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三化学试题 (十七) 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CO 2、NO 2、P 2O5 均为酸性氧化物 Ca(HCO 3)2 、Fe(OH) 3、FeCl 2 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氯化钠晶体分散到酒精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灼热的炭与 CO2 的反应、Ba(OH) 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均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腐蚀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
2、、次氯酸、氯气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2.关于下列说法:Fe(OH) 3 胶体和 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BaSO 4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玻璃、水泥的生产都要用石灰石作原料;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HC1 的热稳定性高于 HF。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3.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1 L 0.2 molL1 的 Na2CO3 溶液中含有 CO32的数目为 0.2NAB0.1 mol Fe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是 0.2 NAC标准状况下 22.
3、4 升 CH4 和 C2H4 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为 4NAD理论上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 11.2 L 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外线路通过电子数为 NA4.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激光笔鉴别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B实验室采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 SO2C除去 NaHCO3 溶液中的 Na2CO3,可加入 Ca(OH)2 溶液后过滤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SO2NaOH溶液5 向含有 Fe2+、I 、Br 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 BC 代表 Fe3+ 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
4、原混合溶液中 n(FeBr 2) 6molC当通入 Cl2 2mol 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 2+2I+2Cl22Fe 3+I2+4ClD原溶液中 n(Fe 2+): n(I ): n(Br )2:1:6 将金属铜、铁置于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下列对反应情况设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 ) 选项 反应情况设想 评价A 当铁铜均不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 Fe2 、Cu 2 ,一定无 Fe3正确,Fe 3 和 Fe、Cu 均可反应B 当铁铜均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 Fe2 、Cu 2 ,无 Fe3正确,Fe 和 Cu 与 Fe3 都反应,故有 Fe2 和 Cu2 ,无 Fe3C 当铜有
5、剩余,铁无剩余时,溶液中一定只有Fe2 ,无 Cu2正确,Cu 有剩余故无 Cu2D 当铁有剩余,铜无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Fe2 、Cu 2不正确,不可能有 Fe 剩余,Cu不剩余,因为 Fe 比 Cu 优先与Fe3 反应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无色溶液中:K 、Cl 、Ca 2 、SO 42-、NO 3-pH=11 的溶液中:Na 、AlO 2-、NO 3-、S 2 、SO 32-水电离的 H 浓度 c(H )=10-12molL-1的溶液中:Cl 、NO 3-、NH 、SO 32-加入 Mg 能放出 H2的溶液中:Mg 2 、NH 、Cl 、K 、SO 42-使
6、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 2 、MnO 4-、NO 3-、Na 、SO 42-中性溶液中:Fe 3 、Al 3 、NO 3-、Cl 、S 2A. B. C. D.8.如图所示: ,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供选择的物质有:a铁;b稀 H2SO4;cNa 2CO3溶液;dBaCl 2溶液;eCu(NO 3)2溶液;fMgSO 4溶液。图中编号代表的物质是( )AH 2SO4 BMgSO 4 CCu(NO 3)2 DBaCl 29.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Cl 3 溶液与 Cu 的反应:Cu Fe 3 =Cu2 Fe
7、2BNO 2 与水的反应:3NO 2 H2O=2NO NO2H 3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 CaCO3 反应:CaCO 32H =Ca2 H 2OCO 2D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2AlO CO 23H 2O=2Al(OH)3CO 2 2310.已知 A、B、C、D、E 分别为 Ca(OH)2、Ca(HCO 3)2、HCl 、Ba(NO 3)2、Na 2CO3 五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相互反应情况列表如下(表中 “”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现象)A B C D EC B 据此可判断 C 是A.HCl B.Ca(HCO3)2 C.Na2CO3 Ba(NO3)2
8、11.含碳 4.8%的某生铁样品中,加入 1.4mol/L 的稀硝酸 500mL,完全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 NO 气体 3.36L,要使溶液中的铁元素完全沉淀,需加入 2mol/LNaOH 溶液的体积为() A.275mL B.350mL C.560mL D.700m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共 64 分)13雄黄(As 4S4)和雌黄(As 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2S3 和 SnCl2 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 As4S4 和 SnCl4 并放出 H2S 气体。若 As2S3和 SnCl2 正好完全反应, As2S3
9、和 SnCl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3) As2S3 和 HNO3 有如下反应:As 2S3+ 10H+ 10NO3=2H3AsO4+ 3S+10NO2+ 2H2O若生成 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 NO2 应该在 (填“正极” 或“负极”)附近逸出。(4)若反应产物 NO2 与 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 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 CO2 的量 (选填编号) 。a小于 0.5 mol b等于 0.5 mol c大于 0.5mol d无法
10、确定14.2011辽宁重点协作体模拟 (10 分)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 A 为常见的溶剂,B 为常见的有色气体单质。回答下列问题: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1)反应 I 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 A 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2)反应中,乙与 A 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通过比较反应 I、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 (填“强”或“弱” ) ,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还可以是 (写出一种
11、即可) 。(4)将 3.5g 甲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写出 OA 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当加入 35mL 盐酸时,产生 C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5)若甲、乙是化合物,反应是工业制漂白液的反应。其中乙为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若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与溶质等物质的量的固体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5.(氧化铜矿中含有主要杂质为 Fe2+和 Al3+等,用其生产 CuSO45H2O 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H2SO4pHN
12、aO( )(1)图中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 ,结合右表 回答除铁步骤的最佳 pH 范围为 。(2)氧化剂若选用 KMnO4,会降低产品的纯度,其原因是 ,实际生产中 NaClO 作为最佳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沉铜”步骤不选价格便宜的石灰乳,主要原因是会产生较多废渣,废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沉铜后,洗涤可以除去沉淀表面的 2 种主要溶质是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 CO2 气体中燃烧,他们好奇地对钠在 CO2 气体中燃烧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将玻璃燃烧匙中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 CO2 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
13、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1)通过钠在 CO2 气体中燃烧的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要使燃烧的钠熄灭,可选用的灭火剂是 。(A)水 (B)干沙子 (C)二氧化碳 (D)四氯化碳【探究问题】燃烧后瓶壁附着的白色物质是什么?【提出假设】白色物质是 Na2O;白色物质是 Na2CO3;白色物质是 Na2O 和 Na2CO3的混合物。【实验验证】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C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14、思考讨论】通过方案 1 和方案 2 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成立。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否定他的观点的理由是 。 pHpHCu2+Fe3+AlMn2+mol/L0.9123.50.1. 4.6 7.0 1.8356.2913.5. 9.8【拓展思维】(4)某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为检验该粉末中是否含有这些物质,某学生计划分六个步骤,其中四个步骤所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已写明,请将下面表格里补写完整尚缺的、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实验步骤 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 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加入蒸馏水并振荡 过滤,将少量滤
15、液盛在试管乙中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向溶液里滴入硝酸银溶液17.2011莱州质量检测(13 分)某无色溶液 X,由 K+、NH 、Ba 2+、Al 3+、Fe 3+、CO 32-、SO 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白色沉淀甲是 。(2)试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 A、B 的离子方程式 、 。(3)通过上述实验,可确定 X 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要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 需补加的实验是 。A、B、C 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阳离子 Na+、K +、Cu 2+阴离子 SO42-、OH -上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 A 溶液、足
16、量的 B 溶液、足量的 C 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 c 电极质量增加了 16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 pH 与电解时间 t 的关系图如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M 为电源的 极(填写“正”或“负” )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计算电极 e 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3)写出乙烧杯的电解池反应 。(4)如果电解过程中 B 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5)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 c 电极质量增加了 16g,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操作是 。18.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元
17、素的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最轻的气体,B 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甲与其气态氢化物乙能够化合形成盐丙;D 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1)已知相关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变化:丁与乙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物质己电解得到单质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0.1mol/L 的丙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常温下,为使丙溶液中由丙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的水溶液至 。(2)已知 E 及其化合物有以下变化:写出单质 E 与化合物 Z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X 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 _,由A、B、C、D、E5 种元素中
18、的两种元素,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 18 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任写一个即可) 。(3)C 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2L 的该无色气体与 0.5 L 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 C 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19.氨和联氨(N 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计算:(1)联氨用亚硝酸氧化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 0.977,计算确定该氢化物的分子式。该氢化物受撞击则完全分
19、解为氮气和氢气。4.30g 该氢化物受撞击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2)联氨和四氧化二氮可用作火箭推进剂,联氨是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产物是氮气和水。 由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组成的火箭推进剂完全反应生成 72.0kg 水,计算推进剂中联氨的质量。(3)氨的水溶液可用于吸收 NO 与 NO2 混合气体,反应方程式为6NO+ 4NH35N 2+6H2O 6NO2+ 8NH37N 2+12H2ONO 与 NO2 混合气体 180 mol 被 8.90103g 氨水(质量分数 0.300)完全吸收,产生156mol 氮气。吸收后氨水密度为 0.980 g/cm3。计算:该混合气体中 NO 与 NO2 的体积比。吸收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保留 1 位小数) 。(4)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尿素 CO(NH2)2。尿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失去氨而缩合,如两分子尿素失去一分子氨形成二聚物:已知常压下 120 mol CO(NH2)2 在熔融状态发生缩合反应,失去 80mol NH3,生成二聚物(C 2H5N3O2)和三聚物。测得缩合产物中二聚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60,推算缩合产物中各缩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