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 1 第 2 章第 3 节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姓名 唐斌 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课型 新课 课时 1 教学对象 学生是否采用多媒体是一、教材分析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 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体会在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本节研究平均速度所应用的等效替代思想和定义加速度的所应用的比值法、研究瞬时速度所应用的极限法等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几种方法,为以后应用类似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领悟形异质同的物理模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感受实验
2、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中理解和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上节内容中,学生掌握了用理想模型法表示一个物体,通过空间位置的描述理解了矢量这个物理量,并学会了分析 S-T 图像。本节课,继续从描述物体运动角度入手,第二次用比值定义物理量学习粗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再到用极限思想来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清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达到举一反三,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三、教学资源与策略从初中所学的描述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入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来引出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再结合刚学习的位移矢量,在导学案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3、,导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景案例,拓展平均速度的方向、物理意义。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尝试计算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好了平均速度问题后,让学生大胆交流分析总结瞬时速度,最后用极限的思想联系两个速度的关系。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描述运动快慢方面的区别与联系。2. 过程与方法: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 题中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和体会极限思想和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推理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勇于克服困难,保持探究的热情。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2. 教学难点: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二者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导入 复习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举例加以说明对学生举例加以总结,说明。结合位移(强调矢量性)进一步说明运动用所学的知识讨论交流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引导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进而对本节课知识的导入产生兴趣(2)新课教学1.平均速度根据预学案完成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1)定
5、义:2)公式:3)物理意义:完成预学案比值定义法, (说明与 S、T 不是正、反比关系)根据课本 P22 例题,讨论交流预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暴露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说明 只是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4)单位:国际制单位: sm常用单位: hk联系换算1 = shkm1 = hks掌握单位的换算及方法2.瞬时速度5)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6)说明:平均速度何速度的平均值的区别展示 PPT 课件根据平均速度的学习,由学习提纲完成瞬时速度的理解1)概念2)物理意义3)单位:4)矢量:5)说明:通常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反映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运动的快慢。举
6、例说明学生联系,计算对照完成在时间轴上 t21当 时, =0,时t21间间隔 时刻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理解矢量性区分二者,并掌握计算方法举一反三,掌握知识引入极限思想,伟今后的逐步逼近法打基础专家点评(西安市铁一中 贝鸿)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教学设计中合理安排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体会在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教学中注重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在研究平均速度强调应用的等效替代思想和定义加速度的所应用的比值法、研究瞬时速度所应用的极限法等,这些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几种方法,为以后应用类似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教学过程中还
7、应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为学生从中理解和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教学设计中能具体展示对于相关物理概念是如何从生活中提炼出来,以及应用的实际物理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在 时的极限值0t(也可以由 S-T 图像加以说明,留作课后思考的问题)七、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留给学生独立的观察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条件下,即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知识,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好地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物理意义。学习过程中注重体会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的准备知识和基础知识,在高考中考查相对较多的是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体型常见于选择题,难度不打,重在考查学生对上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九、板书设计情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实际问题,并明确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空间时间特点及其相互对应关系,就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