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春为例跟着朱自清学修辞,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合称比拟)、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借代。 ( 9个)其他修辞手法(较少用):双关、反语、引用、对比、映衬(衬托)、顶针(顶真、连珠)、移用(移就)、通感(移觉)、委婉(婉曲)、回环(回文)、呼告、互文、歇后语、摹状、倒装、警策、复叠、层递、节缩、析字。 (20个),“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这句话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先来看下面这句话:,引用就是援引现成的语言材料(名言、格言、民谣、谚语等)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什么是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出自绝句这首诗。
2、,绝句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 l )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的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引用”修辞有什么作用?,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比喻,“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的 结构,比喻词,喻体,本体,比喻的种类有两种:(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例如:你们像早晨八九点的太阳。)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3、是”“成了”“变成”。暗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作者写道“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那么“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温暖” “亲切” “慈爱” “幸福” “深含感情” “充满母爱” “非常生活化”,“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温暖又亲切。,为什么不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代替,总的来说,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喻的作用:,大家一起来造一下句,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还觉得像什么?春风像 春风像 春风像春风像,一把灵巧的剪刀,裁出山川一片新绿。,妈妈的梳子,把柳树姐姐的辫子梳
4、绿了。,一个插花能手,她悄悄来到人间,把美丽花朵插满大地。,讨论,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例如:(结构相同)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结构相似)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排比,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反复”,反复:又叫重现,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先生开篇就用两个“盼望着”,是笔误写多了,还是
5、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呢? 有什么作用啊?,两个“盼望着”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起强调作用,说明朱自清对春的来临是无限期待的啊。,总的来说,反复这种修辞,多用于说理性文章,它的作用是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段分层。,(4)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引用),(反复),(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 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比喻,拟人),(3)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对偶),(1)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活学活用 考考你,(反复、对偶),(5)“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1.在以下20个“其他修辞手法”:双关、反语、引用、对比、映衬(衬托)、顶针(顶真、连珠)、移用(移就)、通感(移觉)、委婉(婉曲)、回环(回文)、呼告、互文、歇后语、摹状、倒装、警策、复叠、层递、节缩、析字 中,任选3个你感兴趣的修辞手法,而且上课没讲到的,课后自主学习,了解该修辞手法如何运用及其作用,下节课到课堂上和同学分享。2.从“夏”、“秋”、“冬”这三个季节中选择你所喜欢的一个季节用不少于4种常见修辞手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