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顾小学乡村少年宫素描班教学设计 课 题 1. 成角透视正方体(1 课时) 备注教学内容找出正方体内部结构线,签掉结构线的运用。教学重点结构素描包含物体形态中的内外结构,观察物体,应从外表看本质,了解本质看外表。教学过程 观察物体,发挥想象,表现内外结构。 作画步骤1. 用铅笔在纸上轻轻地定出所画物体的外形位置。2. 看准物体所在的角度及形成的透视关系,依透视线,用轻、挺、长线画准外形结构。3. 因明暗交界线与结构线重合,现只表现出阴影的外形。4. 结构素描是内、外结构的穿插、会合,通过已经画准的外形结构,再加想象的“透视眼”看透到内部结构,用笔契合到外部结构,与整体机构有机地结合。作业及提示
2、本课要大胆地运用长直线,抓住正方体的结构,同时注意安排好画面的构图。家庭作业中加强对长直线的练习,找一些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包装盒,从不同角度去画,理解立体的概念。课 题 2. 直立圆柱体(1 课时) 备 注教学内容结构素描目的是通过训练,使物体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形体的概念,并能由外到内分析物体结构,正确理解物体形状,并准确地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教学重点观察圆柱体,根据透视知识表现圆柱体的内部结构,着重分析上下两个圆面的透视变化。教学过程找圆柱体的结构线,体会结构线在表现物体形体时的作用,注意透视在形体结构中的反映。作画步骤1. 起稿,用清淡直线定出所画物体的高度,注意物体的长宽比例及物体位置、大小
3、的安排。2. 找准画面中视平线的位置及透视关系,依据透视线用轻、挺长线画出圆柱体上端圆面及两侧边线。3. 根据视平线位置及圆柱体上端圆面的形状,运用透视规律画出下端圆面,注意强调可见边的弧线。4. 找准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位置。作业提示 要求全面考虑画面,避免把物体画得太小、 过大及太偏。课后可找一些简单的圆柱形物体进行写生练习,如饮料罐、茶叶盒等课 题 3. 直立圆锥体 (1 课时) 备 注教学内容结构素描目的是通过训练,使物体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形体的概念,并能由外到内分析物体结构,正确理解物体形状,并准确地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教学重点观察圆锥体,根据透视知识表现圆锥体内部结构,着重处理好地面。
4、教学过程画准圆锥体的结构线,体会结构线在表现物体形体的作用,注意透视在形体结构中的反映。作画步骤1. 起稿,用清淡直线定出所画物体的高度,注意物体的长宽比例及物体位置、大小的安排。2. 找准画面中视平线的位置及透视关系,依据透视线用轻、挺长线画出圆锥体底面及两侧边线。3. 根据视平线位置,运用透视规律画出下端圆面,注意强调可见边的弧线。4. 找准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位置。作业提示要求全面考虑画面,避免把物体画得太小、过大及太偏。课后可找一些简单的圆柱形物体进行写生练习,如饮料罐、茶叶盒等。课 题 4. 圆锥与圆柱组合(2 课时) 备 注教学内容找出圆锥与圆柱组合的结构线,分析组合后发生的变化,熟
5、练掌握穿插表现形体。教学重点在理解基本形体机构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形体组合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首先分析单个组合体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组合圆锥,理解基本形体组合的结构特点作画步骤1.用长直线初步画出各个基本形体的主要结构。2.找准画中视平线的位置,分析各个基本形体分别形成怎样的透视关系,依据透视线用轻、挺、长直线画出组合形体的外形结构。3.在组合形体外轮廓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分析器内部结构,画出影藏的结构线。4.调整画面,强调结构转折处的线、较近的边缘线、明暗交界线等,减弱影藏的结构线和结构辅助线。作业提示注意组合体圆柱、圆锥之间的比例关系。选择不太复杂的物体写生。课 题 5 临摹 搪瓷缸(3
6、课时) 备 注教学内容搪瓷缸是以圆柱体为主要形体的物品。在学习了圆柱体之后,让学生临摹搪瓷缸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懂得几何形体是表现物体的基本要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几何形体的兴趣。教学重点整体观察,分析结构,整体描绘,不受无关因素的干扰。教学过程整体观察、分析结构,描绘出搪瓷缸的基本形,逐步描绘其结构上的细微变化,如把子、盖子等。作画步骤1.起稿定位,用轻、挺、长直线定出搪瓷缸的高宽比例关系以及盖子与缸体的比例关系,安排好构图。2.从缸体开始塑造,注意形体的准确,然后采用拼凑法,画出把子,再用叠加法画出盖子。3.在绘制基本形体的过程中,找准各部分的结构线,用于检查搪瓷缸结构的准确性。4.排除光影
7、干扰,找准明暗交界线及投影。依据明暗交界线铺明暗调子,注意线条的组织。反复观察比较,不断调整黑白灰关系。作业提示抓住大结构,不漏小结构,整体进行观察比较。摆一组稍复杂物品,通过写生,在脑中建立起形体的概念。课题 6. 单件石膏几何体写生 - 成角透 shi 长方体(1 课时)备 注教学内容本节课以成角透 shi 来塑造倒置的长方体,学生应掌握如何将长方体通过透 shi 正确画出来。教学重点在塑造长方体中,时刻把握好正确的透 shi关系、线条的组织和黑白灰的关系。教学过程依据自己的作画角度,判断是用平行透 shi,还是用成角透 shi,要理解两种透 shi 原理。作1.认真观察长方体各个角度,找
8、出自己喜欢的角度并定位,确定透 shi 关系。画步骤2.根据所在角度,画准长方体的轮廓。3.用较轻、较直的线条画出大的背光部。4.将画与实物相比较,深入刻画,铺出背景。总结自己作画情况,找出不足的地方,下节课加以改进。作业提示向学生讲解绘画工具材料及线条的组织,黑白灰的处理方法。完成两至三张方形物体写生。课 题7.单件石膏几何体写生 斜切面圆柱体(1 课时)备 注教学内容这节课特别强调明暗交界线及其作用。注意亮部与暗部、反光的相对作用和项羽推移,反复比较,继续体会线条的组织及对物体的表现。教学重点在塑造物体的过程中,注意线条的轻、重变化,增强物体的空间感。教学过程对物体的黑白灰变化进行细致的观
9、察,再依据步骤层层塑造。作画步骤1.选择角度,总结上节课的内容,起稿,画出切面圆柱的轮廓。2.适当强调明暗交界线。2.由明暗交界线开始分别画出暗部和投影,注意线条的组织。4.调整画面,强调对物体的深入刻画。作业提示画切面圆柱应从圆柱体分析,认识形体结构及明暗转折。以植物、树木为主,画较大幅的写生。课 题 8.单件石膏结合体写生长方体(1 课时) 备 注教学内容本节课一成角透 shi 来塑造倒置的长方体,学生应掌握如何将长方体通过透 shi 正确画下来。教学重点在塑造长方体中,时刻把握好正确的透 shi关系、线条的组织和黑白灰的关系。教学过程依据自己的作画角度,判断是用平行透shi,还是用成角透
10、 shi。要理解两种透 shi 原理。作画步骤1.认真观察长方体各个角度,找出自己喜欢的角度并定位,确定透 shi 关系。2.根据所在的角度,画准长方体的轮廓。3.用较轻、较直的线条画出大的背光部分。4.将画与实物相比较,深入刻画,铺出背景 。总结自己作画情况,找出不足的地方,下节课加以改进。作业提示向学生 讲解绘画工具材料及线条的组织、黑白灰的处理方法。完成两至三张方形物体写生。课题 9. 单件石膏几何体写生 球体 (1 课时) 备 注教学内容将上节课的内容,在本节课中进行综合。重点是突出物体质感及掌握明暗交界线的处理方法,学生应体会各种铅笔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用各种型号的铅笔来表现石膏球体
11、的体积、质感。教学过程认识石膏球体在不同的受光情况下,它的明暗交界线的移动变化。对球体的体积、质感进行表现。作画步骤1.选择角度,观察球体,以正方形来考虑定位。2.用直线条逐步切角,画出正圆形,并找准明暗交界线。3.从明暗交界线入手整体铺出背光和投影。4.依据球体动势,从深到浅逐步完成整个球体造型。作业提示避免用弧线来塑造球体。画鸡蛋,依据结构组织线条。课 题10.单件石膏几何体写生: 椎体与方体组合(2课时)说 明教学内容画多面体石膏的目的是更深入地理解素描基础知识。要加形体间的比较,画出正确的比例关系。教学重点巩固上节课所应掌握的绘画知识,表现多面组合体石膏。教学过程采用竖构图,依据上节课
12、的方法,根据作画步骤对物体进行表现。作画步骤1.选择角度,要注意选择能正确表现多面组合体特征的角度。2.用铅笔对多面组合体石膏进行测量比较,画出具体轮廓。3 将正确的比例、透 shi 关系表现出来,铺背光面。4.与实物进行反复比较,找出不足之处,下节课加以解决。作业提示要仔细观察物体结构,加强比较,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画两至三张结构复杂的物体。课 题11.单件石膏几何体写生 :方体与方体组合(2 课时)说 明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进一步表现物体。上好本节课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综合地观察及描绘的方法,要求先将形体分解,再组合。教学重点在多面体结构变化大的情况下,也要保持画面的
13、整体效果。教学过程整体观察,先大致确定竖长方体结构,再逐步画出完整的结构,最后刻画物体结构。作画步骤1.选择能充分表现石膏体特征的角度。2.先画出竖立的长方体,暂时不要考虑其他因素,直至正确地表现了竖立长方体为止。再加上另一个长方体,要认真处理好几条边线的关系。3.总结上节课不足之处,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目标。对石膏形体进行观察比较。4.注意线条的轻重。作业提示观察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学习,要让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动手- 总结的习惯。对两个不同方形进行比较。课 题12 单件石膏几何体写生 多面球体(2课时)备 注教学内容本节课继续加深对黑白灰的感受和印象,让学生懂得明暗关系是根据相互比
14、较而产生的,明与暗示相对而言的概念。继续体会线条的作用。教学重点反复观察表现,比较物体的黑白灰,更好地塑造出物体的质感。教学过程从物体的外轮廓开始,逐步画准物体的结构,确定大的体块后,再对物体一层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作画步骤1.观察物体外形特征,以方形来定位。2.依据外形,画准内部结构。3.整体铺出背光部分。4.逐步表现每块面的虚实变化,铺出背景,保持画面的整体并强调细节的刻画。作业提示在表现结构复杂的形体时,要注意大的外形特征,要贯穿内部结构。摆一个结构较丰富的物体进行写生。课 题13 单件石膏几何体写生:方锥多面组合体(1课时)备 注教学内容 画多面组合体石膏的目的是更深入地理解 素描基
15、础知识。要加强形体间的比较,画出正确的比例关系。教学重点巩固上节课所应掌握的绘画知识,表现多面组合体石膏。教学过程采用竖构图,依据上节课的方法,根据作画步骤对物体进行表现。作画步骤1.选角度,要注意选择能正确表现多面组合体特征的角度。2.用铅笔对多面组合体石膏进行测量比较,画出具体轮廓。3.将正确的比例、透 shi 关系表现出来,铺背光面。4.与实物进行反复比较,找出不足,下节课加以解决。作业提示要仔细观察物体结构,加强比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画两至三张结构复杂的物体。课 题14. 两件石膏几何体写生 :圆锥与正方体(2课时)说 明教学内容对于多个石膏几何体的组合,除了对单个石膏形体
16、要熟练掌握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整体观察、全面分析、统一考虑,这就要求在作画时“ 瞻前顾后 ”。教学重点树立整体观念,严格按照程序作画,不可随意乱画。教学过程画两个几何体组合,一方面要考虑每个物体自身的比例关系要正确,另一方面又要使两个物体的相互比例正确。构图时首先要整体考虑组合的比例,然后再考虑两个物体自身的比例,不可把顺序颠倒进行。作画步骤1.作画前,应认真细致观察分析圆锥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比例及自身的比例、特征。再定位,画准形体结构,找出明暗交界线。2.从明暗交界线入手,用粗线条分出受光面与被光面。3.铺完所有背光面及阴影部分,形成大的明暗对比。4.深入刻画,调整画面。作业提示不可将几个几何
17、体一个一个地单独画,构图时要总体安排。几个物体同时画。课 题15.两件石膏几何体写生 :圆柱与放椎体组合(2 课时)备 注教学内容素描训练中的构图,就是处理各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大小等关系,构图的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画面的完整性。对多个石膏体组合的构图应以主要石膏几何体为中心,首先确定其位置与大小,然后再安排次要石膏体,使其与主体协调。教学重点理解构图的法则,抓住画面中的主体部分,次要部分要与主体呼应。教学过程构图时要充分考虑画面中的主次关系。保持画面均衡。避免画面拥挤闷塞,同时也要防止空洞之感。作画步骤1.用轻而肯定的直线,进行整体布局,描绘出组合物形体结构。2.在明暗交界线至背光部组织线条
18、。3.较整体铺出背光面及阴影,与受光面形成较完整的对比。4.铺出背景,衬托物体,深入刻画,调整画面,加强画面力度。作业提示画面尽量饱满,但四周要留有空间,重心稍往上移。完成一幅两件石膏体组合的结构素描写生。课 题 16. 多棱柱与球体(2 课时) 说明教学内容在画石膏体组合之前,要用一定的时间仔细观察物体结构特征、比例大小与位置关系。教学重点对多个物体的组合,作画时一定要整体观察,整体入手,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来考虑,牢牢树立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念。教学过程根据构图需要,用清淡的长直线画出物体的基本形体并确定其在图中的位置。在作画中药从整体的观念出发,运用线条的轻重、粗细、虚实的变化来表现。作画步骤
19、1.对画面进行定位,勾画出物体大的轮廓。2.铺线条,塑造大形体、大明暗。3.加强画面明暗对比。4.全面调整处理好背光处反光的微妙变化,使体积、空间感更加强烈。作业注意物体在受光面中的明暗变化,特别要正确理解明暗交界线在光线变化中的作用。提示完成一幅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课 题 17.棱锥方体穿插与圆柱体组合(2 课时) 说明教学内容在画两个以上石膏体组合时,不但要对单个石膏体的形体结构有所了解,还要对它们的组合方式进行细心观察。教学重点在作画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最能反映形体结构特点的部分,不要被某些局部的细节所迷惑,保持画面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教学过程认真观察分析,找出组合的最大高度、最大宽度,从整
20、体入手作画。反复比较,抓住形体结构中关键部分重点描绘,画面上要有轻重虚实之感。作画步1.定位,画出形体,应始终遵循由外至内逐步塑造的程序。2.铺出背光面,表现大的体块。骤3.把握好画面对比度,使画面有骨有肉,生动传神。4.深入刻画,整体调整,保持体块的饱满。作业提示对石膏体组合要同步进行观察塑造,注意画面要有轻重虚实之感。针对课堂内容,完成一幅石膏体组合的素描写生。课 题18.方锥体叠加与成角透 shi 圆柱体组合(2课时)说明教学内容对两个基本形体的组合,在作画前要仔细观察分析它们之间的组合规律,切忌一块一块地区拼画,在弄清几何形体的基本结构之后,选择较能全面反映形体结构的位置进行构图,准确
21、找出几何体间的连接线位置,把握各个基本形体的透 shi 规律。教学重点对整体结构中被遮挡部分,仍要按整体结构同步勾出。教学过程整体观察,整体构图,把握两个基本形体在画中的透 shi 变化与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相连接的准确位置。作画步骤1.定出物体大致位置,用较多的时间画准倒置物体的透 shi、结构。2.初步铺出背光部分。3.对背光部分进行肯定,加强深度的表现。4.观察画面某些部位是否画得不够,前后虚实关系是否协调,最后进行画面调整。作业提示切忌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这样往往容易出现结构变形、结构脱节的现象。完成素描作业一幅。课 题 19.十字方体与球体组合 (2 课时) 说明教学内容物体在一定的
22、光线下,它的各个面与光源形成了多样的倾角,由于折射的光量,而形成了不同的明暗色调。其中五种色调:高光、亮灰、中灰、暗灰、深黑在作画中常常涉及到。画好其明暗色调是素描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明暗观念,通过细心的观察比较,画出层次分明的明暗关系。教学过程在写生过程中,应对整个明暗色调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明暗变化规律,然后由暗部向明部逐步扩展,特别要对反映形体结构变化的明暗交界线加以概括描绘。作画步骤1.定位起稿,下笔要肯定,但不宜过重。塑造形体要准确。2.用轻松而有力的线条铺出背光部,与受光面进行区别。3.加强暗部深度,处理好反光变化。4.深入刻画物体时,应时刻保持画面整体关系的统一。作业提示调整好各形体间的明暗关系,从而产生实与虚、强与弱、深与淡的对比关系。画一张两件物体组合的素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