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1-2 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教材分析.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了解邓小平确定的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感受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3.了解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尝试分析“ 一国两制 ”的重大意义。4.回忆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认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5.回顾新中国成立以
2、来,我国外交事业经历的几个阶段;通过具体事例,领会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成就。(三)结构分析从第一单元的主题看,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理解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从时间上看,教材以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划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前后两个时期的标志。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国防建设、民族团结、科技文化,然而限于篇幅,教材仅选取了对学生来说最重要、最必需的内容。具体而言,教材从经济建设、统一大业和外交事业等几个方面展示了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与中国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的
3、年代”课文开篇点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发展经济、实行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是这一政策的必然产物。二十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主要围绕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而展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邓小平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为缓和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两岸经济、文化和人员往来日益密切,虽然台湾及
4、外国反华势力不断进行分裂活动,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台独分子分裂中国的图谋绝不会得逞。“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本课虽主要概述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但为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集中呈现。在“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新中国外交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以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为本目重点。以上三个方面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又共同构成了这一主题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概括并全面把握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突出成就。(四)课本知识结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年代 城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在沿海经济特区全方
5、位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过程与方法(六)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设计:第一课时:改革开放的年代活动设计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情景导入1. 深圳和浦东改革开放前的面貌的图片,准备两地的地图。通过展示这些对比鲜明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设疑:深圳与浦东等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2. 展示各类旧票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票证的历史。设疑:这些票证消失的原因引导学生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主题学生展开讨论(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决策的正确性。 )的主题:改革开放的年代学生通过讨论,尝试回答运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旧票证的认识,使学生既了解历史又激发探究的兴趣“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6、“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含义“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与澳门“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坚持三条外交原则,揭开中国外交的新篇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事业的发展:与苏联建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不结盟战略C 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主动探究析疑1展示图片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设疑:图中的人物是在党内的地位?一名话概括他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图反映的哪次会议的情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开创了怎样一个新时期联系: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转折2展示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的“契约”教师指出这“契约”产生的背景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做法
7、的积极意义。通过包干制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设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先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变化是什么?4展示音乐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设疑:老人指的是谁?南海边画一圈指哪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在这么做?简单介绍中国加入 WTO 大事记(第五单元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回答学生回忆八年级内容鸦片战争与抗日战争学生讨论小
8、岗村做法的意义(大获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六倍多。从农业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缴了公粮,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学生讨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 12 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学生通过听歌体会学生通过阅读解答(邓小平;对外开放)学生讨论对外开放的意义?运用这一历史图片入手,使学生很快把注意转移到课本“契约”的展示要使学生认识到当时小岗村村民这种做法时代背景。运用音乐更能在情感上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感受与探究1对生活用品发生变化的感受四大件的变化:六七十年代: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改革开
9、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十六大之后: 2结合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的内容,让学生走访家长、当地老人,了解三十多年前人们的生活状况。然后,与现在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 自己或家人每天、周末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你所在地区的人们一般有什么样的爱好或娱乐? 与三十多年前相比,人们的休闲 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3能力提高: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结合桐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从正反两方面谈谈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于负面的变化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讨论家里衣、食、住、行的变化和四大件的变化。学生课后调查完成作业。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通过讨论激发每个学生对改革开放后变化的感受通过走访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