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河南中原名校 2015高三 11月期中考试试题-理综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 I卷(选择题 共 126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 第 I卷共 21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6分。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 C 12 Ca 40 O 16 Br 80
2、Si 28【试卷总评】本试卷是河南中原名校 2015高三 11月期中考试试题理综生物部分。本试卷考查的主要内容是高中生物整个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有关内容。本试卷试题知识点搭配合理,能突出重点知识点的考查,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生物变异和育种等,试题中等偏上难度,本试题对于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有很大帮助。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1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油脂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子形成过程中,油脂水解酶的活性很高B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油脂,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3、C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油脂中,所贮存的能量油脂多于糖D种子萌发时,油脂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答案】【知识点】C1 酶、ATP 及代谢类型 C11 细胞的代谢综合【答案解析】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种子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较多地转化为脂肪,因此油脂水解酶的活性降低,A 错;种子发育过程中糖类更多的转变成脂肪,脂肪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因此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并不增加,B 错;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油脂中,油脂贮存的能量多于糖,C 正确;种子萌发时,脂肪较多地转化为糖类,因此油脂酶的活性增强,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D 错
4、。【题文】2罗伯特和布莱恩国在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方面的研究成果,荣获 2012年诺贝尔奖。GPCRS 是一类往返跨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 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 ( ) A.必定含有 C、H、O、N、P、S 等元素 B.必定含有“CONH”结构油 脂 油 脂油 脂 油 脂- 2 -C.必定经过转录、翻译等过程合成 D.必定与细胞的信号传递有关【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答案解析】A 解析:受体为蛋白质,含有的基本元素为 C、H、O、N,不一定含有 P、S, A错;蛋白质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以“CONH”连接,B 正确;蛋白质要有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过
5、程合成,C 正确;受体能够识别信息分子并与之结合,传递信息,D 正确。【典型总结】蛋白质主要是由 C(碳) 、H(氢) 、O(氧) 、N(氮)元素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 P(磷) 、S(硫)等元素;蛋白质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肠中完成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氨基酸的吸收通过小肠黏膜细胞,是由主动运转系统进行,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氨基酸之间以“CONH”连接;蛋白质是由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信号传递有关。【题文】3生物实验包括科研方法、试剂使用、现象观察、实验条件等,各选项题目与内容不相符合
6、的是( )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B实验中使用酒精 C颜色反应实验 D实验过程中需活体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 O2的来源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过程苏丹染色的花生子叶装片的制作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观察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答案】【知识点】M2 教材中的基础实验【答案解析】D 解析: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 18O分别标记 H20 和 CO2进行实验,以研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在豚鼠的胰腺腺泡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进入实验,A 正确;在进行脂肪鉴定的过程中,用苏丹染色后,需
7、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根尖在卡诺氏液中浸泡后需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 2次,B 正确;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用甲基绿 吡罗红混合染剂染色,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需用斐林试剂染色,C 正确;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需保持活细胞状态,而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解离环节将导致细胞死亡,D错。【题文】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的场所只能是细胞核B控制豌豆红花和白花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一个基因转录时其两条链可
8、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答案】【知识点】F2 DNA 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解析】B 解析:DNA 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但复制的场所可以是细胞核,也可以是线粒体、叶绿体,甚至细胞质基质(如质粒的复制) ,A 错;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 正确;基因突变通过光学显微镜看不见,C 错;一个基因转录时,仅以其中的一条链作为模板,D 错。【典型总结】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 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分子- 3 -片段,是控制性状
9、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DNA 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但复制的场所可以是细胞核,也可以是线粒体、叶绿体,甚至细胞质基质(如质粒的复制) ;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基因突变通过光学显微镜看不见, ;一个基因转录时,仅以其中的一条链作为模板。【题文】5以二倍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个品种的豌豆(2N=28)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乙图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减数分裂C丙图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D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大小 Si4+
10、 Ca2+Mg2+【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 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D 解析:由甲图知,该蛋白质共有 17个游离的羧基,其中 R基上 15个,则多肽链末端共 2个,一条多肽链末端只有一个羧基,说明该蛋白质有两条肽链,A 正确。豌豆2N=28,乙图中染色体数为 14,说明已经减半,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2个染色单体、2 个 DNA分子,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细胞,B 正确。从丙图中知,两亲本杂交后代黄:绿=3:1,推知两亲本粒色基因均为杂合;子代圆:皱=1:1,推知亲本之一粒形基因杂合,另一方隐性纯合。综上,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C 正确。丁图所示实验结束时 Mg
11、2+浓度最低,Si 4+浓度最高,说明豌豆根细胞吸收 Mg2+最多,吸收 Si4+最少,D 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相关知识、细胞分裂各时期变化、遗传定律应用以及根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题文】6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 和 a的基因频率均为 50%。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 A或 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4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
12、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D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答案】【知识点】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图解,开始时 A、a 的基因频率相等,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二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发生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 错;题目说到“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 A或 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甲曲线淘汰不利基因的时间很短,所以应该是淘汰了显性基因,故甲曲线表示自然选择对 a基因有利时基因频
13、率的变化曲线,乙曲线自然选择对 A基因有利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B 错;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 C正确;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环境对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甲曲线是淘汰显性个体(AA、Aa),所以 a 的基因频率很快达到 1,而乙曲线表示环境淘汰的是隐性性状,在这过程中杂合子 Aa还可以存在,A 达到 1的时间很长,D 错。【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环境改变对基因频率的影响,自然选择对生物个体的表现型的选择作用,主要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第 II卷(共 17
14、4分)【题文】29(9 分)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_(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_。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D、d 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若花色由 D、d,E、e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 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
15、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右图。 DNA 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达,原因是_。- 5 -该植株花色为_,其体细胞内的 DNA1和 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_,该植株自交时后代中红花植株占_。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_(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知识点】E8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纯合子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1)红色:白色=2:1.(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红色 同源染色体白色 1/2 不是 解析:该种植物自花受粉、闭花传粉,故一般都是纯合子。进行杂交时,应
16、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1)已知该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子,说明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若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致死):Dd:dd=1:2:1,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2:1.(2)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 DNA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达。由图可知,基因 D和 E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色,因此基因型为 DdEe的植株的花色为红色;其体细胞内的 DNA1和 DNA2含有等位基因 D和 d、E 和 e,而 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所在的染色体之间
17、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该植株(DdEe)自交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Ddee(白色):DdEe(红色):ddEE(白色)=1:2:1,其中纯合子表现为白色,红色植株占 1/2。【思路点拨】本题是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考查,梳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实质,然后结合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推理解答,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中相应基因在 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基因 D能控制酶 D的合成,酶 D能将前体物质合成白色中间产物;基因 E能控制酶 E的合成,酶 E能将中间产物转化为红色物质,因此红色
18、的基因型为 D-E-,奇谭基因型均为白色。【题文】30(12 分)洋葱是研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理想实验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1)A 过程叫 ,作用是 。(2)C 过程叫 ,主要目的是 。- 6 -(3)D 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 。(4)E 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 细胞,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呢?请就低温对细胞
19、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材料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1)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2)根据你的假设,请完善设计方案步骤: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 1、2、3。分别在 1号和 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 号培养皿中加入 。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 1号放在室温下,2 号放在中,3 号放在 下,培养一定时间。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
20、色体的数目变化。(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若 1号与 2号结果相同,则 。若 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知识点】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G2 染色体变异【答案解析】 (1)解离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染色 使染色体着色(3)相互分散 (4)分生区(1)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等量的 2%的秋水仙素溶液(答全“等量及秋水仙素溶液”才给分)4的冰箱 室温(3)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 号与 3号解析: (1)分析题图,A 过程叫解离,作用是用药液使
21、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C 过程叫染色,主要目的是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染色质)着色。(3)D 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分散开来,形成单层细胞,有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4)E 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因为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1)虽然在教材中学习了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但该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因此实验假设可以是两种,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 7 -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根据题意,1 号为对照组,即不加
22、秋水仙素也不放在低温下,2 号和 3号培养皿为实验组,2 号不加秋水仙素溶液,在 4低温下培养,3 号用秋水仙素处理在常温下培养,然后观察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3)实验结果的预测有两种情况:若 1号与 2号结果相同,则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若 2号与 3号实验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典型总结】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题文】3
23、1 (10 分)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 。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 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 ,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 。(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 F1,F1自由交配得 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 ,理由是 。(4)根据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 号染色体单体果
24、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 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让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 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 4号染色体上;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 4号染色体上。(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 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杂合)果蝇与短肢 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短肢果蝇的概率为 。(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图示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短肢 正常肢F10 85F279 245短肢 正常肢F10 85F279 245- 8 -达,可
25、能的原因是 (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 。【答案】【知识点】E7 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E8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1)雄性 染色体(数目)变异(2)4 条或 3条(3)正常肢 F1 全为正常肢或 F2为正常肢:短翅3:1(4) 正常肢:短肢=1:1 全为正常肢(5)1/2(6)与之交配的(雌)果蝇的有关染色体上的相应的(有关)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中解析:(1)观察题图,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有 4对,其中 1对大小不同,说明是异型性染色体,是雄性果蝇。提示信息,缺失一
26、条染色体的个体为单体,所以从变异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2)4 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正常的配子是 4条染色体,缺失的是 3条染色体。(3)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 F1,F1 短肢 0,正常肢为 85,F 1自交,F 2为正常肢:短翅3:1,可推知短肢基因为隐性基因,显性性状为正常肢。(4) 设短肢基因为 a,若短肢基因位于 4号染色体上,则单体基因型为 a0,杂交过程为aaA0 (Aa:a0=1:1) ,若短肢基因不位于 4号染色体,其短肢果蝇基因型为 aa,杂交过程为 aaAA(Aa) 。(5)现已确定短肢基因位于 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
27、合)果蝇与短肢 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果蝇的表现型都是正常肢,且非单体的正常肢果蝇与正常肢 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之比为 1:1,所以正常肢 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 1/2。(6)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图示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与之交配的雌果蝇的有关染色体上的相应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这是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所以出现这种想象最可能的原因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线粒体中。【题文】32 (8 分)下图一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
28、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 D和 d表示,且控制 LDL受体合成的是显性基因) 。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1)基因型为 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2)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特点。- 9 -(3)上图二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两对性状在遗传上是彼此独立的)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 7与 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 。若 7和 8生了一个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其最可能原因是发生了 。(4)有人认为有关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基因只位于 X染色体上,在小鼠体内也有出现相应的症状,且表现症状仍符合上图一,则出现中度患病的个体只
29、出现在 中(雌性或雄性) 。现有不同表现型的小鼠若干,如何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有关高胆固醇血症基因所处的位置(相关基因只位于 X染色体或位于常染色体上) ,用遗传图解表示,并简要说明(2 分)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E8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1) Dd、dd(2)胞吞作用 流动性(3)1/18 基因突变(4)雌性P: ddDD P: X dXdXDY F: Dd F: X DXd XdY解析:(1)由图可知, 严重患者没有 LDL受体,是隐性性状,所以 dd不控制 LDL受体合成,可知,LDL 为显性基因控制。中度患者基因组成为 Dd,正常人的基因型为
30、DD,所以 Dd和 dd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都高于正常人。(2)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只考虑高胆固醇血症,7 与8 的基因型分别是 Dd和 DD,如只考虑白化病,1 和 2都是 Aa,所以 7是 1/3AA或 2/3Aa,同理 8也是 1/3AA或 2/3Aa,子代患高胆固醇血症概率为 1/2,子代患白化病概率为 2/32/31/41/9,所以子代患病概率为 1/18。如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基因组成是 dd,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4)根据图一分析,已知 DD的人胆固醇含量正常、Dd 的人是中度患者、dd
31、 是重度患者。若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基因只位于 X染色体上,则同时含有 D和 d的中度患者只能是雌性的,基因型为 XDXd,可以选雌性严重患病个体与正常个体交配,观察子代表现,来判断有关高胆固醇血症基因所处的位置。P: ddDD P: X dXdXDY F: Dd F: X DXd XdY(二)选考题:共 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生物生物技术实践(共 15分) 【题文】40.生
32、物现代生物科技(共 15分)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 V.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0 -(1)填育种类型: (2)若过程是自交,在产生的子代植株中 AA的概率为 ;(3)过程用到的药剂是 ,原理是 ,经过程产生的 AAaa植株是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 ;(4)若过程是自交,则产生的 AAAA的概率是 。(5)若过程是杂交,产生的 AAA植株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是 ,该植株所结果实无籽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AA 植株和AAAA植株不是一个物种的原因是 。(6)过程中用
33、到的工具酶是 、 ,操作步骤的第三步是 ;AAA 的细胞成功接受抗虫 B基因后,经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幼苗,移栽后长成 AAAB的抗虫新品种植株,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类型是 。【答案】【知识点】G2 染色体变异 L7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答案解析】(1)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2)1/4 (3)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杂合子 (4)1/36 (5)87 联会紊乱,不能产生能育(有效)的配子 杂交后代不育(6)限制酶 DNA连接酶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重组解析:(1)据图可知,aa 变为 Aa,发生了基因突变,因此对应的育种方式为诱变育种;Aa变成 A
34、Aaa,表明染色体数目加倍,对应的育种方式是多倍体育种;过程是将另一种生物的基因 B导入个体中,属于基因工程育种。(2)Aa 自交出现 AA的概率为 1/4。(3)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由 Aa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 AAaa属于杂合子。(4)AAaa 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分别是:AA:Aa:aa1:4:1,即 AA的概率为1/6,因此 AAaa个体自交形成 AAAA的概率为 1/61/61/36。(5)根据题干可知,猕猴桃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 29条染色体,故 AAA含有 3个染色体组,共有 87条染色体;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配子,因此高度不育;由于 AA植株和 AAAA植株杂交的后代 AAA不育,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的物种。(6)基因工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 DNA连接酶;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