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第二次周考24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在古代史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 “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26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战国时期,孟子认为,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
2、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27.表 1表 1 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8.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喻,传播农桑新法。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 B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各地民俗趋向一致:29.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那密白瓷名满天下。据文献记载
3、: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30.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1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
4、。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 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3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33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变化有助于A扩大
5、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4.汉武帝时期对手工业者、商人、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实行算缗令规定每二缗(每千钱叫作一缗)纳一算(二十钱),无论有无市箱者都不能例外。纳税数额要求自报,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经查出就没收其财产,并发配到边疆服役一年。此举( )A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西汉的土地兼并B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商业的正常发展C限制了商人操纵价格投机倒把等活动D沉重地打击了商人的投机兼并活动35.明成祖朱粮认为,北家“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6、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2 分)材料一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街,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辑,联翩方栽,钰鼓镗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摘自 2016 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材料二“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
7、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计,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宋朱或萍洲可谈(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12 分)(2)综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产生的积极影响。(18 分)42.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
8、,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対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是君统宗统的合一。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材料二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 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 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 1923 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
9、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3 分)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9 分)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2分)高二第二次周考历史答案2428 ACAAA 2933 AACBB 3435 BB41(1)不同: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唐代长安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服务业发达,出现了娛乐场所“瓦肆”,夜市和早市进一步发展。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唐朝长安位于西部高原,北宋东京位于
10、中原腹地。(任意答 3 点即可)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性城市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新世俗化;政治中心逐渐东移。任意答 3 点即可)(2)特征:海外贸易发达,中外交流频繁。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手工业技术高超;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政府积极支持对外贸易,设置专门管理机构;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等航海技术的进步。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对外关系;有利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42.(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 ;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 。(2)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和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背景:政治近代化的推动(维新运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思想的解放,近代传媒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由等级森严发展到具有民主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言之成理即可) 。