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升高)高一物理衔接班第5讲——牛顿第一定律问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66981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升高)高一物理衔接班第5讲——牛顿第一定律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升高)高一物理衔接班第5讲——牛顿第一定律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升高)高一物理衔接班第5讲——牛顿第一定律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升高)高一物理衔接班第5讲——牛顿第一定律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升高)高一物理衔接班第5讲——牛顿第一定律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初升高)高一物理衔接班第 5 讲牛顿第一定律问题一、学习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 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推理方法。3. 明确惯性的概念,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二、学习要点:1.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2. 惯性概念的理解及利用惯性解释有关的现象。三、课程精讲:实验演示一:演示实验:在讲台上放一辆小车,使它处于静止状态。思考 1: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呢?要用力去推它、或者思考 2:从这个例子很容易得到: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那么力和运动之间关系如何呢?本节课来探究这个问题。实验演示二:【实验演示】(如图)让一个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斜面末端

2、分别放毛巾、木板和玻璃板,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一)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理想实验:小结: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题型 1: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理解:例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B. 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C. 无须事实基础,只是理想推理D. 以上说法都不对变式 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3、,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2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是事实,是推论B. 是事实,是推论C. 是事实,是推论D. 是事实,是推论(二)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理解: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4、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2、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2)确定了力的含义(3)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题型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问题:例 2、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外力作用B. 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 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变式 2: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B.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C. 在水平

5、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D.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式 3:一个小球静止在列车车厢的水平桌面上,不计摩擦,当列车由静止状态突然启动时,小球将会向后运动,而小球并没有受到水平外力的作用,这是否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三)惯性与质量:演示: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杯内盛半杯水,上面盖一块塑料板,板上放一只鸡蛋,用小棒猛击塑料板,塑料板离杯飞出,鸡蛋却稳稳地落入杯中。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演示:如图甲所示,小车上放置一个带轮的木块,使带轮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制动时,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演示:如图乙所示,小车上竖直放置一个木块

6、,让木块随小车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制动时,车上的木块向右倾倒。1. 惯性:物体保持这种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说明:(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2)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3)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2. 对于质量的理解:从物质角度理解:质量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从惯性角度理解: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题型 3:惯性概念的理解及利用惯性解释3有关现象:例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C. 力是改变惯性的原因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变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A. 掷出的铅球速度不大,所以其惯性很小,可以用手去接B. 用力打出乒乓球速度很大,因此其惯性很大,不能用手去接C. 相同的两辆车,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难以停下,是因为速度大的车惯性大D. 相同的两辆车,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难以停下,是因为速度大的车状态变化大变式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 m1 和 m2 的两个小球( ) ,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21m球( )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不一定相碰 D. 无法确定变式 6:如图所示(俯视图) ,以速度 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上的

8、A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 A 向 B 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四、知识提炼导图:五、目标期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特别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所展示的物理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于惯性概念的理解并能解释相关的现象。六、下讲预告:牛顿第三定律问题4【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5 分钟)1. 一位同学说,被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否则它不可能向上运动。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 关于

9、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B. 百米赛跑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有惯性,停下来后也就没有惯性了C.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后惯性就被克服了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3. 关于惯性有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力 B. 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C. 不论在什么地方,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D.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大4. 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 火车进站时 B. 汽车转弯时 C. 匀速上升的电梯D. 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在空中飞行时

10、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其运动状态改变越快B. 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受外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6. 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依次放出 a、b、c 三个球,不考虑空气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7. 下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 沿斜面匀速上行的物体C. 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D. 停在斜坡上的汽车8. 火车在平直轨道上沿直线

11、匀速前进,在密封的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了一支卫生香,则车里乘客看到卫生香所冒的烟的运动情况应是( ) 。A. 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 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C. 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 D. 无法确定9. 在车厢的顶板上用细绳挂着一个小球,如图所示,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5(1)细线竖直悬挂_。(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_。10. 把一本较厚重的书用细绳扎一圈,然后将细绳的一端悬挂起来,另一端用手牵着。先迅速用力将细绳一拽,看看细绳的哪一段断开,再来一次,但注意拉力慢慢逐渐加大,直到细绳被拉断,看看又是细绳的哪一段断开。比较两次拉断细绳的结果,想想这是为什么。6【试题答

12、案】1. 该同学的说法不对。物体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物体“想”保持它的运动状态不变,并没有受到向上的作用力。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因而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2. D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受力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不能被克服。3. C 【解析】物体总想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与地理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只有 C 选项叙述正确。4. A、B、D 【解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取决于速度是否变化,选项 A 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选项 B 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选项 C 是速度不变,选项

13、 D 是速度大小、方向都变化,故选 A、B、D。5. A、B、C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A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取决于它受的合外力,如果合外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B 正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合外力的作用,但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是变化的,C 对 D 错。6. B 【解析】飞机上释放(非抛出)的球都具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在水平方向上,a、b、c 三个球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三个球一定在飞机的正下方,三球连线是一条竖直线。7. A、B、D 【解析】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处于平衡状态,即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状态变化看速

14、度是否变化,速度大小或方向变化都叫变化,C 项中小球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所以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8. C 【解析】我们看到的烟是由一些极小的颗粒组成的,由于上下空气温度的不同,烟上升。而刚冒出的烟在离开卫生香时已具有和车同样的速度,故烟竖直上升。9. (1)车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车厢水平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解析】作用在小球上只能有两个力:小球所受的重力 mg、细线对它的拉力 F。根据这两个力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可判断小球所处的状态,从而可得出车厢的运动情况。(1)当细线竖直悬挂时,小球所受重力 mg 和拉力F 在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且小车在上下方

15、向不可能运动,所以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车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当细线左偏时,小球所受重力 mg 和拉力 F 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乙所示,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小球一定向着所受合力方向(水平向右)产生加速度,所以车厢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或水平向左做减速运动。10. 【解析】拉力慢慢增大,由平衡知识知,细绳上段承受的拉力为书的重力和手对绳的拉力之和,下段细绳承受的拉力等于手对绳的拉力,所以慢慢增大拉力,则上段细绳将断开。当迅速用力拉绳,则下段细绳将断开。由于书本较厚重,惯性较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在迅速拉绳的瞬间,书本可以认为固定不动,所以下段细绳承受的拉力将比上段细绳承受的拉力大,因此下段细绳将会断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