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七下科学知识拓展归纳七下第 1 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1.精子到达输卵管的路线:阴道子宫输卵管。2.胚胎是在子宫壁(及子宫内膜)形成的,而不是在子宫腔内。3.受精卵形成后就开始进行分裂,形成多细胞的胚胎并附着于子宫壁上,称为怀孕,怀孕并不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的过程。4.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养料,早期是由卵黄提供的,待附着在母体子宫壁上产生胎盘和脐带后,则由母体供给。5.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6.由于结扎输精管、输卵管后,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所以不能生育。7.受精卵:青蛙的受精卵表面有胶质的膜,能将许多受精卵连成一团。每个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一些,这样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
2、受精卵的发育。8.不能将两栖动物简单的理解为既能水生又能陆生的动物。9.家蚕的幼虫叫蚕宝宝,苍蝇的幼虫叫蛆,蚊子的幼虫叫孑孓,一些蝴蝶和飞蛾的幼虫叫毛毛虫。10.有性生殖能使后代产生更多的变异现象,从而有利于物种的进化。111.体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环境。12.体内受精的动物不一定比体外受精的动物高等,13.无性生殖产生后代的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变异小,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14.通过克隆技术获得的后代称为克隆细胞或克隆个体。15.胚轴:连接胚芽和培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16.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密贴合在一起,不易区分,所以玉米粒应称为果实,但习惯上叫种子。17.双子叶
3、植物大多数无胚乳,极少数有胚乳,如蓖麻、莲等的种子里有胚乳;单子叶植物大多数有胚乳,极少数无胚乳,如慈姑、泽泻等的种子里没有胚乳。18.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时所必需的。19.蚕豆、菜豆等豆类种子结构中,人使用的主要部分是子叶。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胚乳部分加工而成的。21.种子萌发时,不断进行着呼吸作用。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是不断减少的。22.根据发育结果:枝芽发育成枝条;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既可发育成枝条,又可发育成花。23.位于主干和侧枝顶端的芽都叫顶芽,位于主干一侧和侧枝一侧的芽都叫侧芽。124.芽轴发育成茎,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25.芽能
4、发育成枝条是为芽中分生组织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和分化。26.胚珠的顶端是珠孔,靠近珠孔处有一个比较大的细胞叫卵细胞,胚珠的中央还有两个极核。27.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个体微小,由头部和尾组成,细胞的外面具有细胞膜,其头部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28.异花传粉并非异种传粉,而是同种植物的不同花之间进行传粉。29.自花传粉的话一定是两性花,两性花不一定是自花传粉。30.单性花一定进行异花传粉,但异花传粉的花不一定都是单性花。31.被子植物的受精称为双受精。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多特有的。32.受精完成以后,花的各部分就会发生如下变化:花萼-凋落(如桃子)或存留(入茄子);花冠- 凋落
5、;雄蕊 -凋落。33.常见的利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这些植物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它们用孢子进行繁殖。34.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35.组织培养不能培育成植物新品种。36.取 2 枝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削成斜面,这样处理有利于1成活,其原因是增加吸水的面积。37.只要花中含有雌蕊,而且雄蕊能完成传粉和受精过程,就能结出果实。38.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39.霉菌的菌体是由很多菌丝构成的。40.细菌虽然没有成型的细胞核,但是细菌的细胞内具有遗传物质。第 2 章 对环境的
6、察觉1.痛觉、冷热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并不是在皮肤形成的,而是在人的大脑形成的,皮肤所起的作用就是通过各种感受器接收各种刺激,再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形成感觉。2.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有区别,舌头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舌尖对甜敏感。3.当感冒时,嗅觉黏膜充血、嗅觉发生障碍。4.任何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只是接受刺激的部位,并不能产生感觉。5.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嗅细胞。6.味道与嗅觉有互通性,当嗅觉受到影响时灵敏度减弱,味觉虽然不受影响,但食物的美味却发生
7、了变化,说明美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嗅觉。17.在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我们不可能把玻璃罩内完全抽成真空,但我们可以通过空气越来越稀薄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这一现象推理得出:如果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则声音也就不能传播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或推理法)8.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如上方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处的人容易听到。9.有声音必然有振动,但有振动并不一定能听到声音。10.张开口,可以使内耳的气压与外界环境的气压相同,保护鼓膜不至于因内、外压力差太大而被震破。11.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音调高的声音,波形密一些;音
8、调低的声音,波形疏一些。12.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13.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14.频率在波形上显示为排列的密集程度,振幅在波形上显示为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在波形上表现为波的形状不同。15.在波形图上,音调越高,波形越密集,音调越低,波形越稀疏;波的形状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16.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117.隔音板隔音是隔音板采用了吸音材料即利用声音的多次反射,使声音的能量消耗掉,达到隔音的效果,而不是利用声音的直线传播。18.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出
9、的理想模型,这种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叫模型法。19.太阳光穿过小孔后,所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相同,是圆形的,这些光斑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太阳的实像,这属于小孔成像现象。20.一般的窗玻璃是无色透明物体,能够透过所有的色光,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种色光的混合光,因此看上去是无色的。21.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需要介质。22.小孔成像中,所成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相似,与孔的形状无关。23.我们看到物体的亮与暗,并不是由反射光的强弱决定的,而是由射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决定的。24.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目的: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5.虚像只能用眼睛
10、看到,而不能呈现在光屏上。26.(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本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7.用两只等大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8.有时候无法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拉住所成的像重合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不垂1直。29.实验中宜选择较薄的玻璃板,避免因前、后两个玻璃板表面成的像不重合而有一定的错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0.光的折射可简单归结为四句话: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变化一致,空气角大。31.叙述规律时,注意因果关系,入射光决定折射光,因此应把“折射”叙述在前面。32.从岸上看水里和从水里看岸上相同,看到的都不是
11、物体本身,而是升高了的虚像。33.凸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34.凸透镜成像规律可概括为:实像倒,位异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35.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不出现的原因有uf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36.注意在一倍焦距以内,物体离透镜越远,像越大。37.注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38.眼睛是一种精巧的变焦系统。39.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又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140.测量物距时,物体与凸透镜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误差较小;测量像距时,需调节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实像,光屏所处位置会因观察者观察的不同而不同,因此
12、误差较大。41.当凸透镜部分被迫损或部分被遮挡时,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原来少了,像会变暗,但像的形状不会改变。第 3 章 运动和力1.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一般是指机械运动,但物体并非只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的选取可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3.为了研究机械运动,科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及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5.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6.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
13、生弹性形变。7.弹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反抗形变。18.弹力的方向与引起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力的方向相反。9.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超出某个范围及超出弹性限度,这一关系不再成立,如弹簧被拉直、弓被拉断等。10.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有没有对准零刻度线,若没有对准,则需要调零。被测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即量程。测量时拉环、弹簧不能与面板摩擦。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方向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即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施力。读数时,应让视线与面板表面相垂直。11.画力的示意图:一定点(力的作用点),二画线(沿力的方向),线段末端画
14、尖尖(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最后数值单位标尖边。12.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叫模型法,即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抽象的事物的方法。13.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F 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弹簧的各处弹力均为 F,则弹簧静止时伸长量的变化是均匀的。14.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个分力。115.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16.许多商品的包装上所写的“毛重”“净重”等所指的其实是质量,而不是重力。17.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位置或受力改变而改变。18.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
15、2,是使是小车刚进入水平面是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是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19.惯性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与运动状态、物体形状、所处位置等无关、20.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明确此物体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21.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则不同,平衡力中的一个力不会因另一个力的存在而存在,也不随另一个力的消失而消失。22.解答有关二力平衡问题时应抓住两点:(1)平衡力的定义;
16、(2)二力平衡1的条件。其具体思路和方法可分两步: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是在哪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二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共线、等大、反向)得到题目所需结论。23.压强计将金属盒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反映在 U 形玻璃管左右两液面的位置变化上,使两液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所受的压强也越大。24.将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且形象的东西,使问题简化。这是运用了转换法。25.深度与高度不同,深度是指液体与空气接触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个面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扰乱电离层,影响
17、无线电短波通信。(2)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生活。(5)危及星际航行安全。2.一般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可以增大单位面积上的光强,从而使得可以观察遥远的、更为暗弱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的工具。13.月球表面的景观图,照片的黑色背景说明月球没有大气,没有天气变化。4.昼夜交替发生的原因:(1)内因: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 (2)外因: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转动。5.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日出日落时角度为零,当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时,太阳高度角最大。6.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7.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总是在其正南方,因此正午物体的影子也总是朝向正北方向。8.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及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9.月相对植物的影响:月光对植物生长有重要的影响。月光对向日葵、玉米等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下弦月摘水果,收割庄稼,能贮藏较长时间。月相变化对植物播种有影响。10.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月相为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