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 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以及乳化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2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在生产生活、科研实验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熟悉硝酸铵吸热、氢氧化钠放热现象,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2.了解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课前准备】1. 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 、 的 叫做溶液.2.在实验室和化工厂生产中,许多反应都在 进行,其作用是 .3.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的原理 (“相同”或“不相同” ) ,前者
2、是 (“溶解”或“乳化” ) ,后者是 (“溶解”或“乳化” ).4.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通常伴随 的变化,有的物质 (如 ) ,有的物质 (如 ).【课堂学习】观察与思考: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用途事例 用途洗衣粉分散到水中 洗涤衣物活动与探究:1.将下列几种物质分散在水中的,观察、记录现象并判断类别(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样品名称 实验现象 类别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泥土植物油植物油+洗洁精2归纳与总结:(1) 叫做悬浊液(2) 叫做乳浊液(3)溶液的特征是: (4)乳化是: ,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拓展与延伸:乳化作用的原因活动与探究:2.将下列物质溶解在水中,测量温度
3、变化:水 氯化钠+水 硝酸铵+水 氢氧化钠+水测量的温度/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步骤:(1)先装 3 烧杯水,测定温度。(2)分别将 NaCl 固体、NH 4NO3固体、NaOH 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3)再次测定温度,并记录。归纳与总结:一般物质溶于水后,会伴随能量变化,有些物质溶解后溶液会 有些物质溶解后溶液会 交流与讨论:怎样才能加快固体的溶解?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建议 1: ;建议 2: ;建议 3: .【课堂检测】1油盐酱醋是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下列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麻油 B白糖 C白醋 D酱油2对长期放置在密闭玻璃瓶中的蔗糖的稀溶液,正确的说法
4、 ( )A.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B.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C瓶底有一定量的蔗糖固体 D.瓶内的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3洗洁精能使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洗洁精所起的作用( )A.催化作用 B乳化作用 C氧化作用 D脱水作用4将能起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最快的混合形式是 ( )A固-固混合 B固-液混合 C液-液混合 D固-气混合5汽油能将衣服上的油漆洗去,洗发水能将头发的油垢洗去.请比较:3(1)汽油的洗涤原理是 (2)洗发水的洗涤原理是 6为了探究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 61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明认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通过观察右侧 U 形管
5、中的液面的变化来判断物质溶解于水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请回答:(1)能使 U 形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的物质有: ;(2)能使 U 形管中的液面左低右高的物质有: ;(3)能使 U 形管中的液面没有明显变化的物质有: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第二课 时)【学习目标】1.知道不易挥发的物质溶于水时,水的沸点、凝固点和导电性会发生改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并描述实验现象【教学重点】溶液的性质【课前准备】1.用简单的方法鉴别植物油、酒精和洗洁精2.举例说明生命现象与溶液的密切关系3.向少量的白醋中加入几滴食用油,摇匀后静置片刻,有什么
6、现象?向该试管中加入少量洗洁精,会发生什么变化?4.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 ;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向公路上撒些盐,其目的是 5.金属导体能导电是因为金属导体中存在能 ,某些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 【课堂学习】交流与讨论:下列现象你会解释吗?请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1.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我的想法: 同学的想法: 2.为什么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我的想法: 同学的想法: 3.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呢?我的想法: 4同学的想法: 活动与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在 500mL
7、 大烧杯中加入半杯碎冰,再加入约40mL 冷水,混合后加入 20g 硝酸铵制成冷冻混合物取 3 支试管,分别加入各 5mL 水、蔗糖水和食盐水,并在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将试管同时插入大烧杯中,观察记录试管内开始结冰的温度(凝固点)水 蔗糖水 食盐水 2.组装导电装置,分别用蒸馏水、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测定是否导电(用“”或“”表示现象)蒸馏水 稀硫酸 稀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酒精溶液 归纳与总结: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后的某些性质:1. 2. 【课堂检测】1. 在寒冷(-1)的冬季,你如分别将盛有开水;冷水;食盐水;白糖水的器皿放在室外,早上可以看到结冰的是(
8、) A、 B、 C、 D、2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碳酸钙 B食盐 C.植物油 D面粉3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可口可乐 B啤酒 C雪碧 D酸奶4一瓶氯化钠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 (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上面跟下面不一样5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6大量实验表明,少数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 降低, 升高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还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在这些溶液中有 ,但这些溶液本身不带电,呈电中性
9、,因为 7回答下列问题:5(1)严寒冬季,淡水湖容易结冰,而盐水湖不容易结冰,原因是 (2)高山上煮鸡蛋难以煮熟,原因是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3)湿手摸正在工作的电器容易触电,原因是 8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写出你知道的尽可能多的方法来)9如图把一只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鸡蛋沉入水底。回答问题:(1)若向杯中逐渐加入食盐粉末直至溶液饱和, 将会观察到 (2)向杯中逐渐加入盐酸,会看到 鸡蛋会 (怎样运动)化学方程式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
10、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教学重点】学会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课前准备】1 叫做溶质, 叫做溶剂。2溶液质量= 质量 质量。3溶质可以是 体、 体,也可以是 体。 是最常用的溶剂。氯化钠溶液是指 的 溶液。4 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这里 “0.9” 的意思是 。【课堂学习】交流与讨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 )1溶液一定是某种溶质与水组成的(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3冰投到水里,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 64均一、稳定的物
11、质都是溶液( )5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植物油是溶质,水是溶剂( )6食盐水和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71 毫升酒精与 10 毫升水混合可得到 11 毫升酒精溶液( )观察与思考:请你按下表所给数据配制成三份蔗糖溶液,并填入计算结果:溶液编号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蔗糖溶液(1) 4 20蔗糖溶液(2) 6 26蔗糖溶液(3) 10 14其中最甜的溶液是_(填溶液编号) ,越甜的溶液说明其中蔗糖的相对含量越_,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也越_化学上通常用_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活动与探究:分析下列表格中各种量的变化, (填“增加” 、 “减小”或“不变”
12、 )练习: 1写出下列各种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解析:溶质判断一般根据以下原则: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较多的是溶剂;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中,溶剂一般指水。2. 某 5 克物质(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溶于 10 克水中,得 12 克溶液,则溶液中溶质为 克解析:只有溶解在溶剂里的那部分质量才是溶质的质量。注意,若物质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则溶质应 为生成的溶于溶剂的新物质质量。3. 某一杯长期放置的食盐水,若上部的密度为 a g/cm3,则下部的密度为( )溶液 75%的酒精溶液稀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 硫酸铜溶液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溶质溶剂7A大于
13、a g/cm3 B等于 a g/cm3 C小于 a g/cm3 D无法判断解析: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征,溶液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所以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必然相同。【课堂检测】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都可以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溶液是纯净物 B溶液中只可以有一种溶质C水是唯一的溶剂 D溶液均属于混合物3把 10 毫升汽油和 20 毫升植物油混合成溶液,其中 是溶质, 是溶剂,这种溶液叫做 的 溶液。4酚酞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 ;将生石灰放入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医用酒精中,酒精与水的质量
14、比为 3:1,该医用酒精的溶剂是 。5填表:6.请用多种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每组各两种方法):(1)蒸馏水和白醋 、(2)面粉和食盐 、(3)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动手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通过实验掌握溶液配制的一般方法。2.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重点、难点】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2.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课前准备】项 目 实 例固态溶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液态溶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气态溶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非水溶剂形成的溶液81.已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或溶液体积,且已知溶液密度) 、溶质质量分数
15、中的任两个量可求出另一个量常用的计算公式有:M质 M质 溶质质量分数(A%)= 100% = 100% M 质 + M 剂 M 液 M 质 = M 液 A% = VA%2 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常可根据下列式子计算:M 液 1 A1% = M 液 2 A2%3.24g 硝酸钠溶于 126 克水中所得溶液均匀分成三等份。(1)每 1 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2)将一份溶液加入 10 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3)将一份溶液再溶解 10 克硝酸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4)再将一份溶液稀释为原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应加水的体积为_毫升【课堂学
16、习】活动与 探究:1分组实验:医疗上输液常用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现提供葡萄糖固体和蒸馏水,请你配制出 50g10%的葡萄糖溶液:步骤:(1)计算:需要葡萄糖固体 g,蒸馏水 g(2)称量:用仪器 和 称量葡萄糖后放入烧杯中;用仪器 和 量取蒸馏水倒入烧杯中(3)溶解:用仪器 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2探究实验:(每组同学选择探究实验中任一组完成)(1)如何用上述已有物质配制出质量分数为 20%的葡萄糖溶液?我的方案一: 实验效果 二: (教师填写) 三: 观察与思考 : 1、观察实验室里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说明标签上的含义。2、如何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稀盐酸?3、请
17、观察老师的操作,并将有关步骤简要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1)计算 (2)量取浓盐酸和水 (3)稀释 练习 1要将 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增大到 20% ,需添加蔗糖多少克?蒸发多少克水?化学纯盐酸含 HCl 37%密度1.18gcm容量 500mL92防非典期间,某医院要用含溶质质量分数为 20%(密度为 1.1gcm)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0.4%(密度为 1.0gcm )的消毒液 15L,请问需要 20%的过氧乙酸溶液体积是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如何配制?【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的质量一定都等于溶质
18、和溶剂的质量之和C、溶液的体积一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所以任何溶液里水都是溶剂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必须是固体 B、溶液中各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密封放置,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D、两种物质同时溶解在水里形成的混合物也属于溶液3从 100 毫升 10%的硫酸溶液中取出 10 毫升,这 10 毫升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 )A、90% B、10% C、1% D、11.1%4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是 0.9的氯化钠溶液,有一名病人腹泻,静脉注射了 500g 生理盐水,你能帮他算出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质量是 ( ) A45g B9.0g
19、 C4.5g D0.45g5冬天,人们常用甘油溶液护肤,使皮肤保持湿润。质量分数为 80%的甘油溶液护肤效果最佳。现用 400g 甘油配制 80%的甘油溶液,可得甘油溶液的质量为 ( ) A80 g B40 g C500 g D320 g6实验室用 98%的浓硫酸(密度 1.84g/cm3)配制 100g10%的稀硫酸,不需要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烧杯 D玻璃棒7. 实验室里要配制 5的氯化钠溶液 150 克. (1)需要用氯化钠_克,水_毫升.(2)需要的仪器,除药匙、试剂瓶及标签外,还有 (3)实验步骤有:_、_、_、装瓶并贴好标签.8.现有下列物质:足量的 10的 KCl
20、 溶液、20的 KCl 溶液,40的 KCl 溶液,另有足量 KCl 固体,足量水。从上述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混合成 100g15的 KCl溶液,可采用的方案有多种,试写出你能想到的三种方案(要求:方案中必须指明选用物质的具体质量) (1)_;(2)_;(3)_。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三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加强对溶液组成的理解,体会在生活生产中的意义。10【教学重点、难点】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课前准备】1实验室现有足量的 20%的硫酸铜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 10%的硫酸铜溶液100g,需要 20%的硫酸铜溶液 ( ) A10g B50g C95g D100g2将
21、 400g20%的食盐水稀释 10%的溶液,需加水 ( ) A100g B200g C.400g D800g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溶质质量增加 溶剂质量减少 溶液质量不变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4配制 20%的氢氧化钠溶 液 150g,(1)需要纯氢氧化钠 g ,需水 g ;(2)若用 6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配制 2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 g,需 60%的氢氧化钠溶液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g。
22、 【课堂学习】交流与讨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 )1在 100g 水中加入 20gNaCl 后完全溶解,则溶液中 NaCl 的质量分数为 20% ( )2100g 10%的 NaCl 溶液与 50g 20%的 NaCl 溶液混合均匀,可得到 150g 15%的NaCl 溶液 ( )3100mL10%的酒精溶液与 200mL 10%的酒精溶液混合均匀,可得到 300mL 10%的酒精溶液 ( )4100 mL 98%的硫酸(密度为 1.84 g/cm3)中含有硫酸 184 g ( )观察与思考: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称量、量取 过滤 蒸发结晶、干燥 计算
23、 溶解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 甲同学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 50g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 (用以上序号填空)现实验室中有 10mL 、50mL 、100mL 等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_量筒。(2)乙同学用 10g 含杂质 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 50g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拓展与延伸:1、6.5 g 锌与 100 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 100 g 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g;溶剂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g。(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g,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溶剂的化学式为 ,加压淡化膜淡水 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