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信息化教学设计—安春晖.doc

上传人:dcs1276 文档编号:6169535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学设计—安春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安春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安春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安春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安春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设计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姓名:安春晖学号:41001038学科:思想政治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高二章节: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单元第二框2目 录前言 3一、 教材分析 3二、 学习对象分析 41. 学习对象 42. 知识基础 43. 能力基础 44. 学习风格分析 4三、 学习目标 51. 知识目标 52. 能力目标 5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四、 学习重、难点 5五、 学习研究目标 5六、 学习思路设计 61.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62.学习内容的调整上 63.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6教法方面 6学法方面 6学习流程 7七、 学习软件设计 7八、 学习准备 7九

2、、 课时安排 7十、 学习程序设计 7(一)学习流程图 7(二)详细学习程序 10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设计安春晖前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以教育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社会发展越需要教育培养出具有高学历,高深知识,适应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富于创新精神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在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成为继“读、写、算”能力的第四文化立足点。如果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我们需要将教育与信

3、息统一起来,将教育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如通过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一、 教材分析本课在第三课讲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领会唯物辩4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处于核心地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在唯物辩证法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界上的矛

4、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各具特点的,只有深入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二、 学习对象分析(一)学习对象:高中生对矛盾的含义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自己的判断,对普遍性的事物和特殊性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辨别。高中的学生已经有相当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生活阅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的现象有自己的较正确合理的认识和理解。(二)知识基础:高中生对矛盾的含义已经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较明确的判断,对普遍性的事物和特殊性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辨别。(三)能力基础:高中的学生已经有相当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生活阅历,对现

5、实生活中的一些的现象有自己的较正确合理的认识和理解。(四)学习风格分析:新世纪的高中生时代感强,有激情,有活力,探索性比较强。他们有怀疑精神,不是很轻易地相信所谓的权威,他们敢于批判一切,有所谓的“叛逆精神”,所5以我们只能适当的去引导,而不是以为的打压和阻碍。他们求知性强,对知识有着天然的追逐,是“饥渴”的猎者。三、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领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通过学习,提高在学习和生活中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能力。(二)能力目标:以学生自身和崇明场馆资源为素材,形成教学案例,在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

6、、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好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遇到重重难题,但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学习;能理解和认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制度。四、学习重难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五、学习研究目标(一)逐渐培养学生掌握政治应用软件的能力,尤其是掌握网络等与现代媒体相关的软件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教师同学生共同探索网络学习方法,为了更快的适应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和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要求。六、学习思路设计6(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除了既定目标外,结

7、合社会的需求,注重和加强对学生体味现实生活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生活的好习惯;同时要更加注重对社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除了将书本上的内容讲解完后,还增加了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原著选的,如矛盾论,让学生更加直观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1.教法方面: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思想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起主导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是很好的。同时,高二学生有激情、有思想,所以这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

8、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取情景-探究-感悟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理念,通过讨论、讲故事、看漫画、读诗词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和谐高校课堂。2.学法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词对高二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鉴于学情分析,在设计时力求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贴近当前的形势,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理解并认同。同时,教学中应坚持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高中的学生激情飞扬,有很大的激情和精力他们敢动手、善动脑,他们胆大心细,但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助与合理的引导。73.学习流程:情景设置,引入课题 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深入探究,加深理解

9、强化训练,落实掌握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布置作业,延伸课堂七、学习软件设计(一)课前教师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在投影中体现课程题目、学习目标、思考问题、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二)课前用Flash制作简单动画,表达万事万物都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八、学习准备(一)学生提前将课本熟悉,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联系和这节课的关系;同时将这节课的主题思想和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二)对“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观点进行小组讨论,并列出小组的观点进行分类和整理。 九、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十、学习程序设计(一)学习流程图:投影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投影 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社会进行分

10、析。8投影 “因地制宜” 、 “因材施教”体现的哲学原理提问:1.没有矛盾的社会存在吗?2.我们的社会存在哪些矛盾?投影这种理想中的社会也是存在矛盾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网进入 Internet世界 查阅资料访问本地资源区 查阅资料进入作品展示区展示收集的资料9提问: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2.它们与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有区别吗?小组思考 讨论全班交流 发言思考: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体现了同样的道理?上网进入Internet 世界 搜索资料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投影总 结 课后作业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对当今社会有何意义?10符号说明:教学内容

11、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二)详细学习程序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闻发布 学生进行新闻发布 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养成关心时政的好习惯导入新课 以学生身边事件为例,设置问题学生思考、个别交流 由学生身边的案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海长江大桥为例,讲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具体表现结合教材知识点和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进行学习以崇明场馆资源“上海长江大桥”为例,结合教材知识点,与学生一起学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具体表现以“公孙龙白马非马”材料为例,形成教学案例,设置问题: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结合

12、案例材料和书本知识点,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从中领悟到相关的哲学道理,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结合教材 p103 操作平台提供的材料,设置议一议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体现了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议论、交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实际,理解和认同我国的相关制度,明白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教学过程以“新疆阿克苏市踩踏事件”为例,形成教学案例,设计思考题:请结合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材料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学生活动,学习知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二

13、者之间的关系”结 束11事件,说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是什么关系?随着大桥开通,来崇明的游客大量增加,给崇明对崇明的影响有利有弊,以此形成教学案例,设计思考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引导、总结。学生结合崇明实际和书本知识,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也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升。课后作业 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后作业: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和期中考试成绩,反思自己在高三学习生活中,有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希望对你下一阶段的学习有所启发。学生课后,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总结。 将理论知识与学生自身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能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处理各种矛盾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