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申报材料2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3目 录章 1 章 总 论.61、项目概要.62、项目建设内容.6 3、可行性编制依据.74、综合评价.85、存在问题和建议.9章 2 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02.1 项目建设背景.1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173.1 项目区概况.173.2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193.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21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产品销售方案.234.1 产品市场分析.234.2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264.3 产品方案.29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305.1 生
2、产工艺技术方案.305.2 主要生产设备.31 5.3 主要原材料、辅料及能源供应.3245.4 建筑工程方案.335.5 辅助及公用工程.345.6 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35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366.1 设计依据及环境评价.366.2 污染防治措施.366.3 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386.4 节能.39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417.1 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417.2 项目运营组织与管理.42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458.1 投资估算依据.458.2 项目总投资.458.3 资金来源.46第九章 财务评价.469.1 财务评价依据.469.2 基础数据.479.3 营业收
3、入、税金及附加估算.479.4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79.5 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489.6 财务评价指标.4959.7 不确定性分析.509.8 财务评价结论.51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5110.1 可行性研究结论。.5110.2 问题及建议.52第十一章 相关附表.536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333333 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产 10000 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 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333333,地址 :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以东 1.2 公里。单位性质: ,项目负责人: 1.1.4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大
4、荔县朝邑镇以东 1.2km,333333 原二连。1.1.5 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333333 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利用大宗固体废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菌肥,拟建设年产 10000 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一条,设计年产生物有机菌肥 6000 吨,有机无机复混肥4000 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生物菌剂生产车间、有机肥生产车间、原料处理区、原料库、成品库等生产设施以及办公、职工生活用房,配套设备安装,建设道路、绿化、供配电、给排水环保设施等公用及辅助工程等。1.1.6 项目用地情况:项目计划用地为 333333 水塔北原驼鸟场养殖用地,现已闲置,土地证为荔国用(2012)第 0158
5、 号土地,总面积 148.2 亩,用地号为 610523211211,地类为工业用地,使用权类型为授权经营,7使用面积为 98800 平方米,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只占 53336(折合 80 亩),建筑面积达 20000(折合 30 亩),1.1.7 项目建设工期:该项目建设工期约 2 年,分两期实施。即第一期工程 2013 年6 月底前完成项目全部前期准备工作,2013 年 7 月份开工建设,2014 年 6 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2014 年 7 月底第一条生产线建成试投产,第二期工程为 2014 年 8 月二期扩大建设任务,2015 年 3 月全部建成投产。 1.1.8 投资概算计划
6、:2013 年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 1577.2 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0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1377.2 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土建工程 1148.5 万元,项目前期费用 101.7 万元,预备费用 127 万元。 (二期计划投资 1622.8 万元。其中:流动资金 25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1372.8 万元。两期项目共计投资估算 32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750 万元,流动资金 450 万元。 )1.1.9 资金来源:一期建设申请省发改委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补助资金 500 万元,农场自筹资金 1077.2 万元。 1.2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陕发改环资(2012)
7、1751 号文件关于组织申报 2013 年省级节能、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通知2、陕西省、渭南市及大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化;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环资(2012)1335 号文件关于组织申报 2013 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的通知;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5、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 5 部委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6、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7、大荔县政府关于实施 “工业强县“战略的决定;8、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条例、技术资料;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8、第三版;10、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333333 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产 10000 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肥料行业科技进步的趋势,符合当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对于减少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民的肥料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和职工及农民增收,推动陕西农垦及周边农村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选址位于大荔县 333333,交通通讯便捷,基础及配套设施完备,政策环境优越。财务状况良好,自筹资金有保障,项目建设地周围无重大污染源,项目建设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9响。项目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工艺技术合
9、理,并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项目组织管理及运行模式切实可行。经济性预测显示,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数 项目建设还将带动陕西农垦特色工业经验的发展,促进农场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增加职工及农民收入。项目每年可上缴各种税费 150 余万元,同时可新增 70 多个就业岗位,可为陕西农垦及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较大贡献。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能顺利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与运营,项目实施具有必要的建设条件。综合评价认为,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项目建设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是本项目如期建设
10、的前提,因此,项目单位应加强资金筹措的力度,特别是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衔接,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2、项目建设中,要切实把好质量关,争创优良工程质量。在项目运营中,更要注重提高技术及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化经营,保持在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及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优势,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3、建议有关部门立项批准本项目建设,并把本项目列入当地工业发展重点项目计划,在税收政策、信贷资金、财政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10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行业发展背景: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施入土壤后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不
11、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物资资源,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并在想方设法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少化肥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由于过量滥用化肥和剧毒农药,致使土壤被严重污染,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土壤保水。保肥、透气性能减弱,微生物的正常区系被打乱,地力下降、作物病虫害日益严重,引起了生态的恶性循环。全国 2/3 以上的山区和农林、农牧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8%年代农业成灾面积相当于50 年代的 273%我国已有 1.5 亿亩农田出现严重的土壤板结,13.5 亿亩草原退化。 82%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据全国 24 个省区调查,有 50%以上的饮用水硝酸盐含量超标,这些硝酸盐与体内的代谢产物胺类化合物和氨基酸会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基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使用化肥种出来的瓜菜,硝酸盐含量比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的高很多。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有害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入食物链,必将构成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威胁。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的农用资源化理论和技术,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实施,研制和开发出新型高效的系列生物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是一项利国利民。大有作为的事业,这也是研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