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投鼠忌器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投鼠忌器” 是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的一个成语,原意是说,想要追打神庙里的老鼠,又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这个成语的生命力来自于它丰厚的文化意蕴,来自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生命体验的生动揭示。2请根据你对“投鼠忌器”这个成语故事的解读,选择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 800 字。1投鼠忌器“投鼠忌器” ,这个成语原指想追打寺庙的老鼠,却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如今,它被用来比喻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长期以来, “投鼠忌器”都是人们一声无奈的叹息。是为3了“器”而停止追打
2、老鼠,还是为了追打老鼠而不惜毁坏“器”?人们在一个又一个事例中寻找答案。 “投鼠忌器” ,可以说是我们不愿陷入的境地,而今,我却要说, “投鼠忌器”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情操!“投鼠忌器” ,意味着心存畏惧。人应当心存畏惧,这份畏惧未必是神庙中的偶像和器物,它亦可以是大自然,是康德口中所说的“灿烂星空” , “道德律令” 。一个人只有心存畏惧,4才能更加坚强。有人说:我真正害怕的,是哪些热爱生命却勇往直前的人。热爱生命,所以畏惧失去,勇往直前,是为了保护生命。因此, “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在畏惧中前行。“投鼠忌器” ,意味着心存善良。 士兵突击中的袁朗手臂上有一个贯穿型伤口,许三多一直相信他的
3、话:那是M16 造成的枪伤。当许三多知道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竟是5被改锥扎伤时,他十分震惊。袁朗却说了这样的话:“我不记得我有枪,而歹徒记得他有改锥。 ”是的,善与恶的交锋,往往是善先受伤。这伤常常不因实力差距而起,更重要的,是善的一方怀有顾忌。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会时刻顾忌着他人。而一个满怀恶念的人,却不会因毁坏什么而自愧。因此,“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在恶的世界里怀善而行。“投鼠忌器” ,意味着心6怀大义。我们常在电视中看见坏人挟持人质来进行威胁,我们常为剧中的好人抹一把冷汗,洒一把热泪。是的,无论是被挟到城门前的小郭襄,还是被架在城楼上的李云龙的新婚妻子,都让我们挣扎,让我们祈祷,让我们
4、悲伤。 “投鼠忌器”让主角挣扎,而心中大义让他们选择舍弃。 “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怀着大义而行。多一点“投鼠忌器”吧!让7这个世界感受善良!也许伊拉克人民不需要美军一厢情愿地送上“民主” ,他们只要一个温暖的家;也许非洲人民不需要一次次无果的大会,他们只要一份帮助。让“投鼠忌器”深入到我们心中,让我们生命有畏惧与爱怜!点评:全文观点鲜明,结构清晰完整,无论是事理引证还是事例运用,都能做到材料精当,服务于主题。考场作文能有如此大局观,难能可贵。8正如作者所言, “投鼠忌器”是人们一声无奈的叹息,为了不让文章陷入两难的境地,开宗明义提出自己的观点:“投鼠忌器”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情操。开口小,指向明
5、,易操作。接下来的三个“意味” ,可以说很好地诠释了这份“值得尊敬的情操” ,从康德的言论、许三多的事例运用中可以看出作者丰富的材料贮备。最精彩的是第二个分论点关于善良的阐释,材料典型,论述精到,9真让人感慨:人生何处不语文,语文何处不人生!当然,有些不足的是,文章最后总结时引申到伊拉克人民和非洲,联系不紧,算是微瑕吧。2投鼠勿忌器“投鼠忌器”这成语讲述了人类想追打老鼠,但又怕打坏了供奉上午偶像和敬神的器物。这做法在神庙里看还是可取的,但生活中,我们的执法10部门就不能这样做,对于不合法的事,应投鼠勿忌器。不投鼠的后果很严重 。前不久的毒奶粉事件,让一个个刚来到这世界的婴儿受尽了苦,制造商既然
6、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这种东西既然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原因何在?是监管执行部门不投鼠的后果,这件事让中国人对本国生产的产品产生了不信任的效果,同时也让婴儿健康受危害。与这种事件类似的很多, “舞王火11灾” 、 “大头婴儿”等,都是有关部门不投鼠的后果。不投鼠的后果很严重,但为什么有关部门仍不投鼠呢?“毒奶粉”是国家的免检产品,委身它可通过免检产品检测?它明明有毒,原来是制造商给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点“小费” ,就让这奶粉成了免检产品。舞王俱乐部的老板不知给了相关部门多少好处,才让这多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舞厅继续营业,造成了几十人伤亡。12相关部门不投鼠,原因在于他们忌器,担心自己投鼠后,就不能获益
7、,同时也要消耗大量资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切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是投鼠勿忌器的根本条件。“毒奶粉”事后,国家让相关部门回收这些产品,拿回去重新检测,并且为患儿提供免费的治疗。这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假如当初,没有让这些13产品通过,而是把它们销毁了,就不会造成今天这样的后果,造成国家形象损失,公民利益得不到保障。“投鼠勿忌器” ,这一观点应让相关部门人员记住,今日不投鼠,它日鼠毁器。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部门投鼠勿忌器。点评: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楚,说理有据而典型。特别具有时代性,文中的事例分析让评卷老师眼睛一亮。143投鼠何必忌器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那老鼠精明,藏于神庙。于是人人忌器,
8、进退不得,反观老鼠,自是得意,更是大肆啃啮,为所欲为。然则,投鼠何需忌器,不除此心头大患,神庙何神。弃器投鼠方能绝去祸根。之所以会忌器,实际上是怕会犯错,老鼠碰到神器是老鼠的错,但如果人因为抓老鼠伤了神器,那人就倒霉了。这15种明哲保身,做事推托的态度太多了。自古庙堂之上许多大臣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唯唯诺诺,某些政府官员害怕上级责罚的瞒天过海,平头百姓担心招惹祸端的知情不报,不一一让那“老鼠”在“神庙”中来去自如而肆无忌惮么?以致于庙中“杯盘狼藉,肴核既净”方知酿成大祸。如此天神众怒,媒体揭发,沸沸扬扬。停职处分,牢狱之灾,人人唾骂,其可怪也与?16鼠患一日不除,后害更广。三鹿奶粉中的三
9、聚氰胺可谓“鼠家之代表”。它深藏奶源那营养丰富之处,顶头国家免检金漆招牌,那神态,那逍遥,便是真鼠也得竖起拇指道一声“佩服”。那些倒霉摧的娃儿们,就因为做质检人员的犹豫,政府的睁只眼闭只眼,三鹿厂家的广告造势,还有父母的无奈忌器,生生耗干肾中每一分活力,结了团,成了块,17干了泪,也挽不回那逝去的健康。他们,不就是神庙中的贡品?三鹿,不就是神庙中的老鼠?国家免检,不就是那一个个可爱的,令人难以下手,不忍“伤害”的神器么?可怜几十万个结石宝宝哭倒在父母的怀中,可怜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数十家乳制品企业,可怜那地方官员的乌纱帽!于是那鼠横行一番。四处浪籍,等不忌器了,可以放开干了,都已经毁18了。为何不
10、从一开始就不忌器呢?神器毁了,可以再造;庙宇塌了,可以再建。惟那庙中祭品,一去不能返回。与其让老鼠将它们真的成了“祭品”,倒不如一开始便毁器抓鼠,绝心头一恨,保四方安全。然后,再供上支香,拜个礼,念一句佛话。评语:作者审题准确,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投鼠何需忌器。可贵的是,在提19出中心论点后,即抓住人们投鼠“忌器”的现象深入分析其本质,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地剖析“忌器”者“让老鼠在神堂中来去自如”的“明哲保身”“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担心招惹祸端”等种种心理,语言犀利,极尽讽刺,连续反问,引人深思。文章还进一步引用“三鹿奶粉”事件,通过一连串的比喻,连续的反问和多组排比句式,酣畅淋漓,
11、振聋发聩,警醒世人。疾恶如20仇,浩然正气、满腹忧患的作者形象跃然纸上。文章结构严谨,才气内敛。当然,文中个别句子的表达尚欠精准,但是,瑕不掩瑜,不失为佳作。4放手一搏天地万物,众生芸芸,有多少人在行动前,因有所顾虑,错失良机.放手一搏看似简单,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忍耐。搏,是勇气。21清朝的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康熙皇帝,在刚刚登上帝位初期,因年历尚小,便由鳌拜掌权,做摄政大臣,鳌拜野心勃勃,对康熙没大没小,不把他放在眼中,尚且年幼的康熙私下偷偷训练侍卫,等待看终有一日从鳌拜手重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经过漫长的等待,机会终于来临,在几位亲信的合作下,终将藐视他重威的人拉了下台。聪明的康熙皇帝担心鳌
12、拜会有所察觉,始终忍气吞声,却22终究凭借着年轻气胜的勇气,战胜了对手。想放手一搏,就有心存信念,拿出勇气背水一战。只有经过尝试,才会知道结果如何。搏,是忍耐。越国的勾践,因父亲被吴国所杀,立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不顾大臣阻止,盲目的出战,后果不言而喻。在大臣的建议之下,勾践亲自去吴国赔罪,自愿为奴,自大的吴王接受了,勾践在吴国23做尽一切低下,屈辱的工作,只因顾忌吴国现在的实太过强大,便忍气吞声,暗地派人找美女投吴王之喜好,以便使夫差沉迷美色,荒废国家,到时再一举歼灭。这样十多年的等待,勾践卧薪尝胆,千盼万盼的日子来临了,第一大美女西施,不负众望,让夫差荒废朝政,引来无数怨声。勾践在吴国内政松
13、动之日,发兵进攻,成功的消灭了吴国。勾践的放手一博依靠的是自24己无限的耐力,忍耐,只有暂时的忍耐,才会获得他日的成功。“投鼠忌器”对人性有着直观的描绘,但谁说“投鼠忌器”就是懦弱的表现,正因有所顾忌,才能引发出更完美更全面的方式,丰富,充实自己的勇气与忍耐力,在敌人松懈的同时,放手一搏,搏出自己的精彩,搏出生命的闪光。放手一搏需要无限的宽大的胸怀,博需要无限勇气,二者25和一,只要努力。成功就在前方。点评:本文作者有很强的文章结构意识,考生对“投鼠忌器这一成语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但是,我觉得文章也有明显的不足。一,文章的论证逻辑有待严密。考生在文章倒数第二段这样说:“投鼠忌器对人性有着直观的
14、描绘,但谁说投鼠忌器就是懦弱的表现,正因有所顾忌,才能引发出更完26美更全面的方式,丰富、充实自己的勇气和忍耐力,在敌人松懈的同时,放手一搏,搏出自己的精彩,搏出生命的闪光”,这是考生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也应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才能引发出更完美更全面的方式” ;一个是“丰富、充实自己的勇气和忍耐力” ,还有一个是“搏出生命的闪光”。但是考生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围绕第一段的“放手一搏27看似简单,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忍耐”这句话来组织材料,在叙述材料论证的过程中,考生只突出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关键词。在两则材料的论述中,考生是否可以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康熙和勾践在他们的状况下采用的方式是独特的,即考生所说的“更完美更全面的方式”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如何围绕立意,运用材料来严密的逻辑论证仍然是教学难点。28二,在考生对两则历史材料的叙述中,我感到一点“历史叙述娱乐化” (我姑且用这个词语)的感觉。考生对两则材料的叙述似乎是港台戏说历史剧的翻版。康熙大帝的勇气是因为“鳌拜野心勃勃,对康熙没大没小”?第二则材料中对西施的叙述,其语调似显油滑。考生是不是受了电视娱乐的太大影响。也许我有些小题大做,也许我有些苛刻,毕竟是考场作文。29但高三阶段的学生应该有更严密些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对历史深刻一点的认识,这需要我们平时去认真地,真诚地思考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