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宝安区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51837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安区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宝安区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宝安区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宝安区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宝安区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 年第 14 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Patterns on constructing and sharing Family Education Work张 琼Zhang Qiong深圳市宝安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拓展部部长 Director of Development Department, womenchildren activity center,Shen Zhen Baoan深圳市宝安区妇女教育讲师团讲师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Lecturer of Lect

2、urers Group of Women EducationAdvanced instructor of family 0755-27870198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教育之基础。家庭教育工作是关乎和谐社会建设、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虽然全国妇联、教育部也多次出台有关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但全国不少地区的家庭教育工作依然处于自发、分散、随意的薄弱态势,这与新时期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日趋重视、对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日益强烈的需求不相适应。深圳市宝安区自 1997 年以来,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妇联、教育共同牵头,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3、,共担职责,分工合作”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发挥资源优势,共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家庭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程、本土教材等,使本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共建共享的强势发展局面。获得“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家庭教育工作共建共享的模式、意义,探讨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发展的新方向。1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张 琼引言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基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被视为“家庭私事” 、一种群众的自发行为、或者是学校教育的附属品而没有引

4、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全国妇联、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家庭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性文件,对家庭教育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组织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因不是针对某一个部门的死任务硬指标而长期被停留在一般性的提倡、号召阶段,大部分地区处于零碎、分散、阶段性抓一抓的局面。部分对家庭教育重视的地区,也只是靠觉悟、良心、责任感去自觉行动,表现得松散和随机,因而工作实效极为有限。而与薄弱的家庭教育工作局面行成强烈反差的是,家长日益高涨的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孩子成才的期望越来越高。许多家长把孩子成才作为家庭的第一要务,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但效果却

5、不理想。一些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失落,诚信缺失,公德滑坡;网瘾、早恋、离家出走、轻生等问题困扰着无数父母,亲子隔漠疏离,家庭关系紧张,育人恶性事件频发。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同时,他们开始急切地渴望得到有序有则、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深圳市宝安区是一个人口大区,现有人口 500 多万;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强区,2010 年全区 GDP 达 26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9000 亿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认识到家庭教育工作既是家事更是国事,是关乎和谐社会建设、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从 1997 年开始,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妇联、教育共同牵头,

6、关工委等相关部门配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强势推动格局,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全国首届双合格家庭教育示范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优秀县(市、区)”、“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宝安区福永街道怀德社区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等等。本文以宝安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家庭教育共建共享模式的做法及意义,探讨新2时期家庭教育工作发展新方向。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因工程”、“民心工程”和“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才可能整合各种资源,保证其健康、和谐、持续发展。1、制定区域性家庭教育发展规划

7、自 1997 年开始,宝安区委区政府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全区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创文明城市、家庭美德建设和提高公民素质等结合起来,把它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战略工程来抓。成立了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构建了“政府主导,妇联、教育共同牵头,关工委、团区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担职责,分工合作”的工作格局。1997 启动家庭教育工程,制订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2000 年、2006 年分别制定了“宝安区家庭教育工作发展”十五、十一五规划。规划由区教育局牵头撰写,会同区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研讨并修改,最终以文件形式下发,成为指导全区家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不仅明确了指导思

8、想、发展目标,同时在政策、经费、师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2、成立并不断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构区教育局设立了德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了区家长学校(总校),并配备了 2 个事业编制,由专职教师具体研究、指导、管理全区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分校的工作。区妇联以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阵地,建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深圳宝安)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并设立了“家庭教育工作室”,由2 名专职工作人员及 3 名特聘专家共同开展家庭教育相关工作。区委区政府提供经费支持,2003 年起广东省家长学校停止收费,在家庭教育工作面临许多困难之际,区委书记和区长亲自率领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调研,决定每年由区

9、政府从财政性经费中下拨 100 万元作为家庭教育专项经费。3、建设全面覆盖的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区教育局与区妇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各种资源,各司其职,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有所侧重,分工协作。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教育培训指导,建立家长学校三级管理体系和培训网络:区家长学校总校各街道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分校。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家长学校 436 所,在校学员 30 多万人。区妇联建立了区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3地各街道(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对社区 0-3 岁儿童、学前散居儿童、特殊儿童及流动人口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区妇联还成立了区街道社区妇女

10、学校,在部分女工集中的工厂企业建立女工流动学校,将家庭教育课程作为学校重要内容之一。区教育与妇联系统分工明确又互动互补,形成无缝对接,全面覆盖各类人群家长。4、实施督导评估并奖励为规范家长学校工作,区教育局制定了宝安区家长学校基地建设“八条”标准。2008 年,区教育局与区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教师家长培训督导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教师、家长培训双优督导评估” ,设立必达指标体系,促进学校将家长学校和教师培训工作完善制度、形成操作规范,指导学校按照评估标准的要求,有序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自评整改、申报、专访、评估、整改与复查、年度自评与复评等程序,评定出“达标学校”、“示范学校”和“双优

11、学校”, 对通过评估的学校(园),由区教育督导室命名并授牌,每年向社会公告名单并发布评估报告,并由区财政分别给予 10 万元、15 万元、30 万元的创建奖励。至 2010 年 7 月,完成近 60 所试点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到 2012 年底前将分批完成所有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验收工作。这套评估机制在全国目前尚属首创。二、推进本区域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使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科学化在当今我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还处于相对滞后和薄弱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家庭教育专职研究者非常少,一些兼职家庭教育指导者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过于务实或浮躁。这与

12、家长重视子女教育、家庭教育指导蓬勃开展形成巨大反差。宝安区认识到,只有立足本区域,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家长的困惑、需求,编写本土教材,培养当地专业指导师队伍,开展家教课题研究,才能使本区域的家庭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1、编写并出版本土家长学校教材及报纸为规范家长学校办学,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能有针对性地参加家长学校学习,2001 年,宝安区组织水平较高、经验较丰富的专家学者及本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家庭教育指导老师,编写宝安家长学校教材。经过多次撰写、修订。2002 年 9 月正式出版全套“一纲八本”共 60 万字的教材,提供给从幼儿园至高中学生家长使用。家长学校

13、课程以教材为核心,不同年级开设不同专题讲座。每学期,区家长学4校总校还组织部分家庭教育骨干围绕教材编写家长学校教研参考 、家长课教案、课件等,下发给全区分校供教学参考。为了家长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展示,宝安区还创办宝安家教报,后合并到宝安教育 ,成为该报的家长教育版,每月一期,每期四个版面,发行量 10 万份。内容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受广大家长欢迎。宝安还出版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著作,宝安家长教育、家校心桥、真诚培植家教之树、走向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等,全是从亲身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具本土特点的家庭教育专著。2、培养家庭教育专业化队伍为避免家庭教育工作靠经验、凭热情去做,宝安区不断打造本土家庭教育

14、工作专业队伍。区妇联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各行各业有一定家庭教育工作基础的人员,并将他们培养成一支核心专业队伍,成为遍布全区的家庭教育学科带头人。近几年来,区妇联拨出专项经费,组织举办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 、 “家庭教育教学科研带头人培训班” ,并于 2010 年与东北师范大学及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全国首个“家庭教育专业硕士课程班” ,学制 2 年,来自全区的 35 名学员参加学习。区妇联还组建了由 48 名家庭教育专家、律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等组成的妇女教育讲师团。讲师团每月举办“心悦”沙龙活动,成员间互相探讨授课模式、分享授课体会,进一步深化和丰富授课经验。区教育局

15、着力建设“金字塔”形家教指导师队伍。一是特聘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6 名)作为导师;二是聘请区内外优秀教育工作者(68 名)组成讲师团;三是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选拔组建了一支近 1000 人的优秀教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经过专家导师统一培训,持证上岗。区教育局还组织家庭教育骨干前往清华大学、香港等地交流学习。区家长学校总校开展年度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分校管理干部及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每年,区家长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家庭教育精品示范课、视频培训等形式,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全面培训。2005年启动了视频培训新模式,实现全区性的师资、资源共享。每年举办家长学校优秀教案比赛、家长学校优

16、质课比赛、优秀家庭教育故事案例评比活动等,通过比赛,促进了业务能力的提升。2008 年开始,区家长学校精心打造家长课“四课型” (讲述启发型、咨询讨论型、亲子活动型、案例导引型)示范精品课并在全区推广。2010 年,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执教的家庭教育创新课例启迪孩子构建成功幸福的人生荣获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比赛一等奖。5通过区妇联及教育局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宝安本土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现已成为一支结构比较合理、专兼职结合、功能互补、分布适当、具有较高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队伍。3、深入实施家庭教育科研宝安区在推动区域性家庭教

17、育工作发展中,注重本区域特色的科学研究,摸清本地家长的实际需求及困惑。宝安区制订了科研发展规划,区教育局、区妇联共同聘请了家庭教育专家作为兼职导师,实地研究、指导家庭教育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区家长学校 2003 年经省级课题立项,开展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规模化研究。全区承担子课题的学校有 75 所,参加个案指导的教师 600 多人,纳入指导实践的家庭达到 500 户。经过了近两年的实践指导,多数样本家庭有了明显进步。2006年 10 月,区家长学校承担的广东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家长学校规模化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荣获“GDJYSD”广东教育“十五”科研课题成果

18、特等奖。2006-2009 年,区家长学校深入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研究。六大子课题协作组引领 73 个立项子课题学校深入家庭开展实践指导研究,参与课题研究教师 800 余名,指导个案家庭 1000 多户。历经 3 年,经过初期、中期交流研讨和终期结题三个阶段,课题顺利结题,鉴定专家们高度评价“如此大规模的家庭教育个案指导实验研究,在国内很少见” , “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转化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和素质,也培养了一批研究和指导家庭教育的骨干教师,涌现出了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对推动区域家庭教

19、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对全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具有示范的意义” 。2009 年,区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承接了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在报纸公开征集有接受专业指导意愿的 30 户个案家庭,由妇联、教育共同组织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跟踪指导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有 30 多人,课题将于 2012 年结题。4、共同开展评优表彰为树典型,促发展,区教育局、区妇联每年联合开展评先评优活动。进行“家庭教育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及“家长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家长学员”评选表彰活动。为鼓励创特色家长学校品牌,还开展了“家长教

20、育特色项目学校”评比,全区评出 10 个家长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宝安区家长学校获“深圳市家庭教育工作先6进集体奖”和“深圳市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奖” 。三、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家长育人素质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只是提高了家长的育人素质,才可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少人是被动学习。如何才能让他们乐学并积极参与其中呢?宝安区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开展大范围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的氛围,用氛围去影响家长;二是举办各类形式新颖、体验性强的活动吸纳家长,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1、开展大型家

21、教知识传播活动举办“宝安家庭教育大讲堂” 。为全面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长观念和方法,宝安妇联与教育联手常年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应邀前来讲座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家教名家,如赵忠心、王宝祥、钟思嘉、俞敏洪、骆风、黄沧海等。同时,宝安本土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也在妇联及教育部门的组织下,活跃在街道、社区、工厂的家庭教育讲堂上。仅 2010 年,区妇女教育讲师团就送家庭教育讲座进社区、进工厂 20 多场,受惠家长近万人。这些系列免费公益大餐,全面提升了家长家庭教育素质。举办每年一度的“家庭教育宣传周” 。从 2001 年起,区教育局、区妇联、区关工委联合主办“家庭教育宣传周” , 每年一个主题,区举办隆重

22、的启动仪式,区领导参加并讲话。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各学校、社区、广场,举办专家讲座、家教现场咨询、亲子活动、文艺表演、 家 庭 教 育 图 片 展 等,声势浩大,家长参与踊跃。如 举 办 的 “我 的 家 庭 教 育 格 言 ”有 奖 短 信 征 集 大 赛 、 “告 别 不 良 家 教 习 惯 ”大 型 签 名活 动 、 “亲 子 手 抄 报 比 赛 ”、 “国 学 经 典 诵 读 ”、 “家 教 科 研 课 题 经 验 推 广 ”、 “优秀家长评选表彰”等全区性特色活动,深受家长欢迎。这一活动目前已持续 10 年,每年12 月的这一周,成为“宝安家长节” 、 “宝安家教大集” ,全 区 约

23、 30 多 万 家 长 参 与 活动 , 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家庭教育,重视、支持家庭教育工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举办“母亲文化节” 。为全面提高母亲素质和育人能力,培育新时代宝安人,宝安区妇联自 2007 年始,在每年的 5 月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宝安母亲文化节活动。每届一个主题,开展“1+10”系列活动(即一项主打活动,十项配套活动) 。活动评选出了“宝安母亲形象大使” 、 “改革开放 30 年宝安最具影响力母亲” 、 “宝安最具信念母亲” 、 “宝安智慧母亲”等 65 名可学可仿的优秀母亲典型。举办了“爱妈7妈的 100 个理由”征集、优秀母亲报告会、亲子趣味运动会等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

24、富的配套活动。编辑了宝安母亲之歌 、 妈妈,我爱你 、 珍藏一个名字宝安母亲 、 母亲书香缘等一系列文化宣传品。活动弘扬母亲文化,传承母亲精神,全面提升现代母亲的自身素养和育人素养,同时也在全社会形成了“科学育子”的浓厚氛围。此类评选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宝安母亲文化节已成为宝安一张闪亮的家庭教育文化名片。开设报纸家庭教育专栏。区妇联在宝安日报先后开设“陈老师茶坊”“亲子成长园”专栏,每周一期,刊登由家庭教育指导老师根据家长需求撰写的家庭教育千字文,为家长答疑解惑。文章可读性强,与家长互动性强,对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更新观念和方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开展各类体验式家庭教育

25、实践活动开展亲子活动。区妇联每年都会拨出专款,对家庭为对象,策划开展“亲子1+1”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亲子论坛、亲子户外拓展、教子经验(遗憾)分享会等深受家长喜爱的体验式教育活动。如最两年举办的“我家喜洋洋”家庭情境互动场、 “爱国进行时”亲子红色之旅、 “行走的书本”亲子阅读户外采风、 “和之旅”和谐家庭趣味登山等等。区关工委牵头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教育活动,已持续举办了 6 年。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实实在在地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也融洽了亲子关系。探索成立各种形式的家长自助互助组织。为了改变“我说你听” 、 “我指导你被指导”的家长被动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家长自主学习、互帮互

26、助的积极性,宝安的部分中小学成立了由家长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 、 家长义工队、家庭互助社等。如西乡二小成立的“幸福家庭俱乐部” , 每个俱乐部的家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 5-6 个家庭。俱乐部由家长志愿者自主管理,自行安排活动,可聘请班主任或家庭教育专家担任指导师和顾问。学校向俱乐部开放活动场地,活动经费由俱乐部家长自筹并管理。各个俱乐部都建立了 QQ 群,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教师之间都能保持密切沟通。俱乐部开展的由家长主持的“家庭教育研讨会” ,或是“趣味知识抢答赛” 、公园亲子活动等,各家庭成员都积极踊跃参加,孩子、家长、学校老师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教育教

27、学效果也取得很大进步。2010 年该校家长俱乐部还为一名地中海贫血症(重型)学生捐款 34 万元做骨髓移植手术,使一个幼小的生命得到了救助。3、吸纳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8区妇联在社区建立了“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引入社工的力量,对社区家庭的亲子教育、婚姻指导等开展小组活动、个案跟踪,举办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亲子活动,有效地延伸了家庭教育工作触角。区妇联还引进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在区妇儿中心开设早期教育中心,并以此为阵地,对 0-3 岁儿童家长进行早期教育的科学指导;与社会力量合作,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办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关注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四、宝安家庭教育工作的成效1、实现了

28、整体推进,全面覆盖家长群体由于区妇联、区教育局的共同牵头,关工委等部门全力配合,优势互补,实现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无缝对接,全面覆盖了家长群体。目前,全区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已普遍建立了家长学校分校,全面实现了家长学校 100覆盖率的工作目标。据统计,全区家长受教育率巩固在 95%以上,其中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受教育率达 100%。0-3 岁儿童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知识率(知晓率)达到了 90%以上,幼儿园和中小学儿童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知识率(知晓率)达 100%。全区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氛围,重视家庭教育、主动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的家长越来越多,比例明显提高。家长的活动参与率都在 98%以上,有

29、 20%左右的家庭经常是夫妻一起前来学习。大部分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家庭教育方法明显进步,日趋科学。几年来受到区、街道、校三级表彰的家长约占家长总数的 50%。2、实现了分类指导,满足家长的个性需求宝安区家庭教育工作既注重广普性大面积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又注重家长的个性需求。还能从宝安的地域特点、人文特点、人员结构特点等出发,进行分类指导。宝安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这里的家长既有高学历的博士硕士,也有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在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工作环境、生活状态、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不能用一种途径和方法,必须是多层次、多形式、个性化的。

30、宝安区教育、妇联各自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探索出网上家校、个案跟踪、热线咨询、家长 QQ 群等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家长的需求。3、实现了家长自助互助,使更多的家长“反客为主”宝安区通过长达十多年的持续不断地推动,家庭教育形成良好氛围,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家长。这一家长群体又成为宝安家庭教育宣传推广活动的积极骨干。他们或成为讲师团成员、家教咨询员、家长志愿者,活跃在家庭教育队伍中,以自9己家庭教育的成败、亲身体会现身说法,影响和带动更多家长。4、实现了公益性为主,以主流力量净化了区域家庭教育市场随着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视,家庭教育市场日渐兴旺,不少人利益驱使,看到“家长的

31、钱好赚”,开办各类高收费的“家长训练营 ”、“亲子活动营”等,家长花了钱却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指导。在宝安,由于区财政保证了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主流的力量办起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相关部门提供的都是免费且高品质的家庭教育公益大餐,使得一些社会上各种利益驱动的家庭教育机构找不到市场,从而净化了家长的视听,确保了家长不走弯路,不花冤枉钱。五、宝安家庭教育工作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分析1、主要成功之处建立了一个好的机制。真正构建了政府主导,妇联和教育共同牵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良好的工作格局。虽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

32、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但就妇联和教育部门这两家而言,究竟又以哪一家为主颇有争议,从而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或是各自为政、互不买帐互相拆台。宝安区认为,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家长,主战场还是在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因此教育部门更有资源有能力去承担这个主要任务,于是教育部门负责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家长学校工作,这是一条“线”。而妇联部门有组织优势,善于协调、能够冲破行业壁垒,工作中能关注一个“面”。因此,0-3岁儿童、社区散居儿童及流动人口的家长教育由妇联负责指导,阵地主要在社区。同时教育和妇联又能很好的合作举办全区性大型活动、科研、评优表彰等,讲师团、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

33、业队伍资源共享。家庭教育工作能共同策划、共同研究,形成了互相支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有较为完善的一系列制度。宝安家庭教育工作的“十个有”,将工作做实。以下这“十个有”,并非一开始做就有的,而是在这十多年的推进中不断完善的,是动态发展的。有一个区政府主导制定的区域性家庭教育发展规划;有落实的机构,充实的班子和有效的管理运作网络;有相对稳定和专业化的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开展活动的阵地;有较完善的各种规章制度(考勤、考绩、检查、评估、表彰);10有一套供幼儿园至高中学生家长学习使用的系列教材;有共性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常规教育活动;有作为常设沟通渠道的咨询热线电话;有专辟

34、的宣传阵地和丰富的群体亲子活动和交流活动;有必要的经费保证。2、瓶颈及对策缺少刚性法律规范。虽然宝安目前建立了一套运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但是,因为缺乏刚性的法律规范,很难保证一直良好的运行下去。从某种角度上说,诸如组织领导体制问题、资源配备问题、经费、人员问题等,如果没有法律规范,就还是取决于当地的领导是否有“大教育”的视野,是否重视家庭教育。这将成为影响家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策:呼唤尽快出台家庭教育法律,作为各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依据。各极党委建立家庭教育的领导机构,对家教工作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条件保障、法制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并把它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列

35、为对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把家庭教育事业当作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事业来对待,列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整体规划,有检查、有考核、有评估,有奖有罚。各级妇联、教育、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社区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指导相对薄弱。由于社区居民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等千差万别,在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难度较大。尤其是对 0-3 岁散居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更加难以深入,这一年龄段的家长对家庭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没有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儿童,以后成长中的问题会积累、增加,解决难度加大。对策:政府必须加强对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将家庭教

36、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互助社等家教指导服务机构,以政府赋权、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工,为广大家长提供及时、方便、个性化的指导服务。鼓励社区成立早期教育中心,并心中心辐射全社区 0-3 岁儿童的家长指导。专业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需求。一是专职人员极少,宝安区妇联跟教育系统加起来专职人员不足 20 人,既要抓管理,又要带队伍、作指导,难免精力不济。二是兼职指导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宝安有几百名家长学校兼11职老师,这些老师都是学校的优秀教师或有经验的班主任,但优秀教师不等同于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除了具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之外,还需具

37、备社会学、行为科学、法学、人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有丰富的经验和人格魅力。对策:增加家庭教育工作专职人员。在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中吸纳有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和热情、有家教指导专业能力的人员,到家庭教育专门机构从事管理、指导工作。国家应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资格认证制度,使目前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老师能够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国家统一考核认证,成为一支业务素质过硬、有专业资格证的“正规军”,方能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重任。结论:深圳宝安家庭教育区域性共建共享模式虽取得了实效,有他的可取之处,但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问题和隐忧,还是一种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

38、一种责任感的驱使下,主动、自觉推进的行为,复制性不强。展望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工作,还须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由党委政府设立一个主管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能机构,进行规划、统筹、协调、检查督导,教育和妇联等部门具体实施。要进一步加大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力度,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下大力气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和相关指导机构准入制度,多渠道解决经费保障问题等等,才能使家庭教育工作真正摆脱“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就不要”薄弱局面,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满足新时期广大家长的需求,推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参考文献:王小棉:推进家庭教育,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家庭教育,2008,1关 颖:关

39、于家庭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探讨,J中国家庭教育,2010,2黄沧海: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家庭教育,2009,1黄沧海:国家兴旺、社会和谐 寄望家庭教育,J中国家庭教育,2010,3谭 虎:我国家庭教育管理体制刍议,J中国家庭教育,2007,212戴奇林: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的思考,J中国家庭教育,2010,32006 年深圳市宝安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总结2008年关于开展宝安区教师、家长培训督导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 年深圳市宝安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总结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Patterns on constructing and sharing Family Education Wo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