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醉解剖学教学大纲参考学时数 36 理论 24 实验 12麻醉解剖学是麻醉专业的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 本课程是在学习完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讲授。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与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复苏等有关的人体各部分区标志解剖层次、重要局解结构及消化、呼吸系统、心血管、脑神经、内脏神经、椎管的应用解剖学知识。本课程共分为:口及呼吸、心血管、椎管及其内容、周围神经四个章节。按教学要求将授课内容分为:掌握、了解、熟悉三个级别。基本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口及呼吸系一、口部:1、了解口腔的围成、分部及其连通。2、掌握腭的组成及其形成物。掌握口咽峡、腭垂、舌根在气管插管术及全麻中的意
2、义。二、鼻部:1、掌握鼻的构成固有鼻腔构造、鼻腔粘膜特点、血管分布、神经分布及局部浸润的部位。2、掌握鼻腔在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解剖。三、咽部:1、熟悉咽的形状分部、界域、交通及毗邻。2、了解咽的构造、吞咽机制及神经支配。3、熟悉鼻部神经,掌握侧壁重要结构及位置。4、了解口部舌会厌谷,掌握腭扁桃体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5、掌握喉的位置、梨状隐窝及毗邻与麻醉意义。四、喉部1、熟悉喉的位置构造。2、掌握喉的神经分布、损伤表现。3、掌握喉腔结构及分布。4、掌握喉在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解剖。五、气管1、了解肌三角的构成。2、了解甲状腺的位置。3、掌握甲状腺与喉、气管的毗邻关系。4、掌握气管颈段的位置,毗邻
3、及气管切开的应用解剖。5、掌握气管颈段的位置,毗邻长度管径。6、掌握气管隆嵴的神经分布及临床意义。7、掌握气管的神经分布,熟悉气管的血液供应。六、支气管1、掌握左、右支气管的形态差别。2、了解左、右支气管与气管长轴的夹角长度、内径以及小儿与成人的差别。七、肺1、了解肺的形态分叶、掌握肺门、肺根的定义以及肺根结构的排列关系,了解肺及支气管肺段的概念、名称。八、胸膜和纵隔1、了解胸膜腔的构成、特点。2、掌握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了解胸膜的神经分布。3、了解纵隔的组成、境界、位置分部。4、了解上纵隔内的主动脉弓,胸腺及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搏的位置。5、掌握上纵隔内气管的位置毗邻关系。6、了解下纵隔的分
4、部。第二章 心血管一、心的位置及外形1、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体表投形。二、心的各腔1、掌握各腔结构。三、心包1、掌握心包的组成,掌握心腔穿刺的应用解剖。四、心传导系1、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血液供应、熟悉心传导系的异常副束及临床意义。2、了解心脏畸形五、颈部和上纵隔的大静脉1、掌握颈部浅层静脉的走行。2、了解颈动脉鞘的内容。3、掌握颈外静脉的穿刺部位。4、掌握颈内静脉行程穿刺部,锁骨下静脉行程,毗邻穿刺部位。六、上下肢血管1、掌握上肢的体表标志,动脉的体表投影。2、掌握上肢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始,行程回流及其在麻醉工作中的应用。3、掌握臂前区的血管神经束、正中神经与肱动脉的关系。4、
5、掌握尺动脉、桡动脉的体表投形及穿刺部位,掌握前臂血管神经束的名称走行及分布,掌握 Allen 试验方法及意义。5、掌握手的血管走行掌浅弓的组成、位置。6、了解手背的静脉血流。三、下肢血管1、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和动脉的体表投形。2、掌握大、小隐静脉起始行程、和常用穿刺部位。3、掌握足背动脉的位置。第三章 椎管及其内容一、椎骨1、掌握各部椎骨的特征及重要标志。2、了解椎骨的一般特征。二、椎骨的连接1、掌握椎骨的连接。2、了解脊柱区的境界体表标志。3、掌握脊柱的构成、形态。4、掌握椎管的构成。5、掌握仰卧时脊柱的最高点和最低点。6、掌握骶管的构成及穿刺的应用解剖。二、脊髓的被膜及被膜间隙 1、了解脊
6、髓的三层被膜。2、掌握脊髓三层被膜所形成的间隙及穿刺的应用解剖。3、熟悉硬膜外腔穿刺失败的成因。三、脊髓及其血管1、了解脊髓的构造及血管。2、掌握脊髓与椎骨的解剖关系。3、掌握脊神经与椎 骨的解剖关系。第四章 周围神经一、脊神经1、掌握脊神经的分布特点。2、颈丛掌握颈丛的位置组成分支,掌握颈丛浅支、深支、膈神经的阻滞部位。3、臂丛a.掌握臂丛的位置组成分布、分支、及其与腋动脉、静脉的毗邻关系,掌握臂丛的常用阻滞部位。b.掌握桡神经走行,易损伤部位。c.掌握在肘部,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阻滞部位。d.掌握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形。e.掌握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在腕部的阻滞部位。f.掌握手指神经的阻
7、滞部位。4、胸神经前支a.掌握肋神经分布。b.掌握肋间神经的阻滞部位,解剖层次及注意事项。5、腰丛a.掌握腰丛的位置组成、分布、分支、阻滞部位和入路层次。b.掌握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在此区的走行,阻滞部位,掌握股神经、股外侧皮穿刺部位。c.掌握隐神经的走行,分布、阻滞部位及与大隐静脉的毗邻关系,掌握闭孔神经的走行、分支及阻滞部位。6、骶丛a.掌握骶丛的组成位置毗邻及分支分布。b.掌握阴茎的神经支配及阻滞部位。c.了解会阴侧切缝合术的神经阻滞部位。d.掌握坐骨神经出盆部位及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走行以及在臀部的阻滞部位。e.了解股后皮神经的走行阻滞部位。f.掌握
8、坐骨神经在股后区的行程分支及阻滞部位。g.掌握胫神经、腓总神经的阻滞部位及损伤表现。二、脑神经:1、掌握脑神经的名称表示方法分类。2、了解十二对脑神经出颅部位。3、掌握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的阻滞部位及入中层次。4、掌握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阻滞部位和入路层次。三、内脏神经:1、掌握胸交感干、内脏大小神经的走行,熟悉胸交感的阻滞方法。2、掌握胸腔神经丛的位置、组成及阻滞部位和八路层次。3、掌握腰交感干的位置、盆内脏神经的组成、位置、毗邻及支配器官。4、了解内脏感觉的特点。5、了解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6、掌握牵涉性痛。7、 了 解 麻 醉 与 手 术 中 常 见 的 神 经 反 射 的 径 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