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1《论语十则》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46424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1《论语十则》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1《论语十则》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1《论语十则》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1《论语十则》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1《论语十则》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其人,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自主预读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亦说( )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吾日三省吾身( )2填空。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等多方面的道理,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字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_家。朱熹把_合称为“四书”。3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重点把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2、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文本研讨 活动一 场景复原助理解5按下面的步骤,理解课文内容。论语的写作体例有的是对话体,对话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请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这一则谁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是怎么问的?又是谁答的?是如何答呢?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课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是语录体。其实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应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

3、和弟子的言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示例第四则:此则仅有孔子的答语,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写出来应是:XXX 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同学们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完成后学生或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6课文中哪些句子是说学习态度的?哪些句子是说学习方法的?哪些句子是说个人品德修养的?请分列如下: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有:谈思想品德修养的有:

4、7把本文中出现的成语写在下面。活动二 小组合作品语言8品味论语会发现它的语言特色表现为:(一)通俗平易而又精粹雅致的口头语言,显得质朴、简练,(二)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使得文章更加含蓄、形象、生动,(三)虚词运用纯熟自然,加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请结合课文,举例说明以上特点。活动三 深入实际延伸读9有条件的话,到我们县城南的文化广场去转一趟,那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 “孔子论语墙”,请你看看墙上论语的名言中有哪些我们在课本上没学过,把它记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一起搞清楚它们的意思。10.我的疑难书声琅琅 美文赏读11.下文是易中天先生给于丹教授的心得一书写的序,请读一读,完成后

5、面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做些圈点批注。圈点批注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 2006 年 11 月 12 日的下午,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服装未经设计,访谈也很自由。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好聪明的小妮子,好精彩的回答!我也立即回应:那我今天就有点

6、儿像孔子了。我这一身灰,等于没有色彩。不过,灰色也有灰色的好处,那就是和任何色彩都能搭配,比如你们的鲜红和洁白。 观众大笑。 访谈在笑声中结束,我却有点儿意犹未尽。事实上,我要问的问题是:孔子是不是众人都需要的?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案其实就在刚才的笑谈中: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应该是灰色的。 我不知道于丹对于“色彩”和“温度”的定义,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色彩。所谓“没有色彩”,无非就是灰色。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时又是最具普适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所谓“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无非是说,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子。 实际上,

7、真正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人们喜欢讥讽地说,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他们不知道,理论如果不是灰色的,就没有普适性;而没有普适性,也就没有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

8、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我们需要这样的孔子。 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 2006 年 11 月 13 日夜于北京厦门途中 易中天请你试着给上面的序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考场佳作吃透论语 2007 中考扬州一考生我喜爱“吃”书,我觉得任何一本书,只有反复品读,啃净了,

9、吃透了,才算真正吸取到精髓。吃论语,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想吃,到咀嚼,再到回味,馨香书气沁人,实在幸福。 初读论语,是在 6 岁,那时觉得论语朴实无华又秀色可餐,白纸黑字,只言片语就勾画出了美好图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出治国真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凌云壮志,“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仁者爱人,亲亲爱人”呼唤人间温情。这些朴素而睿智的言语使我的心灵干净明澈,引我走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面对眼前这份精神大餐,我只想用心品味,用心咀嚼。 在欣赏论语中,我慢慢地去咀嚼它,用它规范我的言行和改变我的学习方法。印象最深的那一次是:步入初三,我急于求成,却

10、忽略了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各种教辅书上的学习方法更使我眼花缭乱后来,我反复咀嚼了论语,其中“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话语使我受益匪浅。论语倡导的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比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行之有效。反复咀嚼,如同在苍绿的青橄榄中嚼出丝丝清凉:做事一定不能违背原则,不仅仅是学习,否则,必然失败。我豁然开朗。 读论语至今已 10 年,回味起来,最沁人心脾的是论语所蕴含的思想馨香,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思想有悖于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这种平凡的理想源于生活,源

11、于心灵,让我们的心灵和谐饱满,让我们对生活有热爱,有向往,这种理想也是我所追求的。 10 年吃论语,并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它太博大精深。我不敢说我已吃透论语,但从中我也吃出了很多知识、启迪我还会坚持研读论语,一点一滴地通透其灵魂精髓,使我的心灵芳香馥郁。名句诵读于丹心得语录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真正的和谐:它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所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方法归结 查一查:什么是成语? 反思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