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冬季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1 页 共 15 页目 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及冬季施工内容 .23、施工安排 .34、施工准备 .35、分项工程冬期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56、冬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7、冬期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38、越冬工程维护 .14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2 页 共 15 页1、编制依据1.1、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施工图纸1.2、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程JGJ104-2011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
2、0208-2011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1.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7、北京公司 2012 年度冬期施工技术措施1.8、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及冬季施工项目2.1 工程概况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工程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 100 号,北京工业大学南校区东北角,施工现场在校园内,与南侧软件学院等教学楼紧邻,西侧为校区运动场所,东侧为东四环主路。建设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资金来源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由环能学院、生命学院、材料学院组成,总建筑面积 47601,地下二层,地
3、上部分 7 层,地下二层 4.5m、地下一层 5.1m,一层6.0m, 二层至七层 4.5 m,机房层 4.41m。2.2 冬期施工时间确定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稳定低于 5即进入冬期施工,北京市于一般于 11月 15 日前后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稳定高于 5即进解除冬期施工,一般 3 月 15 日解除冬期施工。2.3 冬期施工项目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部署及工程实际进度情况,本工程需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包括:车库坡道、门厅土方开挖;车库坡道基础底板、底板防水、砖砌导墙、及地下结构施工;门厅基础、地上一层结
4、构施工;结构实验室部位 1-5 层主体结构;北楼机房层及女儿墙结构;以上结构施工主要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3 页 共 15 页凝土工程;二次结构加气块墙体砌筑工程;如本工程局部施工项目实际已过冬期施工日期为正常施工的,除冬季施工采取的必要措施取消外,其他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安全等措施仍按本方案执行。具体施工部位见下附图。3、施工安排为了在冬期施工中确保工程质量,根据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冬期施工所需人、机、料的配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3.1、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施工。3.2、二次结
5、构砌筑全部使用掺入防冻剂的预拌砂浆,进场后应放入保温棚内,表面并用保温材料覆盖。3.3、项目部应提前做好冬期施工材料计划,做好保温材料的及时供应及进场。3.4 现场应安排专人负责每天的气温记录、统计工作,及时了解未来天气变化情况,防止寒流袭击。4、施工准备4.1、组织准备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4 页 共 15 页加强冬施管理工作,落实技术责任制、质量检验制。以项目经理为龙头,项目总工、生产经理、各专业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安全员做到各司其职,完善管理体系。冬期施工领导小组:组 长:李燕宏副组长:朱梦杰 宋金辉成 员:王涛 王海江 曹跃志 张雷 赵自强 马超 焦占
6、良 王中杰马伟 李荣仓测温领导小组:组长:朱梦杰副组长:王涛成员:马超 王海峰 刘汪汪 张喜龙 4.2、施工技术准备针对冬施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冬期施工的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并向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及时做好冬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并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采用二级制,即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以书面交底配以必要的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
7、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4.3 现场准备:4.3.1 结构施工用的消防、施工及生活用水管道必须在入冻前做好保温,避免管道被冻,出水口采用陶粒砌块砌筑围挡,其中用锯末塞实,管道用岩棉缠覆保温。4.3.2 职工办公及宿舍提前准备好电暖气等采暖措施。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5 页 共 15 页4.3.3 施工中的保温防冻材料、易燃品应分类分开存放,由专人负责管理;施工中消防
8、器材要提前检修调试,配备齐全。对于保温棉被、彩帘布、塑料布等易燃物品应单独放置,并做好消防预防工作。安排专人对此类物品堆放区进行日常检查,及时消除消防隐患。4.3.4 做好大气测温工作,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预防气温发生突然变化,做好应对措施。4.3.5、机械设备的油路、液压系统等薄弱部位应由机管员加强保养,防止受冻。4.4、材料、设备、工具的供应冬期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设备,保证按计划供应,对整个施工过程举足轻重,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材料需用量计划: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砌筑砂浆(掺防冻剂) t 2002 岩棉被 条 30003 50mm 厚聚苯板 m2 50004 塑料布 m2 8
9、0005 电子测温仪 支 26 塑料管 m 150 157 海绵条 米 200 30*55、分项工程冬期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5.1、土方工程基坑开挖至设计垫层底标高后,及时覆盖保温层(一层塑料布加一层防火草帘) ,防止地基土受冻,并可以防止下雪后融化导致地基受冻,下雪后及时安排人员清理积雪。垫层混凝土分片进行,严禁大面积保温层揭除,导致地基土受冻。建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标点、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的埋设,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固定,加设防护栏杆,为防止土壤冻胀,点位周边覆盖棉被,并应定期复测校正。5.2、底板防水工程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6 页 共 15 页本工程地下外墙和顶板防水采用外用两
10、层 1.5+1.5 厚单面自粘卷材。底板采用 4 厚 BAC 双面自粘卷材。防水卷材必须选用在负温下能施工的材料,至少为-20。防水卷材及储存在采暖房间,室温在 15以上,以保证卷材温度,避免日晒、受冻。本工程采用热熔法施工,防水卷材施工时专人收集气温情况,尽量将卷材施工时间安排在气温较高时进行,宜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期间施工。当气温低于-5时或风力3 级时停止施工。施工前,配置好灭火器,方可施工。具体施工要点详见地下防水方案。5.3、混凝土工程5.3.1 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水泥:优先选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低碱水泥,尽量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其强度等级不
11、应低于 32.5 级。地下部分结构根据冬施要求,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 300kg/m,最大水灰比0.55,最大氯离子含量 0.2%(最大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最大碱含量 3.0 kg/m。砂子:采用中粗砂,平均粒径宜为 2.0-3.0mm,细度模量宜为 2.50-2.80。含泥量不得大于 2.0%,地下室基础底板含泥量不得大于 1.0%。尽量减少砂率,宜控制在 39%43%,并应经碱活性试验。石子:宜优先采用以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并应经碱活性试验。混凝土粗骨料的连续级配为 525,含泥量控制在 1%-2%。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选用
12、高效减水剂,有效降低用水量。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 8 小时左右,终凝时间为 10-12 小时;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为 14020mm,混凝土坍落度测试每三车抽查一次,以泵送前实测值为准,并做好记录。混凝土从出厂到工地的时间不得大于 25 分钟,断车时间不得大于 5 分钟。混凝土标养试块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值的 120%。要求商品混凝土场家将搅拌混凝土所用的所有材料存入暖库,必须保证所有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7 页 共 15 页材料入罐时为正温,搅拌用水必须加热,控制水温在 6080之间,并根据气温情况适当提高骨料温度,以确保拌和料温度。商品混凝土厂家做好热工计算和温度损失计算,混
13、凝土运输罐车及浇筑泵车均按计算采取保温措施,如用罐车及泵车用防寒毡等做好保温,泵管用草袋和塑料布进行保温包裹,尽量减少热量损失。必须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达到 10以上。防止商品混凝土厂家材料使用上达不到要求,施工现场派专人去厂家监督混凝土材料的加热保温及外加剂使用情况。商品混凝土进场时,检查运货单上的技术要素、灌装时间,出罐时混凝土是否有离析现象,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浇筑混凝土前场设专职测温人员进行跟班测量商品混凝土出罐温度,达不到要求马上退场。 5.3.2 混凝土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量的外加剂(早强剂、或早强型防冻剂) ,搅拌时原材料加热,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的水
14、化热热量,通过适当的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低到 0或防冻剂规定的设计强度前,达到预期要求的一种施工方法。5.3.3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混凝土到场出罐温度不低于 15,入模温度不低于 10,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监控。5.3.4 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检查、清除冰雪冻块,浇筑时所用脚手架、马道的搭设和防滑措施检查、振捣机具的准备等。保证混凝土浇筑顺利快速进行,采用快速机械振捣密实。5.3.4 基础底板或顶板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完毕,边搓平边盖塑料布和防火型岩棉被,塑料布在下,保温材料在上。 (据测温情况确定覆盖层数,当日最低
15、气温高于-10 覆盖一层岩棉被,当日最低气温低于-10覆盖二层岩棉被) 。根据测温记录,如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 25时,应加盖一层岩棉被。如遇气温骤降,必须加强保温措施。确保浇筑成型的砼不受冻。5.3.5 基础梁砼浇筑前,先对基础梁模进行保温,具体措施为用防火岩棉被将基础梁侧帮进行严密保温,基础梁浇筑完成后,对梁上口进行覆盖岩棉被保温。(据测温情况确定覆盖层数,当日最低气温高于-10覆盖一层岩棉被,当日最低气温低于-10覆盖二层岩棉被) 。根据测温记录,如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 25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8 页 共 15 页时,加盖一层岩棉被。如遇气温骤降,必须加强保温措施。确保浇
16、筑成型的砼不受冻。5.3.6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需在模板区格间内嵌实 50mm 厚阻燃型聚苯板,并加盖一层岩棉被,利用外脚手架安全网加棚布设置挡风措施,防止冷风直接贯击施工砼接触面。浇筑前并应检查保温是否包裹严密,以防砼局部受冻;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上口加盖岩棉被。5.3.7 混凝土浇筑后应对结构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层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 倍。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失水。5.3.8 如遇降雪,须对已支模完毕的墙体,梁,柱等进行覆盖,防止雪进入模板,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积雪和污垢,混凝土采用泵管输送时泵管需用保温被保温。5.3.9 砼冬施测温要求1) 测温起始时间:室外平均
17、气温连续 5 天低于 5时,开始冬施测温。2)大气测温:地面阴凉、通风处设置温度计,测室外气温及周围环境温度,每昼夜四次,时间定为 : 8:00,14:00,20:00,24:00 还需测该天的最高、最低气温,分别记录。3)混凝土浇筑测温:混凝土出罐温度不低于+15,入模温度在+10以上,若不符合要求,应立刻停止浇筑砼,并通知搅拌站及时调整。4)混凝土养护测温:砼未达到临界强度前,从砼入模开始第一次,每隔 2小时测温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后,每隔 6 小时测温一次,直至温度降至0。每昼夜派两人值班,要有明确的交接班记录。测温员必须经过培训、岗位到人、落实职责,测温记录准确真实。测温结果每天交
18、技术人员审阅一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测温停止时间:测温孔内为 0时,停止测温工作。5)测温孔的设置要求: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好测温孔布置图。6)测温孔的留置:测温孔应设置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孔深宜为 10-15cm,也可为板厚或墙厚的 1/2。按照测温点布置图,插放塑料管,管口用海绵封堵,表面用岩棉垫子覆盖。7)测温方法:混凝土测温按测温孔编号顺序进行,测温时电子测温仪感应台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工程 冬施方案第 9 页 共 15 页器部分必须插入测温管内不得少于 30mm,待显示读数后读取数值记录, (必须读取数值后再取出测温仪) 读数后将测温孔重新封堵严密
19、。8)测温管理:测温孔的位置及编号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并向测温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测温人员要按时详细在专用表格上填写测温记录并妥善保存。测温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技术主管反映,以便采取措施。定期收集测温记录,归入技术档案,以备查用。9)测温范围及时间5.3.10 冬施混凝土试块留置冬施混凝土试块每段留置五组(根据强度等级及施工方量确定,有抗渗要求的增加一组抗渗试件) ,一组标养试块,四组同条件试块。四组同条件试块中一组用以测定拆模强度,顶板拆模时间按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强度的时间为准。另三组同条件试块,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临界强度;一组用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 28 天的强度;一组为结构实体试块
20、,根据实际情况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的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 600.d 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 0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 14d,也不宜大于 60d。本工程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蓄热法施工的普通混凝土,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 30%。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 4Mpa。3)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50%。序号 测温项目 测温次数 测温时间1 大气测温 每昼夜四次 8:00 14:00 20:00 24:002 混凝土出罐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 少于 4 次 随机3 混凝土入模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 少于 4 次 随机养护温度(达到临界强度以前) 每 2 小时测一次4养护温度(达到临界强度以后)根据热工计算 每 6 小时测一次,测至砼表面降至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