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65139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周清试题一、基础知识:(46 分)1、 下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A、恍惚(hungh) 摩挲( su) 面面相觑(q)B、濒危(pn) 乾坤(k n) 无动于衷(zh ng)C、俯瞰(kn) 殷红(y n) 呕心沥血(l )D、矜持(jn) 粗犷(gung) 鲜为人知(xi n)2、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A、亘古 凌历 静谧 问鼎苍穹B 舷窗 舰艇 伫立 心旷神怡C、繁衍 璀粲 参数 循序渐近D、深邃 燥动 停泊 自力更生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A.他想了许多办法,直至“黔驴技穷 ”仍不能哄儿子睡着。B他总爱自怨自艾周围的人,弄得

2、周围的人都难受。C这个案子扑朔迷离,一点都不复杂。D乡村公路边那个三层小楼亭亭玉立,给人以美感和享受。4、下列无病句的一项是( ) (4 分)A.谁 都 不 能 否 认 , 汉 字 书 写 升 华 为 一 门 艺 术 , 这 在 世 界 的 各 种 文 字 发 展 史 上 不 是 一 个 奇 迹 。B.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C.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D.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 ,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

3、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 ;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可以改编成散文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可以改编成小说A B C D6、古诗文默写。 (10 分)_,鸣噪自纷纷。 (杜甫孤雁 ) 相呼相应湘江阔,_。 (郑谷鹧鸪 )(3) “了却君王天下事, ”表达辛弃疾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_,_。 ”7、名著阅读。 (8 分)西游记的作者是 _ .全书共 10

4、0 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 1 至 7 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 ,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 8 至 100_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 _ 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 _ 的人生真谛。二、综合性学习清清荷韵(8 分)荷花,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沼泽、湖泊、池塘。叶似碧玉盘,茎似翠柱,花如出水芙蓉,清香远溢。文人笔下的“荷”具有清新脱俗的气质,纯真圣洁的品格。江南民间旧俗有“荷花节” ,以农历 6 月 24 日作为荷花生日,人们结伴往荷池观荷。今年的“荷花节”你们班也准备去江南并以此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设计这次活

5、动。7、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4 分)8、有一个小组围绕活动主题主办一期“咏荷诗词”手抄报,邀请你来丰富他们的内容:写两句自己喜欢的咏荷诗词。 (4 分)三、文言文阅读(20 分)爱莲说(20 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香远益清 (

6、) 宜乎众矣 ( )10、翻译下列句子。 (6 分)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3 分)12.、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13、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2 分)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2分)四、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16 分) 江 河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 40是由石油提供的。科学家

7、预测,到了 21 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19 世纪以前,人 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 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 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 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 现,使得人 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増。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 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 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 积累,然而 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因此科学家提出,21 世纪将是燃气时代。

8、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其燃 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 仅为石油的 70。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 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 产生导 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 源,它可以通 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 现在分解水 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

9、技术的发 展,制造 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 2010 年将建成约3000 个氢气气站。 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国际汽车集团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 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 车的动力来源。在底特律 举办的2002 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 公司“ 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科学家预测,从 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 15的氢,到 21 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14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3 分)15、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 3 分

10、)16、划线句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 3 分)17、划 线 句 “它 的 唯 一 产 物 是 不 对 环 境 产 生 污 染 的 水”中 “唯 一 ”能 删 吗 ? 为 什 么 ? ( 3 分)18、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 (4 分)(二)爱,从来不卑微(18 分)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 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 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

11、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 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 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 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 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 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 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 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

12、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 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 过神时,他已把 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 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 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 许多人冷漠地 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

13、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19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4 分)(1)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20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 ,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 。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4 分)21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 ,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 、 “震撼” ,并产生了“敬意”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 分)22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 ,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 ,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3 分)23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