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文解字第七篇上 金壇 段玉裁 注(文中黑粗字爲說文原文,小字爲段玉裁注文。錄製版本爲經韻樓說文解字注原刻。文中的小篆、籀文、缺字大多數採集自漢字搆形資料庫。標點爲錄製者所加。爲能显示大部分汉字,可下載安装“超大字符集字体支持包 UniFonts6.0。)日部日 ,實也。以曡韵爲訓。 月令正義引春秋元命包云:“日之爲言實也。”釋名曰:“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大昜之精不虧。故曰實。从、一,象形。象其輪郭,一象其中不虧。人質切,十二部。凡日之屬皆从日。 ,古文。象形。葢象中有烏,武后乃竟作“ ”,誤矣。旻 ,秋天也。此爾雅 釋天及歐陽尙書說也。 釋天曰:“春爲昊天,夏爲蒼天,秋爲旻天,冬爲上
2、天。 ”許、鄭本如是,孫炎、郭樸本乃作“春蒼夏昊” 。从日,文聲。武巾切,十三部。 虞書說:說,各本作“曰” ,今依韵會訂。虞書說三字當作“唐書說曰”四字,古文堯典 “欽若昊天”說也。仁覆閔下則偁旻天。覆閔,各本作“閔覆” ,誤,今依玉篇 、 廣韵皆作“仁覆愍下謂之旻天”訂。此古尙書說也,與毛詩王風傳同。 五經異義 “天號” ,今尙書歐陽說:“堯典 欽若昊天 ,春曰昊天,夏曰蒼天,秋曰旻天,冬曰上天,緫爲皇天。 ”爾雅亦云:“古尙書 、毛詩說:天有五號,各用所宜稱之。尊而君之則曰皇天,元氣廣大則稱昊天,仁覆愍下則稱旻天,自天監下則稱上天,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 ”許君曰:“謹按堯典 羲和以昊
3、天緫勑以四時 ,故昊天不獨昊春也。 ”左傳 “夏四月孔丘卒,稱曰旻天不弔,非秋也,玄之聞也。 ”爾雅者,孔子門人所作,以釋六藝之言,葢不誤也。春氣博施,故以廣大言之;夏氣高明,故以遠言之;秋氣或生或殺,故以閔下言之;冬氣閉藏而淸察,故以監下言之;皇天者,至尊之號也。六藝之中諸稱天者,以情所求言之耳。非必於其時稱之。浩浩昊天,求天之博施;蒼天蒼天,求天之高明;旻天不弔,求天之生殺當其宜;上天同雲,求天之所爲當順其時也。此之求天,猶人之說事各从其主耳。若察於是,則堯命羲和欽若昊天,孔丘卒稱旻天不弔,無可怪爾。按:許作五經異義 ,不从爾雅从毛詩 ;造說文兼載二說,而先爾雅於毛,與鄭說無不合。葢異義早
4、成,說文後出,不待鄭之駁正,而巳權衡悉當。觀此及“社”下“姓”下皆與異義不同,與鄭說相合,可證。時 ,四時也。本春、秋、冬、夏之稱,引伸之爲凡歲、月、日、刻之用。 釋詁曰:“時,是也。 ”此時之本義,言時則無有不是者也。 廣雅曰:“時,伺也。 ”此引伸之義,如不能辰夜,遠猶辰告傳皆云辰時也是也。从日,寺聲。市之切,一部。旹 ,古文時,从、日。之聲也。小篆從寺,寺亦之聲也。漢隸亦有用旹者。早 ,也。者,早昧爽也。二字互訓,引伸爲凡爭先之偁。 周禮大司徒 “早物” ,叚早爲“草” 。从日在甲上。甲象人頭,在其上則早之意也。 易曰:“先甲三日。”子浩切,古音在三部。昒 ,尙冥也。冥者,窈也、幽也。自
5、日入至於此,尙未日出也。 司馬相如傳“曶爽暗昧,得燿乎光明” ,然則曶尙未明也。按:漢人曶、昧通用不分,故幽通賦“昒昕寤而仰思” 。曹大家曰:“昒、昕、晨、旦,明也。 ”韋昭曰:“昒,昧忽音。 ”郭樸注三倉解詁:“云。曶,旦明也。 ”然則獨許分别曶爲未明,昧爽爲且明,以其時相際,故說之者異。从日,勿聲。大徐作“昒” ,古皆有之。呼骨切,十五部。按:韋音梅憒切, 字林音勿,皆與昧通用之證。昧 ,昧爽,逗。昧字舊奪,今補。 且朙也。各本“且作旦” ,今正。且明者,將明未全明也。 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言昧爽起行,朝旦至牧野。 左傳晏子述讒鼎之銘曰:“昧旦丕顯。 ”僞尙書演其辭曰
6、:“昧爽丕顯,坐以待旦。 ”郊祀志:“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 ”封禪書昒作“昧” ,旣言旦又言昧爽者,以辛巳朔旦冬至合前文“黃帝己酉朔旦冬至”爲言,明冬至均在朔之旦也。繼云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明未旦時卽郊拜泰一也。 內則:“成人皆雞初鳴適父母舅姑之所;未冠筓者,昧爽而朝,後成人也。 ”昧與曶古多通用,而許分別之,直以昧連爽爲。昧者,未明也;爽者,明也,合爲將旦之偁。从日,未聲。莫佩切,十五部。一曰闇也。闇者,閉門也,閉門則光不明。明闇字用此不用暗,暗者,日無光也,義異。 司馬相如傳:“阻深闇昧,得燿乎光明。 ”暏 ,且朙也。各本作“旦明”,誤。今正作“且朙 ”,暏與昧爽同義。許書有暏無曙,而
7、文 魏都賦、謝康樂溪行詩李注竝引作“曙”,古今字形異耳。許本作暏,後乃變爲曙,署亦者聲也。玉篇昒昧二文間出曙字,市據切,此顧希馮以今字易古字也。後出暏字,丁古切,此孫强、陳彭年輩所據說文妄增者也。吕覽謂一朝爲一曙。廣韵曰:“暏,詰朝欲明也。”从日,者聲。當古切,廣韵亦暏入姥韵、曙入御韵,五部。晢 ,各本篆體誤,今正。昭晢,朙也。 “旦”下曰 “朙也” , “朙”下曰“昭也” ,旣昧爽則旦矣。 周易王弼本:“明辨晢也。 ”陳風:“明星晢晢。 ”傳曰:“晢晢猶煌煌也。 ”洪範 “明作晢” ,鄭曰:“君視明則臣昭晢。 ”按:昭、晢皆从日,本謂日之光,引伸之爲人之明哲。 口部曰:“哲,知也。 ”从日,
8、聲。舊作“折” ,今正。晢字日在下,或日在旁作“晣” ,同耳。旨熱切,十五部。 禮曰:“晢朙行事, ”禮謂十七篇也。許序例云:“其偁禮 、 周官 。 ”禮謂儀禮 , 周官謂周禮也。士冠禮:宰告曰:“質明行事。 ”鄭云:“質,正也。 ”許所據作晢明,以戴記禮器 、昏義言質明推之。 戴記多从今文,則知質明今文、晢明古文也。鄭不曡古文者,畧也。曉 ,朙也。此亦謂旦也,俗云天曉是也,引伸爲凡明之偁。 方言:“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 ”从日,堯聲。呼鳥切,二部。曉、昕二篆鉉本奪而綴于末,今依鍇本。昕 ,且朙也,小徐本作 “旦也,明也” , 韵會作“旦明也” ,今正爲“且明”
9、 。文王世子 “大昕” ,鄭云:“早昧爽也” ,是昕卽而未旦也。 士昏禮記曰:“凡行事必用昏昕。 ”齊風:“東方未晞,顚倒裳衣。 ”傳曰:“晞,明之始 。 ”按:蒹葭 、湛露傳皆云:“晞,乾也” ,此云明之始 則當作昕無疑。昕與晞各形各義,而昕讀同希,因誤爲晞耳。日將出也。按:此亦言且明而不次諸(此疑是暏字之誤xyh)晢篆之前者,正謂昧爽於旦猶遠,昕於旦僅一閒耳,故毛云明之始 。許先列晢曉篆而以昕足之。从日,斤聲,讀若希。斤聲而讀若希者,文微二韵之合, 齊風是以與衣韵也。今讀許斤切,則又合乎冣初古音矣,十三部。說文讀若希,見文王世子音義 ,鍇作“讀若忻” ,非。鄭注樂記 ,訢讀爲熹,是其理也。
10、昭 ,日朙也。引伸爲凡明之偁。廟有昭穆,昭取陽明,穆取陰幽,皆本無正字,叚此二字爲之。自晉避司馬昭諱,不敢正讀,一切讀上饒反,而陸氏乃以入經典釋文 ,陋矣。又別製佋字,注云“廟昭穆,父爲佋南面,子爲穆北面,从人召聲” ,此冣爲不通。昭穆乃鬼神之偁,其字當从示,而从人何也?無識者又取以竄入說文人部中,其亂名改作有如此者。今人部刪佋。从日,召聲。止遙切,二部。晤 ,朙也。晤、旳、晄、曠四篆不必專謂日之明,然莫明于日,故四字皆从日而廁于此也。晤者,启之明也。 心部之悟、 部之寤皆訓覺,覺亦明也,同聲之義必相近。从日,吾聲。五故切,五部。 詩曰:“晤辟有摽。 ”邶風文,今詩作“寤” 。此篇云耿耿不寐、
11、云我心匪石、云如匪澣衣,則當作“寤” ,訓覺。晤其叚借之字也。旳 ,朙也。旳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漢 魯峻碑曰:“永傳啻齡,矣旳旳。 ”引伸爲旳。从日,勺聲。都歷切,古音在二部。 詩 “發彼有勺” ,叚勺爲旳字。易曰:“爲旳顙。 ”說卦傳文。旳顙,白顚也。 馬部又有馰篆,云“馬白頟也” ,引易馬馰顙,疑馰後出非古。晃 ,朙也。各本篆作晄, 篇 、 韵皆云“晃正,晄同” ,今正。晃者,動之明也。凡光必動,會意兼形聲字也。楊雄賦“北熿幽都” ,李善云:“熿與晃音義同。 ”从日,灮聲。胡廣切,十部。曠 ,朙也。廣大之明也,會意兼形聲字也。引伸爲虛空之偁。从日,廣聲。苦謗切,十部。旭 ,日旦出皃。
12、 邶風 :“旭日始旦。 ”傳曰:“旭者,日始出,謂大昕之時。 ”旭與曉雙聲。 釋訓曰:“旭旭、蹻蹻,憍也” ,郭云“皆小人得志憍蹇之皃” ,此其引伸叚借之義也。今詩旭旭作“好好” ,同音叚借字也。从日,九聲,讀若好。好,各本作“勖” ,誤,今依詩音義訂。按:音義云許玉反,徐又許九反,是徐讀如朽,朽卽好之古音。朽之入聲爲許玉反。三讀皆於九聲得之,不知何時許九誤爲許元, 集韵 、 類篇皆云許元切。徐邈讀今之音義又改元爲袁,使學者求其說而 不能得矣。大徐許玉切,三部。一曰朙也。此別義也。明謂日之明,引伸爲凡明之偁。晉 ,進也, 周易彖傳 曰“晉,進也” ,以曡韵爲訓。凡進皆曰晉,難進亦曰晉,周禮 “
13、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是也。 禮古文、 周禮故書皆叚晉爲箭。日出而萬物進。故其字从日。从日,从臸。臸者,到也。以日出而作會意,隷作晉。卽刃切,十二部。 易曰:“朙出地上。 ”此引易象傳文以證从日之意也。暘 ,日出也。 洪範 :“八,庶徵。曰雨,曰暘。 ”某氏云:“雨以潤物,暘以乾物。 ”祭義:“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陽,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鄭云:“闇,昏時也。陽讀爲曰雨曰暘之暘,謂日中時也。朝,日出時也。 ”暘之義當从鄭, 孟子 “秋陽以之”,亦當作“秋暘” 。从日,昜聲。與章切,十部。 虞書曰:“曰暘谷。 ”虞書,宋本、葉本如是,他本作“商” ,非也。各本少一曰字,今補。虞書當作“唐書
14、” ,說見禾部 。此古文尙書堯典文也。晵 ,雨而晝夝也。晵之言闓也;夝者,雨而夜除星見也。雨而晝除見日則謂之晵,晵亦謂之夝。从日,啟省聲。康禮切,十五部。按:集韵又輕甸切,語之轉也。今蘇州俗語云“晵晝不是好晴” ,正作此音。晹 ,日覆雲暫見也。 覆雲者,揜於雲;暫見者,倏見也。此與目部義畧同。从日,易聲。羊益切,十六部。按:當施隻切。昫 ,日出 也。 ,各本作“溫” ,今正,詳水部 。昫與火部煦義畧同,樂記 “煦嫗” , 淮南書作“昫嫗” , 廣韵直以爲一字。 周禮注曰“司馬法旦明 五通爲發昫 ”,是知主初日出言也。从日,句聲。火于切、又火句切,古音在四部。北地有昫衍縣。見前書地理志 ,今甘肅
15、寧夏府靈州東南花馬池境有昫衍廢縣是也。俗譌作胊衍,非。晛 ,日見也。毛詩 “見晛曰消” ,毛云:“晛,日氣也。 ”韓詩 “曣晛聿消” ,韓云:“曣晛,日出也。 ”二解義相足,日出必有溫氣也。 廣雅釋詁云“曣,煗也” ,曣卽韓詩之曣晛,煗卽毛日氣之說。 荀卿非相篇引詩作“宴然” ,宴然卽曣也,宴、晏、曣古通用。 玉篇曰:“同晛。 ”从日、見,形卽義。見亦聲。胡甸切,十四部。 詩曰:“見晛曰消。 ”小雅角弓文。晏 ,天淸也。楊雄 羽獵賦曰:“天淸日晏。 ”李引許淮南子注曰:“晏,無雲之處也。 ”漢天文志曰“日餔時天星晏” ,星卽今之晴字。 淮南書 “鶤日知晏,陰蝔知雨” ,晏對陰而言,如淳注郊祀志
16、云“三輔謂日出淸濟爲晏” 。按:郊祀之晏溫, 封禪書作“曣” ,猶氤氲也, 郊祀志字異而義同。如淳以“日出淸霽”釋之,謂晏而溫是爲異,非是。晏之言安也,古晏、安通用,故今文堯典晏晏,古文作“安安” ;左傳安孺子, 古今人表作“晏孺子” 。从日,安聲。烏諫切,十四部。 ,星無雲也。姚氏鼐曰: “星卽夝字。 ”按:日閒雨除亦曰夝,無雲謂晴而無雲也。晴容有有雲者,其字亦作曣。毛詩 “見晛曰消” ,韓詩作“曣晛聿消” ,劉向上封事引之,師古注云“曣,無雲也” ,今漢書譌舛不可讀。韓詩釋曣晛爲日氣,許注淮南釋晏爲無雲,此以天淸釋晏,以晴無雲釋 ,言各有當,不以音義相近而淆之也。一說星無雲。謂星而無雲,如
17、雨部云“風雨土” ,謂風而雨土也。 詩 “星言夙駕” ,韓云“星,晴也” ,卽許星而無雲之說。从日,燕聲。於甸切,十四部。景 ,日灮也。日字各本無,依 文 張孟陽七哀詩注訂。 火部曰:“光者,明也。 ”左傳曰:“光者遠而自他有燿者也。日月皆外光,而光所在處物皆有陰,光如鏡故謂之景。 ”車舝箋云:“景,明也。後人名陽曰光,名光中之陰曰影,別製一字,異義異音。斯爲過矣。 ”爾雅 、毛詩皆曰“景,大也” ,其引伸之義也。从日,京聲。居影切,古音在十部。讀如姜。晧 ,日出皃。謂光明之皃也。天下惟絜白者冣光明,故引伸爲凡白之偁,又改其字从白作皓矣。从日,吿聲。胡老切,古音在三部。暤 ,晧旰也。晧,鍇本作
18、“暤” , 集韵 、 類篇 从之。晧旰謂絜白光明之皃,旰同日出光倝倝之倝,非下文訓晩之旰也。 漢書上林賦 “采色澔旰” , 史記作“澔旰” 。靈光殿賦 “澔澔涆涆” 、曹植七啟云“丹旗燿野,戈殳晧旰” ,此可證晧旰之爲古語。古者大暤、少暤葢皆以德之明得偁,俗作大昊、少昊。晧、旰雙聲字。从日,皋聲。胡老切,古音在三部。俗从白作皞。 ,灮也。 也,當作“皃” ,字之誤。 思玄賦舊注云:“曄,光皃。 ”漢書敘傳云:“世宗曄曄。 ”吳都賦云:“飾赤烏,之韡曄。 ”从日、 。鍇本日在 上, 玉篇曰“說文作曅 ”。大徐日在旁,非也。筠輒切,八部。暈 ,灮也。按:光也二字當作 “日光氣也”四字,篆體 當作
19、。 周禮暈作“煇” ,古文叚借字。 “眡 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一曰 ,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監,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彌,八曰敘,九曰隮,十曰想。 ”鄭司農云:“煇謂日光炁也。 ”按:日光氣謂日光捲結之氣。 釋名曰:“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皆然。”孟康曰:“暈,日旁氣也。 ”篆體日在上,或移之在旁。此篆遂改爲暉,改其訓曰光,與火部之煇不別。葢淺者爲之,乃致鉉以暈爲新附篆矣。从日,軍聲。軍者,圜圍也。此以形聲包會意。王問切,十三部。大徐許歸切,非。旰 ,晚也。 襄十四年 左傳杜注曰:“旰,晏也。 ”从日,干聲。古案切,十四部。 春秋傳曰:“日旰君勞。 ”昭十二年左氏傳文。今本勞作“
20、勤” 。暆 ,日行暆暆也。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曰:“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 ”施卽說文暆字也,暆暆,迆邐徐行之意。暆暆猶施施, 詩毛傳曰:“施施,難進之意。”从日,施聲。弋支切,十六、十七部。樂浪 音洛狼。有東暆縣。樂浪郡東暆,見地理志 。樂浪今朝鮮國地,東暆故城未聞。 魚部云:“東暆輪鰅魚。 ”讀如酏。三字當在施聲之下。晷 ,日景也。上文云 “景,光也” ,渾言之;此云“晷,日景也” ,不云日光,析言之也。以其陰別於陽,卽今之影字也。 左傳謂之蔭,云“趙孟視蔭” 。 釋名曰“晷,規也,如規畫也” ,此謂以表度日。 大雅 “旣景乃岡” ,傳云:“考於日景,參之高岡。 ”从日,咎聲。居洧切,古音在
21、三部。 ,日在西方時,側也。蒙上日景言之,日在西方則景側也, 易曰:“日中則昃。 ”孟氏易作“稷” , 穀梁春秋經 “戊午日下稷” ,古文叚借字。从日,仄聲。此舉形聲包會意,隸作“昃” ,亦作“ ”,小徐本夨部又在上,皆不可易也。日在上而干聲,則爲不雨;在旁而干聲,則爲晚。然則 訓爲日在西方,豈容移日在上?形聲在内非無象形也。阻力切,一部。 易曰:“日 之離。 ”離九三爻辭。晚 , 也。莫者,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見茻部 。引伸爲凡後之偁。从日,免聲。無遠切,十四部。昏 ,日冥也。冥者,窈也。窈者,深遠也。鄭 目錄云:“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以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陰來。日入三商爲昏,引伸爲
22、凡闇之偁。 ”从日、氐省。氐者,下也。 氐部曰“氐者,至也” ,其引伸之義則爲下,故此云“氐者下也” 。上部云“下者氐也” , 目部云“氐目卽低目” , 人部無低字。昏字於古音在十三部,不在十二部。昏聲之字, 亦作蚊, 亦作, 亦作忞,昏古音同文,與眞臻韵有斂侈之別。字从氐省爲會意,絕非从民聲爲形聲也。葢隷書淆亂,乃有从民作昬者,俗皆遵用。唐人作五經文字乃云:“緣廟諱偏傍,準式省从氏。凡汦昏之類皆从氏,以昏類泯,其亦傎矣。 ”呼昆切。韵者,文韵之音變。一曰民聲。此四字葢淺人所增,非許本書,宜刪。凡全書內昏聲之字皆不从民,有从民者譌也。曫 ,日且昏時也。且,各本作“旦” ,今正。昏訓冥, 訓日且
23、冥,則曫卽 也。曫之言蠻也。蠻者,文皃,日將入而色有異也。从日,聲。讀若新城中。,他書作“蠻” 。 地理志河南郡新城下蠻中,故戎蠻子國也。 郡國志河南郡新城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蠻中。 左傳昭十六年 “楚子誘戎蠻子殺之” ,杜云:“河南新城縣東南有蠻城。 ”水經注伊水篇曰:“新城縣故蠻子國也,縣有鄤聚,今名蠻中。漢新城故城在今河南河南府洛陽縣南。 ”今左 、 穀皆作“蠻” , 公羊作“曼” ,劉昭引左傳作“鄤” 。曫音如蠻, 集韵謨還切者是。大徐洛官切,非也。十四部。晻 ,不朙也。 北征賦 :“日晻晻其將暮。 ”漢書元帝紀:“三光晻昧。 ”南都賦:“晻暧蓊蔚。 ”吳都賦:“旭日晻。 ”凡言晻藹,
24、謂陰翳也, 蜀都賦作“菴藹” 。从日,奄聲。烏敢切,八部。暗 ,日無光也。 集韵 、 類篇皆以晻暗爲一字,依許則義各殊。明之反當用晻,暗主謂日無光。眡 掌十煇之灋:五曰闇。鄭司農云:“ 闇,日月食也。 ”暗者正字,闇者叚借字也。引伸爲凡深沈不明之偁。从日,音聲。烏紺切,古音在七部。晦 ,月盡也。朔者,月一日始蘇;朢者,月滿與日相望似朝君,字皆从月。月盡之字獨从日者,明月盡而日如故也,日如故則月盡而不盡也。引伸爲凡光盡之偁。 僖十五年春秋經:“晦。震夷伯之廟。 ”公羊曰:“晦,晝冥也。 ”穀梁曰:“晦,冥也。 ”杜注左云:“與凡書晦同。 ”爾雅曰:“霿謂之晦。 ”从日,每聲。荒內切,十五部。 ,
25、埃 ,逗,曡韵字。日無光也。埃 猶靉靆也, 通俗文:“雲覆日謂之靉靆。 ”从日,能聲。奴代切,一部。曀 ,天陰沈也。各本作 “陰而風也” ,今正。攷開元占經引作“天地陰沈也” ,大平御覽引作“天陰沈也” 。 邶風曰:“終風且曀。 ”爾雅 、毛傳皆云:“陰而風曰曀。 ”釋名:“曀,翳也,言雲氣晻翳日光使不明也。 ”小爾雅:“曀,冥也。 ”曀主謂不明, 爾雅 、毛傳因詩句兼風言耳,故許易之。陰沈當作“ 霃” 。从日,壹聲。於計切,古音在十二部。 詩曰:“終風且曀。 ”旱 ,不雨也。从日,干聲。 乎旰切,十四部。 ,望遠合也。合者,望遠則其形不分、其色不分、其小大高下不分是也,與杳字義略相近。从日、
26、匕。會意。匕,逗。合也。匕何以訓合?比之省也,猶“會”下云“曾,益也” 。曾何以訓益?增之省也,是亦許書言叚借之一也。何以省比?有昆字在也。讀若窈窕之窈。窈古讀如黝,音轉如杳。烏皎切,二部。昴 ,白虎宿星。 召南 傳曰:“昴,畱也。 ”古謂之昴,漢人謂之畱,故天官書言昴, 律書直言畱。毛以漢人語釋古語也。 元命包云:“昴六星。昴之言畱,物成就繫畱,此昴亦 畱之義也。 ”从日,戼聲。戼古音讀如某,丣,古文酉字,字別而音同,在三部。雖同在三部,而不同紐,是以丣聲之劉、畱、 、桺、 、駵、 、 、為一紐,卯聲之昴為一紐。古今音讀皆有分別,丣聲之不讀莫飽切,猶卯聲之不讀力九切也。惠氏棟因毛傳之語,謂
27、必當从丣,其說似是而非。王氏鳴盛尙書後案襲之,非也。莫飽切。古音在三部。曏 ,不久也。 士相見禮 曰:“曏者吾子辱使某見,請還贄於將命者。 ”注云:“曏,曩也。 ”按:禮注曏字或作“鄉” ,今人語曰向年、向時、向者卽曏字也。又曰一晌、曰半晌,皆是曏字之俗。从日,鄉聲。許切,十部。 春秋傳曰:“曏役之三月。 ”僖卄八年左氏傳文。曏猶前也。城濮之役在四月,前乎此役之三月,正與不久之義合。杜作“鄉” ,云“鄉猶屬也” ,殊誤。曩 ,曏也。 釋言文。 左傳曰:“曩者志入而巳,今則怯也。 ”晉語曰:“曩而言戲乎。 ”莊子曰:“曩子行,今子止。 ”从日,襄聲。奴朗切,十部。昨 ,絫日也。絫,鉉本作 “壘”
28、 ,誤;鍇本作“累” 。絫、累正俗字,古書積累字皆作絫。 厽部云“絫者,增也” ,絫日謂重絫其日也。 廣韵云:“昨日,隔一宵也。 ”周禮司尊彝叚昨爲酬酢字。从日,乍聲。在各切,五部。暇 ,閒也。各本作“ 閑” ,俗字也,今正。 誥曰:“不敢自暇自逸。 ”古多借假爲暇, 周書多方:“天惟須夏之子孫。 ”鄭云:“夏之言假, 大雅皇矣 、 周頌武二箋皆作須假 ,而孔本作暇 。 ”孫卿子:“其爲人也多假日,其出人不遠也。 ”賈逵國語注:“假,閒也。 ”登樓賦:“ 假日以銷憂。 ”季善云“假或爲暇” ,引楚辭“ 暇日以消時” 。可見古假、暇通用,假訓大,故包閒暇之義, 匡謬正俗似未識此意。从日,叚聲。胡
29、嫁切,古音在五部。暫 ,不久也。 左傳 “婦人暫而免諸國” ,今俗語云霎時閒,卽此字也。从日,斬聲。藏濫切,八部。昪 ,喜樂皃。 小雅 “弁彼鸒斯” ,傳曰“弁,樂也 ”,此昪之叚借也。 釋詁 、詩序皆云“般,樂也” ,般亦昪之叚借也。古三字同音盤,故相叚借如此,昪其正字而尠用之者。从日,从日者,熙熙如春登臺之意。弁聲。皮變切,十四部。昌 ,美言也。 咎繇謨 曰“禹拜昌言” ,今文尙書作“黨” ;趙注孟子引尙書 “禹拜黨言” 。 逸周書祭公解 “拜手稽首黨言” 、 張平子碑 “黨言允諧” 、 劉寛碑 “對策嘉黨” ,皆昌言字之叚借也。至於讜言,亦見漢人文字。 字林 “讜言,美言也” ,此又因“
30、黨言”而爲之言傍,謂之正俗字可。从日、从曰。會意。取縣諸日月不刊之意也。不入曰部者,日至尊也。尺良切,十部。一曰日光也。裴松之引易運期讖曰:“日並光日居午。 ” 日,昌字,圖讖說字多不合本義。裴引孝經中黃讖:“ 爲日載東。 ”曹字亦本从曰,非从日。葢昌之本義訓美言,引伸之爲凡光盛之偁,則亦有訓爲日光者。日光袛爲餘義,例所不載, “一曰日光也”五字恐魏時因許昌之說而妄增之。 詩曰:“東方昌矣。 ”齊風:“東方明矣,朝旣昌矣。 ”傳曰:“東方明則夫人纚筓而朝,朝巳昌盛,則君聽朝。 ”云朝巳昌盛與美言之義相應,許幷二句爲一句,當由轉寫筆誤。 ,籀文。暀 ,光美也。 釋詁 曰:“暀暀、皇皇,美也。 ”
31、按:暀見爾雅而不見他經。泮水箋云:“皇皇當作暀暀,暀暀猶往往也。 ”此易皇爲暀,復訓暀爲往,以作暀而後可訓往也。 少儀 “祭祀之儀,齊齊皇皇” ,注云:“皇皇讀爲歸往之往,皇氏云:謂心所繫往。 ”此處鄭不讀爲暀,徐先民於況反,非是。从日,往聲。此舉形聲包會意,謂往者衆也。於放切,十部。昄 ,大也。 大雅: “土宇昄章。 ”釋詁 、毛傳皆曰:“昄,大也。 ”从日,反聲。補綰切,十四部。昱 ,日朙也。日明,各本作 “明日” ,今依衆經音義及玉篇訂。 大玄曰:“日以昱乎晝,月以昱乎夜。 ”注云:“昱,明也。 ”日無日不明,故自今日言下一日謂之明日,亦謂之昱日。昱之字古多叚借翌字爲之, 釋言曰“翌,明
32、也”是也。凡經傳子史翌日字皆昱日之叚借,翌與昱同立聲,故相叚借。本皆在緝韵,音轉又皆入屋韵。劉昌宗讀周禮 “翌日乙丑”音育是也。俗人以翌與翼形相似,謂翌卽翼,同入職韵。唐衛包改尙書六“翌”皆爲翼,而昱日之義廢矣。 朙部 下曰“翌也” ,翌當爲“昱” 。 从亡明,晝夜之道亡明而明復矣。昱之義引伸爲凡明之偁,故顧命 “翌室” ,某氏曰“明室” 。 三輔決錄注釋“左馮翊”曰“馮,盛也。翊,明也” ,翊卽翌。从日,立聲。余六切,古音在七部。 , 溼也。 ,各本作“溫” ,今正,說詳水部 。溫而生溼,故其字从日。从日,赧省聲,溫溼生黴亦有色赤者,未必不从赤會意也, 集韵 、 類篇 “、,小赤也” 。讀與
33、赧同。女版切,十四部。暍 ,傷暑也。 北山經:“北嚻之山,鳥名 ,食之巳暍。 ”按:今俗語謂 蒸之曰暍,聲如遏,卽此字。从日,曷聲。於歇切,十五部。暑 , 也。暑與熱渾言則一,故許以熱訓暑。析言則二,故大雅 “溫隆蟲蟲” ,毛云“溫溫而暑,隆隆而雷,蟲蟲而熱也” 。暑之義主謂溼,熱之義主謂燥,故溽暑謂溼暑也。 釋名曰:“暑,煑也,如水煑物也。熱,爇也,如火所燒爇也。 ”从日,者聲。舒吕切,五部。 ,安,逗。曡韵字也。 也。 ,各本作“溫” ,今正,說詳水部 。安猶溫存也,二字皆平聲。 廣雅云:“暍、,煗也。 ”安作“暍” ,語之轉耳。 巾部云“讀若水溫” ,則安亦作“溫” 。从日,難聲。奴案切
34、,十四部。按:廣韵 、 集韵 、類篇皆讀平聲,入山韵, 玉篇亦奴達切。平則二字皆平,去則二字皆去,入則二字皆入,是之謂曡韵。 ,衆微杪也。从日中視絲。 此九字廣韵作“衆明也,微妙也。从日中視絲”十一字,疑當作“衆明也,从日中見絲;絲, 眇也” 。 者今之微字;眇者今之妙字,玉篇亦作“妙” ;日中視絲,衆明察及微妙之意。古文爲顯字。顯爲頭明飾,爲日中見微妙,則經傳顯字皆當作“” 。者本義。顯者叚借。載籍旣皆作顯,乃謂古文作爲叚借矣,故曰“古文以爲顯字” 。 頁部 “顯”下曰“从頁,聲” ,是則之讀如顯可知,呼典切。或曰衆口皃,讀若唫唫。此別一義也。讀若唫唫當作“讀若口唫之唫” ,轉寫譌奪耳。巨錦
35、切。集韵不得其句,乃於寢韵云“者,絮中小繭。渠飮切” 。或爲繭,句。謂或用爲繭字也。其字从絲,故或用爲繭字。繭者,絮中往往有小繭也。蒙繭而釋之。必釋之者,此繭不同糸部訓蠶衣之繭也,亦蠶衣之義之引伸也。釋名云:“繭者,幕也。 ”貧者著音褚 衣也衣可以幕絡絮也。或謂之牽離,煑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緜然也。牽離卽糸部之繫 ,繫 一名惡絮。繫,牽奚切; ,郎兮切,與牽離爲一語之轉。 “絓”字下亦云“繭滓也,一名絓頭,一名牽離” 。按:此葢繅絲之餘滓,亦可 衣,而中有纇結,故云絮中歷歷有小繭,繭之言結也。 釋名則謂可以煑爛牽引幂之絮外,說無不合。以爲此繭,則古典切,七部。巳上三義,畫然三音。大徐總曰五合切,非
36、也。惟苐二義讀若唫也,故濕水字从之爲聲。 ,晞也。 攷工記 :“晝諸日。 ”孟子:“一日之。 ”引伸爲表、露之義,與 部 義別。凡 疾、 虐、 虎皆 部字也。而今隷一之,經典皆作暴,難於諟正。从日出 米。日出而竦手舉米曬之,合四字會意。 玉篇步卜切, 五經文字捕沃切, 廣韵蒲木切。大徐薄報切,非也。三部。 ,古文,從日,聲。曬 ,也。 漢中山靖王傳 :“白日曬光,幽隱皆照。 ”从日,麗聲。曬與釃同意,散其光也。所智切、音變則所賣切,十六部。暵 ,乾也。 “乾”上當有日字。乾者,上出也。凡物乾者必上,溼者必下。 王風傳曰:“暵,菸皃。 ”周禮 “旱暵之事” ,鄭云“暵,熱氣也” ,皆引伸之義也。
37、耕田曰暵。田曰暵,因之耕田曰暵。 齊民要術論耕曰:“寧燥不溼,燥雖耕塊,一經得雨,地則粉解。溼耕堅垎,數年不佳。 ”垎,胡格反。从日, 聲。同一堇聲,而謹、殣入十三部,漢、暵、難則入十四部。且隷易其字从 ,葢部分甚相近故也。呼旰切。 易曰:“燥萬物者莫暵乎火。 ”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 說卦傳文。今易作“熯” 。晞 ,乾也。玄應書引作 “日乾曰晞” 。 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傳曰:“陽,日也。晞,乾也。 ”陽日也者,謂陽卽暘之叚借也。 方言:“膊、曬、晞,也,五穀之類。秦晉之閒謂之曬,東齊北燕海岱之郊謂之晞。 ”又曰:“晞,燥也。 ”从日,希聲。香衣切,十五部。昔 ,乾肉也。 周禮 腊
38、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 ”鄭云:“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若今涼州烏翅矣。腊,小物全乾者。 ”鄭意大曰乾肉,小曰腊。然官名腊人,則大物亦偁腊也,故許渾言之。从殘肉,謂 也,象形。日晞之,昨之殘肉,今日晞之,故从日。鄭注腊人云“腊之言夕也” ,此可證周禮故作昔字,後人改之。者古文,籒文增肉作 ,於義爲短。昔肉必經一夕,故古叚昔爲夕。 穀梁經 “辛卯昔恆星不見” 、 左傳 “爲一昔之期” 、 列子 “昔昔夢爲君”皆是。又引伸之則叚昔爲昨,又引伸之則以今昔爲今古矣,今古之義盛行而其本義遂廢。凡久謂之昔, 周禮 “昔酒” ,鄭云:“今之酋久白酒。 ”周語:“厚味實腊毒。 ”韋云:“腊,亟也
39、。讀若酋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 ”韋意久與亟義相成,積之久則發之亟。思積切,古音在五部。與俎同意。爼从半肉,且薦之;从殘肉,日晞之。其作字之恉同也,故曰同意。 ,籒文从肉。今隷作腊,專用諸脯腊。暱 ,日近也。日謂日日也,皆日之引伸之義也。 釋詁 、 小雅傳皆云:“暱,近也。 ”左傳:“不義不暱,非其私暱,誰敢任之。 ”从日,匿聲。舉形聲包會意。尼質切,古音在一部。魚力切。 春秋傳曰:“私降暱燕。 ”昭卄五年左傳文,今本作“昵” 。昵 ,或从尼作。 攷工記:“凡昵之類不能方。 ”故書昵或作“樴” 、或爲,杜子春讀爲不義不昵之昵。按:古文叚尼爲昵,古文尙書:“典祀無豐於尼。”釋詁云:“卽,尼也。
40、 ”孫炎曰:“卽猶今也;尼,近也。 ”郭樸引尸子 “悅尼而來遠” , 釋文引尸子 “不避遠尼” ,自衛包改尙書作“昵” ,宋開寶閒又改釋文,而古文之讀不應爾雅矣。暬 ,日狎習相嫚也。嫚者,侮易也。 小雅 “曾我暬御 ”傳云:“暬御,侍御也。”楚語 “居寢有暬御之箴” ,韋云:“暬,近也。 ”暬與褻音同義異,今則褻行而暬廢矣。从日, 聲。各本篆作“ ”,埶聲作“執聲” ;五經文字亦誤,今正。私列切,十五部。 ,不見也。从日,否省聲。 此字古籍中未見,其訓云“不見也” ,則於从日無涉。其音云“否省聲” ,則與自來相傳密音不合,且何不云不聲也?以理求之,當爲不日也,从不日。 王風曰:“不日不月。 ”
41、謂不知其旋反之何日何月,卽上章之不知其期也。 大雅 “不日成之”箋云:“不設期日。今俗:謂不遠而不定何日亦曰不日。 ”卽形卽義許書有此例,如止戈爲武、日見爲晛是也。其音美畢切者,葢謂遠不可期則讀如蔑,近不可期則讀如密也。自讀許書者不解,而妄改其字,或改作“” 。 廣韵改作“ ”,意欲與之俗字作覓者比附爲一。十一部。昆 ,同也。 夏小正 :“昆,小蟲。 ”傳曰:“昆者,衆也,由。由同猶 也者,動也,小蟲動也。 ”王制 “昆蟲未蟄” ,鄭曰:“昆,明也。明蟲者得陽而生、得陰而藏。”以上數說兼之而義乃僃。惟明斯動、動斯衆、衆斯同,同而或先或後,是以昆義或爲先,如昆弟是也;或爲後,如“昆命元龜” 、
42、釋言 “昆,後也”是也。 羽獵賦:“噍噍昆鳴。 ”从日,从比。从日者,明之義也,亦同之義也。从比者,同之義。今俗謂合同曰渾,其實當用昆、用。古渾切,十三部。晐 ,兼晐也。 吳語:“一介嫡女,執箕帚以晐姓於王宫。 ”韋云:“晐,僃也。姓,庶姓。 ”引曲禮 “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 。 廣雅:“晐,皆咸也。 ”按:此晐僃正字,今字則該、賅行而晐廢矣。 莊子 、 淮南作“賅” ,今多作“該” 。从日,日者,天下所大同也。故从之。亥聲。古哀切,一部。普 ,日無色也。此義古籍少用。 衣部 “袢”下曰:“無色也,讀若暜。 ”無色同讀,是則暜之本義實訓日無色,今字借爲溥大字耳。今詩 “溥天之下” , 孟子及漢
43、人引詩皆作“普天” 。趙岐曰:“普,徧也。 ”从日,竝聲。小徐本如此, 韵會同。竝古音同傍,暜从竝聲,又轉人虞模部。袢讀若暜,知暜古音亦讀若伴,以雙聲爲用也。滂古切,五部。文七十 重六旦部旦 ,朙也。明當作“ 朝” ,下文云“朝者,旦也” 。二字互訓。 大雅板毛傳曰:“旦,明也。 ”此旦引伸之義,非其本義。 衞風 “信誓旦旦” ,傳曰:“信誓旦旦然,謂明明然也。 ”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易曰:“明出地上。 ”得案切,十四部。凡旦之屬皆从旦。曁 ,日頗見也。頗,頭偏也。頭偏則不能全見其面,故謂事之略然者曰頗。日頗見者,見而不全也。釋言曰“暨,不及也” ,此其引伸之義。 乑部曰:“ 者,衆與詞也
44、。 ”引唐書 “咎繇” 。 之叚借多作“洎” 、 “作暨” 。 公羊傳曰:“會及暨,皆與也。暨猶暨暨也。 ”按:暨暨猶幾幾, 爾雅所謂不及也。从旦,旣聲。其冀切,十五部。旣,小食也。日不全見,故取其意,亦舉形聲包會意。文二倝部倝 ,日始出,始,式吏切。光倝倝也。从旦, 聲。古案切,十四部。凡倝之屬皆从倝。 ,闕且。从三日在 中。按:此葢倝籒文也。汗 朝作?、翰作?,亦可證矣。闕且二字當作“籒文”二字;“从三日在中” ,則篆體 下不當有一也。朝 ,旦也。旦者,朝也。以形聲會意分別。 庸風 “崇朝其雨” ,傳云:“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此謂至食時乃終其朝,其實朝之義主謂日出地時也。 周禮
45、 “春見曰朝” ,注曰:“朝猶朝也,欲其來之早。 ”毛詩叚輖爲朝, 周南 “惄如輖飢” ,傳云:“輖,朝也” ,此謂叚借也。从倝,舟聲。陟遙切,二部。按:舟聲在三部,而與二部合音冣近。毛詩以周聲之調、輖爲朝,則朝非不可讀如舟也。文三 當云“文二,重一” 。部 ,旌旗之游蹇之皃。旌旗者,旗之通偁。旌有羽者,其未有羽者,各舉其一以該九旗也。王逸九歌注云:“偃蹇,舞皃。 ”大人賦說旌旗曰:“掉拮撟以偃蹇。”張揖曰:“偃蹇,高皃。 ”从屮,曲而 下,相出入也。 此十一字當作“从屮,曲而下 者游,从入,游相出入也”十五字。从屮者,與豈、 、屵同意,謂杠首之上見者;曲而下垂者象游;游相出入者,謂从風往復如
46、一出一入然,故从入。大徐云:“此字从屮下垂當只作?,相承多一畫。 ”玉裁謂:从屮謂竿首,下垂謂游也,鼎臣殊誤會。讀若偃。於幰切,十四部。古人名字子游。晉有籍偃、荀偃,鄭有公子偃、駟偃,孔子弟子有言偃,皆字游。今之經傳皆變作”偃“,偃行而廢矣。凡之屬皆从。 ,古文字,象旌旗之游及之形。此小徐本也,大徐作“象形,及象旌旗之游” ,皆不可通。其篆形各本古文與上小篆文皆不可分别,惟小徐本牽連其上端略異,與古文四聲韵及汗簡合,此等不能強爲之說。或曰當是“古文以爲偃字”七字之誤。旗 ,熊旗五游,象伐星, 五,鄭本攷工記作“六” , “熊旗六游,以象伐也”。 司常職曰:“熊虎爲旗。 ”注曰:“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 ”按:記不言虎者,舉熊以包虎。士卒爲期。期、旗曡韵。 釋名曰:“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之於下也。 ”从,其聲。渠之切,一部。 周禮曰:“率都建旗。 ”司常職文。今周禮率作“師” ,師者帥之誤。 樂師注曰:“故書帥爲率。 ”然則許作“率都”者故書,鄭作“帥都”者今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