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ppt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81099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9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不乏其人。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屈原,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曾有过这样辛酸凄惨的经历.,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1、英雄末路之悲 2、忠而被贬之愤 3、壮志难酬之怅 4、生不逢时之叹,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昌黎,人称之为韩昌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古文运动,历史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2、,当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被贬为潮州刺史。在赴潮州途中(蓝田县),韩愈给送行的侄孙韩湘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抒发了他对这次横遭贬谪的悲愤。,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节奏:二二三式,凄切、悲愤,古人借诗倾吐心声,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zho,bin,b,Shui xi,r,zhng,wi,初通诗意,整体感

3、知,品读诗歌,领会诗情 学法参考: 可以从诗人的炼字之功去体会诗情。 可以从语气、语调等方面去感受。 可从以事传情、借景抒情等手法来领会。 可以从诗人的形象、人格方面来把握。,自由阅读: 1、借助注释,翻译诗歌。 2、首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3、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 ? 4、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诗人在此想向我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5、试分析尾联的作用。,初通诗意,整体感知,早晨向皇帝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阴云遮蔽秦岭,家在哪里? 立马蓝关,大雪阻拦

4、,前路艰危。,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首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获罪之速,“朝奏”,“夕贬”,“一封”,“路八千”,对比,贬谪之远、之严厉,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忠而遭贬的愤怒,坚持真理的倔强,诗人形象:老而弥坚 刚正不阿,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气氛冷酷,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归路渺渺前途茫茫,家何在,马不前,“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作用:,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

5、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露出英雄失路之悲.,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诗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试分析尾联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扣题,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内容,结构,?,吐露了凄凉、激愤之情.,诗人为国事献计献策,却“朝奏”而“夕贬”,怨愤之情溢于言表。但诗人只想替皇帝“除弊”,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了老而弥坚的耿耿忠心。 第三联“家何在”,“马不前”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尾联“收骨瘴江

6、”,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 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语极凄切: “朝奏夕贬” “路八千”“衰朽残年”“家何在” “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不衰飒:景 “云拥雪横” 境界雄浑 气势磅礴情 慷慨激昂 刚正不阿,这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语言明快,风格沉郁。 表达了诗人不惜残年为皇帝“除弊事”的决心和老而弥坚的气概,但一封奏疏竟然获罪,也流露出诗人的怨愤之情。,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总结,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被贬原因,申述忠心,即景抒情,交代后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