 21.15 元,故 TCL 集团为换股而发行的股份为 4043959 亿股(21.150.814528/4.26 亿股)。2004 年 1 月 12 日,TCL 通讯的流通股全部转换为 TCL 集团的股票,1 月 30 日,TCL 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为了考察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本文根据合并报告书和 TCL 集团上市公告书的数据,编制联营法和购买法下合并基准日(2003 年 6 月 30 日)TCL 集团的模拟简要财务报表,分析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比较两种会计方法下的主要财务指标(1)。一、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购买法下合并的资产、负债

3、是主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被并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商誉之和。联营法下合并的资产、负债是主并方和被并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之和。合并基准日 TCL 集团联营法和购买法下的简要资产负债表如下:表 1 合并基准日双方及存续公司模拟简要资产负债表 单位:亿元 合并前双方合并报表 项目 TCL 集团 TCL 通讯 (A) (B) 总资产 147.90 55.59其中:无形资产商誉 0.00 0.00总负债 102.00 36.60少数股东权益 26.35 11.72没东权益 19.55 7.27其中:股本 15.92 1.88 资本公积 0.05 2.38 未分配利润 2.80 2.45 合

4、并后存续公司 项目 联营法 购买法 差额(E) (C) (D) (C-D) 总资产 172.44 186.52 -14.08 其中:无形资产商誉 0.00 14.08 -14.08 总负债 102.00 102.00 0.00 少数股东权益 22.09 22.09 0.00 没东权益 48.35 62.43 -14.08 其中:股本 25.86 25.86 0.00 资本公积 17.84 32.98 -15.14 未分配利润 3.86 2.80 1.06 表 1 显示出两种会计方法下存在重大差异的项目有:(1)无形资产商誉。购买法下,支付的成本与被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本次吸

5、收合并中,TCL 集团取得 TCL 通讯全部流通股的成本为 17.23 亿元(21.150.814528), 而该部分流通股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3.15 亿元(7.2743.3%),因此 ,应确认的商誉为 14.08 亿元(17.23-3.15)。(2)未分配利润。购买法下,被并方合并前的留存收益不纳入合并报表,故合并后的未分配利润等于合并前 TCL 集团的未分配利润,为 2.8 亿元。联营法下的未分配利润等于吸收合并前 TCL 集团的未分配利润与 TCL 通讯 43.3%的流通股对应的未分配利润之和,为 3.86 亿元。(3)资本公积。购买法下,资本公积的金额为合并前 TCL 集团

6、的资本公积加上本次发行新增的资本公积,为 32.98 亿元;而联营法下资本公积等于合并前 TCL 集团的资本公积与TCL 集团 IP0 增加的资本公积之和减去换股发行新增股本与取得的 TCL 通讯 43.3%的股东权益的差额,为 17.84 亿元。所以,联营法下的净资产比购买法下减少 14.08 亿元,减少比例为 22.55%。二、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对经营成果的影响购买法下,被并方合并前的净利润和留存收益不能并入合并报表,而联营法下被并方全年的净利润和全部的留存收益都并入合并报表。至合并基准日 TCL 集团联营法和购买法下的简要利润表如下:表 2 合并双方及存续公司模拟简要利润表 单位:亿元 合

7、并前双方合并报表 合并后存续公司 项目 TCL 集团 TCL 通讯 联营法 购买法 差额(E) (A) (B) (C) (D) (C-D) 主营业务收入 127.06 52.58 127.06 127.06 0.00 营业利润 6.87 4.74 6.87 6.87 0.00 减:少数股东损益 3.40 2.96 2.77 3.40 0.63 净利润 2.80 1.45 3.43 2.80 -0.63 通过表 2,可以发现两种会计方法下,少数股东损益和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联营法下的净利润比购买法下多 0.63 亿元,少数股东损益比购买法下少 0.63 亿元。差异原因是:购买法下,被并方合并前的

8、经营成果不能纳入合并;而联营法下 ,被并方合并前的经营成果纳入合并,视为在吸收合并的这一期间开始时就已完成了合并工作。相应地,联营法下合并前 TCL 通讯的少数股东损益也归 TCL 集团所有,而购买法下 TCL 通讯的少数股东损益归少数股东享有,故联营法下的少数股东损益低于购买法下的少数股东损益。此外,在购买法下,因为被并方可辨认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确认,在以后年度编制合并利润表时,要摊销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同时,可能还要摊销商誉,这将减少以后年度的净利润。相反,联营法下被并方净资产按账面价值确定,不存在公允价值超账面价值部分的摊销,也不存在商誉的摊销。假设 TCL 集团对商誉按 10

9、年摊销(2), 每年摊销 1.41 亿元,这对 2003 年全年净利润 5.71 亿元的TCL 集团来说无疑会形成很大的压力。三、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是投资者判断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两种合并会计方法下 3 个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表:表 3 两种合并会计方法下的主要财务指标 合并前双方合并报表 项 目 TCL 集团 TCL 通讯 (A) (B) 每股收益 (元) 0.1760 0.7718 每股净资产 (元) 1.2282 3.8652 净资产收益率 (%) 14.33 19.97 合并后存续公司 项 目 联营法 购买法 差异 (%)(E)= (

10、C) (D) (C)-(D)/(D) 每股收益 (元) 0.1326 0.1083 22.44 每股净资产 (元) 1.8694 2.4138 -22.55 净资产收益率 (%) 7.10 4.49 58.09 *根据表 1、表 2 整理,净资产收益率为年初至合并基准日摊薄的数据。从表 3 可以看出,不同的会计方法对主要财务指标有重大影响。联营法下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购买法,而每股收益高于购买法,由于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模拟计算的联营法下的 2003 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较购买法高出 58.09%。四、对案例的进一步分析由于 TCL 集团在换股合并的同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为了充分揭示此次吸收

11、合并中会计方法选择的财务效应,下面将考察没有 IP0 的情况下,合并会计方法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TCL 集团 IPO 实际筹集资金 24.02 亿元。剔除 IP0 的影响,两种会计方法下,吸收合并后存续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均减少 24.20 亿元,股本减少 5.90 亿元;利润表不发生变化。两种会计方法下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表 4 所示:表 4 剔除 IPO 的影响后两种合并会计方法下的主要财务指标 差异(%)(E)=(C) 项目 联营法 (C) 购买法(D) -(D)/(D) 每股收益 (元) 0.1718 0.1403 22.44 每股净资产 (元) 1.2097 1.9408 -37.67

12、 净资产收益率 (%) 14.20 7.23 96.43% 可见,如果剔除 IPO 的因素,两种会计方法下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更加明显了,联营法下比购买法下高出 96.43%,这进一步显示了联营法的 “魅力”!五、对 TCL 集团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评析根据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采取有偿方式兼并的,各项资产按评估确认的价值入账,成交价高于评估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财政部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会计问题解答也规定,被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公司应按被并企业评估确认后的价值入账。TCL 集团对本次合并的会计处理与上述规定不符,亦无法公允反映合并基准日及合并后 TCL 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3、首先,吸收合并后 TCL 集团权益的增加是溢价发行股票的结果,TCL 集团在合并交易中已承认了TCL 通讯的公允价值,而且其股票溢价发行,这些都是交易的事实;而采用联营法,既否认了双方在交易中所确认的价值,也不能准确反映 TCI 集团溢价发行股票的事实,违背了会计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其次,联营法对合并当年利润的处理视同两公司年初就完成合并,而对留存收益的处理则更是将合并视同企业成立那天就已开始,这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再次,联营法下的会计处理实际上是视集团为换股而发行的股份为折价发行。TCL 集团为换取TCL 通讯的流通股,需发行 404 亿股,而 TCL 通讯流通股股东享有的 TCL 通讯的

14、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 3.15 亿元,低于 TCL 集团为换取这部分权益而发行的股票的面值。而折价发行,是我国公司法所禁止的。最后,从理论上说,采用联营法的前提条件至少包括:合并前双方必须是自主的,而不是母子公司的关系;两个企业的公允价值比较接近 ,等等。而合并前 TCL 通讯为 TCL 集团的子公司,且 TCL 集团的净资产数倍于 TCL 通讯的净资产。所以,本次吸收合并从本质上并不具备使用联营法的条件。注释:(1)由于 TCL 通讯资产并未经过评估,无从获取 TCL 通讯资产和负债的评估价值,我们把 TCL 通讯经审计的净资产价值作为净资产的公允价值。(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如果没有规定投资期限 ,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一般按不超过 10 年的期限摊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