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鲁人版 (共12张PPT).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82085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鲁人版  (共12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鲁人版  (共12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鲁人版  (共12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鲁人版  (共12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鲁人版  (共12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一水一圣人 - 历史来历 “一山一水一圣人”这句话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出自东平籍进士刘公瓘之口,刘公瓘从小家里很穷,他发奋苦读后来成了大学问家。他年轻时曾经在东平湖畔率众讲学,后来刘公瓘到南方做官,他的不少名联佳作在那里有不小的轰动。据说他刚到南方的时候,当地的许多学者都想难为难为他,有些才子和他对对联,其中有个才子说道:“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刘公瓘对到:“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的一个旅游口号。“山”即泰山,“水”指泉水。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江南科考,因应试的举子都是当地名士,一连换了几个主考官,都被举子一个个顶了回来。乾隆又命王尔烈到

2、江南主考。举子听说主考官是个北方人,想奚落他,居然在王尔烈的馆驿门上贴出一个上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尔烈提笔续写下联:“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这下把众才子们惊呆了:多少才子也顶不上一个圣人哪!这圣人,就是山东的另一个旅游招牌:孔夫子。,一山一水一圣人 - 文化概念,孔子 一山为泰山,一人为孔子,没有疑义,但是,对一水的理解,似乎用来指黄河水也不那么硬气,所以往往会用济南的泉城水来界定,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古代说的是黄河水。但是作为一个可以进入中国古遗址名录的“龙山文化”遗址,却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的代表,济南的龙山文化,虽然发现于济南地区龙山镇城子崖处,但是

3、龙山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含义和涵盖意义,却已经远远超出了龙山镇本身。 因为龙山文化不是地域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就其涵盖来看,一是典型的以龙山镇定名地文化遗存,它的分布以山东境内为主,它上接大汶口文化,下接岳石文化;而其他地以龙山文化命名的还有豫、陕、晋等地区公元前2500年到1900年这一时期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龙山文化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种文化类型概念。,一山一水一圣人 - 景点介绍,山东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风光优美的山川海洋,又有闻名中外的古老文化,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民情。“五岳独尊”的泰山既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又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历史博物馆,1978年

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有蜚声中外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省会济南素有泉城之称,著名的趵突泉被列为72名泉之首。这一山、一水、一圣人,吸引着众多旅游者踏上这片美丽、富饶而神奇的土地。 孔子是历史名人,泰山是历代名山。二者均蜚声中外,名闻古今。且联系密切,相得益彰。,孔子登临泰山,人们从许多古籍中,可以见到孔子与泰山有密切关系的资料。如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了因斗鸡,季平子赶走鲁昭公的事件,孔子随之到了齐国,在齐国和齐景公多次论政后遭晏婴等人反对,又由齐国返回鲁国。礼记檀弓下记“孔子过泰山侧”, 为一妇人哭而慨叹“

5、苛政猛于虎”。论衡记颜回也随孔子到过泰山,历世圣迹图以孔颜对话为题绘制了一幅望吴门马。庄子盗跖篇亦记孔子要去劝说盗跖,盗跖 “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阳。”因为“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因此齐鲁两国交往,经常离不开泰山。孔子为大司寇,“摄行相事”时,参加的夹谷之会, 便在泰山附近的莱芜境内,琴操记“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鲁君闭门不听朝,孔子欲行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龟山操:“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龟山在泰山之南,蒙山以西,即鲁国北面。齐鲁夹谷之会后 “齐候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 龟阳之田以谢过。” 这些地方都在泰山南西不远的地方。齐国既“侵”,龟阳等处一定会有道可走,这正应是

6、鲁国经泰山到齐国的道路。,是泰山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泰山峰顶,五大夫松,五岳独尊,日观峰,云海,秦泰山石刻,史记封禅 上面记载“立石颂秦始皇帝德 ,明其得封也” 刻的都是对始

7、皇的讴功讼德之言。 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据清道光八年(1828年) 泰安县志载,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的有146字,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 靖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当时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

8、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碧霞祠,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原名昭真祠,金代称昭真观,1488-1505年(明弘治年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以照壁、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帝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曾 经煊赫两千余年。他们

9、有的是这条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稗益大而言之,历朝皇帝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小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泰山至高无双,自古以来,人们便热爱生养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山川,讴歌山川的雄伟崇峻,泰山正是一个代表。它山势雄伟、端庄,人称“泰山如坐,嵩山如卧,华山如立”(癸辛杂说),在几座名山中,泰山应属最佳者。博物志记“泰山一曰天孙, 言为天帝孙也。

10、” 传说大唐封禅颂记:“泰山者天孙总人灵之府。”是说泰山既与天神密切联系,又归天子(帝王)所直接管辖。此山自古又称岱宗。岱者,白虎通云:“东方言岱者,言万物皆相代之于东方也,”五经正义记岱宗为“群岳之长。”一说“其方处万物之始,故作岱焉”白虎通又云:“岳者何为?岳之言桷桷之功德也。”风俗通谓“岳桷、考功德默陟也,西方有一山,天子巡狩,至其下桷考诸候功德面默涉之,故为岳也”。风俗通又云:“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待,故为五岳长。昔王者受命恤封禅之。”可知古人纪这座名山形象地比代一个崇高的、正直的,忠于职守的发言人,让他代表天上及人间的最高权威(天帝,天子)监督诸候

11、,考课功德。孔子从来向往西周盛世,尊周王、羡周公,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让国家中的最高的周天子对全国发号施令,臣民唯命是从,于是把泰山统辖大地化作周天子统辖全国。基于此,孔子便为维护泰山的崇高地位做出一些努力。,孔子比于泰山,孔子此人,历来常被人们比作“泰斗”。北斗星高悬天际,光照人间;泰山神屹立东方,崇高至尊,孔子在人们心目中,也永远屹立,至尊至圣。他自己从来以治理天下为已任,对自己的“道”信心十足,自称“天生德于予”。他曾把自己比作惊醒世人的“木铎”韫于匵中暂时卖不出的珠玉,更把自己比作崇高的泰山。他在多年奔波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可得,晚年返回故里整理文献,教授弟子,苦思劳形,身体渐

12、渐不支时,仍以泰山为喻说出自己的抱负。礼记檀上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摧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疏)正义曰,以泰山梁木共喻哲人”。 孔子以泰山自况,也得到其弟子的承认,同书接着说“子贡闻之, 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其弟子不但对其仰望如泰山,而且仰望如尊贵的“宫墙”高悬的“日月”。其弟子们对死去的老师以江汉之清,秋阳之温相比。孟子另一处引子贡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也”。其另一弟子有若说“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里又把泰山比作一切丘垤决不能类比的名山,孔子如泰山立于群山一样地出类拨萃。即谓其思想不但能统辖世人,且能统辖千秋万代,故孔子被历代誉为帝王师,其思想为后世封建国家立国之本。自宋仁宗时起,晋州士子孙复就被泰山徂徕人石介请到泰山讲学,后建学馆,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始称“泰山书院。”此书院所在时间虽仅八年,但在泰山之麓,以孔子创立的儒学普及教育培养人才,做了一些工作。这正是对孔子与泰山最好的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