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楷书颜柳欧赵作品欣赏.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75917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楷书颜柳欧赵作品欣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3楷书颜柳欧赵作品欣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3楷书颜柳欧赵作品欣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3楷书颜柳欧赵作品欣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3楷书颜柳欧赵作品欣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楷书颜柳欧赵作品欣赏,家长课堂活动,作品欣赏(一) 颜真卿楷书拓本乞御书题天下放生池碑额表,颜真卿,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709年784年8月23日 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的故事,三岁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 二十六岁便举进士(秀才、举人、进士),校书郎(负责写碑文、祭文的官)。 礼泉县当专门管理地方治安的县尉、继续练习书法,洛阳拜大书法家张旭;“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

2、。” 第二次辞官拜师,勤学苦练,潜心钻研,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 在抗击安禄山的斗争中,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和他一起发兵讨伐叛军。,多宝塔碑 国宝级文物,颜真卿书体风格,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颜勤礼碑也是他的作品,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

3、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颜真卿书学境界,第一境界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 第二境界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 第三境界臻神明变化,与生命烂漫。,作品欣赏(二) 柳公权楷书欣赏玄秘塔碑 -63岁作,碑林,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778年-865年 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柳公权的故事,少有才学: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

4、赋。 三朝侍书: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 写诗助人:柳公权在武宗皇帝的时候是内廷官员。皇帝很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我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我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 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时年88岁。,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

5、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 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 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 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 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颜真卿书风雄浑敦实,柳公权则以骨力劲健见长,即颜书厚实,柳书瘦劲。,作品欣赏(三) 欧阳询楷书字帖初榻皇甫君碑,唐代书法家557一641年 字信本,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

6、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欧阳询,欧阳询的故事,父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家族,欧阳询幸免被父亲好友收养。 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 痴迷书法:据说有一次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 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无所匹,

7、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创立的欧体楷书,大到整体章法、汉字形式类别,小到点画之间的主次关系、穿插挪让,都成为一种严肃、郑重的创作方式,一切变化都是按照法度而表现得完整、坚实、充分、和悦,趋于尽善尽美,因而具有一种典雅、庄严的气派,对后世影响极大。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皇帝,他精通书法,奉欧阳询为师长。,传说欧阳询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

8、“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书风。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也称“率更体”)。,其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主要作品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称名于世。,作品欣赏(四) 赵孟頫楷书、行书,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赵孟頫,赵孟頫的故事,宋室之后:宋太祖

9、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五岁起,开始学书,几无间日 十四岁时,赵孟頫因其家世代为官亦入补官爵,并通过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调任真州司户参军。南宋灭亡后,赵孟頫居家,更致力于学问。元朝重用,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春,赵孟頫病逝,享年69岁。,赵孟頫本是宋朝赵家的皇族公子,赵匡胤的后代子孙,真正的治国之才,不是很多,但是出现了很多的书法名家,例如宋高宗赵构,就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早期就是学习赵构的思陵书,中年的时候又学习西晋时期的著名隶书大家,也就是小楷的发明者钟繇。晚年的赵孟頫也是在不断的进步,他通过临摹唐朝时期的书法名家和一些经典的书法碑文,来逐步完善自己的书法技艺。,

10、赵孟頫本是宋朝赵家的皇族公子,赵匡胤的后代子孙,真正的治国之才,不是很多,但是出现了很多的书法名家,例如宋高宗赵构,就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早期就是学习赵构的思陵书,中年的时候又学习西晋时期的著名隶书大家,也就是小楷的发明者钟繇。晚年的赵孟頫也是在不断的进步,他通过临摹唐朝时期的书法名家和一些经典的书法碑文,来逐步完善自己的书法技艺。,赵孟頫书法特点,赵孟頫学遍诸家,但是并没有迷失自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是博彩众家之长,在赵孟頫的书法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名家的书法特点,这些特点都能很好的出现在赵氏的作品之中。这不是简单的糅合,而是结合这些书法的有点,进行有机的组合,这就像做菜一样,只有将食材做到物尽其用,才能烹调出最美味的菜肴。,二是基础扎实,赵孟頫的书法适合书法爱好者打基础的时候临摹,赵孟頫生在宋朝,宋朝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变得有点浮夸,注重技巧,反而丢失了那些基础性的东西。赵孟頫在参照唐朝书法特点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造,变得更加的复古,注重基础的应用。 三是形意结合,赵孟頫书法特点最重要的就是形意的结合,他的书法在形意结合方面做的非常的不错。赵孟頫的书法结合前人的书法优点,注重形意结合,让书法有了自己的意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